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欧洲的蛮子们就更没什么研究价值了,这些到了几百年以后才暴富起来的强盗团伙现在正忙着窝里斗,直到几百年后都没能统一,被一个殖民地反推之后跪在地上叫爸爸。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三者基本上都是战五渣之中的战五渣,属于没多少必要关注的那种。
真正让崇祯皇帝关心的还是倭国,这是属于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恨意,跟倭国现在的态度和实力无关。
论起倭国的实力,就不得不承认德川家子孙三代都是大明的好朋友——从德川家康起,加上中间的德川秀忠再到现任的德川家光,整个江户幕府三代的将军都在致力于闭关锁国……
而且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跟大明的海禁不同,倒更像是螨清们搞出来的海禁提前版本一样。
德川幕府明确禁止倭奴出国、禁止在外的倭奴回国,并规定于外国的贸易关系仅允许在长崎进行,而且对象仅限于大明跟荷兰。
此外,某些地方藩主会与特定国家进行贸易,包括对马藩的宗氏与朝鲜、萨摩藩与琉球国的贸易。
后面的两点随着崇祯皇帝的登基已经成了往日云烟,朝鲜归大明所有,萨摩更是被弄到了虾夷岛那边抓苦力。
至于前面的荷兰,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什么再提起的必要了——不仅早早的被赶出了大明的势力范围,连东印度公司的十七绅士都组团谋求大明户籍了,荷兰还能风光几天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卖欧洲
对于是否让辽王世子加倭国国王称号这件事,崇祯皇帝选择了搁置不问——反正九州岛总督沈颢还在九州岛,再加上政仁还没有正式提出让辽王世子加倭国国王的尊号,崇祯皇帝自然就不着急了。
反正有的是时间让卢象升等人头疼。
仔细想了想情报的内容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目前倭国上下也不过是政仁与德川家光在商议,就连政仁的王后都不清楚这事儿,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至于相关的情报,锦衣卫以后直接抄一份给卢阁老送过去,中极殿那边同样送过去一份,众位爱卿也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不过,以朕看来,就算是接受,也必须要拖,最少也要拖到我大明的各项大工程都完工之后。”
卢象升能够看到其中的好处和坏处,崇祯皇帝则是只看到了坏处,连半分的好处都没有看到。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倭国的地盘说大不大,小说不小,随便自己弄下来的哪块地盘都要比之大上一些,谈何好处
至于坏处就很明显了,因为狗咬主人这种事儿,倭国干了不是一回两回了,哪怕是到了后世给鹰酱当干儿子,倭国也一直在琢磨着怎么从鹰酱爸爸身上咬块肉下来。
甚至于一度喊出了买下鹰酱的口号,只是被鹰酱强力教做人了之后才算是消停下来——这种不停反咬主人的狗,谁养谁知道,反正崇祯皇帝是不想养的。
更何况现在的倭国还有一些用处,比如拿着倭国人当监工,加上这个原因之后,崇祯皇帝就更不想养这样儿的狗了。
所以崇祯皇帝的指示就是拖下去,反正倭国现在也有国王,没必要非得把倭国国王的名号安插在辽王世子的身上。
至于大明的各项大工程什么时候完工,还真的不太好说,因为有一项工程哪怕到了现在都还没开始动工呢。
崇祯皇帝的寝陵。
似乎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原的皇帝们都喜欢在自己登基之后就开始修改寝陵,一般是在位多久就要修多久,规模完全取决于自己在位的时间长短。
这其中出于什么考虑不得而知,除了装逼摆阔的因素之外,大概还会跟不想过度消耗民力有些关系也有可能担心自己死了没地方埋,或者是担心媳妇挂在自己前头没地方埋
其他皇帝们怎么想的,崇祯皇帝不知道,也没办法去挖几个坟,然后喊几个皇帝咨询一下他们的想法。
但是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到现在,寝陵这项工程就没动过工,哪怕是工部已经提出也被崇祯皇帝给否掉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自己怎么着都还算年轻,现在吃的好喝的好,又不太可能出什么意外情况,这么早修寝陵干什么
随着时间的一步步发展,崇祯皇帝的功绩越来越多,可想而知的是等到崇祯皇帝龙驭宾天了,寝陵的规模肯定不能小。
哪怕是现在还不急着修,等崇祯皇帝五十岁的时候也不得不开始修了——到时候这工程能小得了不还是得用到大批的劳工和监工
崇祯皇帝也没有任性兴趣让后人把自己的挖出来,不管是考古还是盗墓都没有兴趣。
想要杜绝掉被挖出来的风险,寝陵的相关图纸会被销毁,设计寝陵的人后世子孙数代都会受到严密监控,至于真正施工的工人还有监工的那些人,按照其他皇帝的习惯是处理掉一部分,尤其是修建核心墓室和负责机关的那部分人。
崇祯皇帝不舍得把大明百姓给处理掉,那么世界上还有比蛮子更好的劳工还有比倭奴更好的监工两者都属于消耗品,用完就可以洒掉洒掉,不心疼……
