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不怕,今年不说土豆和地瓜收成很好,不仅够我们自己一家吃,还能卖一部分换钱,再加上这两个月在工地上做工,已经拿到了一贯多钱嘞,以后每隔几天我们就可以买点肉回来吃。”

    老吴咧着大嘴,黝黑的脸庞笑起来满是皱纹。

    “阿爹,真的每隔几天就能吃到肉吗太好了!太好了!终于不用一年只吃两三次肉了。”

    往年也就是过年、端午和中秋的时候老吴会考虑买几两肉回来孩子们解解馋,就这样也算是家里很重的一个负担,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也是没法满足。

    “老吴,说什么呢,我们家也就今年才开始日子好过一点,哪能就随随便便乱花钱,地主家也不见得几天就能吃到肉,我看一个月能有一次吃肉就很不错了。”

    老吴的妻子显然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穷怕了的她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

    “等过完春节,我再去工地上上工,家里的地都种上土豆和地瓜的话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到时候我抽空回来帮忙几天就行。”

    “这样也可以,上工比种地要划算,要是每天都有二十文钱,一年就七八贯钱呢,不用几年我们家就可以重新拾掇几间房子起来,到时候老大也




第316章 榆林城的变化
    “王管事新年好!”

    “王管事来啦!”

    “王管事要不要进来小店坐坐,刚从长安来了一批海货呢。”

    王玄策走在榆林城中,不断的有人和他打着招呼。作为张家商队的负责人,这一年来,王玄策在榆林城中的地位那是直线上涨,轮起知名度来说,就是县令或者当地驻军的校尉也比不上他。

    张家商队依靠羊毛起家,现在是榆林最大的羊毛收购商,最大的食盐供应商,最大的茶叶供应商,最大的铁器供应商,当然,张家商队还是最大的牛羊马匹收购商以及蜂窝煤生产商。

    就在去年下半年,王玄策通过牧民那边了解到的信息,知道在城外不远处有露天的煤矿,立马就把附近的几千亩地全部买下了,然后从长安张家的蜂窝煤作坊调派人员过来协助,在入冬的时候就给榆林城乃至附件的牧民提供物美价廉的蜂窝煤。

    和长安一样,以前大家也不是不知道煤炭可以燃烧,但是没有处理过的煤矿石烧起来有浓烟,又不容易着火,还有中碳毒的可能,所以一直不怎么受欢迎,大家宁愿烧动物的粪便也不烧煤,但是蜂窝煤一举改变了这种状况,让蜂窝煤成为榆林城与周边草原牧民交易的一个重要物品。

    大唐开通互市,给榆林城以及周边的草原民族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薛延陀部,依靠着天时地利,更是从中间得到了不少的好处,甚至他们有胆魄和东突厥对着干,多多少少也是受到互市的影响。

    毕竟原本在草原上一文不值的羊毛,居然可以换来铁器、食盐等紧俏物资,对薛延陀部落的发展壮大是意义深远的。

    王玄策作为大唐有数的具备国际视野的战略家,自然不会忽视贸易对草原的影响。榆林周边几百里,没有官方许可的互市州县,北方草原部落要想和大唐交易,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来到榆林城。

    那么问题来了,和谁做交易,以什么价格作交易,交易的物品是什么,这里面就很有说道了。

    像是东西突厥的部落来到榆林城,哪怕是带来的牛羊质量很好,也别想换到铁器,就是换食盐,价格也比薛延陀的要高,但是,一杯醉和各种华美的玻璃制品倒是放开了卖。

    而东西突厥下面的小部落,王玄策也会根据这个部落的情况,选择性的展开交易。对于那些对东西突厥充满不满的扑骨等部落,自然是大力支持,就是刀剑也不是不可以交易,但是对于那种一门心思跟着颉利的部落,那就怎么坑怎么来了。

    王玄策的这些区别对待,大家也都是看着眼里。都说草原汉子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也不完全正确的,很多小部落会跟着突厥人走,是因为之前几十年突厥是最强大的,哪怕是他们对各个小部落变本加厉的征税,只要还活得下去,就没有哪个小部落敢轻易背叛。

    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但是现在,有薛延陀这个高个子冲在前面和东突厥人对着干,准备自立山头,其他的小部落的心思自然也就灵活了。

    再看到大唐是这个态度,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改怎样做出选择了,也就难怪薛延陀振臂一呼,就有许多部落响应,几乎关中道以北的草原几乎都成为薛延陀的管理之下。

