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流浪诗人
仔细想想,陆炳似乎明白了赵远的计划,沉吟片刻,道:“难道说他想在未来让土默特出现双王的局面?”
张四息道:“大人的意思是一个土默特王室的王,一个宗教的王?”
陆炳道:“对,当宗教的力量被放大的之后,国家必然内乱,这史书上面有记载,史称三武一宗之厄。”
陆炳所谓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不过这几次灭佛多少也有区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是因为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还听从宰相崔浩的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唐武宗灭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在其次是道、佛之争,是一次典型的皇权与宗教斗争,周世宗即位后,继承后周建立者郭威的改革政策,在劫后余灰、民生凋弊的情况下,欲一统天下,采取了均定赋税,发展生产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是时中国乏钱,他想到毁铜像铸钱的方法。周世宗谈到其灭佛的理由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既然佛可以舍身救人急难,为什么不舍铜像救天下呢?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在经济。
张四息道:“那赵远的想法难道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导致土默特内乱?”
陆炳道:“会不会内乱,这个现在完全说不准,最主要的一点实际上还是得看他们如何处置,若花神宫以后壮大,和王室联手的话,那么土默特将更加稳定,不过显然赵远想到了这点,所以他给花神宫宣传的教义便是慈爱!这种教义和土默特可是背道相驰,或许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当然,目的是这样,能不能达到也是一个问题,嗯,这事情就不要传出去了,也不用让皇上知道,否者的话,皇上让他再搞个什么造神计划,那可如何是好?”
张四息点头道:“下关遵命!”
而这时,那些收集情报的锦衣卫也前来回话,不过得到的结果确实情报里面居然没有天仙岛,原本还以为是不是其他岛屿换了一个名字,不过可惜的是,所有情报里面并没有类似的地名。
要知道中国后来岛屿多达五千多个,能居住的岛屿也是几百个,明朝禁海,也就限制了水师的发展,所以很多岛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陆炳虽然派人调查,然后可惜的是受到技术和航海的限制,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知道!
陆炳顿时有些失望,看着手里的地图,道:‘我锦衣卫居然没这天仙岛的地图。’
张四息道:“朝廷海禁,这海上没有的东西多得去了,而且也是因为如此,倭寇泛滥,我们却没办法控制,只有非常的被动!当初戚大人曾经提到过,赵远和他也就这个问题谈过,说最根本的倭寇之所以如此泛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失去了对海的控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制海权!”
“制海权?”
陆炳重复这这句话,道:“所谓的制海权,就是对海的控制权?”
张四息道:“对,要是我们有强大的水师,那自然就能将大海控制在我们手里,相当于在海上设立了一道防线,就可以把倭寇挡在海面之上,而没办法来岸边滋事,除此之外,这既是盾也是矛,我们若有战舰,配合神机营的火器,就能攻打那些岛上的倭寇,彻底毁了他们的据点,如此一来,光靠小舢板,他们怎么可能远渡重洋?”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第七百五十七章 海图3
“哎!”
陆炳微微叹了一口气,挥挥手,道:“现在不谈这个,你现在派人醉雨阁,看他们哪里有没有关于天仙岛的消息!”
陆炳自然也知道这个,但是这决议可不是自己所能改变的,在朝廷之中,要是最怕的就是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有违祖训!那些把这个看着比什么都还重的百官可不会答应。
锦衣卫情报里面没有天仙道,于是陆炳的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比如说醉雨阁。
锦衣卫不知道东西,并不代表醉雨阁不知道,而醉雨阁不知道的东西,也并不代表锦衣卫不知道!
张四息道:“那现在需不需要派人前往打探一下?”
陆炳想了想,道:“暂时不用,若是贸然派人前往的话,这天仙岛若真有什么的话,说不定就会打草惊蛇。”
张四息道:“那好,我立刻派人前往,对了,赵远哪里需不需要也送一份前往?”
陆炳道:“可以!”
张四息道:“那下官立刻去安排!”
说完之后,张四息这就要转身,陆炳突然道:“慢着。”
张四息停了下来,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陆炳缓缓道:“赵远是不是在造船?”
张四息疑惑道:“造船?他造船干什么?难道说他还打算在太湖上建立自己商队,他现在光收那些船的通行费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才对,没必要还要建立自己的船队,那岂不是把别人赶尽杀绝,这可不好!”
陆炳道:“要是你仅仅建造这种船队的话,你觉得本官有必要给你说吗?”
张四息一愣,道:“他不是建造这种船的话,那是建造什么船?这点属下倒是不知道。”、
陆炳缓缓道:“海船!”
张四息惊讶道:“海船?他这怎么在建海船,要知道朝廷那可是海禁,不允许建造海船,他胆子难道有那么大?”
