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虾夷地那都是不被德川家看在眼里的荒凉野地。
松前藩松前氏被别列为没有石高的大名,就由此可见一番。
而且在虾夷地的松前藩都耕耘上百年了,至今的主要势力范围仍然为渡岛半岛南部的“和人地”(日本人聚集的区域)。要知道,在松前氏还是蛎崎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彼处开垦了。
江户幕府划给松前藩的领土远比渡岛半岛要大,覆盖了大半个虾夷地地区。除了东虾夷地(北海道沿太平洋部分)外,虾夷地及其周边岛屿均为松前藩管辖范围。但由于阿伊努人在此处大量聚居,实际上松前藩根本无法有力地进行管理。
现在郑芝龙竟然要把自己的儿子安插到虾夷地,这太出乎德川家光的预料了。
初听到松浦镇信言语的时候,他还以为郑芝龙胆肥的盯上长崎了呢。
“呦西……”
虾夷地,这郑芝龙显然另有所图,可不管怎么说,这比他设想的情况要好到天上去了。
德川家光满腔的怒火经此一打岔,都消平了很多。“你的,起来吧。”
他向松浦镇信说着,身边就要收刀回鞘,德川家光人冷静了。
“嗯你的怎么还不起来”
瑟瑟发抖,松浦镇信在瑟瑟发抖。“将军大人赎罪,那郑芝龙还有最后一个请求……”
。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儿子的前途
“八嘎!”
德川家光的怒火瞬间覆盖了整个御殿,他怒视着松浦镇信,心中直有一种被耍弄了的感觉。
而眼前的松浦镇信就是帮着郑芝龙肆意的戏弄他耍弄他的帮凶!
“我要杀了这个国贼!”
德川家光手背上青筋暴露,一股凌厉的杀气直笼罩了松浦镇信,后者再不敢有片刻迟疑,立刻说道“郑芝龙希望将军大人能下诏斥责萨摩岛津家!”
“因琉球国乃是大明之属国也,纵是弱小,亦不当为岛津家所把持。”
言语罢就再不敢有半点多余的动作,把脑袋死死的扣在地上,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现在他真的有种刀口上跳舞的感觉。
虽然郑芝龙的这四个条件……,并没在彻底的羞辱日本,羞辱幕府。
大殿内寂静的落根针都能听得到,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有。
直到德川家光缓了一口气,手中的刀并没有斩落下,才叫殿内所有的人都大松了一口气。
松浦镇信身为信使,他只是信使。所有的可恶都是郑芝龙的啊,松浦镇信本身并没大的过错。尤其是在长崎事件上,松浦镇信不仅没过错,反而有功。
德川家的尊严和权威本来就被触动着了,这个时候将军家光再无缘无故的斩杀松浦镇信,斩杀外藩的大名,这岂不是没事儿找事么
“滚出去,通通滚出去!”
德川家光的声音宛如冬季的寒风,所有的人一个字也不敢多说,纷纷退下去。然后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德川家光无力的把刀子丢在地上,自己也向地上一摊,无力的坐着。现在他不想再保持什么将军的威仪了。
郑芝龙和松浦镇信,就仿佛一个善于勾动人心弦的魔鬼,几次波动他的心神,一紧一松,一松一紧,德川家光现在连生气发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下诏持着岛津家,关于琉球国,显而易见郑芝龙是要对萨摩藩下手了。
而萨摩藩作为西国首屈一指的强藩,始终是幕府的眼中钉之一。
郑芝龙如果能斩断萨摩藩对琉球国的束缚,不止是砍断了岛津光久的一条胳膊,表高十万石还多的琉球国的脱离,必然会给萨摩藩带来沉重的一击。
可更重要的是——这事儿只要运作的好了,反倒有助于家光重塑幕府的尊严和权威。
他心中有个感觉,这一条件虽然是郑芝龙提出的,说来也是为了掐住琉球国,但保不准还有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甜枣吃。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是强者对弱者惯用的手段。
郑芝龙算的上是一位强者,可幕府也绝不是弱者,如此做,郑芝龙更是为了交好幕府。
德川家光就是这么想的,也所以他现在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被郑芝龙一气一喜,一喜一气的,真是有点身心俱惫了。
“松平信纲……”
德川家光好一会儿才收拾了心情,对外高声叫喊着。
立刻的,松平信纲的回声就响起“请您吩咐,将军大人。”
“你去见郑芝龙,好好的跟他谈一谈。”
无论是之前的三个提议,还是稍后的一个提议,都需要详谈,才能敲定的下来。
松平信纲是他手下最得力的重臣,无论是平定岛原之乱,还是完成锁国体制,整备幕府的职务,制定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等职制,松平信纲的身影都屡屡闪现。
