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让一个封疆大吏的子嗣统领我朝廷的兵马你们觉得陛下会答应吗
若是让他统领自家的兵马,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你们觉得他老子折御勋会答应吗”
曹彬和石守信同时皱眉,看向高怀德。
“那么,卫国公的意思呢”
高怀德淡然道:“老夫以为,此次出征西域的统兵人选,非杨延平莫属。杨延平在近两年,率领着大军,在大宋东征西讨,剿灭了各股匪徒,荡空了乡野田间的妖邪之气。其功勋,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nbs
第0379章 造反了……
马背上的传令兵,瞧见了南薰门上象征着皇帝的明黄罗伞,噗通一声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传令兵声嘶力竭的高喊了一声,“川府民变!贼首王小波等人,携二十万叛军,已攻克川府城。”
传令兵喊完了这句话,再也没起来。
南薰门上,赵光义双手颤抖着,喝道:“把奏报给朕呈上来。”
奏报送到了赵光义手里,赵光义越看越心惊。
今岁入冬,川府就一直持续干旱,阴冷。
加上了今岁夏天的时候,持续干旱,导致今秋颗粒无收。
川府内的百姓们,一个个都食不果腹,饿殍遍地。
随着寒冬越冷,百姓们冻死的越多。
偏偏,川府内的粮商们,囤积粮草,奇货可居,趁着大灾,提高粮价,大赚特赚。
官府收了商人们的黑钱,对此不管不顾。
重重压迫下的川府百姓,终于反了。
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晨,西北风呼呼的刮着。
衙门里的差役们,从府城内的一个又一个角落,收拢起了已经被冻死的流民尸骸。
一车又一车带着诡异笑脸的尸骸们内运出了川府府城。
在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从尸骸中爬出了一个人。
这个险象环生的人,在尸堆下面,发现了一块碑。
碑文上的大致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鼓励造反的内容。
一时间,川府内谣言四起。
贼寇王小波,就像是那大泽乡的陈胜吴广,举起了造反的大旗。
一呼百应。
求生的**,支持着所有的流民,加入到了造反的行列。
造反的队伍,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从最初的百人,发展到了二十万。
二十万叛军,一路破府攻县。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
赵光义手里捏着奏报,指骨咯嘣作响。
“该死……该死……都该死……”
宋琪感受到了赵光义胸膛里熊熊燃烧的怒火,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征西的誓师大会……”
赵光义冷冷的扫了宋琪一眼,低吼道:“朕的江山都要没了,哪还有心思去管旁人的江山。”
“传令下去,取消驰援鞑靼的一切计划。京中四十万禁军,即可进入待命状态。”
“令,召四品以上的文官,即可赶到垂拱殿……”
“令,朝中三衙所属,所有武将,全部入朝听用……”
赵光义下达完了命令,一甩袖袍,吩咐身边伺候的宫娥和宦官道:“即可回宫。”
说还话,也不等王继恩喊人摆驾,就带着侍卫们匆匆往宫里赶去。
南薰门下的杨延平,以及杨家的三百曲部,一个个都一脸愕然。
这准备了好几天,眼看就要出发了。
怎么就,突然之间停下了
以大宋目前的兵力,在剿灭叛匪的时候,继续驰援西域鞑靼部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不知道赵光义为什么会取消驰援鞑靼的命令。
杨延平带着杨府的曲部刚回到了府上,就撞上了正准备出门的杨业和杨延嗣。
老杨见到了杨大,皱了皱眉,喝道:“你不是领兵去驰援鞑靼了吗怎么回来了”
老杨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所以,老杨对军法的要求是苛刻的。
儿子出外打仗,而且还是主帅,这么冒然的私自回家,是不允许的。
杨大跳下马背,向老杨施礼以后,苦笑道:“陛下取消了去驰援鞑靼的命令,命我带兵回营,等候命令。”
老杨紧皱的眉头放松了几分,“既然是陛下的命令,那么你自当遵从。”
杨延嗣凑上前,笑眯眯道:“大哥,你知道为什么陛下取消了驰援鞑靼的命令,又急招我等入宫吗”
老杨准备喝斥杨七。
没等到他张嘴,就听到了杨大说道:“从川府来了八百里加急,有个叫王小波的造反了。领着二十多万叛军,已经攻下了川府府城了。”
有人造反,而
第0380章 辽人也来了……
“堂堂知府,居然暗中勾连商人,一起趁着大灾,谋取暴利。治下的叛军出现了苗头以后,居然不及时上报,还想遮掩此事。
愣是拖着,把一个几百人的叛军,拖成了二十万人的叛军。
这样的人,应当诛灭九族。”
赵光义在御阶上大声咆哮。
龙案上的摆设,被他一只手扫到了地上。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赵光义的怒火。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去,去触他的眉头。
杨七躲在文臣队伍里,仔细的听完了赵光义的咆哮。
大致上也听明白了其中的始末。
今岁,川府境内,天灾不断。川府知府钱昆,却并没有上报朝廷,而是暗中联络了一批粮商,囤积粮食。
待到了冬日的时候,拿出粮食来高价贩卖,以此谋取暴利。
作为一个为官十三载的老官宦,钱昆做这种事已经很手熟了。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一次太贪心,玩脱了。
治下开始频频出现了叛乱的事情。
钱昆慌张了。
为了怕朝廷知道了他暗中勾连商人牟利的事情,他一面压着各地叛乱的消息,一面征调川府境内的兵丁衙役,镇压叛军。
哪曾想,叛军的两位首脑颇具领军的才能,一通连削带打的组合拳下。
这位年仅四旬的老倌儿,被打的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叛军战胜了官府的兵丁和衙役,信心暴涨。
一路攻下了川府府城。
整个川府,眼下都落入到了叛军的掌控中。
一股叛军,居然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那些一个府的领地。
是叛军势大呢还是叛军太强
不!
