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燃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空之承
尽管这些大佬依旧衣冠楚楚,精神状态也都不错,可由内而外的气势却大不前。战争前期阿尔斯特自由联邦丧失了包括奥城在内的大片领土,致使格鲁曼集团一大半的工厂不得不仓促迁移,设备和物资的损失不必说,重新组织生产、安稳人心也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许多军方订都转给了受影响较小的企业,得到的要么是象征性的补偿,要么连补偿都没有。再者,奥城一战过后,格鲁曼集团直系成员投靠诺曼帝国,消息得到证实,格鲁曼集团的声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刚刚迁到自由城的集团总部,不得不在军方的监控下运转。经过这般折腾,执掌格鲁曼集团多年的老总裁“退位让贤”,其弟维克多-格鲁曼接手残局,但权力交接并不顺利,强势的老总裁让位不让权,持续不断的内乱使得他们在困境中越陷越深。不过,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各工厂迁移到位后,格鲁曼集团依然在枪械、火炮、弹药方面保有可观份额,3.2pir口径的格鲁曼步枪仍是联邦军装备量最大的武器,战时研发成功的“胡蜂”机关炮已然成为三军部队不可或缺的近距离支援武器。
餐桌旁的格鲁曼家族成员,是以老总裁的长子埃格威德-格鲁曼为首。动乱之时,因为年龄、资历等方面的原因,他没能顺理接班,而是继续担任格鲁曼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管理运营事务——相当于市场销售业务的具体负责人。庞克将军来找他谈,既是业务对口,又是旧识故交,适合开门见山,直接谈事。
战争爆发前,阿尔斯特自由联邦是列强之中物资最富足、生产力最强的,随着战争的持续,各行各业都已经转入战时轨道,生活配给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所以即便是在这样的场合,餐桌上的食物也显得非常单调,但是比起普通民众的餐桌又要好得多。
对于餐桌上的肉和酒,庞克将军无甚兴致,倒是不断用他那灵动而自信的眼神扫视这里的每一个人,并且孜孜不倦地说道:“如我所说,价格不是问题,完全不是问题,结算也不必担心,我们已经跟军需部门报备过了,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快!先生们,新的攻势迫在眉睫,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眼下万事俱备,就缺这些武器弹药了!我们的供应优先级,相对于所有普通部队来说,都要高,这一点不必有任何怀疑!”
埃格威德一边将盘子里的肉排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一边诉苦道:“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们制造了160万支步枪以及千倍于此的子弹,尽管条件非常艰难,特别是供应给我们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还是在完成数量任务的同时,保证了我们一贯的质量标准。将军您应该知道,格鲁曼集团战时供应的军械弹药,故障率是所有军工企业里面最低的。为此,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甚至不惜保持零利润——也就是说,我们为联邦军队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枪械和数以亿计的弹药,到头来是不赚一分钱的。不赚钱,意味着不能向股东分红,也没有资金来配置新的设备,长此以往,我们必然被竞争对手一个个赶超。我们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可是,就因为少数几个变节者,我们一直承受着外界的指责和抨击,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晓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理解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诚挚之心……您放心,您所列的清单,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交付,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交情。”
虽然是餐桌旁的谈话,但一位商界精英和一位军中强人,各自代表着背后的责任、义务与利益,绝不会废话连篇,浪费各自的宝贵时间。
