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宋武英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欧阳血月
    王正青摇了摇头,面朝太皇太后道:“为此,皇后娘娘曾亲自下令缉拿二贼,并命龙虎二师全力搜救嘉王,恐怕到现在,各州府的城门旁还张贴着二贼的海捕文书呢。说他受皇后娘娘指使,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赵晋微眯双眼,悠悠道:“诸位大人,李后竟能不经圣上调动龙虎二师,你们难道不觉得后怕么”

    “赵晋!”王正青须发贲张,迈前一步道,“你诬陷皇后娘娘不成,又想离间群臣与皇后娘娘么难道依你所指,龙师将军李远沛和




第596章 假信诈太尉
    妙丹生瘫软在地,他那块片刻不曾离身的玉笏令随之从袖中滑落,与青石地砖相碰,发出一声脆响,又将他吓得浑身哆嗦了一下。

    太皇太后眼中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摆摆手制止群臣喧哗,问王正青道:“王大人,不知你有何话讲”

    “臣当然有话要讲!”王正青戟指赵汝愚和韩侂胄道,“此二人分明一派胡言!这是恶意污蔑、栽赃陷害皇后娘娘啊!臣请太皇太后明察,莫要相信奸臣的一面之词,误了我大宋前途!”

    “这是自然,”太皇太后点点头,又冲赵、韩二人道:“赵大人,韩大人,污蔑皇后可是重罪,你们不会如此儿戏吧”

    “回太皇太后,臣等所奏句句属实!”赵汝愚肃容道,“请容臣细细道来,当年圣上……”

    话刚开口,便听殿外脚步声骤急,一人高声叫道:“太皇太后,臣愿为赵、韩二位大人作证!”

    群臣循声回望,只见鲁司祚全副甲胄,正大步上殿而来,在他身后,除了春福以外还跟着六七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看穿着打扮竟是金人。

    太皇太后看得仔细,一眼认出李仲飞就在其中,不由笑道:“你这娃怪不得敢假扮宫女,生得果然俊俏,不知与你一同上殿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呃”李仲飞哪想到太皇太后一见面便旧事重提,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忙垂下头道:“回太皇太后,这几位乃庐州团练使郝连杰郝将军,原临安水师将军徐寿门下谋士刘士春刘先生,五毒教张明浩张大侠和丐帮褚大鹏褚大侠。”

    他顿了顿,指着那金人道:“至于此人么,说起来可谓是大大的有名,乃金主派来与我大宋和亲的使团副使完颜刚,官居东南道御史。”

    “和亲”太皇太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完颜刚,奇道,“大宋立国近二百年,何曾有过和亲之策此番乃是谁人之意,又是谁人主持礼部,老身为何从未听说”

    礼部侍郎刚刚出班,王正青已抢言道:“臣知此事!早在去岁中秋,为使两国盟好、永止兵戈,皇后娘娘特请圣上恩准,由大金郑王完颜永蹈之子完颜阿辛迎娶我大宋公主。”

    从鲁司祚等人上殿,他便慌了手脚,听李仲飞道破那金人身份,他更是冷汗如雨,再不敢放任赵扩一党继续增威添势。

    他咽了口唾沫,几乎用尽了气力,嘶声道:“臣还知,如此利国利民之幸事,却被一群别有用心的奸佞宵小从中破坏,于扬州城北的酒泉镇公然袭击了和亲使团。致使和亲正使佳答满身亡,副使完颜刚失踪,使团上下无一幸免!”

    太皇太后惊道:“袭击金廷使团无异于对金宣战,这些人岂不是想毁我大宋么如此胆大妄为、穷凶极恶之徒,可曾查到主谋”

    “皇后娘娘一直严令调查,但始终未有进展。”王正青恨恨道,“今日看来,竟是嘉王一党所为!太皇太后,嘉王一党包藏祸心已久,妄图乱我大宋、毁我社稷,其罪当诛啊!”

