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这些钱财,刚好能够补充燕王宫建造所需的耗费,说不定还有盈余。

    其实在杨七定都燕京城的时候,并没有建造燕王宫的想法。

    但是百官们频频谏言,非要让杨七盖一个四四方方的宫城,把自己关进去。

    杨七觉得这跟坐牢无异。

    奈何不论是百官,还是妻子、兄弟,都觉得杨七作为燕国国主,就必须住在属于自己的宫殿内。

    杨七的胳膊再粗,也拗不过这么多大腿。

    最终,在杨七规划好的燕京城的地图上,就多了一座占据在最中间位置,占地面积极其庞大的燕王宫。

    每次看到燕京城规划图上那个庞大的燕王宫的时候,杨七总是在想。

    不是我要奢侈的,而是大家都逼着我奢侈的,我也很无奈。

    杨七一个人在书房内,面对硕大的燕京城的规划图,再次开始写写画画。

    分割出了一大片的土地用于建设书院以后,剩下的可以发卖的土地,都被杨七勾了出来。

    杨七派人去唤来了寇准。

    没过多久,寇准就出现在了杨七的书房内,躬身道:“臣寇准,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快过来。”

    杨七把寇准叫到了桌前,指着桌上他重新规划的燕京城的地图,道:“可还记得港城南国会馆内的扑卖”

    寇准看着规划图上,一个个勾出来的红圈,瞬间就明白了杨七的意思。

    “陛下是想效仿南国会馆内的一幕,扑卖这些地方”

    杨七点头道:“不错……”

    寇准皱眉道:“尚未建好坊事,就这么发卖了,会不会有些不妥当若是让那些商户们私自建造商铺、外宅,他们难保不会多吃多占,加盖、占道等事情,恐怕到时候会多不胜数。”

    杨七笑眯眯道:“准许他们自行建造商铺和外宅,但也要在咱们的规定之内。朝廷可以派人专门监管此事。一旦发现占道、加盖等事情,那就勒令他们拆除,并且予以罚款。”

    说到这里,杨七似笑非笑的看着寇准道:“你不会要劝解我,不要与民争利吧”

    寇准闻言,果断摇头。

    不与民争利,是为了让百姓们很好的生活下去。

    可是能在燕京城里花大价钱购地的,又哪有平民百姓之说。

    一个个肯定都是那些肥的流油的狗大户。

    自从寇准在南国会馆内见时过了那些商人们的富庶以后,他就早把不与民争利这句话抛在脑后了。

    谁在在他面前说这句话,寇准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啐他一脸。

    不与民争利

    然后去便宜那些狗大户

    做梦。

    杨七对于寇准的反应很满意。

    他笑问道:“你觉得,一分地定价多少合适”

    寇准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看着杨七的脸色迟疑道:“以十两为底价,然后扑卖,价高者得”

    “哈哈哈……”

    杨七朗声大笑。

    跟寇准这个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

    有些话根本不需要明说,寇准就能猜出八分。

    发卖土地,定死价,那是宋辽两国才干的事情。

    燕京城内的地方虽多,可是不同的地方,必然价格不同。

    比如沟通东西南北的两条十字御道,应该算是以后燕京城内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所以御道两旁的价格,自然要比其他地方高。

    而那些商人们也不蠢,自然能够看得出御道两旁土地的商业价值。

    笑过之后,杨七对寇准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尽快的派人将燕京城土地扑卖的消息传出去,让各国的商人们都知道此事。

    然后再去令到港城,让那些战死在海上的将士们的家眷,以及驻守燕京城的燕军的将士们的家眷,向燕京城迁移吧。

    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尽快的定居下来。

    只要商人们一道,燕京城就能以最短的时间,繁荣起来。”

    “臣明白。”

    “下去尽快办。”

    “……”

    寇准出了杨七书房以后,就以最快的速度把燕京城土地扑卖的消息传了出去。

    商人们不仅嗅觉敏锐,而且根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商人们之间传递消息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当燕京城土地扑卖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当天下午就有商人闻讯找到了寇准。

    燕京城一角,唯一一座建成的宅院的正堂内,寇准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两个明明比自己年龄小,却端着一副长辈架势的女子。

    “我说您二位这是跟着瞎掺和什么啊”

    寇准坐在自己的官椅上,倍感无奈的道。

    &




第0787章 麻烦来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京城土地扑卖的这股春风,吹动了宋、辽、燕,三国商人的心。

    那些个此前在港城内扑卖鲲鹏骨骸的商人,刚走到回程的半道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不停蹄的开始折返。

    只要不是蠢到无药可救的人,都知道跟着杨七能够发财。

    从南国到西北四府、再到海边的港城,只要是杨七到过的地方,商业都很繁荣,当地的商人、百姓,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发家致富。

    杨七几乎就是当代财神。

    若不是杨七身居燕国国主的高位,恐怕有人会把他奉为商家的另外一位祖师级的人物,雕刻下画像雕像,摆在家里膜拜。

    短短十日。

    燕京城这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上,变的繁荣了起来。

    精明的商人们从来不会赤手空拳的跑到某个地方去。

    所以这些商人在到燕京城来的时候,带了大批的货物。

    由于没有客栈和货仓供给他们使用,所以他们自己就带了不少的帐篷、草席等物。

    燕京城的扑卖还没有开始,一条庞大繁华的地摊街就出现在了燕京城外的必经要道上。

    从幽州各地、港城各地、大同府各地迁移过来的百姓,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客户。

    不论是杨七,还是寇准,他们看到城外那一条繁华的地摊街,都很振奋。

    燕京城城未建成,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让他们对未来的燕京城,充满了期待。

    杨七和寇准很默契的没有派人去管城外的占道经营,甚至都没有派人去征收商税。

    然而,总有人会在你高兴的时候,为你添堵。

    一封急信由南而来,越过了重重盘查,送到了杨七手上。

    “嘭!”

