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蔚微蓝
【第24章·镇国公主归长安】2
萧江沅呆怔地眨了眨眼,竟觉得双颊有点发烫。唇上犹觉炙热,她微抿了下,牙齿咬痛了唇瓣,神思才清醒过来。
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萧江沅淡淡地道:“接下来,阿郎打算怎么办”
李隆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呛死。他横了萧江沅一眼,拂袖而去。
可到了次日,两人便又形影不离了。
对于此二人时而近得仿佛要贴上,时而又远得如相隔千里这等行为,众东宫宫人宦官表示,习以为常,不必见怪,朝臣们眼光就不同了,只是他们的目光现在还没有闲暇投到萧江沅身上——不过几日,李旦就下令,要为两个女儿——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建造两座道观,选址之处占有极多民居,且预计耗资极为巨大。
“之前那两座改建的道观不是住得好好的么当初说要让女儿凑合一下的是他,如今觉得女儿住得不好,要改善女儿生活的也是他,这才过了多久咱们大唐的天子可真是善变。”
“不是天子善变,而是世道多变,东宫太子如旭日东升,看来啊……”
“看来什么”?“天子都要为太子妥协了,你还看不出来这是怎么了”
“难不成……太子殿下要效仿太宗皇帝”
“这个我不知道,但天下要易主,这却是一定的了。”
“你们都闭嘴吧,什么都敢说!”
“我宅子都让人强占了,还不让我说几句了”
“快散吧快散吧……”
人群之外不远处,站着一位身着道袍的女子。幂离将她浑身盖得严严实实,直到她伸手掀开少许,露出那一双灵动却也有几分幽深的眼睛。
谁都没有想到,李旦此番意志竟然如此坚定,即便镇国公主回来了,也没放弃要传位给李隆基的想法。
太平公主对此并无一丝不满之色,反倒十分顺从李旦的一切决定,对李隆基的态度也好了不止一点。如此一来,朝臣们对东宫及李隆基,也不由自主地崇敬了起来,日常行礼都端正标准了许多。
两仪殿内,朝臣们针对金仙玉真两座道观一事,将李旦烦得恨不得立刻就退下皇位来。他的想法既单纯又简单,当初以为阿娘祝祷的名义,度了李隆基两个同母胞妹去做女道士,是为了压制李隆基,让他减少些助力,现在自己既然决定要传位给他了,那就得把压制尽可能消除。
这一时半会儿的,女道士还不能还俗,那就只能从住处入手了。当初他不是命人随便收拾了两座旧道观,便让她们住进去了么,这次他要重建,正好表明天子对于太子胞妹的重视,对太子更是器重,愿意委以重任。
结果这帮大臣未免太不合作。李旦不禁疑问,你们不是都帮着太子么,现在为什么拆他的台
他并没有说出口,妹妹却看出来了,笑道:“众卿心向大唐与圣人,自然一切为大唐和圣人考虑,此等做法对太子有益处,对于国家和圣人,却是弊大于利的。”
听到这番话,李旦心中顿时有了几分豁然,甚至高兴。早在发现群臣对太子行礼都郑重许多的时候,他就有点不舒服了。他主动传位给太子是一回事,众人心向太子,等着他传位,让他不得不传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旦最终还是没同意群臣的话。他的想法依然单纯又简单:他都一个快退位的皇帝了,不想再被臣子牵着鼻子走,不过就是建造两座道观,能有多大的害处只要道观建完了,谁还记得建造之前发生过什么
可是群臣们想得并不简单,从此待太子愈发敬重起来。
