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直播之工匠大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个栗子

    陆子安反手包住她的手,就势起了身:没什么,我就问一下,你最近别乱跑了,好好复习是正经,学业要紧。

    呃,其实燕大有招生办老师跟我联系过耶。沈曼歌歪着头眨巴了一下眼睛:他们说按照我过去的综合成绩来看,我很有希望能考上燕大,问我有没有想过报哪门学科。

    这么早的?

    陆子安怔住了:你确定?不是骗子吗?

    不是啊。沈曼歌笑眯眯地道:他们还给我做过分析,国内哪几所大学适合服装设计,还有国外的大学当然,最终还是说燕大好就是了。

    好吧,学霸的世界他不懂。

    毕竟陆子安是没有过这种待遇的。

    于是他故作高深地点点头:也别全信,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

    沈曼歌嘻嘻笑着推他进房间:好啦好啦,你赶紧睡吧!

    一觉睡醒,神清气爽。

    陆子安精神抖擞地出了门,沈曼歌去找她师父去了。

    到工作间的时候,发现今天人竟然来的格外齐。

    而且,好像都若有若无地在看他们。

    看到陆子安精神满满地走进来,正在和黄大师聊天的杨大师停了下来。

    扫了一眼,不禁笑了:果然年轻就是好,昨天陆大师疲倦成那样子,休整一晚上竟然就完全恢复了。

    杨大师走过去,微笑着道:陆大师,借一步说话。

    好。陆子安朝应轩扫了一眼:把工具拿出来摆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做了一半的双耳玉瓶。

    当应轩打开柜子,取出那个半成品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

    光线明亮,那白玉瓶比昨日更加夺目。

    杨大师和黄大师将陆子安带进办公室,关上门后,杨大师神色慎重地看着他:陆大师,我有个建议。

    嗯?您请说。

    彼此对视一眼,杨大师眉心微微隆起:经过我们昨天晚上的讨论,我们一致觉得,这个玉瓶已经不需要再做金银错工艺了。

    是啊,我也特意去看了,瓶壁厚薄均匀,只需要经过打磨,绝对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了!黄大师也帮忙劝说着。

    不需要?

    不做金银错工艺?

    陆子安只略一思量,便明白了他们的未尽之语。

    说起来,他们其实也是一片好心。

    毕竟昨天他的状态,他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他昨天的情况来说,这双耳玉瓶,做到当下形状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玉瓶通体薄厚均匀,玉壁仅一毫米,这是国内顶级大师的手艺。

    陆子安就算什么都不做,只将其打磨光滑,拿出去随便也能拍得数百万。

    打响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将自身的风险全部规避,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

    陆子安仔细思考过后,却还是缓缓摇了摇头:谢谢你们的提点,但是这件玉瓶它现在只是一件半成品,在我的构思里,它就该是有金银错工艺的,如果现在中止,它就是一件不完整的作品。

    浅尝辙止不是他的风格,要做,就将其做到极致!

    陆大师杨大师皱着眉头道:你要想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

    意气用事真的是没有必要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动手,一切都还来得及。

    一旦开始开凿,这件事情就没有回环的余地了。

    陆子安认真地点点头,目光坚定而自信:我想清楚了。

    他的朋友们在为他四处奔波,他的对手们正虎视眈眈。

    如两军对峙,他作为将军,却临阵脱逃?

    这让他的朋友们怎么看?让对手怎么想?让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其他匠人们如何看待?

    这已经不是他一己之争,而是守旧派和创新派之间的角力。

    他此时的怯懦退却,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他目前无法估量的。

    挑中金银错工艺,是因为它独特的存在意义和工艺难度。

    马大师的信任峰会的巧合杨大师的鼎力相助。

    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要他这件错金双耳玉瓶现世,他后面的事情处理起来便会轻松许多。

    这个当口让他放弃?不可能。

    就算他真的将这玉瓶弄砸了,再重来十次百次,他也心甘情愿,但是要他放弃,不可能。

    陆子安重新站在工作台前,内心一片澄澈宁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诗,竟无比契合他此时心境。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至于结果如何,就留待后人评说!

    陆子安握紧昆吾刀,开始进行难度更高的工艺:开凿。

    薄如蝉翼的瓶壁,一毫米的底子上再刻出半毫米的凹凿。

    陆子安聚精会神地盯着刀锋,每一下都仿佛是刻在了众人的心上。

    只需要这刀锋略深一点点略偏一点点,这玉瓶都会碎裂。

    之所以说这一步难,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机会。

    太薄的器壁,没有留给匠师更多的余地来后悔。

    一刀生,一刀死。

    是价值万金,还是萎落成泥,全在匠师的一念之间。

    陆子安一手握着玉瓶,一手拿着昆吾刀,慢慢地,细细地勾勒着上面的花纹。

    玉屑簌簌飘落,他将自己的感悟将自己的感情,通通刻进了这绵延不绝的纹路之中。

    古人喜欢于玉石之中感悟天地,感叹生命。

    而陆子安则希望,人们透过玉瓶,看到的不止是这精湛的技艺,还有他陆子安这颗经历了千锤百炼却从未想过放弃的心。




第341章 奇才【为T葉护法加更!】
    艺术本身就是感情的表达。

    玉雕所表现出的态度,也是匠师的态度,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价值观融入其中,以物寄情,托物言志。

