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因为其国主仅仅是名义上的国主,百姓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幕府做出来的,与其国主无关,多半还会认为他们的国主受了委屈。

    正是因为这一点,百姓们心中便天然的偏向了彼国国主,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幕府搞出来的。

    殊不知,幕府与彼国国主本就是一体,两者相依而存,不过是维持了一个平衡罢了。

    这一次政仁请求将兴子嫁给你,就是想要打破这种平衡,夺回原本属于彼国国主的权力而已。

    朱慈燝好奇的道:那依父皇之见呢?

    崇祯皇帝道:与朕何干?与大明何干?

    纵然是政仁没有将女儿许配于你,朕也要表示出支持政仁的态度,也只有这样儿,政仁和他的那些支持者,才有底气去对抗德川幕府,也只有这样儿,倭国以后才会乱起来,陷入王权与幕府的纷争之中,得到好处的却是我大明。

    朱慈燝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这些应该是治理天下的帝王心术,父皇跟儿臣说这些,是不是太过了?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朕早就跟你说过,你将会是辽王,或者以后可能会改成日本国王,这些帝王心术,你若是不懂,如何治理封国?如何治理臣民?

    都说是君王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你已经见过朕是如何马上得天下的,朕现在教你的,但是如何治天下,如何牧百官而御万民,这也是一国之主所必须要会的。

    刚刚升起的小火苗,顿时就熄了——自己确实想的太多了,父皇春秋鼎盛,自己确实没有半分的机会窥视那个位置。

    朱慈燝毕竟只有十二岁,虽然有些心机,却也做不到像崇祯皇帝一样的演技,最起码,面瘫影帝这份技能是没有掌握好的。

    见朱慈燝一脸失望的神色,崇祯皇帝又笑眯眯的道:你要记着,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

    好好做你的辽王,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要让你母妃担惊受怕,明白了么?

    被崇祯皇帝又一番敲打过后,朱慈燝心中一颤,恭恭敬敬的躬身道:是,儿臣定然牢记父皇的教诲,不敢或忘。

    见敲打的差不多了,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回去之后,去寻你母妃,还有你外公,让你外公替你准备人手,虾夷岛既然是兴子的嫁妆,自然也是你辽王的封地,怎可掌握在那些蛮子的手中?

    回到了沈颢给安排好的住处之后,德川家光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政仁:王上将兴子许配给明国皇子倒也罢了,为何要以虾夷岛为嫁妆?

    听着德川家光那带着质问的语气,政仁的脸色不禁黑了下来:难道,本王还需要大将军来教我怎样做事吗?

    德川家光冷笑一声道:虾夷岛上的那些虾夷奴,原本都是我日本抓来卖给大明的,现在王上直接将虾夷岛送了出去,那岛上的虾夷奴,还轮得到我日本来卖?

    更何况,虾夷之地面积有多大,你居然直接以之为嫁妆送了出去,我日本的国土一下子便少了四分之一!

    政仁嘿嘿冷笑道:那又如何?兴子是我的女儿!我才是日本的王!

    跪坐在一旁的德川和子想要开口劝说却又不敢,瞧着德川家光的脸色越来越黑,德川和子也越发的焦急起来。

    沉默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才冷冷的道:希望大王以后也能如今天这般!

    政仁冷笑道:如何?兴子的夫婿,乃是大明的皇长子,纵然你再如何不满,你敢动本王和兴子的半分毫毛么!

    德川家光干脆起身,拂袖而去:希望大王不要后悔才好!

    等到德川家光走了之后,政仁才软软的瘫在了榻子上面,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德川和子吩咐道:本王累了,准备安寝吧。

    德川和子起身去准备床铺了,刚刚屋子里面发生的一切,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送到了崇祯皇帝的岸头。

    崇祯皇帝看过之后,便示意王承恩将情报又递给了朱慈燝,笑眯眯的道:看出什么来了?

    朱慈燝皱着眉头道:父皇恕罪,儿臣却是没有看出来什么?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假的!这一切应该是德川家光和政仁临时起意,合伙演出来的一场戏!

    朱慈燝一脸懵逼的问道:请父皇赐教?

    指了指朱慈燝手中的情报,崇祯皇帝笑道:就算是政仁打算与德川家光翻脸,会蠢到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如果你真的以为他们都是蠢货,那就只能证明你自己是个蠢货!