    看过了信件以后,杨七一巴掌把信拍在了桌上。

    “去找寇准和向敏中过来。”

    寇准和向敏中在得到了传唤以后,很快就出现在了杨七书房内。

    二人见杨七脸色不好,下意识的就猜到有什么事情发生。

    “臣,参见陛下。”

    二人躬身施礼。

    杨七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然后阴沉着脸问道:“你们可知道丁谓此人”

    寇准和向敏中对视了一眼。

    就凭杨七这句话,他们已经知道,杨七发怒,肯定丁谓有关。

    寇准仔细搜索了一下脑海里的记忆,缓缓摇头。

    向敏中沉吟了许久,低声道:“臣对丁谓略有耳闻。此人是苏州府长洲人,少年神童,机智敏捷,过目不忘,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若不是有陛下才名在前,此人称之为当世第一才子也不为过。

    臣离开大宋的时候,此人刚考中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

    说到此处,向敏中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了杨七,狐疑道:“陛下为何提及此人”

    杨七将手里的信件递给了向敏中,冷声道:“你自己看吧……”

    向敏中拿到了信件,和寇准二人凑在一起观看。

    就在他们二人观看信件的时候,杨七脑子里正在回忆丁谓的资料。

    史书上记载,此人确实颇具才名,小小年纪就被评为当世巨儒。

    中了进士以后,被派往各地任职,政绩卓然,屡屡得到升迁。

    入中枢的大道,一路平坦。

    然而,此人在入京以后,也不知道遭遇了什么变故,开始向奸臣的方向靠拢。

    欺上瞒下,魅惑主上。

    教唆皇帝去封禅,然后把封禅搞成了一个笑话。

    有投皇帝成仙问道的喜好,发动了一个‘天书运动’,把一个好好的大宋搞的乌烟瘴气的。

    寇准就是被他整垮的。

    最后在皇帝死后,一度成为的权臣。

    史书评价此人为大奸臣,与另外四人,合称北宋五鬼。

    自从杨七出现以后,煽动了一下蝴蝶的翅膀,把寇准弄到了自己帐下,成为了自己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杨七的翅膀煽动的幅度有点大。

    丁谓这个原本应该在任上兢兢业业的帮百姓谋福祉的好官,提前踏上了大奸臣的道路。

    向敏中和寇准二人看的信件,来自于汴京城。

    信上仔细的描述了丁谓的履历。

    由于杨七拉走了大宋的一大部分的年轻的人才,导致了大宋朝堂上的年轻人才出现了短缺。

    赵德芳在登基以后,就破格选拔人才。

    任职了一任外放官的丁谓,被调回了汴京城为官。

    调回汴京城以后,任职三司户部判官。

    然后,半年之内,连升九级。

    从三司户部判官,升到了右谏议大夫。

    其升官的速度,时所罕见。

    比杨七当年在大宋任职的时候,升官还快。

    最重要的是,丁谓之所以升官这么快,跟杨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丁谓第一次火速升官,就是在大宋出现粮荒的时候,向赵德芳出主意,让赵德芳把一部份难民,交给了去投奔杨七的禁军将士带了过去。

    这大大的减弱了大宋粮荒的压力。

    第二次火速升官,就是暗地里替赵德芳谋划了太行山偷袭一事。

    第三次火速升官,就是借着讨伐逆贼的口号,帮朝廷抢夺粮食。

    第四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

    他向赵德芳提出了建立大宋钱行的建议,并且上书赵德芳,限制南国钱行在大宋的发展。

    让杨七觉得愤怒的是。

    已经落发为尼的清欲公主,从终南山赶回汴京城吊唁赵光义的时候。

    此人巧舌如簧,把赵光义,以及几位皇子的死,一股脑的推到了杨七的头上。

    诱使清欲公主把仇恨的目光放在了杨七身上。

    对杨七杀死她父皇、皇兄深信不疑的清欲公主,在得知了燕国使节到了汴京城讨债以后,就以死相逼,逼迫赵德芳答应了她成为回使,前往燕京城。

    她执意前往燕京城,是为了干嘛

    就是为了杀死杨七。

    杨七觉得气愤的不是清欲公主前来杀他这件事。

    杨七杀过的人,多不胜数。

    想杀死杨七的人,更是多不胜数。

    杨七要是那么容易被人杀死,早就死了。

    杨七气愤的是,丁谓这个小人,利用一个弱女子也就罢了,居然会用这种卑劣的手段。

    清欲公主,也算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虽然杨七不爱她,但是她依然对杨七痴心一片。

    为了杨七,她一介公主之身,不惜为他守寡。

    可见清欲公主对杨七用情至深。

    然而,一个她深爱的人,突然变成了她的杀父杀兄的仇人,她的内心该有多煎熬,多痛苦。

    杨七虽然对清欲公主无情,但是当初杨七重伤,在道观内养伤的时候,清欲公主不惜身份,细心照料,这一份情意杨七却没有忘。
1...399400401402403...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