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老杨看向杨排风,朗声道:“杀的好。下次再碰到这种乱嚼舌根子的,不要等他说话,就打杀了。”
杨排风冷冷的点头。
老杨从她们手里扶过了佘赛花,让她坐下。
佘赛花坐到椅子上以后,似乎回了神,她一脸悲苦的看向老杨,“老爷,您说……妾身真的是克子命吗”
“克子命”
老杨有些懵。
杨延琪在一旁仔细的将寺庙前发生的一切,一字不露的告诉了老杨。
老杨听罢,冷笑道:“哪有什么克子命赛花,你怎么越老越糊涂了。你我皆是战场上厮杀下来的人。若是信命,早就死的尸骨无存了。
你我能活到今天,靠的是你我的兵法谋略,靠的是你我的武艺高超。
和命无关。
那贼道不早不晚,偏偏在七郎遇刺以后撞见你,必定是有人精心安排,别有所图。
管家已经备好了细软、马匹、干粮。
复兴武院的一干学子,也装点好了行囊。
我们这就启程,连夜赶路。
等到了幽州城,见到了七郎。
一应谣,不攻自破。”
“对!去燕京城,见七哥。”
杨延琪挥舞着小拳头附和。
关键时候,老杨精明过人,不上任何贼人的当。
不见到杨七,老杨绝不会认为杨七会身死。
一国之君,若是那么容易身死。
这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打点好了一切以后。
老杨命人抬着失魂落魄的佘赛花,领着府里的人,带着复兴武院一干披甲持刀的学子,踏上了前往燕京城的路。
在出了杨府大门的时候。
‘五子去,无子还’的传,已经传遍了复兴府。
复兴府内的百姓,出现了两种反应。
复兴府内的原住民,那些跟杨七一起吃过苦,一起建造过复兴关,一起再复兴关打退辽人的百姓们,他们在听到了这个传闻以后,没有多说话,一个个默默的回到家,从家里翻找出珍藏了些许年的盔甲兵器。
然后,穿戴整齐以后,默默的坐在了自家门口。
而且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全家上阵。
那些迁移过来的百姓们,则人心惶惶的,在道路上疾走,似乎要回去跟家人商谈要不要搬家。
而他们彼此之间,平日里相处的很和谐。
此刻,却看对方像是傻子。
迁移过来的百姓们觉得,复兴府原住民披甲持刀的,做出殊死一搏的架势,有点愚蠢。
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最终只会四分五裂。
为一个即将四分五裂的国家拼命,实在是太蠢。
原住民们则觉得迁移过来的百姓们很蠢。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燕国的敌人,只有宋辽。
一旦燕国爆发战争,宋辽两国必然也会爆发战争。
到时候,哪里还有安定的地方让他们去平静的过活
而且,一旦燕国倒在了辽人脚下。
那么下一个倒在辽人脚下的,必然是大宋。
逃一步可以,逃两步也可以。
但是不能一直逃下去。
如果一直逃下去,只能被奴役,只能做亡国奴。
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辽人手里争取到了做人的机会,如何肯罢手
那些曾经跟随着杨七一起战斗过的人,都从杨七身上学到了一个词。
抗争!
抗争一切不平!
抗争一切想要奴役他们的人!
复兴府内的一切,自然逃不过老杨的眼睛。
老杨看到那些即便是知道了杨七‘身死’的消息,依然愿意为燕国一战的百姓,心里感慨万千。
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那个曾经被他几番责打,几番教训的逆子,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就做到了这个地步。
有此百姓,有此锐气。
纵然与天下为敌,又有何惧
突然间,老杨赶往燕京城的心思,又几份。
“管家,传令下去,日夜不停的赶路。同时派人头前去各州府的驿站打一声招呼,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我们需要更换的马匹。”
“老仆明白。”
“……”
老杨催促着府里的人日夜兼程的赶路。
燕京城内。卧房。
杨七身上的伤口依然结痂,他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踱步到了书桌前。
翻开了为首的那一本密奏,仔细的看清楚了上面的每一条消息。
一字不差的将所有消息印在了脑海里以后,他缓缓闭上眼。
等到所有消息消化完了以后,他缓缓睁开眼,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还真是不出所料,我这才生命垂危,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应该是布了很久了。若非海靖那丫头突然刺杀与我,提前惊醒了我。我还真的被你们蒙在鼓里。
这要是再让你们布局个三五年,还真就有可能成了气候了。”
顿了顿,杨七嘴角的冷笑缓缓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讥笑,“但是你们成了气候又如何我不去动你们,你们就应该烧高香。居然反过来动我简直是找死!”
