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而这些武夫们就可以举着刀剑唱着歌儿去平叛,去分军功好处全是武夫的,坏处可就全落到自己头上了。
纠结了半天,又与众多大佬们商量了半天之后,来宗道才咳了一嗓子,示意文武大臣们各自因到各自的位置上去。
等到大帐之中再一次静下来之后,来宗道才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方才与众位同僚商议了一番,在这些前唐遗民的事情上,却是难处颇多。
崇祯皇帝饶有意味的嗯了一声后才问道:比如说呢?
来宗道躬身如仪:最大的问题便是土地。中原原本就没有多少空闲的土地,纵然藩王们将封地置换到了海外,空出来的土地只怕还是不够分配给这些人。
民无地则不安,没有土地的百姓连吃喝都会成为问题,而官府又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么些人这对其他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
因此,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征求一下这些人的意见,看看他们是留在曼尼普尔,还是愿意回到大明?
若是这些人愿意留在曼尼普尔,则是再好不过了。
若是这些人不愿意留下,而想着回到大明,其实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安置。
崇祯皇帝这下子有些感兴趣了。
这些人如果愿意留在曼尼普尔,倒还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头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选出足够的官员来缅甸。
本着一头羊是赶,两头羊也是放的原则,吏部多弄点儿人出来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给郭老抠发点儿年终奖。
等着这些官员来了之后,阿萨姆和曼尼普尔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内地的那些地方没有区别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说汉语写汉字,连科举都是同样的一套东西,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就像是新明岛一样,现在新明岛上的百姓还能感觉到新明岛与大明的区别吗?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岛的蛮子们清理干净了以后,新明岛那里跟大明本土几乎就是一模一样的,除了离大明远一些。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也知道,让这些人继续留在曼尼普尔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说是故土难离,从天宝年间到崇祯年间,足足千年的时间过去,这里大概也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故土。
然而这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汉人,他们的骨子里那种对中原土地的怀念,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这千年里面,虽然在曼尼普尔繁衍生息,可是这千年的时间里,征战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儿,再加上天灾**,真要说这些人对于曼尼普尔有多深的感情,却也不见得。
所以,这些人有很大的机率会选择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脑袋一热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脑袋抽疯的原因,对于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问题上,还真的没有考虑太清楚
而这些问题却又真实存在,想想都让人头大。
现在来宗道居然说还有另外的安置办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道:来爱卿不妨说一说,看看是什么好点子。
来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这些前唐遗民愿意回归大明土地,那曼尼普尔这里可就空下来了?
崇祯皇帝眉毛一挑,顿时明白了来宗道的意思。
腾笼换鸟之术。
(可能引发降维打击的内容,自行脑补,大概两万字,顶五更的欠更!)
这些前唐遗民回到大明之后,曼尼普尔这里确实就空下来了没有百姓居住的领土还能算自己的领土吗?
难道,随便抓两个卫所过来守卫着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儿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么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谁来给谁一百亩呢,也不能就这么荒着不管了不是?
而腾笼换鸟之术虽然在后世属于阴损到断子绝孙都不为过的招数,可是放在现在的大明,却根本就没有这个顾虑。
前唐遗民跟大明百姓有什么区别没?
有,前唐遗民一辈辈的生活在曼尼普尔近千年的时间,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不好说,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这一点之外,剩下的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些人的饮食习惯上可能会偏向于曼尼普尔这里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区别不大,更不要提汉字汉语依旧在被这些人使用。
从文化饮食再到服装生活习惯,这些人跟大明百姓几乎就是一模一样,扔在大明也不会显眼。
被移民出来的大明百姓到了这进而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不习惯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还是原来的邻居,顶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东的可能会遇到山西的做邻居,仅此而已。
至于原本的蛮子大明的铁路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劳工呢!
