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殆火

    姬发知道,东海平灵王早有反心,一旦找到机会,必然起事,如此一来,东夷、平灵王,再加上陈塘关在李靖的变法下,人心不稳,大事可期。

    谁都知道纣王想处理掉诸侯,将诸侯领地变为大商郡县,难道诸侯就真的任由他宰割吗?

    以前的西岐实力太强,反而不能代表这些弱势诸侯,如今生乱,说不准能鼓动起这些诸侯。

    有了纣王斩杀土方首领的事迹在前,道义礼数什么的都可以放到一边,只要利益足够,诸侯不会善罢甘休。

    反之,如果纣王识破了这一切,按兵不动,西岐就有了喘息之机,所付出的不过是本就因羌人南下而失去的民心。

    甚至,还有伯邑考舍身入羌方,在纣王耳目所不及的外域,合纵连横

    三日一朝,子受已经不泼酒了,今天他要玩点新花样。

    还没来得及开口,商容就出列道:“陛下,出大事了!”

    子受心里猛的咯噔了一下,商容如此失态,必然是天大的事。

    难不成西岐怨声道载,伯邑考称王,举兵伐商?

    那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西岐带来的昏庸值更多了!

    闻仲向来沉得住气,他面色凛然道:“陛下勿忧,无论出什么事,自有臣等为陛下分担。”

    商容二话不说开始上奏。

    羌人南下,劫掠西岐,伯邑考失踪,姬发欲立国称王!

    朝中文武,具是脸色大变。

    羌人一次劫掠,竟然让陛下得了西岐民心?

    长城修得好啊!

    人心所向,姬昌又勾结过土方,更有姬发欲称王,如果兵发西岐,西岐可定!

    翦除西伯侯,大商六百余年的诸侯积弊,不就开了一个好头吗!

    费仲眼睛一转,立即道:“臣近日听闻有不少百姓仰慕陛下,自西岐而来,陛下圣明,民心所向啊!”

    “陛下圣明,民心所向!”

    尤浑附和着,琢磨如果陛下兵发西岐,自己得跟着大将蹭点功劳,以他的身份肯定不用亲上战阵,蹲在大帐里等闻仲、鲁雄把西岐打没就行了。

    群臣也多有附和,鲁雄更是跃跃欲试,请命带兵讨伐西岐。

    子受都听懵了,西岐不是自己这波结算期最大昏庸值来源吗?

    怎么一个个还仰慕起自己了?开玩笑吧?

    因为羌人劫掠,所以念及朝歌的好?

    这特么外族人也学会背刺了?

    子受皱起眉头,昏庸值的事儿,太难过了,先不想。

    现在才纣王九年,姜子牙还在朝歌算命,距离文王渭水聘子牙还有四年,距离封神正式开始,还有六年。

    没有姜子牙,姬发拿什么跟闻仲之流打?

    引不出神仙,难道拿姬昌一百个儿子上封神榜凑数?

    这事儿,总觉得透着股诡异。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只是传言,姬发绝不可能在这时候有真正称王的意思。

    如果姬发真的称王,无异于起兵造反,姬昌都还在羑里呢,西岐一反,铁定挨砍。

    姬发这操作不就等于大商马超了?

    西岐百姓感念姬昌的好,本就因为羌人劫掠有所怨言,姬发不可能自立把姬昌逼死,这只会起内乱。

    别人不知道封神大劫,不知道姬发的能力,子受比谁都清楚,姬发绝不可能如此不智。

    “太师你怎么看?”

    子受决定先问问闻仲,让闻仲给分析分析局势,再看看有没有浑水摸鱼赚取昏庸值的机会

    求推荐票,求月票




202.苟他几年
    闻仲,陷入沉思。

    这实在太奇怪了。

    姬昌未死,姬发凭什么称王?

