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姜梵
众人闻言,不禁佩服刘禅的魄力。
若是等待诸葛亮的消息再动身出兵,那就得多拖一个月,街亭很有可能就守不住。
而刘禅力排众议,不顾诸葛亮有可能失败,出兵会无功而返的可能,坚持提前出兵,导致此次夺取雍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甚至不是可能性提高,而是一定能够夺取雍凉。
第420章子午谷奇谋
陈到一拍手掌,满脸兴奋的说道:太好了,如今陇右各郡皆降,只要把手住街亭,挡住魏国关中援兵,那六盘山以西,尽归我大汉矣。
是啊,拿下六盘山以西,我大汉兴复指日可待啊。
这真是太好了!我此生的夙愿便是还于旧都,如今总算是可以实现了。
林渊拱手说道:陛下,如今邓艾已经领军前往街亭,届时魏国兵马将会拼尽全力夺取街亭,将会是一场恶战,大司马命我传信之后便前往街亭协助邓艾,不知陛下何时可以派援兵抵达?我也好将消息告诉邓艾,稳定军心。
刘禅叹了口气道:朕虽然已经出兵至此,但由于急行军,将粮草辎重队伍甩在了后面,需要休整十日,等待粮草辎重队伍抵达,才能全军出征,而从阳平关抵达街亭,最快也需要二十多天,所以一个月之后,朕才能起兵支援街亭!
不过朕也会在阳平关附近征召粮草,随时关注街亭动向,就算不能起全军前往街亭,也会派一支偏师前往助之,你让邓艾不必担心!
林渊松了口气:如此就好!
刘禅笑道:你明日还要前往街亭,先下去休息吧。
末将告退!林渊拱手退下。
这时魏延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末将有一计,若计成,不仅可得六盘山以西,还得可得潼关以西,使得整个雍凉尽归大汉!
刘禅笑道道:哦?爱卿有何计策,说来听听!
魏延满脸笑意,信心满满的走到大殿悬挂的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请看,如今大司马出祁山,张任将军出斜谷,关中兵马必定都被吸引至斜谷与街亭一带。
如此一来,魏国长安必定空虚,如今陛下携带五万兵马而来,而街亭方面,已有邓艾将军率一万多人马驻守,想要守住街亭,并不需要五万兵马全去,派两万兵马过去,有三万兵马,足以保街亭不失。
而长安空虚,末将请命率五千兵马出子午谷,携带半个月的口粮,半个月之内便杀到长安城下,长安空虚,兵马都在斜谷,街亭一带,见我率兵而来,守将必定弃城投降。
到时候由末将镇守长安,而陛下可率领剩下的两万多兵马出斜谷,汇合张任将军,拖住街亭,斜谷一带的魏国驻军,截断他们的粮草辎重,如此也算是为末将和邓艾将军处削弱压力。
届时斜谷,街亭守军得知长安城失,必定军心大降,又没有粮草辎重,必败无疑,到时候陛下击败他们,可于与末将会师,挡住司隶方向的魏国援兵,如此一来,潼关以西,整个雍凉,岂不是尽归陛下所有?
魏延说罢,一脸期盼的看着刘禅,希望刘禅能够答应他的做战方略,如果成功的话,那他便是北伐首功了。
然而在魏延那期盼的目光中,刘禅摇了摇头道:爱卿此计虽妙,但难成也!
魏延听了这话顿时急了:陛下,此计如何难成?
刘禅叹了口气道:其一,便是行军时间,爱卿低估了子午谷的险峻。子午谷人迹罕至,险峻难行,皆是悬崖峭壁,而且气候多变,眼下正值九月,正是子午谷气候变化无常之时,秋雨连绵,如何行军?
从子午谷至长安,有千里之遥,就算寻常大路,半个月不能走完,更不要说子午谷这种险峻道路了,便是两个半月也难以出子午谷。
若魏国有所防备,在谷中埋伏一支兵马,你那五千兵马,安有活路?
刘禅这话,倒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以事实为依据。
因为历史上,曹真就从子午谷攻打过汉中,可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只能率兵返回,还未抵达汉中就作罢了。
如今正是秋季,子午谷中气候变化无常,因此行军更加困难,莫说半个月,就是两个月也不可能。
魏延听了刘禅的话,并没有说什么,但看他的脸色,显然有些不大认同,你虽然是天子,但又没有走过子午谷,怎么知道半个月不行?说的就跟自真的去过一样。
林啸对着魏延说道:魏将军,子午谷险峻难行,这些年天下大乱,没人走过,如今只怕连路都找不到,还是算了吧。眼下咱们去守住街亭,便可以拿下六盘山以西,何须冒险呢?
