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高迎祥心疼地道:他娘的,还是没想到官军中也有能人!

    王和尚也是恨恨地道:老张就这么没了,可是咱们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办法替他报仇雪恨。

    高迎祥点点头,原本还担心王和尚因为心疼张应金战死而冲动之下胡来,如今看来,却是比自己想象中要好的多了。

    沉吟一番,高迎祥道:不管咋说,咱们短时间内是拿延安府没办法了。

    见王和尚一副赞同的表情,高迎祥又道:罢了,咱们先去打安定。他娘的,等汇合上了王嘉胤兄弟再说旁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为薪,煮肉为食(4千字第一更)
    高迎祥和王和尚带着收扰完的溃军一路北上跑了,紧赶慢赶结果还是晚了两天的崇祯皇帝一下子就扑了个空。

    本来在过了野猪峡时,崇祯皇帝便收到了战报说高迎祥叛军在攻打延安府。

    历史小的崇祯皇帝不知道高迎祥原本历史上是怎么发家的,但是只要是提到高迎祥这个名字,崇祯皇帝便有股抑制不住的激动。

    不激动不行啊,李小哥没找到,别他娘的是已经投奔了高迎祥吧?

    所以抱着早点儿怼死高迎祥,早点儿解决到快递李小哥的心思,崇祯皇帝干脆带着一万五千骑狂奔向延安府,等到了府城下才发现一场大戏都散了场了。

    暗骂了一声彼其娘之,崇祯皇帝也只能率兵先进了延安府没说的,延安府选择的人比西安府的还要多,这事儿得问问,不问清楚了可不成。

    延安府,府衙后院的正堂之中。

    看过延安府锦衣卫千户所的密报之后,面沉如水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恭恭敬敬站着的延安府知府张辇和行都司指挥使赵平,屈指敲了敲桌子,崇祯皇帝吩咐道:诏巡按御史李应期,湖广副兵备道马茂才前来见朕。急诏延绥副总兵杜文焕回延安府前来见朕,所部兵马由京营看押。

    一直随侍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方正化躬身应是,接着便命人去传召崇祯皇帝刚才说的这几个名字。

    待到巡按御史李应期和湖广副兵备道马茂才来到巡抚衙门的后院见到崇祯皇帝后,却是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善。

    二人心中咯噔一声,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惹得这位爷不高兴了,心中忐忑不安地向崇祯皇帝见礼问安之后,便站立在一旁,等候崇祯皇帝问话。

    若说在场之人,唯有延安府知府张辇心中暗自高兴不已。

    这李应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惹到了皇帝,只消自己在旁边敲敲边鼓,不所此人不除,到时候,谁还能来参奏自己一本?

    果然,崇祯皇帝开口问道:李应期?

    体态宽硕的李应期硬着头皮应道:臣在。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接着道:朕看你是万历丙辰年间进士?

    李应期闻言,颇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怎么突然就想起来问这个:启奏陛下,臣正是万历丙辰年间进士。

    崇祯皇帝又嗯了一声,接着问道:你升迁陕西巡按御史的时间也不短了,你来跟朕说说看,眼下的民变到底因何而起?又当如何而治?

    李应期斟酌了一番后,拱手道:启奏陛下,陕西之地连年凶荒,灾以继灾,至今岁则酷烈异常。

    至陛下御极,崇祯元年三月至今,数月不雨,以致于秋,三伏亢旱,禾苗尽枯,赤野青草断烟,百姓流离,络绎载道。臣尝便衣出行,所经之处,灾民数百成群,拥道告赈。

    及且延安之宜洛等处,西安之韩城等属,报有结连回罗,张旗鸣金,动以百计。白昼掠,弱肉强食。盖饥迫无聊,铤而走险。与其忍饿待毙,不若抢掠苟活为上。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李应期,嗯了一声后道:那你说说看,如今延安府西安府皆有饥民揭竿而起,又当如何治之?

    李应期斟酌一番,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大明自有国法,纵然再有天灾之因,然则诸贼反叛却是事实,臣以为当进兵围剿,早早灭之为宜。

    崇祯皇帝却是意外了。

    这李应期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御史,此时不应该为民请命?不应该求自己从轻处理?再说些甚么只诛首恶以彰显天恩浩荡一类的话?

    如今倒好,这家伙直接要求大军围剿,尽数灭掉?

    这个灭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只要选择了的家伙们,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送去见阎罗王好了。

    只是意外归意外,崇祯皇帝却又略过了李应期,望向了马茂才,问道:马爱卿呢?又是如何看的?

    马茂才却突然间红了眼眶,跪地道:陛下,陕西灾民,苦哇!