    :第一更4000字送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见朱慈燝依旧不太明白,崇祯皇帝便耐着性子道:其实说白了,他们是在害怕,他们害怕朕,也在害怕大明。

    朱慈燝恍然,拱手道:他们害怕我大明突然向他们动手?

    崇祯皇帝点头道:不错,他们在害怕。其实不光他们,便是朝廷上下也在担心,除了武将勋贵们高兴,剩下的文臣们都在担心朕会突然要对倭国用兵。

    朱慈燝道:是了,现在我大明正在四处用兵,倘若再在倭国开战,只怕国库要吃不消了。

    崇祯皇帝笑道:孺子可教!小子,你是幸运的,你皇伯父和朕,可没有人来教导我们这些学问,等以后就藩了,好好对你国中百姓,好生的做好辽王。

    朱慈燝躬身道:是,儿臣记下了。

    眼看着就要到了崇祯十四年,施凤来却精神了起来,根本就没有要死的意思了大概是崇祯皇帝亲来探视,又让施凤来重新振作了起来?

    就连给施凤来把脉的御医都啧啧称奇:老夫行医也有数十载,施大人这般情况,倒还是第一次见。

    还记得老夫随陛下刚至九州岛时,施阁老的脉象轻按不得,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分明已经是命不久矣之象。

    如今施阁老的脉象却是不浮不沉,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分明有如常人,真是奇哉,怪哉?

    崇祯皇帝却是哈哈一声笑道:施阁老的病既然去了,那便是好事,又何必纠结于脉象沉浮?

    言罢,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施凤来:施爱卿现在是如何想的?是继续留在九州岛,还是随朕一起返回大明?

    施凤来沉吟道:臣如今已是八十有六,再难供陛下驱策,不如随陛下回明,告老归乡罢。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应道:也好,回到大明之后,施爱卿便好生休养着吧,挂个内阁顾问衔,若是无事,朕自然不会让人去打扰施爱卿,若是有事,施爱卿也少不得再为朕出些主意?

    见施凤来点头应下了,崇祯皇帝又问道:对于倭国之事,施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本来崇祯皇帝连施凤来的谥号什么的都已经想好了,结果施凤来好了,身体正常的简直不能再正常,崇祯皇帝自然也就将话题转向了倭国的事情上。

    施凤来斟酌着道:启奏陛下,臣原本担心的便是我大明会突然之间对倭国用兵,故而留了书信给沈总督和李岩,如今看来,却是用不上了。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区区倭国,若欲平之,不过是转手之间的事,朕又岂会为了区区一个倭国而打乱了大明的计划。

    施凤来躬身拜道:陛下英明。只是,微臣始终搞不明白,陛下为何对于倭国如此仇视?

    施凤来觉得自己得弄明白这个问题,憋在心里好久的问题,必须得搞明白才行,反正自己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多活一天都是赚的,也不怕再触怒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陷入了沉思。

    自己为什么恨倭奴?

    是啊,自己为什么要恨倭奴?

    比起倭奴,建奴屠杀的人数比倭奴更多吧?在亿这个单位面前,倭奴才屠杀了多少?简直就跟纯洁的小白花一样!

    可是自己为什么还是要恨他们呢?

    想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突然想通了。

    自己就是恨他们,没有什么理由,就如同自己恨着建奴一样,倭奴也一样该死!

    为了南京大屠杀,为了731的那些冤魂,为了倭国一次次的噬主,自己恨他们还需要理由吗?

    原子弹下无冤魂!

    崇祯皇帝自认为做不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一样。

    这两位先生是圣人,他们的家族中都有亲人殉国,而且还有放弃名校而选择参军,成为第一批飞行员的家人。

    可是这两位先生,在美军对日本进行轰炸的时候,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林先生甚至以停药为威胁。

    但是,这两位先生却对北京古城墙以及很多古迹的拆除视而不见,或许是因为对于北京的古城墙见的太多了,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或许是因为对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出于喜爱?

    但是,不知道这两位先生是否记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九泉之下,可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崇祯皇帝做不到这么圣母,真圣母也好,假圣母也好,崇祯皇帝的本质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民族主义者,哪怕是崇祯皇帝可以做到把苗族等其他民族当兄弟,对于建奴和倭奴,崇祯皇帝却始终是带着恨的眼光在看着。

    为了那一亿的冤魂,为了那三十万的冤魂。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忘记了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大明子民永远不能忘却白江口之战,永远不能忘记万历远征朝鲜,永远不能忘记东南倭乱,永远不能!倭国不除,朕心不安!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之后,崇祯皇帝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些沙哑。

    不光是崇祯皇帝,就连施凤来也是吓了一跳。

    崇祯皇帝说翻脸就翻脸的事情,也干过不是一回两回,朝堂上翻脸砍人也有过无数回的先例了,可是像现在这样儿的情况,却是头一回出现。

    沉默了半晌之后,施凤来躬身道:臣记下了,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敢或忘。

    接着话风一转,施凤来又接着道:不知道此番回国,陛下想要从哪里登岸?