“嗨!”松平信纲狠狠地低下头。
……
距离江户御城不多远的海面上,最大的一艘福船上,郑芝龙正跟自己的便宜儿子,已经改名郑平的田川七左卫门谈论起学业知识上的事。
郑平日后肯定会以‘田川七左卫门’的身份来日本的,但那不是现在。
郑芝龙对他的认识在这些日子的接触中已经有了了解,怎么说呢,这孩子并不差,不管是体格,还是文化,亦或是性格上,这孩子已经算不错的了。毕竟他早年在平户藩居住,后来又挪到了长崎,处在这么个地方里,肯定见多识广。
知道天下并不是只有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
但他对于海外的了解显然还很少,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而且学业上偏向于四书五经,毕竟这是早前的郑芝龙所便显出的倾向么。对数学还是有一些接触的,对商业也有些耳闻。性格上,没郑森来的刚毅。因为他从小到大都在田川氏的精心呵护中长大的,而郑森呢,却早早离开了母亲。
郑芝龙有时候想着历史上郑成功的性格缺陷,就觉得家庭因素对孩子的性格塑造真的有很大的影响。
郑成功的性格缺陷很定跟他小小年纪离开了母亲的关怀,就需要自己独立生活有关。
想来早前的郑芝龙虽然很疼爱郑森,却肯定不会多么露骨的表现出来。因为严父慈母么,这才是中国家庭的标配。虽然郑森自小就很优秀,可如此只会让郑芝龙把更多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才不会对他无时无刻不‘父爱如山’呢。
可是郑成功的人生历程中,却是只有严父而没有慈母。
他母亲不在身边,颜夫人才不会接近他呢。
在自身的生活里没有一个自始至终都关爱他、体贴他的人,没有一个为他遮风挡雨的人。一切都要郑成功自己来做,这般成长来的人,性格要不刚强,人要不好炸毛——闻不喜不快而作怒,具体的表现就是不能容忍不顺自己意思的事儿,对事也好冲动,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稍微遇到不痛快的事儿就要爆发出来,比如对下人约束的很严格,赏罚苛刻。
因为若不如此,那他保不准都活不大呢。
但郑平呢这是一个自幼就在母爱的大海中浸泡的人,他性格上的刚度,他外在的攻击性,自然远不如郑森强烈。但田川氏没有一味的溺爱他,没有把郑平养成一个妈宝男,郑芝龙觉得真很难得了。
丈夫一分别就是十几年,大儿子在身边长到七岁也离开了,只剩下一个襁褓中的次子,很多女性怕是都会使劲的宠爱溺爱吧。横竖她也不是没钱。
郑芝龙年年都为他送着钱的。
“你知道荷兰,知道葡萄牙,知道西班牙,还知道天竺,知道欧罗巴,但你知道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历史吗你知道天竺的历史吗知道整个欧罗巴的历史吗知道整个世界的历史吗”
“所以,你就要上学。”
“学校里有很多门课,历史课就是其一,不断有中国历史、日本历史、朝鲜历史,还有欧罗巴历史。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后你也会是独霸一方的君主,别忘了这句话。”
郑芝龙絮絮叨叨了一堆,郑平听得很用心,也很激动。郑芝龙那话语里的潜台词已经很明白了,想到大哥给他透漏的消息,郑平可不就喜欢得紧么。
“数学也很重要,至少你要能看懂账册,省的被人蒙了不是它能叫你的脑子考虑事情更加周密。”
“再一个是地理。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西夷漂洋过海的来到东方,你只看他们带来了多少的利益,就不想知道他们究竟走了多么远,在来到中日前,又在沿途路上干了什么吗”
“地理这门课程有一段要跟历史结合来,等你这两门课都学通了,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眼里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
郑芝龙没有发现自己也很有话唠的潜质,但他的这些啰里啰嗦的话却让田川氏母子三人都欣喜的很。尤其是‘初来乍到’的田川氏和郑平,两人怕是做梦都不会想到郑芝龙会表现的如此体贴,而且一直都这么亲和。
俩人与郑芝龙之间的生疏感飞快的消失中,郑平整天更是笑容不断,只觉的这般的日子真的美极了。
在他的心中,郑芝龙满足了他对‘父亲’这个词汇所代表的一切的渴望。
倒是田川氏还有些担忧,在听到大儿子说,郑芝龙要向幕府将军要一个大名的时候,她人都傻了眼。这完全是打破了她的认知,‘大名’还能这般做的
即便知道郑芝龙索要的地方只是荒凉的虾夷地,她也有一种不真实感。
而可接着涌起来的就又是担忧……
虾夷地的虾夷人可野蛮的很啊。自己儿子去到虾夷地的北部做大名,那样偏僻苦寒的地方,不来说身份门楣上的变更,只说生活,她是真的有担忧。
“什么事儿都要一步步的来。”
