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轮回开端之应聘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倾世大鹏

    “很简单,只需要做到四件事。”

    “哪四件”

    “平乱党,灭朋党,诛阉党,驱鞑虏。”

    崇祯闻言一怔,诧异道:“平乱党驱鞑虏朕明白,这朋党跟阉党……”

    高鹏神色一肃,道:“刚刚我说的是正史,不如我再给皇上拓展一下正史并未记载的其他历史知识吧!”

    “朕洗耳恭听。”

    “我首先要说的是东林党,这群朋党……”

    随着高鹏的叙说,崇祯慢慢对大明局势的糜烂有了更深的明悟,毕竟高鹏的见识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内阁首辅高鹏
    崇祯见状,忙站起身走出御案,行至高鹏面前,阿九也凑了上来,此刻他们都没有闲心去理会高鹏那凭空变物的能力。

    崇祯从高鹏掌中取过丹书铁券,念出了丹书铁券上刻下的文字,“维大明新纪元年岁次丁巳,六月壬辰朔三日丁未,皇帝若曰:太师高鹏率天地会……”

    “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丹书铁券上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

    其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

    其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免刑等。

    其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高鹏的这枚丹书铁券无论形制,镌刻内容的格式等各方面,均属真品,崇祯确认无疑,随即他又查看了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亦为真品。

    丹书铁券与免死金牌并非效用重叠,丹书铁券只有持有者及其子孙才能享受其特权,而免死金牌却可免任何人一死,这是不同的。

    比如高鹏要保一个非亲非故之人一命,丹书铁券就没用,只能用免死金牌。

    崇祯确认了高鹏的三件物品后,高鹏开口道:“当然,这是我后世立下的功绩,于如今无用,我也只能将之当个纪念品收着了,至于这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有效吧”

    丹书铁券上记载的高鹏功绩,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存在,“新纪”本就是大明复国后取“新纪元”之意立的年号,就更加无用了。

    崇祯点点头,道:“不错,这两件东西既是长平赐予你,朕也承认其有效,若你真能助朕靖平天下,复兴大明,朕再另赐你一面丹书铁券。”

    “内阁首辅太师周延儒刚刚被朕罢免,朕便封你为新的首辅,大明太师,由你率军剿灭乱党,驱逐鞑虏。”

    高鹏手一翻,三件宝物又消失在手中,抱拳躬身道:“微臣领旨。”

    “呃……”阿九与崇祯愕然看向高鹏,阿九更是直接上下其手,在高鹏身上翻找,“大鹏,你东西究竟收在哪里怎么刚刚你手一翻就出来了,再一翻又不见了”

    高鹏受不了的后退几步,无奈道:“芥子纳须弥你知道吧我的武功已达以武入道之境,在体内凝炼了芥子空间。”

    “不过这个空间如今还不大,长宽高不超过半丈的物品可收入芥子空间。”

    “真的假的”阿九与崇祯听得一愣一愣。

    高鹏翻了个白眼,走到御案前,侧身让过正面,让崇祯与阿九可以看清。

    只见高鹏右手握拳,伸出食指,点向御案上的一堆奏章,那堆奏章便在两人面前消失,然后高鹏依次点过去,笔、墨、纸、砚、镇纸……不一会儿,御案上就清洁溜溜。

    高鹏对两人摊了摊手,手再一挥,那些东西又重新出现在御案上,这下父女俩总算是服了,而崇祯对高鹏的能力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如今他丝毫不再怀疑高鹏能够助他荡平天下,立刻开始拟旨,将对高鹏的任命形成圣旨传达下去。

    “皇上,东林党及阉党中不乏武功高强之辈,为保证皇上清洗计划顺利进行,微臣给皇上找了一个武林门派辅佐,有了他们的帮助,皇上定能更加轻松。”

    “哦是哪个门派”崇祯好奇的问道。

    “云南五毒教。”

    崇祯闻言目光微闪,道:“你是说……用毒五毒教可靠吗”

    高鹏微笑道:“皇上放心,五毒教乃是天下用毒行家,用来干这些见不得光的事再合适不过。

    “五毒教乃是昨夜微臣刚刚收服的门派,教主何铁手已拜微臣为兄,等到事成之后,皇上只需封他们教众几个不大不小,不影响大局的官职,给他们一块环境稍好的封地,让他们发展门派即可。”

    “而且日后皇上还可借由五毒教之手,掌控江湖武林的一举一动,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这……”崇



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初次上朝 水太凉了钱谦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太和门外广场,王承恩一声唱喏。