    西岐百姓也极为异常,姬氏早有反心,绝不可能放任西岐百姓称颂纣王。

    百姓就西伯侯一脉的根基,全靠着善待百姓,姬昌才有仁义道德的美名,才有声望。

    即使一切属实,西岐百姓就像传言一般,向往朝歌生活,歌颂着纣王,姬发也绝不可能放任自流,最起码也会捂住消息,并且进行紧急处理,安定民心。

    但这都没有,甚至闻仲还感觉,姬发可能在其中推波助澜。

    毫无疑问,这是阳谋。

    这是在勾引朝歌出兵。

    闻仲有自信倾巢而出一举剿灭西岐,但如果仙道修士按商灭周兴来助周,无论胜负,战争持续时间必然无限延长。

    如此一来腹地恐怕有危险,毕竟东夷、百越都有叛乱前科。

    闻仲有些担心,大劫的事朝中文武都不知情,只知道如今西岐暗弱,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他偏偏又不能直说。

    纣王与朝中文武,真能抵御这么大的诱惑,按兵不动吗?

    这可是名正言顺攻打西岐,废黜西伯侯一脉的机会啊!

    闻仲拱手,只好道:“陛下,此事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

    子受:.....

    阴谋还要你说?

    诶,还得自己思考。

    不管怎么说,现在西岐百姓是欢迎自己的,希望商军为西岐提供保护。

    如此一来,他怎么可能带兵打过去?

    那不就迎合百姓的想法了吗?

    这事儿不能干。

    干了昏庸值又得跑,得让姬发好好经营西岐,把西岐民心刷回去,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对付自己。

    更关键的是,战事一开,有可能成为封神大劫的开端,风险很大。

    单纯凡人之间的征战,子受觉得商军能一路平推过去,可一旦道门弟子秉承商灭周兴,下山助周,那结果可想而知。

    强势的商军极有可能打不过。

    毕竟原著中,就真的没打过。

    目前大商也没增加什么实质性的战斗力,凡人在神仙面前不够看啊!

    西岐倒是削弱了一些,可问题在于削再多,也就多拖延几年,最后圣人入场,该没还是没。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

    想到这里,子受更加渴望昏庸值了,封神已有苗头,自己得更加努力才行。

    干不过圣人、鸿钧,现在再多变数,结局多半还是一样。

    神话世界,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啊!

    子受斟酌良久,决定放任不管。

    封神不应该现在开始,能拖多久是多久,拖得越久,刷昏庸值的机会越多。

    爱咋咋地,子受也不信他不打西岐,姬发敢反过来带兵打朝歌,敢打他就立即把姬昌砍了刷昏庸值,马超行为不可取。

    “不过是些许流言,朝歌无需出兵。”

    苟一阵子,最起码也得苟到原著中封神大劫开始,不得不开战的时候再打。

    不过朝中文武多有相反意见。

    他们可不知道姬发可能有仙人相助,觉得西岐唾手可得,只认为是纣王的仁义又爆发了。

    文武们明白,如果攻打西岐,虽说是顺应民心,可到底还是打仗。

    打仗,就会死人,西岐将士会死,大商将士也会死。

    而且西岐势弱,无力抵抗,必然强行征兵入伍,兵源还是这些百姓。

    最后这些百姓即使没有死在残暴的姬发手上,也会死在战场上。

    这样一来,商军到底是解放了西岐百姓,还是害了西岐百姓?

    纣王必然是为这些而困扰。

    陛下什么都好,可性格很矛盾,能对诸侯贵族杀伐果断,却又对百姓顾虑良多。

    能够为了百姓,放弃唾手可得的西岐,放弃翦除西伯侯,当得起一代仁王!

    不过,身为大商臣子,他们要为大商的长远利益考虑,如今正是清理诸侯的最好时机,机会错过,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如鲁雄、方相、方弼、张桂芳等激进派武将,直接请命带兵征讨。

    杨任倒是保守派,他不想讨伐西岐,饭要一点一点吃,诸侯要一点一点打压。

    早在最开始废除人牲、人殉的时候他就反对过,就是怕引起大量诸侯不满,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不过没用,杨任喷人在行,带兵外行,战事面前没人听他的。

    商容求稳,但激进派声势浩大,他也没辙。

    闻仲轻捋长须,一锤定音:“臣认为,陛下说的有理,攘外必先安内,我大商内部的安定和统一,才是对征讨西岐战的前提条件。”

    闻仲心中暗叹,陛下确实变了,变得成熟稳重,有如此明君,封神大劫必然有变。

    子受惊疑,闻仲竟然也不愿意打西岐?