结果又过了不到十日,李旦的新一道敕命如同一颗石子自高处坠入水中,掀起了万卷波浪。
“谁谁又做了宰相”
“就是当年那个娶了韦庶人乳母的那位。”
“窦从一”
“人家恢复原名了,叫窦怀贞——这名字可真讽刺。”
“就因为之前只有他支持圣人建造金仙玉真两座道观”
“……自从韦庶人倒了,他就是镇国公主的门客了。”
“我懂了。”
群臣对此议论纷纷,东宫里,李隆基则有些哭笑不得:“我可真是成也人心,败也人心。阿耶显然是觉得,我不用他提携,也可以顺理成章继位了。他心里不舒服,只怕这传位之事,要出岔子了。”
“早就跟你说过,你要比从前更加韬光养晦,这下可好,这么大一座皇宫,都不够你张扬的了。”李持盈自顾自地摊开双腿坐在席上,一边吃着梨子,一边撇嘴道。
&
【第25章·昭容入葬谥惠文】1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上官婉儿就被追封了“惠文昭容”,墓葬也已在太平公主的主持下建造起来,结果后来掖庭宫大火一事一出,太平公主就被贬到了蒲州,工部闻弦歌而知雅意,这项工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听闻太子殿下主动请求圣人以二品昭容之礼,厚葬昔日与韦庶人站在一起、至死都不清不白的上官婉儿,镇国公主更破天荒地赞同了太子殿下,工部立即抓紧起来,几个月都没建成的昭容墓,不过半月就收尾了。
太平公主依然负责监督,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知道的感叹她与上官昭容的深情厚谊,不知道的以为她转了性子,对待太子的事情竟这般劳心劳力。朝中向来先观望后站队的一派,近来因此甚为头疼。
李隆基则正好相反,此事本是他首先提出,他却一来把监督墓葬建造一事让给了太平公主,自己则只兼领了随葬品的事宜,二来在李旦同意之后,他就再没有了上奏时的热忱,反倒甩手不干,做了悠闲散人。
负责随葬品的官员为此甚为发愁——二品内命妇的随葬品虽然都有规制,但此事既然是太子殿下负责,那必然需要太子殿下审看过后,方可敲定。可太子殿下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没说满意也没说不满意,后来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萧常侍好心,透露了一句太子的真实想法:“上官氏虽为二品昭容,却与韦庶人狼狈为奸,看在其昔日尽心效忠天后的份上,能保全昭容位分已是天恩浩荡。”
说白了,上官婉儿追封了二品昭容又怎样,还不是罪人一个追封她不过是为了彰显圣人仁德,能得到追封,已经是她莫大的殊荣与幸运了。想当初韦庶人落败、上官婉儿被杀,可都是太子殿下所为,这时候若是反倒对上官婉儿的事情表现出上了心的意思,太子该怎么做人,圣人又会如何想太子
官员很是乖觉,心中了然便去行动,而此中深意自有天知地知,即便后来镇国公主问起了,他也绝口未提,只说一切顺利。
结果到了上官婉儿下葬这日,本该是忙活了多日的官员们终于能松口气的一天,却在下葬队伍出发之前,迎头顶上了一场霹雳雷霆。?“这是怎么回事”太平公主初见到随葬品之时,还以为是东西没有搬完,结果眼见便要启程,东西还是那些,她才终于发觉不对。稍一联想便知此事是谁的授意,她虽还不能对李三郎怎么样,但是对这些官员,她还是发得起火的,“这就是你们给婉儿备下的随葬品这是正二品内命妇应得的分明连个县君都不如!你们就是这么做事的!”