这样儿一来,这件事就足足多出来二十多年的缓冲期,根本就不用着急了,除非崇祯皇帝的寝陵修建完成,该处理的劳工和监工都处理掉之后——真要到了那一天,估计崇祯皇帝都凉透了。
……
崇祯皇帝正在琢磨自己凉不凉的问题,科恩却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了荷兰。
自己把欧洲的大量消息卖掉还是有好处的,除了让自己获得了大明百姓的身份之外,还额外多得到了一个名额,其他人只有半个。
科恩将这个名额留给了自己的妻子。
李承彦很好奇,科恩没有选择将这个名额留给自己的父母,也没有选择将这个名额留给自己的孩子,反而将之留给了妻子。
这让李承彦很难理解——大明百姓的名额有多重要,在大明可能完全看不出来,因为大明百姓人人都有,所以也没感觉到多么珍贵。
但是在欧洲那片战乱不断的地方,一个大明百姓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份安全的保障。
以科恩自己为例子,哪怕是荷兰最终败亡了,大明百姓的身份也足以保证科恩在欧洲的安全,最起码神圣罗马帝国不会把他怎么样,教廷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至于其他的那些小诸侯国,他们有胆子招惹大明现在大明不主动去招惹他们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在李承彦看来,这种活命的机会给了父母或者给了自己的子女都是可以接受的——父母是养育之恩,将活命的机会让给父母是尽孝,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了。
子女则是自己血脉的延续,让给子女也是为了下一代考虑,也很正常。
至于妻子,当两个人成为了结发夫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生同衾,死同穴,只要不是苏老坡式的用情至深,陪着妻子共同赴死也就是了,何必非得将这个名额给了自己的妻子
对于李承彦的疑问,科恩的回答也很简单——父母终究会老去,儿女长大后终究会离开自己,真正陪自己到老的就只有自己的妻子。
既然相伴一生,那么这个名额给了自己的妻子,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科恩的解释,李承彦虽然不赞同,但是也没有表示反对——这是真正的用情至深,不是苏老坡那样儿的,自己虽然不赞同,但是却佩服他的选择。
回到荷兰之后,科恩没有丝毫浪费时间,甚至于连拥有大明户籍的事情都没有告诉自己的妻子。
已经读过很多大明书籍的科恩心里明白,大明之所以额外给了自己一个户籍名额,不过是千金买马骨而已。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自己出卖欧洲情报的行为得到了大明的认同,大明需要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一个标杆,告诉其他人跟着大明混的好处。
所以,自己就更不能懈怠了——只要自己表现的足够好,以后还用担心大明户籍名额的问题等以后自己拿到了更多在的大明户籍名额,还用纠结给谁不给谁的问题
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儿女,还有自己的那些情
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欧洲的苟雷
卖掉欧洲,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这些人连绞死自己的绳子都敢卖,卖掉欧洲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如果换个角度来想,很多人想卖掉欧洲都没有机会,而除了科恩之外的十六绅士,每个人都各自负责一摊子的事情,大量的眼线遍布整个欧洲,想要得到欧洲的情报然后再卖掉,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众人互相对视一番之后,又纷纷移开了目光——卖掉欧洲没问题,自己手里的情报如果被别人拿到就很有问题了。
敲了敲桌子之后,科恩又接着道:“绅士们,我想知道,在我去大明的这段时间里面,整个欧洲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神圣罗马帝国和诸侯国,还有教廷两者之间,英国佬之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怎么样了”
兰辛几乎是无师自通般的吐了个烟圈,笑道:“还能怎么样接着打呗,托他们几家的福,咱们现在的军火生意已经再一次扩大,连之前那些没有卷进来的诸侯国都参战了。
另外,现在英国佬那边才是真正的热闹,不光是保王党跟国会党在互相打仗,就连他们各自的平民也开始闹腾起来了。”
科恩愣神道:“平民他们的平民在闹腾些什么玩意”
耸了耸肩膀,兰辛接着道:“不知道从哪里传过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沼泽边上的黑帮》,讲述了七十二个骑士在英雄甘霖宋江的带领下起义的故事。
这本书的定价很便宜,便宜到几乎每个平民都能买的起,所以很多人在这本书的感召之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活动。
实际上,不仅仅是英国佬那边,其他的诸侯国里面也出现了大量的起义事件,因为很多平民都活不下去了。”