都不是。
这只能说明,川府内的官员太**了。
朝堂上静悄悄的,针落可闻,气氛非常诡异。
半晌,还是老成持重的赵普,打破了这个僵局。
赵普今个儿并没有被赐坐,和其他人一样站着,只见他对着赵光义略微拱了拱手,道:“陛下,眼下不是论罪的时候。川府知府钱昆,已在川府被攻破的时候,就已经被叛军给烹了。川府境内的官员,基本上也已经被叛军宰杀殆尽。
陛下再和这些死人怄气,有些不值得。
当务之急,应当尽快的剿灭川府的叛乱,恢复川府的官制。
这些都务必赶到来年春耕之前完成。
不然,错过了春种的时机,朝廷的损失,将会更大。”
“呼”
赵光义深吸了一口气,摆了摆手,示意王继恩派人赶紧把龙案前的东西收拾干净。
他踱步坐到了龙椅上,收敛了怒气,声音低沉道:“赵爱卿言之有理,这些个贪官胆大妄为,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朕实在是难以压制体内的怒火,略微有些失态了。”
“为赵爱卿赐坐,继续议事。”
龙案前的东西被收拾干净了,赐给赵普的座椅也搬到他身边了。
见到赵普坐定了以后,赵光义才缓缓开口,“如今事情紧急,迫在眉睫,诸位爱卿,可有妥善处理此事的办法”
曹彬当即出列,抱拳道:“臣曹彬,恳请陛下,准许臣领兵出征,只需要五万人马,臣就能将川府的叛军,尽数剿灭。”
“臣高怀德,恳请陛下,准许臣领兵出征,臣只需要四万人马……”
“臣只需要三万……”
“臣只需要两万……”
“给臣一万兵马足以……”
“……”
好家伙,这些个老将们,一个个越说越少,到最后,甚至冒出了一个不要兵马的。
看的出来,赵光义对这些老将们约束的很狠。
根本不给他们带兵的机会,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这些老将们才什么都敢说。
果然,端坐在龙椅上的赵光义,再听到了这些老将们请战的奏报后,勉强的咧嘴笑了笑。
“杀鸡焉用牛刀,收拾些许个小毛贼
第0381章 老杨镇雁门
“奏报上说,入冬以后,雁门关外,频频有辽人的踪迹出现。雁门关附近,已经有十多个村镇,遭到了辽人抢掠。
留守将领奏报,辽人又要南下打草谷了。杨爱卿,你镇守雁门关多年,辽人不敢南下。
如今不在边关,辽人又蠢蠢欲动了。看来,你又得走一遭雁门关了。”
老杨听到了赵光义所讲的内容,直皱眉头。
他抱拳道:“臣必定誓死守卫雁门关,决不让辽人南侵一步。”
老杨顿了顿,又道:“陛下……辽人往年打草谷,都是秋日出现。冬日里以后,辽人都会窝在家里过冬。今岁如此反常,会不会有诈”
“杨将军莫不是怕了辽人,若是怕了。老夫可以代你前去,镇守雁门关。”
高怀德突然开口,讥讽道:“相信,有老夫在,那辽贼别说想南侵一步,就算是有这个念头,也会被老夫掐死。”
“卫国公,下官不是这个意思。”老杨辩解。
只是这个辩解显得有些苍白。
杨七觉得,自己应该动一动了,不然别人还以为杨家好欺负呢。
“卫国公威武!”
杨七骤然爆喝一声,震的垂拱殿上的群臣们浑身一颤。
杨七一点儿也不在乎别人投来的异样的目光,他大大方方的向赵光义施礼,道:“臣奏请,封卫国公高怀德王爵。”
“额”
群臣愕然,一脸懵逼。
有人脸上浮出雀跃的深情。
因为他听杨七这语气,又是要搞事情的节奏。
每一次杨七语出惊人的时候,都是他搞事情的时候。
赵光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略微黑着脸,沉声道:“小杨爱卿,朝堂之上,不可妄言。不然,休怪朕治你的罪。”
杨七眨巴着眼,一脸单纯道:“臣没有妄言,臣这是在为陛下贺,为大宋江山贺。卫国公能凭借一己之力,消灭辽国,实在是大宋之福,陛下之福啊!”
高怀德瞪眼,喝道:“老夫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杨七假装愣神,道:“卫公刚才不是说,辽人若是有南侵的念头,都会被你掐死吗据下官所知,辽国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南侵的念头。这不就表明了,卫公要掐死辽国所有的人吗
卫公能掐死辽国千万子民,那辽国岂不是就纳入我大宋的版图了。如此功绩,难道不能封王吗”
高怀德黑着脸,骂道:“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杨七呆萌道:“难道……卫公这是在吹嘘那可就是你的不对了。在陛下面前,任何妄言都是大罪。”
“够了!”
赵光义算是看清楚了,杨七不是一个吃亏的性格。
这跳出来胡搅蛮缠的,是在为杨业抱打不平。
旁人都是老爹护儿子,到了这杨家,变成了儿子护着老子了。
赵光义觉得有些好笑。
恶狠狠瞪了杨七一眼,以示惩戒。
赵光义说道:“杨爱卿,你说的有理。辽人狡诈不得不防,朕许你便宜行事之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