    一句苦哇说完,马茂才整个人却已经是涕泪俱下。

    崇祯皇帝却是面无表情地道:怎么个苦法,你跟朕详细说说。

    马茂才先应了是,接着又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和鼻涕,这才哽咽道:启奏陛下,臣老家便是这延安府,只是因为任上一些公事,这才回乡。

    只是臣到了延安府才知晓,自从去见识,延安府已经是一年无雨,至今年**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

    至上月末,蓬草已被食尽,饥民惟有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一番话说完,马茂才却是不哭了,反而呵呵笑道:只是如今城外还有多少树有皮?只怕剩下的,却是只有观音土能吃了。

    崇祯皇帝再小白,也知道观音土是什么玩意。

    这东西在崇祯皇帝穿越前,曾经不止一次的在中见到过这东西,据说只要吃上一点儿便能管饱,只是过不了几天,就得腹胀下坠而死。

    崇祯皇帝心中正自想着观音土的事儿,却听马茂才接着道:至此,民有不甘于食土以死者始相聚为盗,而稍有积贮之民则为盗所劫,那被劫之人又如何活命?便是告到了官府,亦未必能抓得到众多强人,便是抓到又能如何?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

    更可异者,童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更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薰天。

    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矣。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

    崇祯皇帝的脸色却是再也维持不住那副面瘫的样子,嗯了一声后问道:那又该如何平息?

    马茂才红着眼睛道:臣请陛下多发粮食,以赈陕西!

    一句话说完,便将头重重地叩在地上,也不起身。

    崇祯皇帝又嗯了一声,说道:起来罢,赈济的粮食,朕早就准备好了。

    只是一句话说完,崇祯皇帝却突然冷笑着看向了张辇:张爱卿,你来告诉朕,朕准备的赈济粮食,去哪儿了?

    张辇讷讷无言,崇祯皇帝却冷笑道:你道朕为何要召李爱卿与马爱卿前来?

    或者,你还当你干的那些破烂事儿,朕不知晓?汝视厂卫如无物也?

    崇祯皇帝两句话说完,张辇这才反应过来,皇帝召见李应期和马茂才,根本就不是因为这两人惹恼了皇帝,而是冲着自己来的!

    脑子转过弯来的张辇正欲说话,却又听崇祯皇帝道:你送了两幅字画给李应期,却不曾想他收下之后便转身交到了锦衣卫罢?

    眼见张辇额头上已经开始冒出了冷汗,崇祯皇帝却又笑着道:朕原本以为这大明的官场已经烂透了,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但是很好,还是让朕见识到了还有李爱卿和马爱卿这样的臣子,朕心甚慰啊。

    此时崇祯皇帝却是颇有些自言自语的意思,根本就不管张辇回不回答,自是自顾自地道:这府衙破破烂烂的倒是没修,这个朕知道,可是外面那座假山下面又埋了多少东西?

    说完,也不管张辇如同死灰一般的脸色,崇祯皇帝直接吩咐道:派人去将东西起出来,清点一下。

    同样在大堂中的张之极拱手应是,接着便派人去院中的假山底下开始挖了起来。

    崇祯皇帝见张之极已经派人去了,只是屈着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面前的案几,却不开口说话,一时间整个正堂便沉寂了下来。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别说是本来就已经面如死灰的张辇了,便是守城有攻的赵平,再加上被崇祯皇帝从西安府召唤过来的唐王世孙朱聿键,还有张之极等人,都是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足足小半个时辰,整个正堂之中皆是无人说话,只有崇祯皇帝那手指轻轻敲在案几上发出的轻响,却是有如万斤巨锤,重重地夯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连张之极都打算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时,张自明才大步走进了正堂,单膝跪地道:启奏陛下,假山下的东西都已经挖了出来。

    崇祯皇帝还没有开口说话,却只闻得一股子尿臊味开始在正常之中蔓延,接着就听得噗通一声,正是延安府知府张辇再也承受不住这般无力的压力,跪到在地,两股间湿漉漉的,明显是已经尿了裤子了。

    跪倒在地的张辇磕头如捣蒜:陛下,臣有罪,臣罪该万死,求陛下开恩。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不着急,咱们先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

    张自明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拱手道:启奏陛下,假山下共埋十六个箱子,其中八个箱子之中,每箱有银百六十锭,每锭五十两,共计六万四千两。另有两个箱子,每箱有金三十锭,每锭亦为五十两,共计三千两,合银三万两。

    其余四个箱子,两个装的乃是些一些古籍和玩物,另外两个装的则是自汉时起及至本朝的一些名人字画,其中价值,臣无法估量。

    等听完张自极所报的这些东西之后,张辇的脸色更显灰败。

    就连此前一直不曾说话的朱聿键也傻了眼。

    没错,大明的官老爷们想到弄到这么许多的东西,可不单单是有钱就能行的,就些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差钱的朱聿键都开始佩服这延安府的知府大人了这捞钱的本地,当真是高明无比。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道:张爱卿,你来告诉朕,这其中可有错误?可曾有厂卫之人栽赃陷害于你?