科恩这下子更懵逼了——沼泽边上的黑帮沼泽边上能诞生出黑帮组织还起义了然后这些平民还在学习这些黑帮的做法
咳了一声后,科恩开口道:“这本书是从哪里开始流传的出处呢各位绅士找到没有”
兰辛道:“当然,在欧洲,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我们东印度公司。
这本书最早是从奥斯曼那边传过来的,而最早的出处应该是大明帝国,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很容易就能买到。”
科恩点了点头道“其他的呢可还有什么新鲜消息么”
兰辛笑道:“哪儿来的那么多新鲜消息,无非就是你打我,我打你的,整个欧洲现在就是这么的热闹,再没什么其他的了。”
说完之后,兰辛才不经意的问道:“对了,倘若有了什么新消息,到时候是直接给你还是告诉谁”
心中暗骂了一声之后,科恩才笑眯眯的道:“当然不是告诉我,我虽然已经是帝国的百姓,但是却没有加入情报部门,自然也就不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等今天的会议完成以后,我会向诸位绅士们介绍帝国负责这方面的人,他是帝国情报部门锦衣卫特意派来的,负责咱们这边的情部收集和统计。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一声,我现在已经改变了自己姓,我现在姓李,以后请称呼我为李科恩。”
兰辛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李科恩能靠着出卖欧洲的消息换取了大明帝国百姓的身份,那么自己这些人也能。
问题在于,如果是通过科恩来传递情报,谁知道科恩会不会借机把自己的情报变成他的
毕竟,他李科恩也有好几个情人,更有十几个私生子,估计也需要很多的情报来替他的情人和私生人换取大明的户籍。
现在有了大明帝国那边派过来的人直接负责,自己这些人拿到大明户籍的时间就会大大的提前了——看科恩那个嚣张的样子,一个一个帝国帝国的,成了大明的百姓很了不起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是实际上,拥有大明帝国的户籍就是这么了不起,兰辛也是真的很羡慕,包括其他十几个人也是一样。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跑到神圣罗马帝国那边居住的大明商人们,所有的交战方都默契的避开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绝不会有一发炮弹错误的落在他们的房子上面。
毕竟,没有谁愿意招惹有些舰队撑腰的这些大明人,哪怕他们并不信仰上帝。
包括荷兰,也包括英格兰,甚至于包括被大明海军狠狠教训过的西班牙人,都没有人愿意招惹他们。
除了沙皇俄国之外——问题在于,就算是自己都一屁股屎的沙皇俄国有胆子招惹大明,那也得有大明的百姓住在俄国不是
想到沙皇俄国,兰辛又接着道:“对了,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宣布将盐税提高到1.3倍,这个消息你听说了没有”
李科恩摇了摇头道:“我刚刚从大明回来,对于沙皇俄国那边的消息还不太清楚。不过,你要是知道些东西的话,倒是可以告诉锦衣卫的人,他会替你整理情报再传回大明。”
兰辛道:“沙皇俄国的消息有用吗”
点了点头后,李科恩开口道:“当然,在帝国的最北方,帝国的无敌军队正在向着东方推进,未来早晚会有一天向西推进,到时候帝国就会与沙皇俄国发生交战。
也就是说,你现在如果能够通过你的渠道获得大量有关于沙皇俄国的消息,那么对于你获取大明帝国的户籍是很有帮助的。”
兰辛点了点头,随即岔开了话题。
如果沙皇俄国的消息没有什么用,那现在跟科恩说一下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东印度公司也要发展扩张,未来不排除向沙皇俄国扩张业务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这些情报跟自己获得大明户籍关联了起来,就不能立即告诉科恩了,最起码也要等到消息在锦衣卫那边登记了之后才能再说出来。
其他人几乎都是抱着相同的打算——分享消息可以,但是得等消息登记之后,保证自己能够捞到足够的好处了再进行分享,最起码不能现在就分享出来。
会议散去之后,李科恩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迫不及待的喊出了自己的妻子:“瞧,这是什么”
接过李科恩递过来的大明户籍册子翻来覆去的瞧了半天,李科恩的妻子也没有弄明白这倒是什么东西:“这上面的文字,跟你之前一直在研究的东方文字很像”
李科恩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以后不光是我研究那些东方文字,你也要一起研究了,必须得能看懂,会说,而且要教导我们的孩子会写。”
噗嗤一声,李科恩的妻子讥笑道:“好了,连你自己都写不好那些文字,你还想教导孩子们来写”
李科恩顿时涨红了脸道:“当然,我是写不好的,不过,我已经请了一个大明的读书人回来教导孩子们,我们也要跟着孩子一起学习。
这个册子就是大明帝国户籍的凭证,你将它收起来,藏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这是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