    王玄策对于草原上的变化也是看的非常清楚,甚至比长安



第317章船到位
    两艏修长的帆船飞空掠海的破浪航行,加装了撞角的艇头刺破碧波,分开一条水路奋勇前进。被激起的层层海涛带着银白的浪花掠过船舷,然后在艇尾汇合汹涌的波涛,留下一条闪光的水带,水带扩大到远处海面上,泛起万顷波光。

    春节过后,张华向萧家在江南的造船作坊定做的两艏海船终于到了华亭县。

    只见这船只长月十五仗,宽三丈左右,中间立着三座白帆,造型显得和这个时代的河船很不一样。

    这船虽然还不如后世帆船顶峰阶段的飞剪船,但是已经有几分神韵,不管是抗风浪性还是航速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伯爷,这就是我们的新船吗”

    陆斌在船上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圈,似乎恨不得把整个船只的模样都记在心中。

    “张大哥,这船只看上去很气派啊,我们应该多建造几只,现在不管是捕捞大黄花鱼还是捕鲸鱼,对船只的需求都很大。”

    房遗爱算是爱上了航海,除了在军营里训练的时候,其他时候几乎捕鲸船每次出海他都要跟着一起去,甚至有好多次他都是直接拿着长矛跳出船舷,直接给鲸鱼头部致命一击。

    房遗爱的勇猛也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也让一向找不到自信的房遗爱更加的喜欢上了大海。

    “我们的造船作坊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再过几个月又会有一批新船下海,黄浦码头附近也新成立了好几家造船作坊,到时候海船会越来越多的。”

    张华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很清楚,在未来的几年内,海船将变得越来越紧俏。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是认真的想一想其实就明白了。

    以前大家都对大海充满恐惧,认为那里除了危险什么都没有。但是华亭县这半年来用各种各样的水产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原来这充满危险的大海居然到处是财富啊。

    看那捕鲸船,已经直接带动了一个行业,不管是鲸肉还是鲸油蜡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物品,关键价格卖得还高。只要捕捞一只鲸鱼回来,万贯钱财就轻易到手了,简直就跟抢钱似得。

    张华并没有让大家隐瞒捕捞鲸鱼的方式,所以很快的就有几家江南道的大家族派人来到华亭县,跟着一起去捕鲸。

    大唐对鲸鱼周边产品的需求太大了,单单靠张家下面的几条船是没有办法满足整个国家的需求的,所以张华也乐意看到有人跟风。

    自己现在是华亭县最大的地主,让更多的商人来到华亭县,让更多的资金来到华亭县,让华亭县变得更加繁荣,最终受益最大的一定是张家。

    “张大哥,你之前不是说要搞海贸的吗,现在新式海船已经造出来了,是不是可以出海了”房遗爱觉得只是在近海捕鲸已经不能满足自己对海洋的好奇,迫切的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去看一看。

    “对啊,伯爷,我们是不是要去出海远行了”

    陆斌作为张华最信任的船员,如果要出海的话,他比如必然是要参加的。从小到大,陆斌就希望看一看海的尽头是什么,但是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机会,甚至连去近海的机会都很少。

    现在好不容易抱上了张华的大腿,他是怎么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了。

    “现在风浪还比较大,再加上货物也没有准备完毕,要稍微等个半个月才出海。这段时间,你先找人熟悉一下这两艏新船,可别出现低级错误,自己把船给弄翻了。”

    虽然陆斌的航海技术算是这一拨人中水平最高的,但是毕竟是新式海船,还是需要一个熟悉的时间。

    “没问题,我一会就开始组织人手学习驾驶新式海船,保证不耽误伯爷您的大事。”

    &



第319章 历史性的一刻
    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百花初放,和煦的春风送来芳草的清香。泥融土

    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而日丽沙暖,鸳鸯正闲适地享

    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江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南洋贸易的首次海外贸易之行终于跨出了一步,不过不

    是下南洋。

    “遗爱,我说的话你都记住没有这次你们去倭国,安全第一,不要去冒不必

    要的风险。就先按照我说的航线直奔倭国,在长崎停留之后,你看看能不能在那里

    设立一个联络点,安排几十名护卫留下。”

    张华对第一次出海的要求并不高,主要还是以锻炼队伍为主,毕竟大家都没有

    长途航行过,海上不比陆地,一个大风浪过来,说不准整个船队就都喂鱼了。

    “张大哥,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这次有五艘船只出海,除了两百多名船

    员,还有两百多名护卫,就倭国那些地方大名,就是想要对我们动手也要看自己的

    牙口好不好啊。”