作为军事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庞克将军所知所识,足以应对埃格威德这番话背后的诉求。他用沉稳缓慢的语气说道:“没有合适的武器,再精锐的士兵也无用武之地;没有充足的弹药,再优良的枪械也是一堆废铁。在座诸位,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就如同士兵手里的步枪、步枪里的子弹,平常时期或许不太显眼,但在战争年代,则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我相信,时间对会过往的一切做出公正的论道,我也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见证那一刻的到来。”
第58章 战场法则
重返洛林,对庞克将军而言,只要大获成功,便是一项重要政绩,哪怕前路坎坷、布满荆棘,也值得一试,而在魏斯眼里,这不仅是一次提着脑袋的冒险,更是对意志、胆识、能力乃至运气的再度考验。当他下定决心要跟庞克将军合作干这一票的时候,心底已然对怎么打这场游击战有了盘算。这种盘算,建立在充分的实践基础上,有经验、有教训,还有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战争精髓。从某个角度来看,作战如同炊事,好菜好料杂糅合在一起未必就是一道佳肴,处理不当,暴殄天物是小事,搞不好还会造出毒性。因此,他在戴勒菲格高级参谋学院短暂回炉期间,试着借助教员和学员们的聪慧头脑,对自己的游击作战方略进行论证。基于联邦军队还不能完全、持续地掌握制空权,以常人的思维,这个游击方略不免有些怯懦,甚至可以形容为猥琐,所以,讨教过的二十三人,有二十一个持相左意见,只有两人觉得这种权宜之计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办法。
大多数人的反对,没有让魏斯放弃自己的观点,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的信心,但不管怎样,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在庞克将军及其得力干将们的奔走下,没多久,一支两千多人规模的游击先遣队在联邦南部的小城弗恩集结成型。根据计划,在他们开赴战场之前,将通过一个为期两周的特训,让所有人尽早适应这种颇具难度的作战模式。
特训时间不长,但对于这支队伍,对于即将领命出征的魏斯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敌后游击作战,因环境的特殊性,不论战术策略、兵员补充还是后勤保障,都与正面战场存在诸多不同,需要从人员、物资乃至精神思维上做尽可能充足的准备。这两千多人当中,超过百分之九十是初涉游击作战,所知的一切都来自于听闻和传授,所剩不足百分之十,也就两百来号人,是参加过游击作战的,而这些人里面,曾与魏斯在洛林并肩作战的旧识,仅仅二十人。洛林之外,在遭到诺曼军队占领的克莱沃、纳沙泰尔、莫瓦卢等联邦州,联邦军民也都展开了顽强的游击战,时间有长有短、规模有大有小。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地区的游击战都全面转入地下,虽说抵抗并未停止,但相较于前期那种轰轰烈烈的氛围,如今敌后游击战在民众之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在军政高层眼里同样如此。作为联邦军游击作战指挥部的司令官,庞克将军想要摆脱这种不受重视的困境,简单一点,直接想办法调动岗位,复杂一些,则是在重重困难当中杀出一条路来。且不说他有何私心,这般舍近求远、舍简取繁,确有值得尊敬之处。
数日后,联邦军特勤部队派出的分队抵达这小城弗恩,游击先遣队这才算是全员到位,除去阵容齐整之外,魏斯还籍此遇见了一位故人,更准确地说,这人是听说他在此地,遂以公差名义,专程前来一叙。
战争岁月,艰苦卓绝,魏斯只能用普通陈茶招呼客人,但战火纷飞中积淀的情谊,岂会为凡物所拘。奥克塔薇尔-格鲁曼,昔日的巴斯顿女神,如今联邦军特勤部队的红玫瑰,一边喝着茶,一边淡淡地感怀岁月与命运。关于这支特遣部队即将出征之地,以及未来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种种困难,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避,但是对于游击作战,奥克塔薇尔既有客观的认知,又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交流时间不久,竟给了魏斯在戴勒菲格高级参谋学院苦求不得的启发。
临别前,奥克塔薇尔送了魏斯一支银色的手枪。这是一件从诺曼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从材质、做工以及纯粹装饰用的纹饰来看,指不定是哪位将军的配枪。
“也许到战争结束时,殁于我手的敌方军官,跟死于猎人之手的野物差不多罢。”奥克塔薇尔不失骄傲地说。
“你怎么那么厉害!”魏斯由衷地发出赞叹。
奥克塔薇尔没有回应,走到门口时,她说:“奥城那一战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爆破,因为比起狙击和格斗来,精准的爆破更具战术性,哪怕使用的炸药量不多,也可能起到很好的效用。此次我们派来的分队里,有两名精通爆破技术的士官,虽然比不上我们最好的爆破专家,执行常规爆破任务是足够了。”
魏斯连忙点头,表示记下了。
“此次一别,也许再无见面机会,请珍重!”最后一句话,奥克塔薇尔眼中流露出决绝之情。这架势,莫不是要去执行有去无回的任务?