海禁政策从明太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洪武三年,朝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由于永乐皇帝靠武力夺了他侄子建文帝的位,而建文帝又下落不明。于是,永乐皇帝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航海队伍,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浩浩荡荡七下西洋,向印度洋沿岸各国宣示大明帝国的威严,使之不敢藏匿建文帝。郑和下西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然而郑和的七下西洋却并未给当时明朝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反而让这种厚往薄来的贡赐体系增加了明朝的经济负担。
在这种政策之下,明朝的造船业基本上被毁于一旦,很多图纸遗失,技艺也消失殆尽,原本应该纵横四海的明朝水师此刻几乎已经消失殆尽,把辽阔的大海变成了那些倭寇泛滥的菜园地,而明教的那些士兵只有呆在岸上,然后疲于奔命!
作为一个后来人,赵远深知这制海权的重要性,控制住了大海,就好像把敌人挡在了家门外,要是明朝能大力发展水师,也不至于倭寇那么放肆,当然,要是明朝人能不海禁,或许也根本就没什么倭寇。
陆炳缓缓道:“有没有那个胆子倒是不知道,不过这却也是事实!”
张四息沉默片刻,道:“虽然下官并不知道赵远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不过还请大人看在他为朝廷尽心尽力的份上,饶了他吧。”
陆炳道:“你不用担心,他造船的地方并非我朝内,所以我大明的律法也管不了,本大人也不会对他怎么样,但是细细一想,本官倒也是明白了他的心思!”
张四息心里这才松了一口,问道:“那他的意思是?”
陆炳道:“说穿了,大概也就是为了以后做打算!”
张四息道:“以后做打算?”
陆炳点头道:“本官年纪也是一大把,在这世上也没多少年头!”
张四息道:“大人现在正值壮年,定然能长命百岁!”
陆炳笑道:“我对自己还不清楚,再说了,这又有多少人能长命百岁,那都是骗人的,你也不用说这些,等本官百年之后,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到底是谁这也得看皇上的意思才行,这锦衣卫指挥使到底能如本官一样,让锦衣卫凌驾这东厂之上,还是如之前那些一样,委曲求全,以东厂马首是瞻,这点谁也不知道,本官不知道,赵远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在害怕!”
张四息一下子明白了陆炳的意思,道:“大人的意思是赵远自己觉得,他现在能有如此地位,那是因为以大人作为靠山和因为大人的抬爱,要是有朝一日……,他是高处不胜寒,所以若是新任指挥使自然都会以他为目标?”
张四息当着陆炳的面实在不好直接说出那话来。
陆炳道:“正是这个意思,他赵远的铁血门如此庞大的势力,可注意让很多人眼红,也足以让不少人都瑟瑟发抖。要是不把这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谁都不能安安心心的睡个好觉!而且一旦他失去靠山,他铁血门就如普通的帮派可没什么区别,要对付他铁血门,就好像当初对付五湖帮一样,只不过是瞬间功夫。”
张四息没有开口,一朝天子,陆炳说的完全你没有错!
陆炳则接着道:“到时候面对这种情况,他赵远无非也只有二条路可以走,第一归顺,第二就是反抗,若是反抗的话,那么死伤可就无数,而且还会牵连很多人,若是背上造反的罪名,那么死亡的人会更多,朝廷对于这点也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所以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归顺,然而归顺的话是否能让别人相信,这点赵远他自己也没任何的把握!一个把握不准同样也会造成家破人亡。因此他这才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离开!”
陆炳不愧是在朝廷混迹了如此多年,轻而易举也就猜测到了赵远的想法。
张四息道:“既然他要走,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卖力来管理好铁血门?”
陆炳感慨道:“他也是为了给铁血门其他人留一条生路吧!他可以走,但是铁血门的那些人怎么走?因此他们完全就没办法离开,还是只有老老实实的留在太湖,而若是朝廷指定新的铁血门门主上任的话,太湖已经被经营得井井有条,而这些被铁血门管辖的小门派已经在这个地方势力根深蒂固,深入民心,只要他们效忠的话,不会有人去为难他们,而且若是他们想要派人取代他们,那可是非常费力的事情!”
陆炳分析得如此的透彻,这点张四息倒是有些意外,不过想想他位高权重,能做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如此之久那可不仅仅是因为皇上的宠爱,自然也有其他的原因,然而他现在关心的可不是这些,而是问道:“那大人现在是什么意思?是阻止他,还是?”
陆炳反问道:“阻止?怎么阻止?”
这下倒是后把张四息自己给问道。
陆炳道:“赵远现在掌握着铁血门,把太湖乱成一锅粥的民间帮派也全部收为己用,管理得井井有条,太湖上面的航运秩序同样如此,另外他还用赚来的银子修桥铺路,开私塾开医馆,除此之外,他对朝廷功劳同样不小,要阻止他,无非就是把他抓起来,可如此之人,本大人把他抓起来,那太湖群龙无首不说,别人岂不是要说本大人过河拆桥?”