他李三郎此刻也敢借着羞辱婉儿,来折辱近日来劳心劳力的自己了
四周鸦雀无声,众官员只低着头站着,什么都不说。
若是官员们有所反应,哪怕只是解释一句,太平公主也能继续追究下去,可他们竟这般安静,倒让太平公主有些无从下手了。气氛僵持着不动,太平公主正考量着,若是自己先提出一个官位不高的杀鸡儆猴,会不会被李旦反感,以至于让自己近来的心血白费,便听一阵熟悉而朗然的男声自不远处传来:“姑母这是怎么了”
李隆基到了。
他今日一身素色圆领袍衫,只配了最为寻常的墨色幞头,像个寻常宦官人家的青年郎君一般。他的容貌本就俊朗伟丽,今日被素色衣衫一衬,更添几分秀气,让人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出他便是那个年轻却行事老辣,再不韬光养晦的太子殿下。
太平公主则直接一身雪白,发间只有一只银色的宝相花缠枝纹梳篦,妆容更是素淡得不像是她。一见到李隆基,她就忍不住地想蹙眉,却还是忍住了,笑容比往昔都要慈爱许多:“随葬品一事,圣人既然交给了太子,不知太子对此有何看法”
李隆基煞有其事地往载着随葬品的牛车上看了看,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啊。”
“好”果然是李三郎故意为之,太平公主压抑住心中所有不快,十分耐心地问。
“敢问姑母,墓葬可是以二品之礼所建,有五个天井”迎着太平公主的笑容,李隆基的态度更是好得不行。
&nbs
【第25章·昭容入葬谥惠文】2
上官婉儿墓位于长安城西北约六十里处,与李唐百年来所建的几处帝陵相距都不近。它孤零零地座落在那里,像是广袤沙漠中独有的一棵枯木,在冷热与狂风中伫立。
此处依山傍水,风水倒是真好,不愧为太平公主精心挑选之处——以上官婉儿的身份来讲,这已经是太平公主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若是有更好的,还要留给未来的帝陵。
送葬队伍奔波了一路,抵达之后,见距离下葬吉时还有一个时辰,李隆基便先经过了太平公主的同意,才下令众人休息用饭。
方才一路之上,李隆基纵马走在最前,与领队的臣子及将军相谈甚欢——与中下级官员打好交道,这还是他在潞州时练就的本领。
萧江沅也骑着马,就跟在李隆基身后不远,见自家阿郎如此游刃有余,目光便不由得有些痴迷。她不得不承认,她实在太喜欢他这副眸光深邃笑意盎然的模样。其实当年的大圣天后也时常这般模样,或许因为男女本就是不一样的,这两个人同样的神情,给她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她之前还不懂,近来经历了这些事,她才终于明白,正如男女本就是不如一般,崇敬和爱慕也是全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她向来标准的笑容多了些柔和的弧度,更添了几分鲜活的生机,李隆基言笑晏晏的同时侧眸一瞥,唇角也勾了起来。
一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了。二品内命妇的下葬礼仪,自有礼部秉承章程而来,需要当朝太子及镇国公主亲身参与的地方几乎没有,其实送葬这一路,他们二人也完全可以不来,若是这样的话,礼部的官员们还会放松些。?他们何尝看不出来,太子这是开始跟镇国公主较劲儿了,可是这关他们什么事啊
这下倒好,两位尊神都在不说,还处处都想参与,本来可以简化不少甚至干脆省略的礼仪,竟实打实地从头做到了尾,这两位身居高位,自然悠闲,可累坏了他们。
好不容易繁文缛节都结束了,只差将随葬品都搬入墓室,再将沙土和泥砖封好,入葬之礼便成。搬运的过程十分顺利,故而速度很快。四周陷入一片寂静之中,负责搬运的士兵脚步碎碎的声音显得十分明显而刺耳。
这种时候,太平公主已经懒得再去维持脸上的笑容了。她定定地看着那些是个墓葬就会有的随葬品,那般寒酸地充入了婉儿的墓葬,心中万分别扭,可偏偏什么都不能说。她只能暗自发誓,只待来日,就算是叨扰了婉儿的安宁,也要将这墓室重新充满。而这些破烂,她要亲手砸碎,再丢进必将破败的五王宅里!