    “好一个巧舌之辈!”李仲飞冷笑道,“任你口若悬河、舌灿莲花,铁证面前看你还如何颠倒黑白!完颜大人,请你把密信取出来吧。”

    完颜刚叹口气道:“宋皇后李氏名为两国交好,实则意图与完颜永蹈联姻,暗中发兵北上,助其乱我大金根基,再与完颜永蹈里应外合,夺取大宋皇位。”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札,双手高捧道:“这里有一封完颜永蹈给宋皇后李氏的密信,和亲事由在信中极尽详述,请宋太皇太后御览。”

    群臣窃窃私语声中,太皇太后并未急着看信,反而让春福将信交于王正青,缓缓道:“王大人……”

    然而不等春福走近,王正青早已铁青着脸,断然道:“臣无需细看,这信是假的!”

    李仲飞侧目道:“你看都未看一眼,怎知密信是假的”

    王正青大声道:“绝对是假的!你们……”

    李仲飞猛地转头,快步走到王正青面前,死盯住王正青的眼睛说道:“那真的呢”

    王正青被吓了一跳,脱口道:“真的密信当时便被完颜



第597章 朝纲一朝清
    听完张明浩等人逐一历数李后的罪行,太极殿中的文武百官均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之间的大多数人虽然立场不同,虽然都知道李后夺权篡位,企图取代赵氏天下,但万万没有料到其中竟有这么多曲折离奇。

    尤其那诡异恐怖的离魂草,让不少忠于宋室,始终与李党为敌的大臣更是感觉后背阵阵发寒,后怕之余更是暗自庆幸,能在这场争斗之中活到现在实属不易。

    不等群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李仲飞又朗声道:“太皇太后,我等方才仅仅说出了李后如何窃国,至于其党羽爪牙所犯下的累累恶行,更是罄竹难书!李后族兄李骞杀良冒功,胞弟李远沛擅杀朝廷命官,族人李良军草菅人命,哪一件不令百姓切齿,人神共愤”

    韩侂胄接道:“小友所言,臣与赵大人在奏札之中均已提到。早在两年之前,太上皇便察觉李后结党乱政、预谋不轨,曾秘密写下诏书命臣联络四方豪杰义士、忠臣良将,在必要时进京勤王、拨乱反正。”

    说罢,他探手入袖,肃容道:“如今太上皇的密诏,臣也带来了,请太皇太后过目。”

    “唉,不用了。”太皇太后摆摆手,问王正青道:“王大人,你现在还一口咬定,他们是在合谋污蔑李氏吗”

    “这……这……”王正青将近崩溃的边缘,面如死灰,冲鲁司祚吼道:“娘娘待你不薄,将自己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你为何却要临阵叛变、倒戈相向”

    鲁司祚阴沉着脸一语不发,紧握的双拳却隐隐渗出了丝丝血迹,那是因为他正在克制着自己的丧子之痛,指甲已深嵌皮肉。

    王正青哪里知道这些兀自道:“赵氏现在用你,只不过还对你手中的数万大军心存忌惮,殊不知以你所做之恶,待到尘埃落定之时,便是你命丧黄泉之日!”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竟扑上去揪扯鲁司祚的衣襟,嘴里咆哮道:“皇后娘娘已经许诺你,事成之后封你为王,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

    鲁司祚再怎么克制,也不能众目睽睽之下任由他扯住自己厮打,于是斜跨一步,闪至旁边,冷冷道:“你们恶贯满盈,我总不能跟着一条黑道走到底吧。”

    王正青扑了个空,仿佛像被抽空了全身气力,顿时踉跄数步,跌坐在地,颓然道:“说得好,说得真是太好了!成则飞黄腾达,败则倒戈一击,你们真是好算计啊!”