陆炳如此说张四息还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说了,提出来此事的人是他,自己还以为他有什么动作,可他现在却也并没有打算,如此一来,张四息自己都不明白陆炳到底有什么想法了!
看着张四息如此表情,陆炳也明白他的意思,道:“本官的意思是,既然锦衣卫都能查到这些事情,说明其他人同样也能查到,比如说东厂那群人,东厂时时刻刻想要打压我锦衣卫,本大人不想他有什么把柄落在东厂的手里,到时候本大人虽说可以保他无恙,可却也希望最好别出现这种事情,至于他到时候是去还是留,本大人也不干涉!”
陆炳深知一点,自己活着在,在这朝廷之上,赵远可以安然无恙,没人能动他,也没人能懂得了他,诸如什么严嵩严世番之类的,现在也不敢去动他,但自己可不会长生不死,那自己百年之后,新任的指挥使到底是亲近东厂还是依旧能如现在一般自己也说不准,到时候他们若是插手江湖事务,那么率先要对付的便是赵远的铁血门,即便赵远归顺,他们也信不过!
人走茶凉,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更别说赵远了,既然自己没办法保护他,那么趁着自己还掌权的时候,他若是要走,自己放他走便是!
至于这铁血门,到时候也就在安排人去担任这门主之位便可。
实际上若是安排其他人,最后或许也有可能面对和赵远一样的结果,可至少陆炳觉得自己心里或许能好受些。
张四息顿时明白了陆炳的意思,道:“那下官立刻派人前往,告知他这件事情!”
陆炳摇摇头,道:“不能派其他人去,你自己去就好!”
张四息道:“下官前往?”
陆炳道:“对,赵远对于你还是比较相信,因此他不会觉得你在说假话,除此之外,你把海图也呆上,本官想了想,若他真的打算离开的话,派他去天仙岛的话,或许是个不错的借口!”
赵远现在可是铁血门门主,这人员调动,离开之类的那可是备受瞩目,他要是离开的话,这不知道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要是没合适的理由那么也就会引人怀疑,陆炳可不希望他被东厂的人盯上。
之前因为京城梵天教和倭寇潜入的愿意,这锦衣卫和东厂倒是虔诚合作了一会,然而事情过后,双方之间角斗的事情可丝毫没少,同样勾心斗角,你在抓我把柄,我在盯你破绽,而赵远无非是东厂的重点照顾对象,谁叫他掌握着铁血门?
张四息的行程可不是很隐秘,东厂的眼线自然也会盯着,让张四息前往,目的就是让东厂的人意识到这是个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便赵远最后有什么动作泄露出去,比如说带人啊之类的,那也有很好的一个理由。
张四息连忙点头,道:“下官遵命,嗯,不过这赵远要是离开的话,这铁血门谁又来打理?现在大多数打理的人都是柳家大小姐,其他人可不一定有如此才能。”
陆炳道:“所以你这次前往还得带一个人去,让他先留在铁血门,就说是本大人的人,让他们无须介怀!”
张四息道:‘是,下官遵命!’
陆炳挥挥手,道:“好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
张四息答应,转身匆匆忙忙离开!
陆炳再次缓缓拿起手里的茶杯,浅浅的喝了一口,自己现在的确很想把赵远留在朝廷,可是朝廷勾心斗角,他又是江湖人物,可适应不了如此环境。除此之外,他心也并非朝廷,他想走,自己是阻止不了,强留也没任何意义可言,还不如开开心心的送他走,至于他留下的根基,自己派人好好接收下来便可,至少这样也可以别枉费他的一番心血!
至于以后的事情如何,自己哪里知道?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 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图4
就在张四息这边匆匆忙忙赶往西山岛的时候,红罗山这边局势也出现了好转。
金吉和楚秀这忙着给那些人解毒,而另外一方面,乌力罕则亲自离了红罗山,然后在距离红罗山大概五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现在他在这里等人,而所等之人便是提尔西的二儿子,从鹭岛匆匆忙忙赶来的莫尔,由于红罗山有些类似完全封闭的状态,乌力罕的消息封锁得非常好,因此莫尔个根本就没得到任何的消息说大王子的计划已经失败,所以他还是在小心翼翼赶往红罗山。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却是他的行动已经完全被乌力罕等人全部给掌握了,所以当他抵达红罗山五十里的时候,一群士兵突然出现,然后将他包围了起来!
莫尔估计怎么也没料到自己都已经假装行人了居然还是被人包围起来,手摸向腰间的刀,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领头之人的士兵道:“二公子不用紧张,我们并不是来找二公子的麻烦,而是有人想要见二公子!”
莫尔心里还是提高了警觉,问道:“有人要见我?什么人?”
领头的士兵道:“乌力罕王子!”