    陆子安缓缓地拉动着昆吾刀,在玉料表面开出细槽。

    开槽的深度是关键,浅了金银丝会掉出来,深了金银丝嵌不到底部也不结实。

    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给予他帮助。

    陆子安的手指慢慢放松,收力,这个过程里他已浑然忘了外界万物。

    每根线条,每个造型,都充分运用变化及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及神韵的方式,将点线面相互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

    而在雕琢的过程中,他曾经的积累的经验也逐渐展露了它的作用。

    他没有用画笔勾勒,但开出来的槽粗细都是非常一致的,精度极高,线条充满律动的美感。

    细而匀称的云纹涡线逐渐旋转,线与线之间用较宽的面来联结,这种纹饰富有节奏感和律动美,显得格外清新和活泼。

    连杨大师都不得不感叹:昨天看他做玉坯还不觉得,今天一看,感觉陆大师用刻玉刀竟和用画笔差不多。

    嗯。他身边站着的花甲老人是一位顶级大师,平时甚少出来走动,今日是受杨大师之邀过来参观游览的。

    他原本只是想看一眼就走,却不料一看就迈不动脚了:这线条活泼流畅,而刀法却又刚柔并济形神兼备,的确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奇才。

    他原先只隐约听到了陆子安的名气,不过对于这种刻意宣传的,他们这圈子里其实是看不大上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他们老一辈的观念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有技艺的,迟早会扬名天下,根本不需要这般画蛇添足。

    尤其是听说陆子安得了一个无双公子的名号后,他们更加觉得可笑至极。

    无双?好大的口气!

    可是当他真正看到了陆子安,才发现玉如其人真的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陆子安给人的感觉,很矛盾。

    看上去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但是做的事一件比一件凌厉。

    尤其是各种宣传推广,让人以为他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可是他却又能沉下心潜心雕琢一件件作品。

    可能,是先入为主了吧?

    回头或许可以让人找些关于陆子安的资料来看看。

    他这么想着,便收回目光,从容地与杨大师告别。

    虽然他刚才说的那句话声音不大,但是因为场地太安静,许多人都听到了。

    连他都说陆子安是奇才

    众人看向陆子安的目光不禁比之前都深邃了几分。

    陆子安拿着小刷子轻轻将玉屑刷落,左手微微盘动,玉瓶在他手上转了小半圈。

    只剩下最后一处的开槽了,只要这里完美收尾,后面就剩下嵌金银丝和打磨了。

    应轩紧张兮兮地看着他,两手将毛巾拧得死紧。

    千万别出岔子啊,最后的难关了

    陆子安轻轻提了一口气,动作如行云流水,锋利的刀刃一波三折,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弧度。

    他也是用的几何云纹,但是与以往的几何云纹又有不同之处。

    陆子安刀下的云纹,既有几何图案所固有的严谨规则构成的骨法,而又在规则中求变化。

    如杯中窥人,如云中观海,它既是创新,又是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

    终于,陆子安停下了手。

    指腹轻轻摩挲了一下,陆子安闭了闭眼睛,轻吁了一口气:成了。

    周围一片吐气声,原来刚才做到最关键的时刻,不少人下意识也屏住了呼吸。

    陆子安将开好槽的玉瓶搁在工作台上,众大师不禁都走近了些来仔细观察。

    有生性严谨的,甚至拿了根细尺量了一下凹槽的深度及宽度。

    应轩更是喜不自盛,端茶递水忙的不亦乐乎:师父,终于做好了!

    没做完。陆子安喝完水后索性洗了把脸,冰冷的水一刺激,神魂一清:这还只是个开始。

    啊?应轩完全傻眼了:这,这还只是开始?

    之前看杨大师他们那么关注,他还以为开好槽就行了呢!

    陆子安笑笑,将毛巾递还给他:嗯,后面的压金丝镶嵌也很重要,要拿着小锤子将金丝嵌进去,然后才是重中之重,磨错。

    为什么金银错这么稀少?

    因为它与其他技艺不一样,它每一关都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金银错的难,一在于坯壁之薄,二在于开槽之艰,三在于嵌金之险,四在于磨错之危。

    许多大师倒在第一关,剩下的倒在第二关和第三关,而真正前三关都达标者,寥寥无几。

    一层层筛选下来,没成功的浪费的就是一块块玉料。

    而做这样的玉器,所损耗的玉料,就算是家有金山银山也会被掏空。

    因此马爷的徒弟们后来便学乖了,将第一关的坯壁调整增厚,难度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二三四关也就迎刃而解。

    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徒有其形而无其神,真正能称得上金银错大师的,依然只有马爷一人。

    陆子安摇摇头,挥去脑海里这些琐事,从工具箱里拿出金丝和小锤子走了过去。

    锤子是系统兑换的,和他原有的小锤子形状一样,但手感却好很多。

    纯金丝有一定的柔韧性,适合镶嵌,由于不用任何粘合剂,因此对凹槽的精度要求极高。

    这一步其实倒也没什么难度,只要槽开得好,基底打好了,镶嵌金丝还是不难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只有力道,如果镶嵌不进的话,不能用力摁压,避免玉器碎裂。

    需要用刻刀调整金丝的大小,然后用小锤子轻轻将其镶进去。

    当然,陆子安的这种方法,与古代的金银错还是不一样的,因为错在古文中的注解为错,金涂也。

    也就是说,许多金银错青铜器看似金光闪闪,极为精美,但这种金有很多是涂上去的。
1...184185186187188...4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