    他所言,无疑坐实了李后谋朝篡位,赵汝愚感觉不必再问下去,于是冲太皇太后行礼道:“启奏太皇太后,李氏一族祸乱朝纲,造反谋逆,现已铁证如山、真相大白!臣特请旨,将一干李后党羽立即下狱,交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协同会审。”

    太皇太后长叹口气,沉吟许久才道:“李氏现在何处”

    ”李后奉太皇太后旨意,已于昨日离开京城,前往西郊灵隐寺。”赵汝愚躬身道,“如今仍留寺中,不敢回京,还请太皇太后火速发兵捉拿。”

    太皇太后苦笑道:“想不到李氏竟背着圣上犯下这么多罪孽,老身礼佛意在为国祈福,李氏竟妄想求佛祖包庇。她难道不知,佛祖虽慈悲为怀,却也只是对那些放下屠刀、悔过向善之人网开一面吗”

    赵汝愚、韩侂胄及群臣齐声高呼太皇太后圣明,再次奏请太皇太后将王正青等窃国之贼绳之于法。

    太皇太后却摇头道:“今日老身抛头露面,乃是为国择取新君,谁成想竟牵扯出这许多是非至于如何惩治李党,就让新君看着办吧。”

    说罢随即下令,将所有保举李后的大臣带离重华宫,暂时交由御史台监管。至此,把持朝政达数年之久的李氏乱党,终于肃清。

    赵汝愚、韩侂胄等朝党众臣,看着一个个李氏党羽被带出太极殿,不由发自内心的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当两名殿卫士兵拖拽王正青之时,王正青突然指着太皇太后大喊道:“说我等窃国,成败已定,王某不敢否认,而你今日所行之事,难道不算窃国逆举



第598章 数十万大军
    见太极殿内外只剩下半数官员,太皇太后不禁黯然神伤、唏嘘不已。

    “区区一个李凤娘,便使得我大宋朝廷乱至如此地步,实乃人心不古啊!”太皇太后微合双目,两行清泪竟自眼角悄然滑落,引得群臣左顾右盼,跟着神伤心戚。

    一时间太极殿内愁云密布、哀声四起,个个如丧考妣,唯有赵晋笑道:“祸国殃民之辈死不足惜,诸位何必长吁短叹”

    韩侂胄不悦道:“赵大人这是何意”

    赵晋抱拳斜上,朗声道:“君不明才臣不忠,李党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恰恰证明了我大宋急需一位有德明君,内安国忧、外御番患,振我大宋、兴我华夏!”

    他深吸口气,冲太皇太后道:“事已至此,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清剿李党,赵大人功不可没,”太皇太后轻拭泪痕,强颜道,“有话但说无妨。”

    赵晋越过两班文武,走至玉阶前方才停下脚步,正色道:“前车之鉴,后车之辙,再行禅让断不可考虑外姓!此意一旦传扬,人心思动,将不知又要冒出多少李党、王党、张党,伤及我赵氏国本!”

    “赵大人之言甚合老身心意,”太皇太后沉吟道,“如今近支皇亲只剩魏惠宪王之子赵抦,此子当年差一步就替代了当今圣上,赵大人难道想保举他”

    “赵抦”赵晋冷笑连连,大摇其头,“五年前他已是失败者,一个连当今圣上都不如的废物,如何能担起江山重任”

    太皇太后想了想,又道:“若往远了说,圣上还有一个族侄,年及弱冠,至今尚未爵位,大人说的可是此人”

    赵晋听了,更是将头摇得好似拨浪鼓一般,轻蔑道:“臣亦有所耳闻,此人常年卧病在床、朝不保夕,怎可治理国家”

    “那……赵大人心中可有合适人选”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扬起了少许。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赵晋一撩衣摆,飞身跃上玉阶,指着龙椅道,“大宋宝器,舍我其谁”

    如今李党已除,殿中除了韩侂胄和李仲飞几人,多数乃忠于宋室的玉笏门人,见赵晋行此大逆不道之举,竟然全部选择了沉默,仿佛赵晋的所作所为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望着默不作声的群臣,太皇太后轻叹道:“想必来此之前,赵大人便与你们商议好了吧怪不得赵大人能堂而皇之的顶替嘉王上殿,怪不得嘉王被害,你们还能保持如此镇定。赵大人,你的能耐可真不小啊!”

    “不敢,全要仰仗诸位臣僚的拥护。”赵晋哈哈一笑,便向龙椅上坐去,“你说对吧,赵相”

    赵汝愚躬身一礼,点头道:“太皇太后,数月前赵大人便找过臣,曾明言想取嘉王而代之。今日禅让,臣与在场的诸位大人确实事先商议过……”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望着赵晋道:“但臣等从未同意,拥护赵晋登基称帝!”