莫尔一惊,道:“什么?乌力罕王子!”
领头的士兵道:“对,还请公子随在下前往,王子已经等候多时!”
莫尔的手缓缓离开了刀柄,道:“那好,请带路!”
说罢,便跟在领头的士兵后朝乌力罕所在的地方前往,说实话,当看到这些士兵说乌力罕在等着自己的时候,莫尔的心顿时就拔凉拔凉的!
为什么乌力罕会在这个地方等自己,显然计划已经败露,他可是在这里是在这里等着自己了!
于是跟着士兵很快就抵达了乌力罕所在的地方,而士兵并没有进去,而是在外面等着。
“坐!”
乌力罕指着自己对面的椅子说道。
莫尔犹豫了一下,缓缓坐在了椅子上,道:“有劳王子在这里久等了!”
这话中多少有几分嘲讽的意思。
乌力罕对此却视而不见,道:“没事,等等你,就算在时间长点,本王也无所谓!”
莫尔道:“就算时间长点?在下何德何能,居然让王子在这里等着!”、
乌力罕道:“你的确是不值得本王在这里等,或者说,本王抓住你之后,就应该直接一刀给劈砍了!”
说到这里,乌力罕脸色突然一沉!
房间里面的温度仿佛一下子降低了很多,莫尔身子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道:“那你怎么不杀我?”
乌力罕道:“那是因为你父亲已经代替你去死了!”
莫尔身子一颤,道:“代替我去死,你这话什么意思!”
乌力罕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父亲已经代替你死了,所以本王才会在这里等着你,就算你现在鹭湖,但说到底你还是提尔西儿子,得保你一命!”
莫尔愣了片刻,这才道:“你会代替我死?王子殿下,你不是在说笑吧?”
乌力罕正色的道:“你看我是在说笑吗?而且本王子在这里等你,就是为了和你说笑,你觉得有可能?或者说,你莫尔面子大?”
莫尔自嘲道:“在下哪里有什么面子,那他真的死了?”
乌力罕道:“是!”
莫尔脸色微微扭曲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道,一拱手,道:“那在下可得好好谢谢王子殿下,我可是恨不得他死,但是万万没想到,他还真的是了,如此来,在下也算得偿所愿!”
看着近似疯狂一般的莫尔,乌力罕也就紧紧皱皱眉头,道:“好了,既然你也就得偿所愿,从哪里来,那也就回哪里去,这红罗山也不是你来的地方!”
莫尔道:“王子殿下就这样打算放我回去?”
乌力罕反问道:“难道说你不打算回去?还是说,你打算死?要是想死的话,你不是有刀,自己把自己杀了便可,也根本不需要我动手!或者说你自己本来就一心求死,但是自己有没有勇气,所以才需要本王来动手?”
莫尔一愣,旋即笑道:“在下活得好好,怎么想去死!”
乌力罕道:“既然不想死,那么就转过身,回鹭湖去,以后老老实实待在鹭湖!”
莫尔沉默片刻,道:“看着架势,王子殿下是什么都知道了?”
乌力罕道:“本王若不是什么都知道,哪里还需要在这里等着你来?”
说着,缓缓的站了起来,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也没必要在这里和莫尔废话,实际上乌力罕非常清楚为什么莫尔愿意答应自己大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现在地位很有关系。
莫尔这人并不笨,实际上比其他大哥他更加有才华或者说能力一些,然而入赘过去他可没那个机会展示自己本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被自己大哥派人一蛊惑就如此心甘情愿的加入进去!
造反可是重罪,然而现在乌力罕现在不想接着这人机会清洗,现在兀良哈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不是战争。
或许乌力罕也认识到了另外一点,只要自己不去主动招惹明朝,或许明朝现在并没有那个打算来攻打自己的意思,毕竟现在的皇帝可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
换句话说,自己现在敌人不是明朝,反而是土默特,现在的草原被分成了很多势力,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着当初黄金家族的血脉,以正统自居,然后不断对其他势力发动进攻,就如土默特对兀良哈所做的一般。
要应付来自土默特的威胁,最好的办法自然也就壮大自己,可是所谓的壮大却需要很多东西,士兵、马匹、粮草、兵器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都需要足够的钱财才行。
这钱财怎么来?当然最好的就是贸易,自己这边所盛产的正是明朝所欠缺的,自己所欠缺的也正是明朝所拥有的,而且明朝实行海禁,很多东西运不出去,自然也就往兀良哈消瘦,价格也并不贵,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已经初步看到了成效,假以时日,这效果更佳明显。
因此现在不管那些人那些是效忠自己大哥,那些是效忠自己,那些也不过纯粹想赚些钱财,乌力罕都不在乎,从兀良哈前景而言,现在兀良哈需要的就是一个和平的环境,那么怕表面上也好。
1...370371372373374...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