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帝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贫民帅
小学和初中的阶段还好说。高中甚至更高阶段的知识,他大多已经还给老师了。
好在,以万州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能够完成初中阶段的教育就已经足够。
至于高中阶段的教育,王烨可以慢慢想办法。能回想起来就回想,回想不起来的,就当作以后的研究课题,让万州人自己研究吧!
他现在已经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材整理出来。这是他从弄出“三百千”之后,就一直在进行的工作。只是正好在最近完成了。
可是,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和包岑正有了些分歧。分歧点,主要集中在语文教育上。
按照王烨的想法,语文课应该以白话文为主。
但是,包岑正却有不同的意见。
“白话文确实实用。但是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我们万州。我们教育出的学子,也不仅要在我们万州生活。当他们走出去之后,还是要使用文言文的。”
这个理由非常强大,王烨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王烨却觉得,自家教育出的人,大部分还是要为自己人服务的。
需要出去和外面的读书人打交道的,毕竟还是少数。他觉得,文言文的教育还是放在比较高的教育阶段上的好。
因为这个问题,两人已经拉锯了好久了。王烨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拿出一个方案了。
王烨说“我们万州教育出来的人才,毕竟主要还是为了我万州的发展培养的。数学和语文是我万州百姓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为他们每天都能用得上。但是文言文不是!”
包岑正点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现阶段的万州,大家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
见到包岑正点头,王烨说“既然如此,那文言文就没有必要作为必修课存在了。还是在初中阶段开设一门选修课,专门学习文言文。有兴趣的学生,就让他们在选修课上学文言文,没兴趣的,就在语文课上接触一些。只要能看懂文言文就行。”
包岑正依然有些不满意,王烨伸手制止了他。
“即便你想现在普及文言文,我们也没有合适的老师。而且等到我们的初中开课,那都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包岑正无奈,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王烨说的没错,现在在整个万州,只有三个人懂文言文。包岑正自己,文泰还有王烨,王烨虽然会用文言文,但是他写出来的东西也远远算不上花团锦簇。总不能让文泰和自己累死累活的去教学生吧
再仔细想一想,自己确实还有几年时间。等到初中可以开课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找到足够的老师,到时候再来和王烨再战第二回合!
看着小老头满脸斗志的离去,王烨就知道,事情还远远没有完。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也只能先这样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共暂时算是过去了。报纸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王烨也承认,他看中的那些人,现在在能力上还有很大的缺陷。
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万州原本就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现在万州的一切都是大家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
从前的万山村固然没有万州这样富裕,但是正是因为从前的贫穷,才让现在的富足这么难能可贵。
即便《万州日报》在开始的时候,一塌糊涂又能怎么样如果百年之后,《万州日报》依然能屹立不倒,现在这些不成熟,可能都是《万州日报》奋斗史的一部分,现在的这些人应该也都能成为,值得尊敬的前辈!
但是,解决了这件事,王烨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操心!就比如刚刚讨论了一半的教育问题!
刚刚王烨勉强算是确定了小学阶段的教材。学生有了,教材有了,剩下的就是老师的问题了。
王烨找来了一些已经成家,而且在扫盲班表现比较好的女子。
她们这些人,脑子比较聪明,而且也有一定的和熊孩子打交道的经验。算是比较不错的小学老师人选。
王烨开了一个小小的师范学院。其实,王烨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当老师。
他最多只是把小学阶段的知识,教给了她们。小学阶段的知识,成年人学起来,自然难度不大。
马上就要入冬了,王烨决定在明年开春之前,至少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小学低年级教师。
高年级教师,他可以慢慢培养。反正,初中老师也是需要他慢慢培养的。别的不说,数理化方面的知识,整个万州,也只有他能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万州未来发展的大计,王烨可一点都不敢马虎!
万州的教育工作不仅仅体现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上!为了使万州的文教昌盛,王烨开始想办法在整个社会,推动学习和读书的氛围。
他让鲁建木购买了很多书,拿回来印刷!但是这些书都不是什么太好的书,这个时代,教育和书都是一种特权。
王烨也没指望,万州的老百姓人人都喜欢看书。所以他也弄了一些,类似《三国演义》之类,能吸引人兴趣的书。
这些还不算完,王烨还准备弄出一部类似《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
第271章 糊涂账
光光靠自己,王烨显然是弄不出《十万个为什么》的!但是,他可以慢慢的积累,一点点想,先弄出一百个或者是一千个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王烨又开始想办法推进职业教育。最近,万州迎来了一批新的移民。这是一个推行职业教育的好机会。
他们这些人也需要新的工作机会!而且,万州的工厂也需要扩建。那么这些新加入的人,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了。
借着这个机会,王烨抽调了很多老工人,组建了一个个类似技校的小进修班,来专门培养工人的职业技能。
至此,万州的教育工作算是开始走上了正轨。
但是,万州所要面对的问题又不仅仅只是这些。
做为一个刚刚兴起的势力,随着自己规模的扩大。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有些工作万州还要从无到有的一点点建设。
不过现在,对万州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新产业的建设了。
可以肯定的是,万州未来定然是要以工商业为主的。
那么,万州就不能仅仅凭借几种商品来牟利。
现在,万州最主要的商品就是棉布、盐和肥皂之类的小生活用品。
为了能让万州继续繁荣发展下去。王烨急需要为万州开发出更多的商品。
王烨首先就将目标定在了玻璃上。
玻璃的制造工艺对王烨来说并不复杂,古埃及人就已经能够制造玻璃。
17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已经有了大块玻璃的制造技术,从此玻璃成了“地摊货”。
可见,即便是农业时代,玻璃的制造技术也并不算太难。
真正难的,就是其中的技术,并不是人人都懂的。
而恰好,王烨就懂得怎么烧制玻璃。
这主要是因为,玻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别的不说,望远镜、手表这些东西就离不开玻璃。
而且,玻璃制造工艺成熟之后,还能制造出一些比较高端的东西,比如琉璃!
