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1980开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根黄山
两百多人的接线员,放下一个电话,立即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是,我们知道,谢谢你为那些难民的捐款,这是捐款账户.......什么,你要捐款10万美元,谢谢.......”
电话那端,琳达放下了电话,难民不难民的她不在乎,吴见夜是自己的老板,还是自己的合作伙伴,现在他在台上唱歌,自己自然要捐款表示一下了。
当然也有吴见夜的歌迷,真正因为他捐款的。
“对,我们捐10万美元,现在就捐......”
.......
babymaybesomeday.
dontucry!
dontyouevercry!
dontyoucrytonight!
随着最后的歌声结束,现场的十万人大合唱,终于告一段落了。
不过这并没有完,黄嘉驹等人对视了一眼,《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前奏也响了起来。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大家应该相互微笑
搂搂抱抱这样就好
.......
汉语的摇滚曲,第一次在现场向全世界的人展现出来,不过这次台下的观众虽然也有人在跟着吴见夜一起哼唱,但毕竟是汉语,所以没有展现出来之前《don’tcry》十万人大合唱的情况。
不过即便是这样,现场的气氛依然喧嚣,每个人都在嘶吼着,疯狂的甩动着自己的双臂,语言不通,但是音乐是相通的,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远在沙特的一位皇储,此时正坐在自己豪华的客厅,一个可以骑自行车的客厅,现场观看着这场演唱会。
坐在意大利纯手工制作的沙发上,旁边窝着一只白色的狮子,乖巧的跟一只小狗一般,他拿起了自己旁边的电话,拨通了演唱会的热线电话。
“我捐款一百万美元!”
简短而有力,土豪属性展露无疑。
同时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一位留美男人,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同样他也在观看这场演唱会,其实他不是什么歌迷,只是知道了在这场演唱会上会有华夏人上台唱歌,他才关注的。
不过当他看到吴见夜在台上的演唱会后,在遥远的美利坚听到了国人的声音,国人的歌曲,看着台下万人歌迷为了这个人在欢呼,他还是忍不住的骄傲起来。
自诩一向理智的他,忍不住的拿起电话,捐了一万美元。
同时他也想着等到这场演唱会出录像的时候,一定要寄给自己远在华夏的儿子听听。
那个混小子,虽然好多年不见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一直都很喜欢唱歌,为了这个,也让他成为了家族内学习成绩最差的那个,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考上水木大学。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拯救生命】下(4000+章节,求订阅~)
‘拯救生命’演唱会结束了,但是这场演唱会所引起的轰动,并没有因此消失,各国都在报道这场演唱会。
即便是远在东方的华夏也报道了这场演唱会。
《人民x报》对这场演唱会也发表了文章,只不过在另一个时空,这场演唱会因为没有华夏人的参与,所以只是寥寥的介绍了几百个字而已。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这场演唱会有吴见夜的参加。
《人民x报》接到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吴见夜他们自然熟悉了,之前吴见夜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报道过吴见夜的消息了。
但是这次不同啊!
吴见夜在国内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名电影导演,一名电影演员,现在怎么突然就成了一名歌手了,而且还参加了如此重大的一个演唱会,这一时间让《人民x报》内部不敢相信。
但是前方却实实在在的传回了吴见夜当天演唱的照片,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现在这个时候国内正是寻求发展,寻求外界认可的时候,吴见夜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成就,他们自然要加大力度报道了。
《我国导演吴见夜登上全球最伟大的演唱会!》
……13日中午,音乐会首先在伦敦威姆布莱体育场开幕,72000多名听众出席了音乐会。两小时后,有九万人参加的在费城约翰肯尼迪体育场举行的音乐会也宣布开始……
参加演唱的歌手中,赫然有我国导演吴见夜的身影,他的出现让世界看到了华夏.......