    施凤来不敢再接着问下去了,崇祯皇帝的回答有些不尽不实,问题是,崇祯皇帝怎么说,自己也只能怎么听,再问下去,搞不好崇祯皇帝能当场就掀桌子。

    狗命要紧,安全第一。

    崇祯皇帝道:从天津港登陆吧。早在天启七年的时候,朕就已经说过了,要以天津为试点,许多新政也是在天津试行的,朕早就有意去看看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却又接着吩咐道:命人传信给皇后,着锦衣卫护送皇次子到天津港处等着朕。

    另外,让温爱卿和郭爱卿也一起来天津,其他几部的大人,却是不必再请了。

    王承恩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眯眯的道:施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施凤来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只要要回到大明了,这心里却开始打起了鼓。

    见施凤来开始逗趣,崇祯皇帝也哈哈笑道:数载在外不归家,施爱卿心中说不定有多么想念家中儿孙,这一次正好回去看看,也好生陪陪家人。

    另外,朕还有个问题要问一下施爱卿的意见?

    施凤来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朕早先也有言在先,凡阁臣或者诸部尚书告老,可出银子认购一地为总督领地,不知道施爱卿看上哪里了?

    施凤来摇了摇头,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臣已经替他们挣下了偌大的农业,倘若他们有进取心,便靠着自己吧。

    倘若他们都不成气,纵然微臣再给他们留下一块封地又能如何?早晚也会败光,倒不如让他们诗书传家,才是长久之计。

    崇祯皇帝伸手指了指施凤来,笑道:施爱卿倒是看的开,也奉行如仪。殊不知,许多人都堪不破这个关口,便是连朕也不能免俗。

    施凤来抚须笑道:非是陛下不能免俗,乃是陛下心怀天下之故,微臣远不能和陛下相比。

    被施凤来这么一拍,崇祯皇帝的心里也高兴了几分,当下便命众人散去,各自准备回国之事。

    直到三天之后,声势浩大的舰队才在一通炮响之后缓缓起航,向着朝鲜方向而去。

    望着渐行渐远的舰队,政仁抹了抹额头,与德川家光对视了一眼之后,才回到了住处,接着又分别向沈颢辞行,往京都方向而去。

    出了九州岛时间不长,德川家光的车队便赶上了先行一步的政仁车队,德川家光也上了政仁的车驾。

    德川和子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起来,生怕政仁和德川家光再吵起来现在不是在九州岛,万一德川家光暴怒之下把政仁给砍了,都没有地方去喊冤。

    政仁却挥了挥手,示意德川和子到了另外的车驾上之后,才开口道:先是九州岛,再是虾夷岛,下一次又是哪里?

    德川家光默然。

    是啊,被大明强逼着割让了九州岛,虽然说的是租,可是能收回来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这一次又主动奉上了虾夷那么大的一块地区,整个日本可以说是五分之二的土地都落入了大明的手里,剩下的五分之三,何时送给大明?

    然而不送又不行。

    自己不是傻子,政仁也不是傻子,甚至于倭国的朝堂上面,都没有太多的傻子。

    几乎世人都知道,崇祯皇帝对于倭国的印象不太好,当初还要征伐倭国,虽然这一次避了过去,下一次又该如何?再割哪里的土地?

    沉寂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才开口道:唯今之计,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

    政仁哦了一声道:要么投降,要么宣战?

    德川家光点头道:兴子是我的外甥女,她能嫁给辽王,也算是她的福份。若是借着这个机会内附,其实对于我倭国上下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

    政仁道:开战呢?

    德川家光的目光有些怜悯:如何开战?凭什么开战?我日本可有与大明舰队一战之力的水师?我日本可有能够阻止大明战船的海防?我日本武士,可能打得明军士卒?

    一连串的反问,顿时让政仁沉默了下来。

    倭国虽然孤悬于海外,可是对于大明的实力还是了解一些的。
1...497498499500501...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