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潭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寒之鸦
甬道里的石台阶每一道都比较宽大,都是见方约三尺。
孤注一掷,我每踏在一块台阶上,都暗暗的使了使脚力,希望我的猜测没有错,能够尽快的触发地下机阔。
下行九个台阶,便已经到了‘往生’这道石门里甬道的第一转角第一块石台阶处,转角过后,我们在折回来,继续往上走。
我转身众人都看着我。
云依好奇的问道:“怎么了李大哥”
我回道:“你们先先来站到我们身后,我们再折回去往上!”
张扬和冷秋风手里拿着玉器,十分招惹蚰蜒和墓蛰,二人刚刚招架那些涌了上来的虫子时候,肯定受了伤,这时候脸色有些不好看,一听我说要转身再向上走,瞬间皱眉,问道:“大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闹着玩上面那些玩意儿就快跟下来了!”
我正色回道:“‘九六三九一’的口诀就是这里,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先跟着我走吧。”
众人闻言,适才将信将疑,都道反正都是死路,也只能信了。
待他们全部走完向下的九节台阶,站到了我身后的几节上面,我嘱咐他们跟好,不要跟丢了。
我们开始折返向上,慢慢的开始回走,转角再向着上面,回行六道台阶,依旧看到的是前面的有石佛的地坛。
再按口诀下行三个台阶,这时候开始了地面开始有了震动!
“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只是触动这里的的机阔。”
整个甬道明显的感觉到了震动,甬道两侧的灯座摇摇晃晃,有些不稳。
“继续走。”
下行三之后,再折回,上行九节,果然,一阵地震之后,这次上行不是回到了第二层地坛,而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转角!
还有一步下行!所有人都跟在了我的后面,只差一步了!
我们走过这个转角,果然是一个下行的台阶,台阶只有一块八尺左右的石凳子铺成,我似乎见到光亮。
众人和我,跟着照射进来的阳光走了出去。
“哈哈哈,厉害,李大哥果然有本事,这也被你想到了!还真的是出口。”后面跟上来的蚰蜒和墓蛰没有了踪影,张扬一脸高兴的奔了出去。
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眼前的一派景象又让我们瞬间停下了脚步。
放眼望去,我们正对着所谓的客咓拉达峰,也就是廖老阿公说的蛇神山!
蛇神山在不远处若隐若现,我们眼下是茫芒的绿原,一道碧绿的长河蜿蜒隔断山林。
“实在是太壮观了!”云依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不禁感叹了出来。
我们这时候的位置,算不上是出路,我们站在了一个石窟的洞口一般。
石窟乃是一道笔直几百丈的山崖中间形成的一个大空洞。
石窟的周围长着无数紫叶雅兰,崖壁上生着许多鞠娥草,偶有一两颗掉岩松。
站在崖口向上或是向下望,都是绝壁,任凭你轻功再好,空也难以上下。
崖口伫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高三丈,宽一丈,厚一丈,年代久远,石碑上已经长满了苔藓、野花、杂草。
上面雕刻着两个巨大的梵文字‘’。
“信灵大师,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我下意识的问了出来。
信灵走上前去,将石碑上的一处杂草撩开,回道:“佛墓!”
“佛墓”冷秋风站在墓碑前
第143章 梵音佛墓2
两道拳头粗细的铁索,连接着对面山崖的山峰,一直延续到一个山坳之中,至于山坳里面的构造,站在这里看得不是很清楚,只有过去之后才知道。
冷秋风和张扬二人脚受了伤,想要以轻功从这两道铁索上面过去是不太可能了。
他们伤口上的墓蛰毒发作,二人疼得有有些厉害,眉角额间全是汗水,面色苍白。
钱三扶了二人在一边的石墩子上坐着,钱三的药药匣子早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只在他们的袍子上割了两块布替他们作为包扎。
大梵寺的人死了几个思字辈的和尚,气氛有些沉闷,骆驼和慕影在试那两道铁索的结实度,骆驼跃上去尝试了一下,又跃了回来。