如此一来,腾笼换鸟之术实行起来,就完全的没有问题了。
赞赏的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来爱卿的提议不错,朕会认真考虑的。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干脆提笔在面前的一张白纸上面写了起来。
成国公对曼尼普尔前唐遗民整编之事,朕已知之。令其指挥使对汉唐遗民进行普查,统计愿留者几何,原归者几何,待地方官员来彼之后,便造黄册。
诸事完毕之后,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之极,曼尼普尔卫指挥使,尔掸国国主一并前来。
崇祯皇帝的回信很快就被送回到了朱纯臣的手里。
朱纯臣也没有任何的废话,在搞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图之后,直接就把曼尼普尔卫指挥使乐文给找了过来。
乐文这段时间几乎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离家千年的游子,虽然没有对家这个概念有一丝的模糊,但是对于未来会怎么样,所有人还是带上了一丝迷惘。
当大明天兵到缅甸的时候,乐文这些被一辈辈灌输了故国这个概念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找到大明的天兵,然后回家。
可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所有人又都迷茫了。
该不该回去了?
祖祖辈辈都想着回去的故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里的一切,真的就这么舍弃不要了吗?
然而迷茫归迷茫,所有人收拾行装的速度也没有慢下来等待了千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天?
被任命为指挥使的乐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不断的忙碌。
每一家每一户都得走过瞧瞧看看,然后叮嘱要注意的事项,还得做好各方的协调和安排。
乐文觉得操刀子砍人比这些破事儿更适合自己。
等乐文到了朱纯臣的大帐之中后,朱纯臣便开门见山的道:本督找你来,乃是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
乐文直接便抱拳拱手道:请公爷示下!
朱纯臣道:其实也没有什么,说简单的话,其实也挺简单。回去之后,你派人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愿意留在这里,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大明?
乐文闻言,便有些迟疑了。
自己该怎么回答?说所有人都想着回到大明的土地去?可是又舍不得这里?
朱纯臣见乐文满脸纠结的样子,便笑着问道: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外?
乐文躬身道:公爷,卑职前几日听说阿萨姆要内附天朝,此地以后便会和天朝的州府一般无二?
朱纯臣点头道:不错。等到诸般事宜都交接完成之后,这里便会成为曼普州,还有阿萨府。
到时候,吏部会相应的派出巡抚和各级官员来此上任,连铁道部也会想办法将铁路修到这里来。
乐文不清楚铁路是什么东西,没见过的东西实在不好猜测用铁铺路?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但是这里以后会彻底成为大明的疆土,却是明摆着的事实。
那么,自己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的回到故国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也是故国的一部分了啊!
颇为迷茫的乐文想不明白,却还是向着朱纯臣拱手道:请公爷放心,卑职一定将此事统计明白。
朱纯臣嗯了一声后,又接着问道:尔等祖上乃是大唐折冲府军士,如今,还有多少儿郎能拿得起刀枪上阵?
:更新还是晚了一些,累成狗了。第一更4000字送上。睡一会儿再起来接着码字。
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
朱纯臣的话,顿时让乐文激动了起来。
祖上一辈辈流传下来的传说之中,陌刀阵几乎是无敌的——陌刀阵出,人马俱碎!
如果不是陌刀,自己这些人祖先也不会在这里打下一片立足之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陌刀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自己这些人的作战方式也已经与祖先们的作战方式大有不同。
可是,没有足够的武力保证,自己这些人,包括自己这些人的祖先,只怕早就被消灭掉了,如何在这片充满了战争与杀戮的土地上面立足?
这里,处处都是那些叫嚣着要让自己这些人下火狱的敌人啊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之后,乐文才拱手道:回公爷,我等流落在外,若是不能征战厮杀,只怕早就被人吞并了,哪里还能等到天兵前来?
朱纯臣点了点头道:老夫会派军中的掌书记还有京营的指挥使协助于你。曼尼普尔卫,不能只是一个空架子,更不能只是一个名号!
乐文顿时大喜,拱手道:谢公爷!只是,卑职还有个不情之请?
