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只不过事随时迁,折彦质所能依仗的大宋朝发生了剧变,而折可求手中却握着折家的主力,还隐隐与燕王有着深深的隔阂,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这地位自然就一跃与折彦质肩并肩了。
哪怕府州折家作为一个聚群居住的超级大家族,二百年的繁衍里,内部早就不知道分为了几支,折彦质与折可求甚至都要出五服了折彦质的高祖是折可求是曾祖,但因为折家的家风,彼此间依然亲近的很。
双方都是折家的主事之人,在府州折家影响巨大,都关心折家的长远将来和利益,那说话就根本无需一次次的试探,都直截了当的很。
拖得越久,燕王自然会看折家越不顺眼,将来谁敢说不会给折家穿小鞋
折可求很清楚折彦质话里是意思,且更重要的是,折彦质这回回到府州还带来了一个消息,一个关乎着未来天下大局的消息燕王的宏图大略。
宣和年间大宋为什么暴民蜂起这百六十年来,大宋为何频频爆出农民起义
这不是一个贪官污吏和朝廷税赋苛刻就能概述的了。
从本质上说,这是不断增长的人口与无法再增加是生活资料间的矛盾。
土地作为农耕社会最为基础是生产资料,那是无法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的。人多地少,随着王朝的繁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无可避免的结果。
现在是北宋,南方还有大片的土地可供开发,中国本身的潜力还没有被发掘到极致,然而明清两朝,没有走上向外扩张之路的中国,真就是在等死了。
有了明末时候的经验,赵构故技重施,不要太轻松如意。在朝堂文武重臣眼中划下一个大饼,当然不会涉及到海外封国之类的,现在还不是时候,甚至这政策都轮不到他来实施。可赵构只要把西夏与金人,以及西南的吐蕃和西北的西域,一股脑的通通纳入自己的宏图伟业之中,这在他手下的许多文武大臣看来就是惊天伟业了。
震天雷是秘密依旧纹丝不漏,这就给了赵构手下的文武重臣们莫大的信心。金人在自己最是擅长的平地野战中都败给了震天雷,那燕王日后剪灭金虏,荡平党项,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至于吐蕃和西域,不是赵宋文武看不起他们,那吐蕃早已经不是李唐时披甲数十万的一大强国了,西域更是不堪,只有大军能荡平党项与金虏,镇服吐蕃和扫平西域,重复汉唐雄风,那不在话下。
如此浩大的宏图当中,你得不到燕王是信任,那一个个将来能名垂青史的名号里,凭甚会有你以后又怎么能搏得荣华富贵
更重要的是,折家在入宋后能执掌府州百六十年,那最大的原因不是先祖当初降宋时与朝廷的约定,而是府州身处前线,连年厮杀不绝。这是一边州。可要是金人、党项悉数为燕王荡平,府州就从一边州变为腹地,朝廷又安能容忍折家继续如此独立
折可求与折彦质均不是甚绝世名将,他们俩鸟的大功劳都没有。能坐上如今的位置凭的是他们父辈,一个折可适一个折克行,那才是真正的名将。
折可求和折彦质现如今真正的资本就是折家人二百多年来在西北地界闯下的名号,就是府麟二州里的一两万折家军。
这是折家的根基,是府州折家二百多年传承不绝的依仗,可现在也同样成为了拦阻他们上前更进一步的挡路石。
折可求脸色黯然,折家为大宋效力了一百多年,早就在自己身上打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了。虽然某种意义上形同藩镇,但大宋早就对他们信任有加,这从折彦质先做到了河东勾当公事,为李纲太原之役的副手。太原之役大败后也没有被问罪,反而被擢升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就可见一番。之后更是与同知枢密院事李回领兵十二万共守黄河。真可以说的上是洪恩浩荡了。