“将军,没问题。”
我点了点头,看了看这两道架空的铁索,回头看着信灵道:“依信灵大师之见,我们该如何”
信灵回道:“既已至此,后无退路,上下左右均是陡峭的山壁,只能过去了,只是冷道长和张小兄弟该如何安置。”
这个时候,我们一行人只有随身的几个烧饼作为干粮了,水袋里水也不足,每次喝水也只能少少的喝,谁也不知道后面还会遇上什么东西,我们又该怎么离开这里。
云依自捡到她父亲的玉佩之后,有些不安,更有些焦急的想到对面去。
十多年了,我想云鹰活着的可能性不大。
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将整个秀丽的梵净山渲染的十分美丽。
我们处在的位置居高临下,可以将山下的景色看得清清楚楚,一条蜿蜒的河,茂密的山林,林间山猴子穿来穿去,林稍群群白鹤飞鸟。
天色渐暗,我们在考虑要不要先过去,倘若山的那边有什么危险,我们这时候过去,又是黑夜,要是遇上了,会十分麻烦。
我和骆驼去检查了一下我们从山里走出来的那个洞口,确定没有蚰蜒和墓蛰跟着跑出来,才回到了崖边。
一番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就在这里过夜,这个半崖上的石窟不小,足足有十几丈的宽度,上下高度也够,遮风挡雨。
周围的灌木丛里长着许多杂藤杂花,山势过高的缘故,这些花草正茂盛的开放着。
慕影站在崖口,接连吹出了几声口哨,将小甲和灵音唤了过来。
两个小家伙自半空之中飞了过来,安静的站在了那块巨大的石碑之上,众人商议了一回,一宿无话。
次日,冷秋风和张扬的脚伤脓血渐多,钱三又替他二人刮了之后,上了绑带,二人勉强可以行走,但是对于眼前的两道铁索,想要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长的距离,又是高空,若是常人,基本就已经没有可能了,更别说伤者。
我们查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挂篮之类的东西存在,否则也可以将二人载过去。
铁索的是有点的倾斜度的,是倾斜向下的,跨度却不是很大。
“要不脱了上衣,让他们吊着过去。”骆驼在一侧说道。
我要了摇头,回道:“断时间还好,这种长距离的下滑,铁索势必将衣服扭成的绳子磨断。”
冷秋风和张扬知道拖了后腿,在一侧坐着,脸上露出歉意。
我们食物消耗不起,要是等他们把伤养好再走,我们饿也饿死了。
众人商议之后,打算将他二人留在这里,我们先过去看看,或许能找到其他韧性极高的铁索,抑或是挂钩之类的,便可以折回来一个人,将他们二人带过去。
再有便是钱三的武功相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是最低的一个,恐他在渡铁索的时候有什么意外,我们商议他们三人都留在这里,这样两个受伤的人也有人照看
第144章 梵音佛墓3
岩洞口零散的摆着一些渡索的工具,有篓子或是铁钩之类,但是年代久远早已锈迹斑斑,只有我们适才找的几根上面的铁锈不多,可能是云鹰和信嗔二人留下的。
蛇神峰的山势构造我们全无知晓,地图上除了标注了一个‘青玉’,其他信息俱无。
也就是说我们对处在的位置完全是一种未知态。
身后的巨大岩洞没有穿凿的痕迹,绝对是一个天然的洞穴。
岩洞里除了润湿的空气之外,并没有积水,可能是岩洞离地不远的原因,我们从岩洞中看到了不远处有一丝光亮,我们顺着光亮走了过去。
距离不是很长,岩洞宽阔而巨大。
我们走到了光亮的地方,上空是一个巨大的圆孔,我们现在的位置就像是在井底一般,井口就是那个圆孔处,可以看见阳光。
而井底便是我们穿进来的岩洞,里面还有几节,同样可以看到光亮,构造应该差不多。
这让我想起了北疆的坎儿井,这里的构造就像是‘井渠’一般,竖井无数,水渠一道蜿蜒在地底,只是‘水渠’里没有水罢了,而‘竖井’竖井的高度也都差不多。
‘竖井’并不是单单一个几次宽的井,而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地窟,宽跃二十丈,周围的坚硬石壁上,布满了爬山虎,野蕨,掉岩之类的植物,我们像是处在一个巨大的绿色植被地洞之间。
不远处传来光亮,又像是一个‘竖井’,远远的看去,这样的竖井不少。
“你们在这里等我们,我和影儿上去看看。”
我和影儿几个纵身,向着绿幽幽的墙壁踏叶而上,到了地洞的边沿。
这一上来,周围的视野便开阔了起来,我们所在的位置乃是一个山脊处,蛇神峰不像梵山那般巨大,我们站在地洞的边沿,找了一处空地落脚,足以看清整个山势的构造。