郑芝龙捋着自己的小胡子说“德川家的江山也不是一口就吞吃的,不然德川家康怎么会有老乌龟的外号我郑芝龙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一辈子都窝在虾夷地镇夷抗寇呢”
德川幕府现在搞的参觐交代制很叫地方大名恶心,老婆孩子都在江户做人质,自己一年的时间,一半在江户,一半在藩中。而且幕府不让乘船,偏偏日本山地众多,交通尤为不便。一些距离远的大名,路上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一年时间里能待在藩中处理事务的时间可能都不足一百天。
这项规定就是在限制大名的权利。总的来说,大名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领地,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呆在江户,就是在前往江户的路上,或者是返回领地的途中。特别是那些领地偏远的外样大名,来回一趟,一年就没剩多少时间了。当然,对于那些离江户比较近的大名,幕府也相应延长了他们在江户的时间——总之幕府尽可能的减少大名在领地的时间。
大名长期不在领地,藩政大权只能交给家臣团处理。这就使得到了幕末时,一些大名被家臣团架空。虽然一般家臣团的人数都较多,因为他们的领地小,单个家臣没什么能力单独掌权。
而且参觐交代是一种军役,大名一般会带很多随从前往江户,而幕府也不会给他们一个大子的报效,大名要自费出行。这对于大名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很大的打压了大名的财政实力。
郑芝龙才不会叫自己儿子年年都大费周章的去江户被耍猴呢,特地点了这个,以镇压虾夷地和预备防备沙俄北寇为由,五年才入江户参觐一回。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你把儿子教的很好,我很满意。”握着田川氏的手,郑芝龙很真挚地说。
这是他的真心话。就郑平现在所表现出的‘能力’,日后把德川家取而代之,也足够统御四岛了。
田川氏的脸上一下子升起了潮红,对于日本女性,能这般的被自己的丈夫认可,真的是很大的成就。
“所以,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我的儿子,我会不给他寻一个真正的好前途么”
“虾夷地大名只是一个开端,把德川氏取而代之,这才是最终的结果。”
在田川氏耳边小声的说道。
晴天一个霹雳,就听田川氏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来,整个人都禁不住激动的发抖。
“这,这……”
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跟之前儿子要做大名一样,田川氏做梦都想不到郑芝龙如此的大胆。
将德川幕府取而代之,那就是改朝换代啊。
自己的儿子竟然能成为日本的征夷大将军田川氏激动的人都恨不得晕过去。
郑芝龙就也不再接再厉的刺激他了,他的打算,还有对郑森的安排,还是以后再说吧。
到了晚上,田川氏的热情把郑芝龙整个人都要湮没了。没想到刺激性会那么巨大……,嗯,感觉真的很不错的。
……
曾樱十八年五月八日,登州。
温暖的海风吹拂着这座海边的重镇,老天爷似乎真开眼了,开春后就连下了两场雨,接下来也雨水不断,尤其是前两天下的一场雨,恐怕在夏收前是不须在担忧麦田干旱了。
然而整个登州内外却丝毫没有喜庆的气氛。因为西面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深知这几天涌入登州的灾民都越来越多了,官府赈济不及,只能用船一船船的把人送去芝罘岛。
巡抚官衙之内,曾樱紧锁着眉头翻看着莱州府州县的塘报文书,短短时日,他的脸色又苍白了许多,皱纹白发也更多了。
战情直转而下,青州城破,青州营和南部的顺军相继败落,据说知府何永清都已经殉国,消息传来,登莱上下震动。
鞑子的兵锋对着登莱虎视眈眈,而大明,或者说是登莱,却真已无力阻挡清兵的攻势。
一旦清兵东来……,他曾樱虽身为登莱巡抚,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城池陷落,而没有任何的办法。
曾樱这些日子里更勤勉地处理政事,却发现自己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败坏的局势叫他心力为之交瘁,深深泛起一种无力的感觉。
“孔胤植,孔胤植……”
提起这个名字他就恨之入骨,要不是孔家拿出大笔的钱粮叫鞑子军饷靡费无忧,叫方大猷迅速组织起了一批所谓的绿旗兵,巴哈纳、李率泰如何能轻易的镇平西部数府,然后一围青州,二击郭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