只是结果不甚美妙。十二万大军不战自溃,叫金人长驱直入,直杀到了汴梁城下,折彦质这才被贬官海州团练副使,赴永州安置。
可以说,要不是因为折可求在太原之役里的首鼠两端,乃至自太原之役后又再没有给金人半点牵制,燕王根本不会这般猜忌折家。依照折彦质在陈留一战里立下的功勋,还有一路向北的苦劳,如今怎可能只落得一个有名无实的副元帅而他折可求也被死死的限制在府州
可以说这都是折可求的错
虽然他自己并不觉得如此,他在太原之役里偷懒耍滑,在太原之役后苟且一时,这总是保住了府麟二州,保住了折家军的根基。
否则再跟金人死拼硬打一波,即便他们能守住府州,怕也会元气大伤。
“折家现在还能做第二个选择吗”折可求苦笑着。
当初先祖投降赵宋,为折家某得如此不同寻常的地位,那最大的原因就是府麟二州的地理位置。
两州地处辽宋边界,而且府州折家当时还有麟州杨氏这个么姻亲盟友,可现在呢
麟州杨氏早就没落。选择了一条跟折家全然不同的线路的杨氏,荣光只持续了四代人而已。出身大房是杨业一支,自杨文广之后便就默默无名。而二房杨重训这一支杨业的亲弟坠落的更快。杨重训传位于次子杨光扆,杨光扆曾与折御卿共破辽军队于丰州,可惜年仅31岁便英年早逝。当时其长子杨琪年仅七岁,杨氏遂不专麟州之地。
故而,哪怕是手握府麟二州,但外无盟友的折家,如今的局势也较之当年难了十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那燕王野心勃勃,有倾吞金夏之意,又岂会放过府州
“我自然不甘放手祖业。”折可求任府州知州多年,官位是比折彦质低,但他手握兵马,俨然一个小诸侯,当然是这般更加自在。“但时到今日,不甘心又如何”
或许,现在就罢手还真就不是坏事。总比有朝一日被燕王大军重重围困后再罢手来的强
第三百九十章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赵构拿到折可求的上表后乐了好一阵,当下给折可求加了一副都总管的管号,叫他督管府州、麟州、丰州、火山军、保德军、晋宁州等晋西北诸州县守备军。实则就是防备西夏。
虽然眼下的党项人也在舔舐伤口,后者的实力经过与西军数十年的鏖战,国力已经近乎枯竭。尤其是徽宗年间连连的大败,特别是横山一役的失败,真的已经十分孱弱。
说真的,要不是童贯轻敌冒进,逼着刘法出兵统安城,以至于一代名将和近万精锐血染沙场,那西夏真就被打的保不住河套而逃奔河西也说不准呢。
可党项人便是再孱弱,也能集中起十万兵马来。宋夏停战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休养生息的他们已经渡过了亡国之危
如今夏主李乾顺的王妃曾是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天祚帝失国时候一度使人向李乾顺求援,后者先派五千兵增援西京大同,然后再派大将嵬名良辅领兵三万救援天祚帝,与金将完颜娄室战于宜川河畔,然后夏兵大败。
可损失惨重后的李乾顺依旧亲善契丹,三度出兵救辽,又被金军一偏师阻击不能前进。然后李乾顺就舍弃了契丹倒向了女真。
随后是靖康元年时,李乾顺乘金兵进攻赵宋的机会,派兵将原来宋军在两国边境修筑的许多城堡陆续攻占。更以兵夺取了宋境的震武城,攻占西安州、麟州的建宁砦、怀德军等地,最后乘胜攻克天都寨,围兰州,大肆掳掠后撤军而还。
所以说,不要把党项人看扁了。
党项人纵然元气还未恢复,那也是一个大敌。
赵构以折可求统帅晋西北诸州县守备军,唯一的目的就是叫其与党项人作战。这是折家的老本行。
而折可求也是知趣,得命后立刻出兵杀奔建宁砦。
建宁砦在后世籍籍无名,可在北宋时候却大名鼎鼎。因为李元昊一生发动的四场大规模战役,唯独在这儿吃了败仗。同时建宁砦还是麟府二州之间的五座军寨中最大的一座军寨。巅峰时期驻军1500人,而其余四寨驻军则只在300只500人之间。