    见张辇不说话,只是默认,崇祯皇帝例接着道:方才你说让朕开恩,朕便想了想,到底能不能为你开这个恩。

    听着崇祯皇帝话语中戏谑的意思,张辇已经是万念俱恢,就算是脑中已经一片空白,张辇也知道自己这回是完蛋了,而且是妥妥的九族一起完蛋。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淡淡地道:可是不成啊。都说朕是天子,乃是代天牧民,这天下百姓便都是朕的子民,你害了他们,你让朕怎么对你开这个恩?

    当然,就算不顾及这一点,朕想要对你开恩,那你让被朕剥了皮的前首辅大臣黄立极怎么想?让其他被挂在竿门与黄立极为伴的大臣们怎么想?

    话音一转,崇祯皇帝却又笑道:你看,朕都气糊涂了不是?他们已经都不用想了。

    见张辇已经是认命的样子,崇祯皇帝才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绕过案几,来到了张辇的跟前。

    张辇看着崇祯皇帝的鞋面,也干脆放弃了求饶的想法,反正自己是死定了,倒不如留得些读书人的体面罢。

    崇祯皇帝却突然抬起脚狠狠地踹向了张辇,直将张辇踹得翻了个跟头。

    突发的变故让刚刚随着崇祯皇帝起身而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的朱聿键一愣,见同样站着的张之极和方正化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朱聿键只得拱手道: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崇祯皇帝却是不理会朱聿键的劝说,只顾着一脚接一脚的踹向张辇,边踹却是边骂道:王八蛋!大明何曾亏待了你了?高官得作,美妾得取,俸禄银子可也没少你一分?

    如今你他娘的逼得延安府大乱,你就不怕灾民进城后把你给煮来吃了?等到吃完了你,这些吃红眼的灾民是不是就该冲进京师把朕也吃了?!

    崇祯皇帝正在边踹边骂,却听得门外小太监通报道:启奏陛下,延绥副总兵官杜文焕觐见。



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决(4千字第一更)
    崇祯皇帝这才又恨恨地踹了一脚张辇,吩咐道:宣这个混账进来!

    等到生得虎背熊腰的杜文焕进来跪拜之后,崇祯皇帝却是一脚踹向了杜文焕。

    杜文焕本来对于崇祯皇帝传召自己就有些摸不清头脑,如今被踹了一脚,却是更糊涂了。

    再联想到自己刚刚带兵到了延安府,就先被京营将士卒给看管起来,自己被命令独自一人前来见驾,杜文焕心中就更是忐忑不安。

    只是想想自己也没干什么过份的事儿,除了吃点儿空饷,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因此虽然挨了一脚,杜文焕也也不是很担心再者说了,皇帝肯先踹一脚,说明火气就没到杀人的份上不是?

    老老实实的跪好后,杜文焕才叩头道:陛下息怒,望陛下保重龙体。

    崇祯皇帝却是气咻咻地道:保重个屁!朕来问你,朕的旨意是什么?

    杜文焕被崇祯皇帝给问得一脸懵逼,忐忑地道:陛下恕罪,臣不知陛下所指的是哪道旨意?

    崇祯皇帝嘿嘿冷笑一声道:关于这些叛军的旨意,朕是怎么说的?

    杜文焕恭恭敬敬地道:启奏陛下,陛下旨意中所说,乃是愿降者发配海外,不降者死。

    崇祯皇帝听了,笑意却是更冷:那朕再问你,安塞城外小胡庄的一百九十九口,都哪儿去了?张家庄的三十七十五口,又哪儿去了?

    杜文焕闻言,心中当时就是咯噔一声,暗道坏了。

    自己在小胡庄和张家庄干了些什么,自己当然知道。但是这事儿怎么就他娘的让皇帝知道了呢?看起来自己手下还是有锦衣卫的探子,这事儿要是能糊弄过去,回头一定要再小心一些。

    杜文焕正想开口辩解,却听崇祯皇帝阴森森地道:先是曲解朕的旨意诱降,然后再命令降了的百姓拿起刀,然后再以降而复叛的理由杀掉。

    杜文焕,你可真能耐啊,你这是把百姓和朕都给当成傻子耍吗?

    杜文焕一听,果然就是自己干的那些屁事儿,看起来崇祯皇帝还是知道了。

    无奈之下,杜文焕还是伏地拜道:启奏陛下,臣曲解圣意,有负陛下圣恩,臣罪该万死!

    崇祯皇帝气哼哼地道:今天你要不能给朕个说法,朕就给小胡庄和张家庄那几百口的百姓一个交待!
1...118119120121122...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