周围全都是绿幽幽的植被,蛇神峰倒像是斗立的六座山峰并列成圆,中间却是一个大的圆形空地,像是一个祭祀的地方。
六座山峰,两两相连,构成一个圆形的莲花座,莲花座的中间便是一个巨大的祭祀台,在我们的正北方向。
两两相连的山峰又像是一只双头蛇一般,倾斜而出的峰首,绝类蛇头,三蛇六峰成一台,中间的祭祀台已经被植被遮掩完了,祭祀台中间像是一座巨大的佛像,合十而坐,远远的能看出轮廓。
这座佛像是我见过最大的一尊了,即便是藤蔓缠绕,依旧可以看出大佛的轮廓。
六座山峰连成蛇神峰,而蛇神峰又像是一个傲立于群峰之上的独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底下的绵延的丘陵,也可以看到对面巨大的梵山。
六峰周围全是陡峭的山崖,上面或间或连的长满了翠绿的松柏,看上去让人感到心驰神往。
中间巨大的佛像庄严肃穆,我们站在的位置离之尚有约一里的路程,可以瞥见那座祭台向下凹成,中间是凸起的石佛,佛高约二十丈,在藤蔓缠绕中间,若隐若现。
“将军,这座山生得好像一朵莲花。”慕影皱眉,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峰。
我回道:“这里的构造应该本就是‘莲花托佛’,这六座山峰便是莲花台,只不过是像双头蛇一般,这该是南梵的佛像一样了。我们在之前那座湖中圆形的墓里,不是看到了那座大佛吗,这里整个蛇神峰就像是那座大佛的放大版一样。”
慕影闻言,又看了看远处被茂密藤蔓掩盖的佛像,再看了看山势,回道:“果然如此。”
“走吧,下去吧,或许我们要找的东西在那座大佛地下。”
我说完和影
第145章 梵音佛墓4
佛坛呈圆形,直径约有百丈,中间巨佛矗立,佛高二十丈,佛座缠蛇莲花台,宽约三十丈。
六座山峰两两连成双头蛇形,宛如又一座巨型蛇莲台,和中间巨大的石佛相映成趣。
每一座山峰上都是茂密翠绿的松柏,一直蔓延到了这个佛坛边沿。
其间夹杂着无数的野藤蔓,多年的生长积累,佛坛中间也铺满了,中间的石佛之上更是翠绿的一片,叶子绿油油的。
刨开一些野藤,打走草里的毒蛇,我们走到佛像的面前。
石佛雕工精细,两手垂膝,兰花指平放,面容慈祥。
在石佛的膝盖处被人凿开了一个半人高大的洞口,里面黑漆漆的,不知道有什么的东西,阳光照射过来,只能看见丈许深的距离,而且一如外面,被藤蔓蔓延了进去。
一路上没有遇到枯骨尸首,云依父亲的下落依旧不明,云依和骆驼一起,扯开了洞口的一些野藤,里面并没有出现毒蛇。
倾斜向下的石洞,像是被人挖出来的一般,十分的不规则,洞壁模棱突兀,人行走起来极为不便,需十分小心才好。
我们从外面砍伐了一些枯骨衰藤,结了十来根火把,准备下去。
小甲和灵音开路,率先飞了进去,并无异样,我们拿着火把随后。
冷秋风和张扬腿受了伤,行动缓慢,由寂静和寂宁二人搀扶前进。
好在这个地洞不深,我们斜向下行走了一里左右的路程,便到了一个出口处,里面是一个八尺高甬道。
我们的位置则是从上面开凿的地洞,直接穿到了一条不知道从何处而来又通向何处而去的甬道内部。
甬道内的构造设计一如梵山那座有青天教藏的地宫内的甬道,墙壁上灯座都是由石雕小僧捧灯型构成,灯座之内不是一般用的灯油,而是白色蜡块。
我轻轻的捡了一块这种蜡块,闻了一下,确定只是用来照明用的,适才放心的让开路的两个人点火。
冷秋风拿出一个小司南罗盘,将司南勺子放了上去,轻轻一拨,指出了南北。
甬道是西东向的,我们不知要往西还是往东,信灵禅师说东边为日出之地,南梵佛教信奉金乌大神,若果这里是真的佛墓的话,我们一路东行,很有可能会到达目的地。
一行人顺着甬道一路东行,倾斜下向。
甬道是直向的,东行的距离不是很长,二十几丈的距离,便到了一个敞亮的地宫入口。
但见地宫中间乃是三座巨大的圆形庙宇建筑,不同于中原的寺庙,每一座寺庙的顶部都有一颗巨大的夜明珠将整个地宫照得通明。
“将军,那是夜明珠吗”骆驼指了指不远处一座庙宇的顶部,“我这辈子可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夜明珠啊!”
我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或许是吧。”
一边的张扬闻言,双目炯炯的盯着庙顶那三个珠子,一脸艳羡,无奈脚受了伤,如若不然,早已飞身上去,将其摘了下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