魏斯张了张嘴,情绪翻腾,到头来却只是赠了一句“多珍重”。
奥克塔薇尔离开了,特勤部队派来的二十人战斗分队,连人带武器一并编入游击先遣队。对于联邦军特勤部队,魏斯一点也不陌生,从莫纳莫林山脉之战到后来惊天动地的奥城战役,再接着便是洛林游击战,他多次跟特勤部队官兵并肩作战,对他们强悍的战斗力和强大的意志力深有了解。相较于野战部队,特勤精英们更擅长特殊环境下的作战,单纯假设——派去洛林的两千多人都达到他们的标准,这场游击战打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而现实是除了特勤分队和参加过游击战的老兵,先遣队的多数人员甚至连一线野战部队的常规标准都还达不到,跟百里挑一的特勤部队更是有鸿沟般的差距。
兵员素质的差距,一时半会是补不上去的,何况真正的战士都是在战斗中成长。魏斯果断从队伍的骨干入手,每晚都要对军官和士官进行集中培训,往他们的意识里灌输游击战概念和要领,还颇费心思地组织了两次接近实战的小规模操练,让他们实实在在的领教到了游击战的难度,也让他们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先遣队集结之始,配发给士兵们的是联邦陆军的常规制式武器。敌后游击作战,解决弹药供应问题不外乎有三条路:补给,自制,缴获。联邦军队和诺曼军队各有成熟的军工体系,就拿最普通的制式步枪来说,构造、口径、性能各有千秋,若将诺曼军队的子弹装进联邦军队的步枪,或是将联邦军队的子弹装进诺曼军队的步枪,轻则无用,重则炸膛。
最初的洛林游击战,战斗人员用的是联邦军制式武器。配置。尽管游击武装有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长时间作战依然遭遇弹药不足的困扰。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魏斯的建议下,庞克将军想法设法搞定了一批符合要求的武器。其一,是格鲁曼步枪和诺曼步枪的“结合体”,即格鲁曼-n型步枪。这种步枪是按游击战需求研制的特种步枪,其外观跟纵列式双管猎枪相似,这种双枪管的配置不是为了增强瞬间火力,而是应对联邦军队和诺曼军队两种不同口径的弹药,以牺牲战斗射速为代价,提升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力。其二,是以诺曼军队的制式轻机枪为原型,按联邦军工业标准转制的格鲁曼z型轻机枪,这款武器使用联邦军队制式步枪弹,虽然不具备双口径通用性,但弹药相对容易补充,在弹药耗尽后,利用缴获的诺曼军队装备,操作方面可以快速适应。其三,是使用联邦军队标准步枪弹的c型半自动步枪,尽管这种半自动步枪存在后坐力大、连发精度差、故障率偏高的问题,但相较于评价更好的小口径半自动步枪,弹药的通用性能够极大地减轻补给压力,又达到了增强基本战斗单位火力密度的目的。其四,是最初由克伦伯-海森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因为在洛林游击战场上效果很好,联邦军组织后方工厂进行批量生产,提供给其他游击部队使用,后来联邦军一线部队也有装备,使得正面战场上的近距离火力支援得到增强,进而衍生出不少新颖的战场战术。
两周时间一晃而过,特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由格鲁曼集团和另外两家军工企业支持的600支格鲁曼-n型步枪、200挺格鲁曼n型轻机枪、1500支c型半自动步枪已如数交付到了即将奔赴洛林的联邦军官兵手中。此外,联邦军专门调拨了200万发标准步枪弹、10万枚菠米弹和60门迫击炮、3万枚迫击炮弹,由执行敌后空降任务的飞行运输舰直接运载。