    房遗爱为了能够说服张华同意自己出海,可是给自己画了不少圈圈,定下了不

    少承诺。

    “倭国国力不行,一直都对中原王朝充满畏惧和向往,没有什么特别情况,他

    们不敢和你动手的。不过你们也不要对倭人太过相信,这是一帮喂不饱的狼,你强

    大的时候他们比谁都服帖听话,一旦找到机会,他们又会像是疯狗一样的撕咬你。”

    张华说的这话还真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后世大家充分总结过得。

    随便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怎么欺软怕硬的。

    在张华来到大唐之前,日本在争议领土问题上就开始玩“欺软怕硬”把戏。

    同样是争议领土,韩国举行一次例行演习即刻会受到日本各种威胁。这主要是

    因为日本看到韩国内部不稳且半岛局势刚刚趋缓,无论日本怎么闹,只要不太超出

    底线韩国都会忍下来。

    而日本则可趁此机会向外界展示“强硬立场”并在国内煽动民族主义,这样可有

    效转移国内对于经济不景气和外交孤立的注意力。

    可面对俄罗斯,日本则言语谨慎。因为日本很清楚,虽然俄罗斯轰炸机比美国

    “鱼鹰”靠谱很多,但“偶尔”不靠谱一回就能让日本人集体“回忆”下二战的“光辉岁月”。

    即使俄罗斯正面临着一定经济困难,可面对美国拉着一大帮小弟对俄罗斯“全

    力围堵”之时,俄叙联军却依旧在叙利亚势如破竹。

    这种情况下任谁也不敢“趁火打劫”,一个不小心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日本

    当然没有胆量招惹这个战斗力爆表的国家。

    “张大哥,我明白,那些倭人我只会把他们当做奴隶一样利用,不会去信任他

    们。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在我手中玩出什么花样来。”

    房遗爱觉得张华有点过度高看倭国人了,不过张华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观点,他倒是很认可。

    “张大哥,你放心,我和遗爱连手,还没几个人能够占到便宜的,这次我们的

    五艘船只都装了巨弩,就是倭国真的要打我们的主意或者有人想要黑吃黑,我们也

    不怕的。”

    尉迟环是这次和房遗爱出行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尉迟环依靠着自己是家中第

    三子,水性很好,航拍天赋有很好等理由成功的说服了张华让他跟着船队出海。

    “伯爷,你放心,这船我们最近已经练习的很熟练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

    在海中航行能够做到这么稳的船只。华庭县距离倭国并不远,我觉得你不用太过担

    心。”

    路斌作为这次船队的实际指挥人员,也是在码头上一起接受了张华的送别。

    “不过,张大哥,这倭国真的有金山银山这银子多么珍贵啊,整座山的银

    子……想



第320章 航海
    黄浦码头一片人山人海!

    几百名船员、护卫一起出海,来送别的人员挤满了码头。特别是华亭县本地的渔民,几乎都是全家都来了,即使是外地来的护卫,往往也有亲朋好友在华亭县,再加上张华、马周也带着一大帮人来给大家送行,码头热闹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时候的出海,危险性可不是一般的大,很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了,也难怪大家都宁愿错过一天的上工时间,也要来送别。

    华亭县现在聚集了不少商人,南洋贸易出海的消息自然也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大家都在观望着,看看这个海贸是不是真的有搞头。

    对于商人们来说,需要担心的不是造船需要花多少时间,需要花多少钱,而是这些钱财投入进去之后,到底有几分的可能收回成本,到底有几分的可能挣到大钱。

    海贸在大唐也不算是新鲜事物,杭州、苏州以及南边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海商依靠着海贸挣了大钱,但是那毕竟是很少数的,每个城市也就那么几家。并且这些所谓的海贸普遍也都是到了南洋靠近大唐的地方,再远也不敢去。

    倭国虽然离大唐不是那么远,但是那里一直不是大唐海商们关注的重点,现在南洋贸易把眼光转向了倭国,华亭县的商人们都在观望。

    “陈兄,你说我们要是把食盐贩卖到倭国去,是不是也有利可图呢”陈利群和陈景成自然也是在这个送别的观望队伍之中。

    “不好说,但是我觉得南洋贸易给我们打开了一闪大门,及时食盐运到倭国没有什么利润,那么辽东呢南洋呢或者其他的地方呢总是有地方是有利润的。”

1...8990919293...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