魏延沉默不语。
刘禅见魏延不服气,继续说道:还有第二点原因,便是粮草,眼下汉中,阳平关,武都三地粮草,全部用来支应大司马和张任将军北伐。
你建议朕分兵街亭,又分兵斜谷,如此后方的运粮队伍便要分做两批,人力物力维持不上,粮草短时间尚可,但若是长期征战,则无法维持。
还有第三点,便是长安的防御,曹丕对于雍凉非常看重,哪怕兵马皆在斜谷,街亭,长安也会有兵马防守,而守将,也不会是浪得虚名之辈,甚至曹丕也有可能御驾亲征,前往长安督战。
爱卿你说到了长安,长安守军便会不战而降,可能性非常低,假如长安不降,你深入敌境,粮草辎重无法维继,司隶又有援兵抵达,你何以善后?
若长安是凉州城池,凭借马超的威望,说不定能逼得他们投降,但以魏延的威望,还不够。
而且炎汉能人辈出,魏国就没有吗?魏国的底蕴更强,长安身为魏国陪都,钟繇经营三十余年,岂会没有一个有胆色的能人?随便拉出一个忠心魏国,有胆色不怕死的文官,鼓舞士气,就够魏延喝一壶的了。
然而这种人到处都是。
比如如今的汉中,虽然张任,杨任这两个正副都督都出征在外,但还有蒋琬和程畿二人防守,二人都是文武双全,虽然现在还不出名,但真实才能都不可小觑。
长安也不缺这种人。
刘禅看着魏延说道:眼下大司马已经拿下了陇右之地,咱们只需要扼守街亭便行了,北伐需得以稳为主,一步步进行,不可冒险。否则容易功败垂成!
第421章为将之道
诺!微臣知道了!魏延无奈领命,但刘禅看他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些许不甘之色。
不过纵使魏延再怎么不甘,刘禅也不会让他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虽然如今炎汉的实力强盛,但五千兵马仍旧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若是有个什么损失,也得伤筋动骨。
若是五千兵马毁于一旦,益州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而刘禅身为皇帝,更需要对他的子民负责,子午谷奇谋虽然奇,但太险,许多地方全凭臆测,与兵法之中的奇正不符,刘禅自然不会同意。
诸位这段时间行军辛苦,早些下去休息吧。
臣等告退!
次日清晨,林渊离开了阳平关,又出祁山,直接前往街亭,准备辅助邓艾镇守街亭。
却说另一边,邓艾也率兵抵达了街亭。
街亭并不是一个县,而是一个地名,它位于略阳县,古称街泉县,相传街亭有一口终年旺盛的泉水而得名。
六盘山横跨安定,广魏二郡,向南与秦川相连,街亭位于六盘山西南麓,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
邓艾率兵抵达街亭后,便紧锣密鼓的巡查地形,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邓艾,王平二人率领着军中将校,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在山道上徐徐行走着,寻找着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
走着走着,邓艾与王平二人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街亭虽然山高谷深,但位于河谷开阔地带,道路不仅不狭窄,相反还非常宽阔,最狭窄的地方,宽度也有里许。
众所周知,道路越是狭窄,就越容易进行防守,十米宽阔的山道,我建立一座营门,让士兵在高处放箭,只要火力充足,哪怕只有几千兵马,也可以挡住十万大军。
因为地形狭窄,敌人就算人数再多,也施展不开,受地形限制,一次只能使少量兵马发动进攻。
这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然而街亭并不是这种地形,街亭道路非常宽阔,如此一来,就算在道路上安营扎寨,也与平原无异,只不过敌人不能从四面八方进攻罢了。
但是在这种开阔的地形上,敌人的兵马却可以施展得开,如果敌人兵马众多,发动猛烈进攻,兵力太少的情况下,便很难久守。
因此历史上,马谡出征之前,对于诸葛亮的吩咐那是答应得好好的,可到了街亭之后,因为地形的不理想,这才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放弃当道下寨的命令,选择上山驻扎。
邓艾,王平沿着山路行进了三十多里,却发现最狭窄的道路,宽度也有里许,王平不由得叹了口气道:邓将军,这街亭不好守啊!
不好守,也得守!邓艾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吟道:若是我们守不住街亭,让关中兵马进入陇右,那么此次北伐,将会以失败告终,甚至后方那几万兵马,也有性命之忧!因此,我们必须再此坚守,一直坚持到陛下援兵抵达!
将军!随行一个副将忽然指向远处一座山,说道:将军你看那座山,不与众山相连,截然中起,险峻非常,不如放弃当道下寨的策略,选择上山驻扎,如此魏军来了,也拿我们没办法!