2400名全副武装的战斗人员连同数千箱弹药物资,靠运输机运送可不现实。在全力研发生产作战飞机的同时,联邦军队没有完全摒弃以星源石为浮空动力的飞行舰船,而是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了战略性的重构——战斗舰艇以巡洋舰和巡防舰为主,执行巡逻、警戒以及侦察任务,辅助船只以高速运输舰和综合母舰为主,执行战场支援、快速运输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母舰通常搭载一定数量的作战飞机,进可侦察、攻击,退可拦截、防卫,而大型综合母舰能够搭载数十乃至上百架战机,扮演着移动战地机场的角色,为联邦军地面和空中作战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59章 我回来了
在这个没有雷达的年代,再严密的空中警戒线,到了夜间也基本形同虚设。洛林游击武装全面转入地下——这意味着他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进行秘密的情报活动,除非迫不得已,不以武力对抗占领者,至于刺杀、袭击这类,仅限于个别行动。为了配合庞克将军领导的这次重返洛林行动,潜伏于暗处的联邦军情报人员以及仍在组织指挥下活动的游击战士,及时提供了有关各处诺曼驻军布防和警戒情况的情报,帮助庞克将军的指挥部找到了一条安全有效的“空中走廊”。
深夜,诺曼军队占领的洛林地区,在那偏僻无人的山峦与峡谷地带,联邦军的两艘高速运输舰灵巧、敏捷而又悄无声息地掠过树梢。在这光线黯淡的夜里,深色涂装为它们提供了天然保护色,煤油发动机赋予了它们强劲而又“低调”的行动力。
眼见视线中出现了微弱的、有规则的光点,两艘高速运输舰稍稍调整航向,如猎鹰捕鱼一般“扑”了过去,迅速而又平稳地停在了光点标注的空地上。各处舱门开启,手持枪械、身背行囊的士兵们一跃而下,在接应者的指引下,他们两人一组,拖着载运来的补给筒进入树林。十分钟不到,两艘高速运输舰拔地而起,摆身往原路行去。
时隔两个多月,魏斯又重新站在了洛林的土地上,心中自是百感交集。树林中,有人快步走上前来,瞧了瞧他的面容,激动地说:“克伦伯-海森长官,能够再次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魏斯一听声音便认出了来者,他毫不吝啬地给了对方一个热烈的拥抱:“嘿,卡门-艾特斯尔迈德斯,老弟,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眼前这位游击战士,是最后一战中突围而出的人员之一,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在诺曼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能够幸存下来,确实九死一生,而在近乎绝望的时刻坚持抵抗,精神品格更是没得挑啊!
“是卡门-艾特森-迈德斯,长官!几个月前,我们从其他抵抗组织那里得到了您的消息,本来还计划着前往索姆索纳斯把您从诺曼人手里救出来,后来才听说您被诺曼人押走了,此后再无音讯,还以为您遭遇不测了。”来者这般说着,丝毫没有言语上的忌讳。在敌占区打了一年多的游击战,又在重重困境中坚守数月,有这笑看生死的豁达着实不足为奇。
“我去干了一票大的,救了人,还把诺曼人的秘密武器给劫走了。”魏斯简略地透露了自己的做为,但这儿终究不是聊天的地方,待各连排清点人数无异,便让这些游击战士在前面领路,迅速往树林深处的隐蔽地点转移。
两艘高速运输舰,一口气运来了600名先遣队战士连同首批作战物资。魏斯亲自带队,既是开路先锋,也是战地指挥——庞克将军善长的是情报和组织,因而选择坐镇后方统筹调度,而这2400人规模的洛林游击先遣队,由魏斯出任第一指挥官,等到后续部队抵达,他也将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在这方面,庞克将军确实拿出了诚意满满。