其重要性就可见一番。
可以负责任是说,建宁砦的失陷,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府州和麟州之间的交通。二州之间最便利的往来线路被掐断了依照着范仲淹、韩琦是战略思想,北宋在西北营造的一个个军寨军堡,大多依靠山川的险要条件,拥有方便搬兵运粮的便利交通,少数军寨更下辖着宜农宜牧的良田,广大州官、边将们在这里招抚流亡、移民充实,逐步的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关中北境是米脂、清涧、吴堡、佳县、绥德、安塞、子长等低,溯其源均建置于宋代城寨。
而建宁砦就也是这样的一处要地。这里被党项人给占据了,这对折家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此之前,折可求却始终未有向建宁砦动兵的势头。原因就是他们背后的大宋自身都已经难保了,而只靠着折家的力量,那可不是党项人的对手。
可现在局面又有了反复,折可求带人气势汹汹的杀到,利用手中的震天雷,并没有废多大功夫就全歼了寨子里是上千党项兵,将之重新夺回。
稍后又依靠着建宁砦的有利地形,大败来犯的西夏军,擒杀党项兵马不下三千。
赵构收到消息后又是乐了一遭,还把战报公开来,引得民间一片叫好声。
大宋对金人是一直吃败仗,对辽军也谈不上心理优势,哪怕辽国都已经灭亡了。但他们对西夏人可还是有一定的自信心的。徽宗年间与党项人的一次次大胜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的西夏恨不得给大宋跪下当孙子,可现在李乾顺却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如此作为可不就叫军民官绅尽都不耻
现在大宋腾出手来一巴掌抽了过去,眼看着党项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河北河东的军民可不就更加是舒心舒怡了。
大名府中,一家酒楼二层的雅间里。
一群酒客刚刚结束了关于西夏是话题。
“燕王手中有二十万精兵,还有震天雷在手,金人且不是对手,党项人更无须多说。俺就等着王师能拿回灵武,在这有生之年可得以回到祖地去祭拜一下祖宗,那是死也心甘。”一个肥头大耳的商贾略带感慨地道。
他家自从李继迁李元昊的爷爷夺取灵武后,流落他乡已经一百余年。虽然早就在河北安家置地,但有朝一日若能回到祖地,祭拜一下祖先,却是他们这一支百多年来是祖愿。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如今燕王手握虎贲雄师,金人且不是敌手,南面的赵官家安能抵得住这天下重归一统怕也就是年间了。而燕王一旦掌握了天下,安会放过党项与金人这张贴的告示就已经能表明大王的态度了。员外无须多虑,只耐心等待些时日,定能圆了心愿。”说话的人就坐在那肥头大耳的商贾边上,生的也一样的肥头大耳。
“是啊。否极泰来,否极泰来啊。老天叫我中原出了燕王这般的雄主,又有神佑天命加身,不日必可荡平天下也。如此这天下就至少又有百年的太平光景了。”
“赵兄这话说的是。我中原先受挫于契丹,二遇挫于党项,三则完败于金虏之手。就在俺以为要披发左衽时候,朝廷中竟出了燕王这般是盖世人物,可不是否极泰来吗”
“什么否极泰来不否极泰来的。小弟没那么大的家国志气,只求一个平安即可。乱世之人不如狗啊。俺之亲朋好友数十条性命就败在了这几年间,或死于刀剑之下,或死于伤病之中,思之心寒,思之心寒啊。所以说,这朝廷兴亡国家荣辱就且都放一边去吧,只要能再现太平岁月,俺就感恩戴德了。”
这桌酒席上的人物尽都是大名府内的富商,乱世里,贫民百姓受苦,他们又何尝不受苦听最后那人这般说话,一时间就全都沉默了下来。