    大明的早朝并非后世影视剧中那样,都是在某座宫殿中进行,那是满清鞑子的规矩。

    大明皇帝上朝,乃是在太和门或乾清门外的广场上,称为“御门听政”。

    今日高鹏参加了第一场御门听政,因为崇祯对他的任命,已经昭告天下,户部也给他入了官籍。

    所以,高鹏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太师,内阁首辅,站在百官之首,立于左侧。

    百官此刻的视线,倒有大半集中在他身上,其中有好奇,有轻蔑,也有探究,但最多的,却是忿忿不平。

    高鹏毕竟太年轻了,而且在崇祯昭告天下之前,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就像是横空出现的一般。

    此刻王承恩唱喏声一落,高鹏往右行了两步,道:“臣有本奏。”

    崇祯道:“高爱卿有何事启奏”

    高鹏朗声道:“启奏皇上,月前反贼张献忠攻陷汉阳,于武昌立国,自称‘大西王’,反贼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此二贼各据城池,招兵买马,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臣奏请皇上即刻发兵攻打,臣愿为皇上领兵出征,荡平天下,望皇上恩准。”

    崇祯脸上浮起一抹欣然的微笑,问道:“高爱卿拟需要多少兵马粮草”

    高鹏想了想,道:“启奏皇上,予臣兵马三万,粮草够大军二十日消耗即可。”

    崇祯大讶,并非高鹏要得太多,而是太少,数月前,周延儒率军“迎战”鞑子,带了三十余万大军,号称三十九万五千人。

    结果走到通州就不敢再往前,反而每日谎报军情,大传捷报,最后鞑子劫掠了个够,自行退去,他却说是他打退了鞑子。

    这固然是周延儒之罪,可也能看出,大明将士对满清鞑子确有畏惧之心,三十余万兵马面对鞑子十万杂牌军,却一步也不敢进,其他战场明军也是一触即溃。

    可高鹏只要三万兵马,二十日的粮草,先别说兵马了,这点粮草,刚够走到武昌的消耗,那到达武昌后呢将士们难道不吃饭了

    当下崇祯迟疑的道:“高爱卿,二十日的粮草是不是少了点大军上路,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光赶到武昌便要近二十日,这……”

    高鹏傲然道:“回皇上,臣需要的也只是能走到武昌,到那之后,张献忠手中有的是粮草,咱们以战养战,灭了张献忠,自然不虞粮草不足。”

    “……”

    “哪里来的无知小儿”高鹏话音刚落,崇祯愕然无语时,却有一道冷喝传了出来,只见另一官员出班道:“臣有本奏。”

    看着出班那人,崇祯眼中微不可查的掠过一丝寒芒,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东林党人,而这个人,就是他要铲除的第一个对象。

    平日他无论要颁布什么改革或政令,这老小子总是带着一众东林党人反对,让他有政不得施,有力无处使,从高鹏对他讲过东林党的本质后,他对这老小子更加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当下淡淡道:“钱爱卿有何事启奏。”

    崇祯眼中那一抹杀意被高鹏捕捉到了,当即也两眼微眯的扭头看向说话那人,却是个干瘦老者,看上去六十来岁的模样,头发已然花白,气质上倒也有几分文人的儒雅。

    便见那钱爱卿冷冷看向高鹏,道:“启奏皇上,这位高太师根本连敌我双方态势都不明,便在此大放厥词,可见其并无半分才能,只是纸上谈兵之辈,望皇上明鉴。”

    高鹏似笑非笑的看着钱爱卿,问道:“你是何人”

    那钱爱卿胸膛一挺,道:“本官礼部侍郎钱谦益。”

    高鹏眼前一亮,道:“你就是那个娶了秦淮八艳中柳如是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拿鞑子见血祭刀
    “嘭”

    钱谦益落在地上的声音让在场百官齐齐浑身一颤,皆满目惊惧的看着半空宛若天神的高鹏。

    钱谦益狠狠砸在地上,没有任何人哪怕做出一个伸手相接的动作,他很快就七窍流血,抽搐片刻便即不动。

    东林党中人胆寒了,其他结为朋党,对抗东林党的人亦胆寒了,对钱谦益的死,他们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是兔死狐悲,今日钱谦益的下场,会不会就是明日自己的下场

    却听高鹏立于半空,声音依旧如滚雷般传来,“我,大明太师,内阁首辅高鹏在此立誓,必助大明靖平天下,剿除乱党,覆灭满清鞑子。”

    “尔等……何人愿与本官一起出征”

    高鹏话音一落,下方静了几息,随即便有一面目黝黑,颌下一缕山羊胡的中年官员出班喝道:“下官右佥都御史史可法,愿随太师出征。”