    原著里闻仲可是妥妥的激进派,刚回朝就马不停蹄的东征西讨。

    不过正好,子受道:“传朕旨意,若姬发小儿立国称王,令西境诸侯讨伐便是。”

    有闻太师出言,再加上君王不愿征战,其他臣子再怎么激进,也改变不了什么。

    一件事了,子受按照原定的安排,继续道:“从今日起,设立御史台,封杨任为御史大夫,太颠、辛甲为御史中丞,下设御史若干,有风闻奏事之权,尽显朝中之恶,上至君王,下至百官,大事奏裁,小事专达。”

    这是早就定好的喷子专职。

    杨任自然不必说,大商第一喷子。

    太颠敢在殿上裸衣骂人,是个敢说话的主,可以当二喷子。

    辛甲是黄飞虎临走前举荐的人才,也是个不畏强权的人,历史上上谏七十五次才罢官,可以当三喷子。

    御史有没有能力无所谓,御史台尽显朝中之恶,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只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他们再有能力,也只能耍嘴皮子,没有半分实权。

    子受也不禁佩服自己的天才想法,专门找一堆人来喷自己带节奏,完美!

    杨任拱手道:“臣谢恩。”

    他陷入了沉思,陛下没有封御史,只有三个当家,下头的官员得他们自己找。

    这样一来,御史台似乎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因为子受早就放出过风声,设立御史台并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只有崇侯虎暗自感叹,自己果然又猜中了陛下的想法。

    子受打发杨任后,开始了今天的正戏。

    一名寺人在子受的诏令下,战战兢兢的牵着一条狗,入了殿中。

    .....

    求推荐票,求月票



203.狗官
    这狗是子受特意从西园挑的,毛发锃亮,很干净。

    不过,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穿的衣服。

    给狗穿衣服,本就不同寻常,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只狗穿的还是官服。

    子受又在借鉴后辈,汉灵帝的西园抄了,宫市抄了,卖官鬻爵等贵族经商赚钱了再抄,剩下的狗官,自然不能放过。

    汉灵帝喜欢养狗,甚至把狗唤作“爱卿”,当成人打扮,官帽、官服、绶带样样齐全,带着上朝。

    还想方设法让自己身边的宫女们和这些狗进行交配,自己在一旁观赏得不亦乐乎。

    史书上对这种令人发指的人兽行为,也曾有过记载,子受不得不感叹汉灵帝平日里的花招真的非常多,用尽各种招数去糟践自己身边的宫女们,以供自己开心。

    狗子和宫女这反人类的操作,子受做不出来,不过,狗官可以借鉴。

    “爱卿平身。”

    平...平身?

    群臣不解,抬头四顾心茫然,陛下在跟谁说话?

    领着狗的寺人犹如芒刺在背,极为僵硬了举起手。

    随后刚入殿中的狗子,两条后腿直立,摇摇摆摆地走了起来。

    狗子的动作吸引了众人注意,大臣们定眼一看,这狗穿的竟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官服?!

    狗子在寺人的带领下,在九间殿中走了一圈。

    经过一根柱子时,还抬腿撒尿,一阵骚味。

    子受有些同情那根柱子,被绕过,被撞过,被尿过,作为一根柱子,这辈子还挺传奇。

    等到狗子走回殿中央的时候,子受突然哈哈大笑,拍手大叫:“好一个狗官!”

    狗...狗官....

    大臣们听了,哭笑不得,感觉受到侮辱,却也无可奈何。

    有几个气盛的,面色涨的通红,这算什么事?
1...8586878889...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