金兵两次南下,还有之的宣和大暴动,大名府城是都没有被拿下。但这不意味着大名府就没损伤,不意味着这些个富商们的亲友眷属就全在大名府城里,或是躲进了大名府城。
谁家又没几个亲友死掉
“太平年月,太平年月啊。没经过乱世,那就不知道太平年月是珍贵”
肥头大耳的商贾很是感慨地说道,周围的酒客们纷纷附和。
前些年大宋可没这么衰败,但自打那道君皇帝上台,没几年天下各地兵灾匪祸不断,黎民百姓的日子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等到宣和北伐,河北民力枯竭,倒霉的可不止老百姓,商贾们也一样遭殃,大家都过的苦不堪言。
而历经了宣和大暴动和两次金人南下之后,许多人这才方知道,什么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第三百九十一章 无可奈何
金人现如今的都城依旧在北境的会宁府,也就是后世黑省冰城的阿城区,距离幽燕真的是很远很远,就女真眼下的国势看,那是偏僻的很。
此地也极是苦寒,北宋末期那也属于小冰河时代,岭南飘雪,洞庭湖冰封,纵然比不得明末也不会逊色多少。如今八月里,江南还是桂花飘香时候,会宁城已然寒风刺骨,雪花飘飞。
可是再偏僻苦寒的地方,大半年的时间了,也足够他们往汴梁打一个来回了。
大座上的吴乞买脸色很难看,左右的斜也、粘罕、斡离不等金国重臣们也都阴沉沉的。原因无他,那汴梁的赵桓根本不上套。吃定了赵构为了某大义会先对金人下手,是以,任凭秘密出使汴梁的撒卢母、高庆裔等人磨破了嘴皮,也没能劝的赵桓点头,跟女真人南北夹击赵构
“没了赵家小儿帮衬,可用的便只有党项了,偏李乾顺是个刁滑的,若不将先前允诺的前辽西北之地交付给他,恐难说动此人。”吴乞买沉声说。
四年前1123年金人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顺提出如天祚帝逃入夏境,应将其擒捕送金;夏如能以事辽之礼事金,金允许将辽西北一带地割让给夏。李乾顺见契丹灭亡已成为了定局,为了保全夏国的割据地位,遂答应了金的条件。
次年是三月,李乾顺向金朝上誓表,表示依附于金。然后干净利索的把自己的老婆耶律南仙孩子太子李仁爱给通通干掉。随后党项兵马杀入了辽西北境地,进占天德、云内、武州等州府。可好景不长,不久金兀术就又派兵强占天德、云内等州,李乾顺由此怒金人言而无信。
双边往来陷入了停顿态势。
现在金人想要说动李乾顺,将吃进嘴里的天德、云内等走吐出来,那是必然的。
“些许个州城不足挂齿。只要能说定夏主,来日厮杀时候,可就能剩下大力了。”斡离不开口支持。
粘罕也是一样的意思,“夏主刁滑,却亦是聪明人。当知道今日夏金已成唇齿之谊,唇亡齿寒,休戚相关。”金国不得好,西夏就能得好么
如此决意定下后,大殿内只留下了吴乞买和完颜斜也兄弟俩,二人脸色始终是难堪。
“南蛮手中握震天雷,非血肉之躯可抵挡。我大金勇士便再是善战,爆炎烈火之下也只能飞灰湮灭。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能拿到那药粉的配方。”
吴乞买从阿骨打起家时候就总理女真政务,虽然军功寥寥,但作为后方的大管家能叫阿骨打出兵征伐时无后顾之忧,那就是萧何一般的功劳。女真的官制、礼仪,税赋,皆出自之人之手。
历史上的吴乞买禁止百官宗室私役百姓,禁买贫民为奴。实行科举制度,录用汉人为官。创立各种典章制度,治历明时,可以说是奠定了金人立国的模范。
这绝不是一个无知粗鲁的人。
一眼就看到了眼下问题的关键所在药粉配方。
那投石车并非什么稀罕之物,燕王手里的配重式投石车,金人靠着燕云的工匠,早已经仿制成功。那震天雷实物在手,想要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容易的很,难就难在药粉的配方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