崔湜则一直斜睨着萧江沅,脸色有些阴沉——随葬品一事,必然是太子授意,她是太子身边的红人,绝不可能不知,也必能稍作拦阻,至少能在下葬的时候看起来好看一点,可是她显然没有。
萧江沅知道崔湜正看着自己,却不打算理会他。崔湜在她眼里,已经是一个如弃子一般的人了,成不了大气候,搞不出什么大事来了。她看着上官婉儿的墓葬便一点点填满,心中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原来她的死,自己会这般在意啊……
待随葬品都已搬完,礼部官员先看了太平公主一眼,见其一副不愿意说话的模样,才不着痕迹地向李隆基拱手道:“禀太子殿下,可以入土了。”
李隆基看了萧江沅一眼,深吸一口气,转眸正视着太平公主的脸,肃然道:“且慢。”
太平公主只觉不对,迎上了李隆基的目光,眉心微微地蹙了起来,却强颜欢笑道:“三郎这是何意”
“在入土之前,有件事必须得做。”李隆基道。
太平公主秀眸微眯:“哪一件”
李隆基转身面向了上官婉儿的墓葬,朗声道:“来人。”
葛福顺和陈玄礼带着各自的人马立即围住了墓葬——想当初在把太平公主赶到蒲州之后,李旦便将左、右万骑和左、右羽林军并为北门四军,让葛福顺和陈玄礼等人统领。
如今得知太子殿下和镇国公主要随行送葬,他二人当即决定亲自率军护送,倒是给李隆基行了不少方便。
太平公主心中一凛——葛福顺和陈玄礼可都是李三郎的人,若是李三郎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也一并送入到这墓葬中……
她可不觉得李旦会为了她而选择废了太子,反倒是混淆真相,颠倒黑白来得更顺手一些。
李隆基说完便停下了,一直在等姑母的反应,可左右怎么等也不来,只见姑母僵站着,什么话都不说。他有些困惑,便听萧江沅在耳边说了什么,这才明白过来。若是直接在这里杀了姑母,倒也不是不可……
可是他不敢轻易去赌,他这阿耶的心思啊,绝对是这世间最赌不得的东西。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动过要杀太平公主的念头。他一声号令,可是为了活着的太平公主准备的:“砸。”
太平公主还没反应过来,便见葛福顺和陈玄礼等人已经率军缩小了包围圈,更依次入了墓室,长刀飞舞如闪电,破碎之声
【第26章·福兮祸兮何所依】1
李隆基鲜少地愣了一下,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王珺说的不是身为良娣的杨真一,而是良媛小杨氏。
他待妻妾不仅不苛刻不冷淡,且还对她们很好,时常有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会想到她们。毕竟她们都嫁给自己了,不论是出于男人的自尊,还是骨子里便对女子所有的纵容与怜爱,他都不容许她们受太多委屈——她们若是想得到他的心,这辈子是没什么指望了。
最让人信服的是,即便是对待妻妾,他也能十分公正,就事论事,认法理却也容情,事事都处置得十分妥当,将每个人的感受都顾虑到了。这也是李隆基妻妾之间关系十分和睦的主要原因。
妻妾娶来纳来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他也不可能为了萧江沅一个人,就让她们守活寡,一则对她们来说太不公平,二则对萧江沅和自己也不好,毕竟谁都知道他喜欢这个宦官,若是他为了这个宦官连妻妾都不顾了,不仅平白给她招惹祸端,也会让阿耶和群臣认为,这样的太子还是换了的好。
所以杨良媛能怀孕,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更可以说,不论是杨良媛还是谁,只要是东宫里的女人,怀的是他李隆基的孩子,他都持欢迎的态度。毕竟李唐皇族子弟已经被祖母杀得差不多了,也该多添添了,他若子嗣昌盛,不论于公于私,总是有利无弊。
可是这个时候,李隆基还是感到了一丝丝的尴尬。他极快地瞥了萧江沅一眼,见她不仅面色不改,更微微点了点头,心头涌起一股愠怒。
似赌气一般,李隆基道:“那我今夜便到小杨氏那里去。”
王珺笑道:“理应如此。大娘才出生不到半年,杨良媛就有喜了,看来日后三郎的子嗣不仅会越来越多,还极有可能来得越来越快。”?见妻子虽欢笑着,眉梢眼角难掩失落,李隆基温然一笑,拉住王珺的手,紧紧地攥了攥。他虽然什么都没说,王珺却懂了他的意思,也温和地笑着,点了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