随后《人民x报》更是大篇幅的介绍了吴见夜的专辑《横空出世》在欧美等地获得的荣耀,一时间吴见夜的名字充斥在了国内的大小报纸媒体上。
在国内沉寂了大半年的吴见夜,再次出现在了国内观众的视野中,这一刻所有的华夏人都知道了吴见夜不仅只是一名导演,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歌手,在国外发行的音乐专辑,竟然打败了众多老外,霸占了他们的销售榜那么长时间。
吴见夜的声望,在国内再次攀越了之前的巅峰,达到了另外一个高点。
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人在找吴见夜的专辑了,可惜国内并没有出售的,只有一些有关系的朋友,托关系在海外买到了吴见夜的那张‘横空出世’的专辑。
比如去年国内成立的第一支摇滚乐队七合板乐队的主唱,后世被称为华夏摇滚教父的崔建。
不过很快,燕京,沪海等大城市,就有了这张专辑的盗版磁带,至于出处就不可考了,不过很多经销商都说这是在鹏城那边取得货.......
不过此时吴见夜还远在美利坚,并不知道国内发生的情况。
至于‘拯救生命’演唱会的后续,也没有结束,捐款活动还在继续,专门账户上的数字一天天不断攀升。
伦敦一对新婚夫妇决定卖掉他们的房子,把钱捐给非洲。
很多爱尔兰老妇人来到邮局,要求捐出自己唯一的财产——结婚戒指。因为戴在手上太多年,那些戒指已经取不下来了。她们只能先去买块肥皂,把手在肥皂水里泡一会儿。
在伦敦场的演出中,爱尔兰人在当天占据了捐款的最大份额。这不仅是因为吉尔道夫和u2都来自爱尔兰。
19世纪中期,爱尔兰闹了饥荒,四分之一的人口不是饿死就是逃亡美利坚。今天,爱尔兰的人口也只有英伦的二十分之一。
捎带说一句:闹饥荒的时候,爱尔兰在英国统治下。
甚至吉尔道夫走到大街上,都会有人不断把钱塞给他,从几便士到几百英镑。他告诉他们,把钱存到邮局的账户上,但人们都说:鲍勃,交给你我们最放心。
这是人性的光辉!
不过人性向来都不只是光辉,人性很复杂,你无法用善良和邪恶来定义。
有人一口气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3000英镑,却又在半个月之后反悔,写信给吉尔道夫:
你们能不能退给我一部分我当时是一时冲动,实在没能力捐这么多。
时任美利坚总统的里根签署法案,宣布将7月13日定为美利坚国家纪念日,同时将考虑修改非洲援助计划。
英伦女王授予吉尔道夫爵士称号。挪威、英伦和爱尔兰议会联合提名他为1985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毛里求斯国家航空公司打来电话,他们提供两张头等舱往返机票和两周的五星级酒店,只需要拍一张照片用于宣传:吉尔道夫在毛里求斯度假。
吉尔道夫动心了。因为这些年搞摇滚,他真的很穷,从来没住过那么好的酒店,更别说旅游了。
但他又担心,刚被他在‘拯救证明’宰了一刀的媒体报仇。
原来吉尔道夫在埃塞俄比亚之行期间,他曾跟记者干了一架。这一次,他公报私仇,给媒体坐地起价:
记者的坐票比普通观众贵一倍,50英镑;如果想四处走动,就要另付100英镑,购买特别通行证。
如果现在爆出这个大新闻。
新闻的标题,他自己都能想出来:
吉尔道夫正在海滩上晒太阳,而他身后的非洲有上千万人正在忍饥挨饿!
美利坚是募款最多的国家,募集了总捐款的50%。所以,最终善款的10%用于救济无家可归的美利坚人。
看看美利坚人也在跟埃塞俄比亚的难民抢食吃.......