琉璃的制造技术远远要比玻璃复杂得多,但是,琉璃的价值也要远远超过玻璃。
琉璃又称五色石,同金银、玉翠、陶瓷、青铜并列为五大名器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琉璃又对佛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佛家七宝之一。
不仅仅是琉璃,还有水晶玻璃,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奢侈品来使用的。
琉璃因为一直被统治阶级掌握在手中,所以几乎很难流入民间。
这就导致琉璃甚至比玉石还要珍贵,可惜的是,中国的琉璃制造技术在明朝之后就已经失传。
直到现在,琉璃的制造工艺才被现代人还原出来。
但是具体说,现在的所谓古法琉璃,和古代的琉璃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儿那就很难说了。
广义上的玻璃制造技术在古代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了。
至少,制造出一些玻璃器皿的问题不大。
但是,在我国古代却甚少见到玻璃器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法制造的玻璃耐热性不好,不具备实用价值。
可是,王烨却懂得如何制造玻璃,甚至琉璃和水晶玻璃的制造技术他也懂。
对于古人来说,晶莹剔透的琉璃和水晶玻璃,实在是难得的艺术品。
这些东西拿出去卖,那自然是千金难求的。
但是,物以稀为贵。如果这种东西被弄得泛滥了,那势必会大大影响万州的收益。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王烨还弄出了另一个东西——钟表。
钟表的制造技术并不算特别复杂,早在1462年怀表就已经出现,到了1656年,摆钟也已经问世。
这种精密的计时工具,对有志于在末日废土之上重建人类文明的人来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好在,早期的怀表和摆钟的制造技术也并不复杂。
而且早期的钟表匠们使用的人力机床,对现代人来说,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所以,对王烨他们来说,他们确实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就学会了如何制造钟表。
不过,那时的他们也只是学会了理论知识而已,具体要怎么操作他们并没有什么经验。
不过没关系,王烨这一次有了足够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他可以慢慢的试验。
就在王烨在万州搞“科研”的时候,杨威那边和林胡人已经对上了。
实际上,这一次只能算是杨威和林胡人第一次爆发大规模冲突。
双方早在之前,就已经接触过,也已经有过几次小冲突了,两边的火气都非常大。
按理来说,双方确实都有愤怒的理由,双方之间的帐也确实是一笔烂账,谁也说不清楚。
这里涉及到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林海到底是谁的地盘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早在民乱发生之前,甚至早在裴伯言落草为寇之前,可能还要在大梁开国之前。
九山十八寨和林胡人,已经在林海之**存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按理来说,双方应该都是林海的主人。
但是林胡人却一直都不是很待见九山十八寨的人,双方的冲突也不知道爆发了多少次。
等到民乱开始之后,林胡人因为北狄人的威胁大举北上。
九山十八寨的人,也因为八大王的威胁,不得不扩充势力。
再然后,就是万州的崛起,把八大王和九山十八寨干掉,成了林海的主人。
按照王烨本来的意思,就是让杨威先试着接触一下林胡人,先礼后兵不行再打。
结果林胡人那边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们就是想把万州人赶出林海,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林海是他们的。
这个确实没错,但是林海也不光是他们的,即便不说万州,九山十八寨原本也是林海的主人之一。
九山十八寨的历史具体有多长很难说。
林海一直是中原王朝眼中的不法地带,在中原王朝活不下去的人,就会躲进林海之中避祸。
中原人和林胡人究竟哪一个更先统治林海没有人说的清楚。
严格来说,万州也没有抢林胡人的地盘,他们只是接手了九山十八寨的地盘。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笔糊涂账。
林胡人却没有要和平解决的意思,杨威自然也就不会手下留情。
双方之前已经打过几次了,这一次,双方终于决定要来点大的了。
第272章 竞争
这天,杨威正带着自己的手下,在山林里面穿梭。
特战大队的一名战士突然来到了他的身边。
“大队长,前面的弟兄发现了林胡人的踪迹,他们似乎是想埋伏我们。”
杨威一听就乐了,这几天他已经遇到好几次类似的“伏击”了。
要说在山里活动的经验,或者说是对林海的熟悉程度。特战大队的战士,可能真的不是林胡人的对手。
但是要是说到,对战争战术的应用,林胡人是真的拍马都比不上。
林胡人那些简陋的战术,根本入不了杨威的法眼。
“这些林胡人还真是不死心啊!”
杨威笑着说“他们也不长点记性,还想伏击我们。”
那名战士说“这一次好像有点不大一样,他们似乎是想把我们全部吃掉。”
杨威有些惊奇的问道“怎么回事”
那名战士说“听前面的弟兄说,这一次林胡人布的口袋有点大,似乎胃口不小。”
杨威说“还有这种事带我去看看!”
很快,杨威就来到了一处山道旁边。
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的地方。他在一边的山林之中,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痕迹。
“这是”
杨威仔细辨认了一下“这是动物们大规模逃窜的痕迹,而且还很新!”
跟在杨威身边的战士说“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应该能说明,不久前应该有人把山里的野兽都吓跑了。”
杨威仔细看了看那些痕迹说“看这个规模,怕是整个山里的野兽都被吓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