朱纯臣笑道:你只管说来便是。
乐文道:公爷,卑职等久居此地,适应的也是这里的厮杀,至于陌刀
苦笑了一声后,乐文才接着道:不瞒公爷,陌刀锻造之法与使用之法,早已失传,卑职等人都已经不会使用陌刀了。
朱纯臣却是笑了,只是大笑之中却带着点苦涩:离家千载,失去了多少好东西?连老祖宗传下来的陌刀之法都失传了!
连大唐自己都玩水起陌刀了,这些流落在外的士卒和他们的后人还能玩的起?想想都不太可能。
《旧唐书·李嗣业传的记载,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如墙而进,所向无前,人马俱碎这种说法主要是形容李嗣业的神勇。
虽然陌刀手都是军队里专门挑出来的大力士,但人马俱碎并非是所有陌刀手都能用出这个效果,只有身长七尺的李嗣业才能做到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的效果。
重甲配陌刀威慑力还是很强的,哪怕是面对骑兵都能硬刚。
但是,这种重甲配陌刀的阵容实在是太奢侈了,首先就是士卒的挑选,说是百里挑一甚至于万里挑一都不为过。
其次就是重甲和陌刀——这两样东西的打造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偏偏用于战场上,这玩意就跟消耗品一样!
最后,使用陌刀的士卒,训练强度在那里摆着,饮食和补给的消耗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么高昂的成本面前,别说一般的穷国小国养不起,就连大唐这种土豪式的强国,养着也费劲。
这玩意的硬性指标就放在那里,装备不达标就是找死,士卒不达标就玩不动这套装备,后勤不达标同样玩不动。
所以,安史之乱后,如墙而进的陌刀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摆了摆手,示意乐文不必愧疚之后,朱纯臣才接着道:即便尔等还会使用陌刀,只怕也用不上了。
如今的大明与盛唐还有故宋都是不同的。
刀枪剑戟这些装备虽然还在使用,可是正慢慢的被火铳和火炮所取代,陌刀自然也就派不上多大的用场了。
乐文闻言,神色也不禁有些黯然——陌刀,就是自己这些人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这些人心中的骄傲,哪怕已经失传,已经没有人再会使用这种仅存于传说中的装备。
但是,乐文也知道朱纯臣所言非虚。
前段时间拉着那个那纳什么玩意的特使观看火炮集射的时候,乐文的心里就已经悄然将大明的火炮跟传说中的陌刀进行过对比了。
结论是打不过。
除非是近身接战,让火炮失去作用,或许陌刀阵能仗着传说中的重甲硬扛往火铳的攻击,进击平推掉火铳军阵——然而,这种可能发生的机率基本上为零。
朱纯臣接着道:你回去之后,挑选好了士卒,组建成曼尼普尔卫之后,会有人去指点尔等该如何训练,如何适应我大明的火铳与火炮。
一应的装备,也会在尔等随本公到达缅甸之后,由那里的舰队转运过来,分发给尔等装备上。
巴尔普坎走了,带上自己的大小老婆和小姨子,大儿子小女儿等人之后就出发了,除了随行的护卫的那些被阉割了的侍从,巴尔普坎没有通知任何人。
心凉了啊!
祖祖辈辈都统治着这一片土地,自己也算是对百姓过得去,可是如今呢?
那些个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大臣,又有哪一个不是盼着自己内附呢?
自己内附之后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内附之后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好处,这就足够了。
所以,巴尔普坎准备好了地图还有户籍民册之后就走了——不留在这个伤心地了。
以至于朱纯臣和张之极都没有想到,巴尔普坎会来的这么快。
这一回,朱纯臣和张之极没有再说那些阴阳怪气的屁话,更没有拿着刀子比比划划的吓唬人,而是口称殿下,让巴尔普坎的心里好受了好多。
虽然从王上变成殿下,可是王上是什么王上?殿下是什么殿下?岂可同日而语?
这么一想,巴尔普坎的心里又变得美滋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