众人闻言纷纷向着那山看去,只见那座山仿佛平地而起,乃是一座孤山,周围悬崖峭壁,陡峭非常,高度以及险峻程度,尚在出祁山时遇到的祁山堡之上。
众将看着那山,也都有些意动,这道路如此宽阔,难以驻守,上山的话,倒不失为一条妙计。
邓艾摇了摇头道:此山平地而起,不与众山相连,虽然险峻,但我料山上必无水源,纵然有,也是着山间小泉,不足供我大军之用。届时魏军来袭,只需将山一围,不过三五日,我军便得尽皆渴死。
那将领却是不信邓艾说的话,你都没有上山看过,怎知山上没有水源呢?将领说道:末将已差人上山打探,稍后便有消息。
邓艾摇了摇头道:为将者,当知天文,晓地理,那山上树木多为落叶灌木,多生杂木,无高大松杉,而周围群山,皆是参天松柏,与此山截然不同。此山的绿荫也比其他山脉淡了一些。
由此可见此山没有水源,树木存活,皆靠天降雨水,平白耽误功夫,又何必去看。
邓艾话刚说完,一个骑兵便纵马而来,向那个提议上山驻扎的将领说道:启禀将军,我等搜遍南山,并没有发现水源,土质皆是沙石土,无法存水,连泉水也没有。
原来此山名为南山,正是历史上马谡率兵驻扎的山峰。
那将领闻言,脸色臊红,不禁对邓艾佩服得五体投地:将军料事如神也,只远观山貌,便可知山上没有水源。
邓艾摇了摇头,一脸郑重的对着众将说道:诸位兄弟,哪怕这南山水源充足,本将也不会率兵进山。
街亭乃进出关中,陇右的咽喉要道,届时魏国得知陇右有失,必定率大军来夺街亭,保守估计,也有五万人马。
咱们的任务,就是挡住魏国援兵,不给他们进入陇右的机会,哪怕一兵一卒,也不能放他们进去。
上山虽然可以更好防守,但是魏国兵马,只需派两万人看住我们,剩下的兵马却还是可以进军陇右,如此咱们驻守街亭又有什么意义呢?
临行前,大司马不断强调当道下寨,就是要我们将魏国援兵挡在街亭之外。我知道街亭道路宽阔,难以驻守,但不好守,我们也要守。
咱们受朝廷恩重,如今便到了为朝廷尽忠的时候了,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能放魏国兵马进入陇右!
为朝廷尽忠,战至一兵一卒!
为朝廷尽忠,战至一兵一卒!
众将被邓艾的话给感染,纷纷大喝起来。
邓艾满意的点了点头,指着前方山道说道:我们已经走了三十多里,前方山口最为狭窄,两侧又有高山,后方也有河流可做水源,可以安营扎寨。让兄弟们速速搬卸辎重,砍伐树木,搜寻石头,准备安营扎寨吧。
第422章魏国的防御
诸葛亮与张任兵分两路,诸葛亮出祁山,张任出斜谷。
张任兵出斜谷,抵达五丈原,在五丈原安营扎寨,威胁眉县。
由于张任突然出兵,又虚张声势,曹魏不知张任虚实,加之驻扎在斜谷附近眉县的只有孙礼的一万人马。张郃,曹纯在长安,曹真去了洛阳,孙礼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孙礼一面选择坚守不出,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将张任出兵的消息报往长安,请张郃速速发兵增援。
很快,长安方面张郃便收到了消息。
张郃乃是曹魏的后将军,雍凉都督曹真不在,张郃便是最高将领。
得知张任兵出斜谷,张郃一面集结各地兵马,率领兵马前去支援孙礼,一面派人快马加鞭报往洛阳。
长安与洛阳之间并不远,这两座城池如今是魏国的都城,洛阳是国都,长安是陪都。
两地之间道路畅通,为了方便传递军情,更修建了驿站,八百里加急的情况下,只需一天便可将消息传到洛阳。
消息传到洛阳时,曹丕正与曹真在花园赏花谈心。
花园之中种满了奇花异草,姹紫嫣红,二人在凉亭之中对坐。
曹丕对着曹真说道:子丹,如今朕身体每况日下,处理政务,也深感力不从心,若将来突然离去,你一定要记住我的吩咐行事。
陛下
曹真正欲回话,忽一个内侍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曹丕冷喝道:混账!朕不是说过,与子丹谈话期间,任何人不得入内吗?
内侍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陛下,雍凉急报!
什么?曹丕脸色一变,连忙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啪!看罢书信,曹丕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喝道:张任匹夫居然领军出斜谷了。
什么?曹真闻言连忙接过曹丕手中的书信看了起来。
看了数遍,曹真沉吟道:陛下,情况不妙啊,张郃将军信中说,张任突然而来,兵力情况不明,驻于五丈原,却没有进兵迹象。若张任的目的是攻打关中,当趁我不在长安,速战速决才是,岂会在五丈原迁延不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