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这第一波600名先遣队战士在天亮前抵达了位于密林深处的抵抗者营地。说起来,这个位于山城斯利恩西南的秘密营地,还是当初魏斯联合其他抵抗组织建立的备用基地,其主体是一处天然洞窟,虽然条件简陋、储备偏少,特别是缺乏水源,不适合大量人员长时间屯驻,但胜在位置隐蔽,不易被诺曼人的空中巡逻力量发觉,作为联邦军游击先遣队登陆洛林后的首个隐蔽集结点还是非常合适的。
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第一波先遣队安全抵达隐蔽集结点后,便在下一个整点以特定频率拍发一小段电码。联邦军游击作战指挥部收到约定信号,便着手部署第二波空投,先遣队剩余的兵马和先期装备物资,将在未来数日择“良辰吉时”一次到位。
在游击作战行动中,无线电联络是最容易泄露己方位置,但又往往必不可少。即便只是拍发简短电码,魏斯依然在营地周围部署了大量观察哨,尤其是对空中的敌情严加防备。不过,这种警戒的有效距离限于目视可及范围,想要提前预警,必须密切关注诺曼人各处驻军的调动情况,这一点则必然依赖于既有的抵抗情报网络。在洛林游击战士的最后一次战斗进行之前,整个洛林地区的抵抗组织就已经在诺曼人持续的高压紧逼下损失惨重,而最后一战,让洛林人有组织的军事抵抗遭到全面瓦解,但洛林人的反抗从未停止,转入地下活动的游击战士,与联邦军情报部门以及各地抵抗组织联手协力,使洛林的抵抗情报网络在诺曼军队的反复绞杀下顽强保存下来,甚至悄然发展成熟。
魏斯重返洛林的第一天,诺曼人似乎没有任何表示。在落地之前,魏斯对现有情报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如今又向坚守在这里的抵抗者们当面请教,确信诺曼人在洛林的军事部署有增无减。洛林军事总督依然是自己那位“叛逆”的兄长,就战术谋略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只要他在一天,魏斯便不敢放松警惕,也不敢寄希望于敌人的“无为”。不过,由于驻军部队的规模和级别超过了这位斯卡拉男爵的职级,军事总督没能真正的统领辖区军务,军事行动的效率想必会受到一些影响。
当晚,又一位曾经并肩作战的旧识从另一处秘密营地赶来。一见面,这位老兄不谈旧情,也不拉关系,亦非相逢一笑泯恩仇,倒是有些兴师问罪的意味,这可让魏斯既尴尬又自责。想当初他以洛林游击战士之名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游击战,索姆索纳斯的预备部队兵员素质虽说不及一线部队,但比起那些自发投身抵抗运动的民众要好得多,加上提前转移了克轮伯-海森工厂人员设备物资,在装备和补给方面优势明显,又得到了联邦军方的各种支持,俨然成为了洛林地区各抵抗组织的“带头大哥”,不少抵抗武装或慕名来投,或前来寻求帮助。面前这位莫顿-帕拉赫便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洛林南部抵抗组织的领导者之一,洛林游击战士的最后一战,他和他的人马全程参与,并在最后时刻成功率部突围。照理说,他跟魏斯就算不谈过命的交情,好歹也是出生入死一场,然而最后一战之前,帕拉赫就克伦伯-海森家族的忠诚提出了质疑。原因很简单,老勋爵的长子被诺曼人委以重任,而且恰恰是当了洛林军事总督,次子为联邦效力,偏偏是洛林抵抗运动的领袖人物。
当时,帕拉赫质疑的不是魏斯的忠诚,而是觉得这对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如何能在对立面全力以赴?后来,魏斯单刀赴会,在克伦伯-海森家族城堡跟自己那位难以捉摸的兄长见了一面,返回秘密营地后不久,便发生了令洛林游击战争“雪崩”的最后一战。帕拉赫此番前来,明面上没有说白,给魏斯的感觉是要替那场惨烈战斗中牺牲的兄弟们讨要说法。再者,魏斯重返洛林,那位斯卡拉佩剑男爵依然是诺曼人在洛林地区的军事总督,兄弟再度交锋,究竟是真打还是套路,帕拉赫可不像不明不白地把自己连同麾下兄弟们的性命给搭进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