倒不是杨七狂妄,实在是宋辽两国的布局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这个基础就是杨七身死。
只要杨七身死,他们的谋划对燕国而,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是若是杨七没死,局势将完全不同。
托佛门的鸿福,杨七一举得到了足够燕国百姓造两年的粮食,加上了海上捕捞的渔获,撑三年也没问题。
而燕国的兵马又是本土作战,不存在太多粮草运输问题。
反观宋国、辽国,他们都属于发重兵远征。
粮草运输线路将会被拉的很长,而且在路上会消耗很多。
单从这一点,宋辽两国就差了燕国一茬。
其次。
宋辽两国此前在燕云十六州一战,互相损耗,大伤元气。
时隔不到一年,再举重兵。
国内的精壮男丁,只怕被抽的七七八八。
若无斩获,国内必然生乱。
反观燕国。
从杨七施行了藏兵于民的兵役制度以后,常役兵马虽未变动,可是预备役的兵马,却连年翻滚。
再加上投了杨七的燕云之地的汉军,以及从宋国过来的十万精锐禁军。
虽然此前杨七裁军以后,很多人都做了农夫。
但是只要杨七相招,他们必定前来报效。
时隔半年有余,他们的武艺、战法尚且没有忘却,战斗力依然强悍。
所以杨七可以轻易的挥兵百万,还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从这一点上算,宋辽两国又输一茬。
单凭这两点,杨七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但,杨七要的不仅仅是不败。
宋辽两国既然背地里算计他,挑起了战火。
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至于这代价对宋辽两国而有多沉痛,那就不是杨七该考虑的了。
讥笑过后。
杨七提起笔墨,一连书写了六份长信。
然后轻咳了一声。
一道人影缓缓出现在了杨七身后。
“派人将这六份长信,分别送去给我六个兄长,除过他们之外,任何人不得拆阅。”
“诺!”
人影拿了信以后,准备离开。
杨七幽幽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此事事关重大,你已经翻过一次错了。我不希望你再糊涂第二次。”
&nbs
第0802章 悲催的寇准
突然被一群身着官服的官员们称为太上皇、太后,老杨和佘赛花明显有些不适应。
老杨不知所措,几番抬手,又几番落下,愣是一句话说不出。
倒是佘赛花在短暂的愣神过后,急忙快步到了官员们面前,柔声道:“都……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太上皇,谢太后……”
老杨和佘赛花似乎都不太适应这种场面。
短暂的寒暄过后。
佘赛花催促道:“七郎在那儿老身要见七郎。”
曹琳上前搀扶起佘赛花,愁容满面的低声道:“郎君人在行营,徐大夫说郎君伤势很重,随时会毙命,不宜让人打扰。所以这几日儿媳几人也只是去门外转转,并未进去过。”
佘赛花眉头拧成一团,心头一沉,“带老身过去……”
曹琳扶着佘赛花,赶到了行营外。
进了行营大门,就撞上了守在行营门口的扎马合青木。
见到了佘赛花、老杨,扎马合青木匆匆上前抱拳施礼,“臣扎马合青木,参见太上皇,参见太后……”
扎马合一族曾经栖息在大同府城,跟杨府一直有往来,所以扎马合青木对老杨、佘赛花很熟悉。
“是青木啊!你又魁梧了不少。起来吧。”
佘赛花随口说了一句,抬腿进了行营。
赶到了行营的卧房前,刚要进去,扎马合青木的身影就挡在了佘赛花身前。
“太后……陛下吩咐过,不许任何人进去。”
扎马合青木硬着头皮出声阻拦。
佘赛花一脸愕然。
老杨挺身向前,恼怒喊道:“难道连老夫都不让进去吗”
扎马合青木苦着脸,为难道:“您二位还是不要为难臣了……这是陛下的命令,臣不敢不从。”
“你!”
老杨吹胡子瞪眼的看着扎马合青木。
佘赛花拦下老杨,暗自垂泪道:“七郎若是肯见你我,自然会提早吩咐。如今他不让我们见他,定然有他的用意。
七郎的伤势是徐大夫瞧的,咱们先安顿下来,找徐大夫问清楚七郎的伤势,再做定夺吧。”
佘赛花说着宽慰人的话,可是她的目光却一个劲的往卧房的方向瞧,似乎想透过卧房的门墙,看到里面的景象。
“哼!”
老杨冷哼了一声。
看似恼怒,可是他跟佘赛花差不多,眼睛也没有离开过卧房。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在卧房外磨蹭了很久,也没有见到杨七出现,更没有得到进入卧房的允许。
按理说,以他们二人的身份,若是硬闯的话,恐怕无人敢拦。
只是老杨、佘赛花二人心里都清楚。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守规矩。
唯有如此,燕国的人心才不会乱。
“琳儿,安排我跟你爹住下,然后差人去请徐大夫过来。”
等了许久以后,佘赛花哀怨的对曹琳吩咐道。
曹琳点了点头。
她搀扶着佘赛花,领着老杨,到行营内的厢房内安顿下。
刚坐下没多久。
小宗卫在丫鬟们伺候下,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老杨、佘赛花看到一个屁股蹲滚进厢房,还坐在地上傻乐的小宗卫,默契的对视了一眼。
然后二人心头的阴翳消散了不少。
老杨大步走向小宗卫。
丫鬟们没看好小宗卫,眼见老杨一脸严肃的走了过来,吓的瑟瑟发抖,差点骨头一软就跪倒在地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