    赵晋的屁股刚刚挨上龙椅,闻言不由一愣,继而大怒道:“赵汝愚,你想反悔么别忘了,嘉王的死你也有份!”

    “什么”太皇太后长身而起,戟指赵晋道,“原来是你指使杀了嘉王”

    面对唾手可得的胜利,赵晋早已冲昏了头脑,也不辩解,当即大声回道:“赵扩已死,朕又有赵惇的传位诏书,太皇太后,就算朕承认杀了赵扩,你又能拿朕怎样”

    太皇太后脸色一滞,颤声道:“你……这是承认了”

    赵晋不答,兀自说道:“京城之中,这群朝臣早已与朕绑在了同一条船上!他们若想反悔,方才被押出去的那些李党蠢货便是前车之鉴!太皇太后,朕想问问你,赵汝愚这些人也是蠢货吗”

    他愈发得意,仰天笑道:“何况京城之外,朕的数十万大军早已枕戈待旦,只要朕一声令下,顷刻之间便能踏平临安!太皇太后,朕再问问你,如今天下,谁能奈我何”

    太皇太后静静地等着他笑声渐止,才轻叹道:“你说百官早已归顺于你,但以老身看来,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吧”

    &nb



第599章 可怜井底蛙
    赵晋的笑声满含着讥讽与不屑,在略显空荡的太极殿中回荡,更觉刺耳。

    李仲飞心头火气,厉声斥道:“赵晋!枉我敬你一世英雄,事到如今,你还不想认命吗”

    “认命”赵晋表情古怪至极,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就凭你这番毫无根据的臆断可能吗李仲飞啊李仲飞,你也太小瞧朕了。”

    他深吸口气,重新坐回龙椅,得意道:“想那五毒教的区区一万怀襄军,便令江南二路谈之色变、疲于应付,仅此一点,这大宋的战力已见一斑。”

    李仲飞撇嘴道:“说得好像你不是大宋的将领,你的兵不是大宋的兵似的。”

    “放眼天下,谁敢与朕的兵将相提并论”赵晋微微欠身,直视李仲飞道,“何况,如今潭州瑶匪四起、战乱丛生,又有李远沛率军在外,进可反攻京城、退可割据一方,加之侬家僮军雄踞赣东,随时可以北上威胁朝廷。有这三处祸患,试问在场诸位,谁还能有能力兼顾朕的大军”

    李仲飞叹道:“三处任选其一,足以令江南各州疲于奔命,好像确实没有人能够牵制你。”

    “所以说嘛,”赵晋一摊手道,“纵然如你们所言,抚州、南康军不愿真心依附于朕,但只要隆兴军一部上下齐心、兵锋所指,也不是你们所能抵挡的!”

    李仲飞神色更加黯淡,长叹道:“在下不得不承认,隆兴军乃虎狼之师,论实力比京营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有近十万之众,难怪你如此有持无恐。”

    “你明白就好。”赵晋笑道,“仲飞,朕其实非常欣赏你的能力,更明白你的拳拳报国之心,希望你可以归顺于朕,和朕一起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要知道,朕的枢密使仍然虚位以待啊。”

    他原以为李仲飞就算不答应,也会迫于形势陷入两难境地,毕竟李仲飞背后有太多的势力牵绊,更有太多的利益纠葛,不是他一个人能随随便便做出抉择的。

    谁知话音刚落,李仲飞竟然哈哈大笑,指着赵晋道:“凭你还配妄想做皇帝原来只是个耳目栓塞的井底之蛙罢了。”

    “你说什么”赵晋顿时拉长了脸。

    李仲飞收敛笑容,撇撇嘴道:“说了这么多,你还不知道吧侬语素夫妇早已来过临安,两个月前才返回黑龙城。”

    赵晋愣了愣,无所谓地耸肩道:“那又如何僮人决意归顺朝廷以来,一直将朕奉作勤王平叛的最大救星,每日只知道向朕的军中送粮送饷,巴不得朕早日发兵进京呢。”
1...161162163164165...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