    史可法这一带头,立马又有两人出班。

    “下官兵部尚书孙传庭,愿随太师出征。”

    “下官兵部侍郎张凤翔,愿随太师出征。”

    看着站出来的三人,听着他们的话,高鹏高兴的大笑道:“好,好,都是我大明的硬骨头。”

    此三人皆为明末抗清名将,尤其是孙传庭,若无高鹏,他在今年十月,便要在潼关被李自成围攻,英勇战死。

    史可法就更不必说,明亡后,誓死不降满清,径投南明而去,继续抵抗满清鞑子,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被杀。

    可如今,有了高鹏的存在,他们依然会名垂青史,却不再是以英烈之名,而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民族英雄之名。

    高鹏落下地来,回身对崇祯拱手道:“便请皇上恩准,三位大人与臣一同出征,剿灭反贼。”

    史可法闻言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

    崇祯与高鹏齐齐诧异的看向高鹏,不明所以,崇祯道:“史爱卿有何事启奏”

    史可法道:“启奏皇上,目前对我大明威胁最大者,乃是满清鞑虏,他们兵寡将少,不敢与大明全面开战,却故意四处劫掠,以优势兵力袭扰京畿周边,不断消耗我大明国力,一点点蚕食我大明军力。”

    “如此一来,他们等于将我大明的国门打破,为张献忠李自成等反贼攻入京城铺平道路。”

    “日后他们便只需坐山观虎斗,待反贼与朝廷两败俱伤,他们便可坐收渔利,将我大明朝廷与反贼一网打尽。”

    “故而微臣认为,太师当先灭鞑子,再剿反贼,望皇上与太师明鉴。”

    高鹏目露激赏之色的看向史可法,此人的战略前瞻性还是非常出色的,他所说的的确是皇太极的全盘战略,日后的局势正是如他所说的这般发展。

    唯一不同的是,大明朝廷并未与反贼两败俱伤,而是一败涂地,若是李自成是一代雄主,大顺军是一支铁血雄师,那么大顺必能顺势立国,将满清赶出大明国境。

    可惜,流寇终究只是流寇,一攻破京城,大顺军立刻便恢复了流寇的本性,军纪败坏,肆虐无忌。

    最终,满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战略部署,渔翁得利,将军纪败坏的大顺军打得灰飞烟灭,李自成兵败九宫山。

    “太师以为如何”崇祯听完史可法的话,心下暗暗点头,对史可法十分满意,高鹏跟他讲过明史,他自然也知道后事的发展,当下对高鹏和声问道。

    史可法、孙传庭、张凤翔三人皆目露希冀的看向高鹏,他们看到了高鹏那宛若天神的表现,心中大呼大明有救矣。

    如今心下唯一希望的,就是高鹏别像崇祯一样,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若是如此,大明就一定还有希望。

    而高鹏显然没有让他们失望,点了点头,道:“史大人之言大有道理,只是臣觉得,无论是先灭反贼还是先灭鞑子,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也只是一个先后顺序,早晚都要灭。



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金蛇剑的奥秘
    “咻咻咻……”

    “轰轰轰……”

    京城的一座深山老林之中,高鹏手握金蛇剑,对着一座方圆数丈宽的山峰中段不断发射剑光。

    壮观的一幕出现了,那金蛇剑射出的剑光,犹如激光炮一般,将那座山峰炸得千疮百孔。

    终于,不堪重负的山峰拦腰断裂,上半截倾倒下来,砸落山谷,一时间山谷中地动山摇,烟尘四起,那场景骇人心魄至极。

    不错,金蛇剑早已落入高鹏手中,在树林中时,他在金蛇剑木匣落到手中之后,就已经发动轮回表收取物品的功能,将木匣中的金蛇剑收走,抛给金蛇郎君的,只是一个空木匣。

    打断一座山峰后,高鹏就此住手,面不红气不喘,高鹏轻抚手中由几条纠缠在一起的金蛇组成的神剑,喃喃道:“原来如此,金蛇剑的功效原来是这样。”

    这金蛇剑不知是以何等材质,如何铸造而成,其并没有其他特殊效果,唯一的功效,便是增幅真气,一分真气传入金蛇剑中,可被增幅到十分。

    换言之,金蛇剑可将持有者输入剑身的真气增强十倍,再以反光的形势发射出去,形成强大破坏力。

    此剑在后天武者手中作用不大,依然抵挡不了千军万马,虽能杀伤大片人马,可一旦内力耗尽,照样只能任人宰割。
1...140141142143144...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