为了免除‘拯救生命’募捐专辑销售的增值税,吉尔道夫找到了英伦首相铁娘子。
铁娘子最初不同意免税,国内舆论大哗。这位铁娘子不得不做出让步,取消了增值税,通过电视向全国民众道歉。
毕竟,这么大的英伦,捐款还不如爱尔兰多。从这一点看,大英也迟早要完。
‘拯救生命’最终为非洲国家筹集了1.27亿美元。
吊诡的是,倾全世界之力捐助的这么一大笔钱,并没有拯救埃塞俄比亚的饥荒。
有些故事的精彩是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而有些故事的精彩,则是在舞台落幕后才会展现出来。
‘拯救生命’演唱会的精彩后续,才刚刚开始。
从第一批食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始,吉尔道夫的人就发现:没有办法把它们运到灾区。
铁路残破、道路不通,也没有汽车。如果你自己跨海运来汽车,马上就会被打内战打红了眼的军政府没收。
1985年,一大批食物就这样腐烂在红海旁边的码头上。
彻底绝望之后,吉尔道夫和他的团队决定,在埃塞俄比亚邻国苏丹购买一个二手卡车车队,进行维修后,从陆路进入埃塞俄比亚,强行把食物运到灾区。
在买到这80辆卡车,把它们维修到可以运行之前,就白白耽误了五个月时间。
一直到这个从苏丹北部出发,强行越过双方交火线,将食物送到北部灾区的车队被门格斯图上校发现后,情况才得到了稍许改观。
那时,门格斯图正在战争中腹背受敌。北部提格雷省的反对力量「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与东北部厄立特里亚地区
第三百一十三章 歌舞厅与众多大拿(4000+章节,求订阅~)
“嚯,这是什么情况”
吴见夜在飞机场下了飞机,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发现这里竟然人满为患,认识的不认识的一群人都围聚在四合院里。
见到吴见夜后,更是纷纷上前恭喜,朱惏在旁把吴见夜的背包接过来,拿进了屋里。
“老吴,你可以啊,不声不响的竟然成了国际名人了!”郑小龙大笑着走了过来。
“我早就说了老吴是大歌星,你们还不相信,当初老吴我们去威尼斯的时候,你们可是没看到当时的情况,好几百号人都在叫唤老吴的名字呢!”方淑在旁一副早就知道,你们还偏不相信的样子。
然后吴见夜才知道自己在‘拯救生命’演唱会上表演被《人民x报》报道的事情,而四合院里的所有人也都是来祝贺的。
“吴导,你的歌我都听了,带劲!”
这个时候一个带着红星帽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开心的说道。
“对了,老吴,这是我哥们儿崔建,自己也在国内组了一只乐队叫做七合板乐队,知道我认识你,非得让我把他带过来!”
马韦都从中介绍道。
“那还说什么了,既然都是哥们儿,就别生分了!”吴见夜笑道。
七合板乐队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崔建不可能不熟悉啊,《一无所有》,《假行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块红布》.......
华夏真正意义上的摇滚教父,有且只能是唯一一个。
四九城的这帮老炮儿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自来熟,再加上大家都有意结交,没两句话就兄弟相称了。
“老崔,过段时间,我准备在工体那边开个歌舞厅,怎么样,到时候带着你的七巧板乐队上去唱两首”
现在国内还不流行酒吧,流行的是歌舞厅。
“成啊,到时候您一句话!”崔建无所谓的笑道。
开歌舞厅的事情,吴见夜在83年的时候,就跟朱惏商量过了,不过那个时候审批手续特别的麻烦,而且那个时候周涛的影响力还没有到燕京,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国贸这个金字招牌,周涛只要不在国内犯法,几乎已经可以做到平趟了.......
再说这个时候燕京已经有了歌舞厅,只不过都不太正规而已,吴见夜既然想做肯定是不会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正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开歌舞厅他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笼络这个时代的歌手。
进入1985年,华夏的音乐产业也开始慢慢的复苏。
这个时候华夏的歌坛已经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好歌,虽然现在还不存在‘音乐排行榜’,‘唱片销量榜’的具体统计数字和成型的流行音乐市场,但这些歌曲依旧通过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等栏目广泛流传开来。
这些歌曲在华夏的流行程度和收听率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位流行音乐超级巨星或超级乐队羡慕不已。
好这些歌曲的热心听众是部分年龄的,毫不夸张的说,在华夏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听到有人哼唱这些歌曲。
比如《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军港之夜》,《妹妹找哥泪花流》,《牡丹之歌》.......
另一方面,港台歌曲和欧美流行音乐也开始涌入国内,的的确确对华夏流行音乐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创作手法,演唱技巧以及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