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高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眩神木
朝中老臣都在暗中怀疑废太子之死,是杨广为了稳固皇位而下的毒手。但是苦于没有证据,再加上杨广是君,他们是臣,以臣谤君,是族诛的大罪,所以都只是猜测,没有一个人敢于深查下去。
不过,别人不清楚,身为杨广心腹的杨玄感能不清楚吗
废太子杨勇,在死前单独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杨广!
没有人知道他们兄弟两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所有当日见过杨广进入废太子府邸的下人,都在之后被杨广指使杨玄感找机会处决了。杨玄感也只知道杨广离开软禁废太子的的府邸之后,废太子便自杀了,死前留下的遗书,说是自尽殉葬。
这种骗骗小孩子的理由,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
杨广的狠毒,可见一斑。
更不用说杨广的姨表兄弟李渊了!那是全家都被杨广以意图谋反的理由给杀了啊!连出生还未满三天,连个大名也没有的小娃娃都被杨广给亲手摔死!
杨玄感至今都还记得摔死那个小娃娃的时候,杨广脸上狰狞的笑容。
而杨玄感也因为这个,在心中深深畏惧着杨广。
一个没有道德底线,冷酷无情的君王,是这个世上最可怕的人。
伴君如伴虎,谁知道什么时候,杨广就会对他下手
杨玄感犹豫了,而这份犹豫很好地被李密给捕捉到。
李密决定再加一把火。
“如今昏君带领了大军身在辽东,只要尚书起义,带兵北上,夺取咽喉临榆关,就能将昏君的后路堵死,同时联络高丽夹击之。前有高句丽,后路又被断,不出一个月,隋军的军资粮秣都消耗殆尽,昏君的征辽大军必定会发生兵变,到时候不攻自破,我们的大事就可成矣!”
李密的信誓旦旦并没有让杨玄感放心,他还是十分犹豫。
“可是那毕竟是五十万大军,万一我们抵挡不住,万事皆休矣!”
杨玄感的拒绝却没有让李密失望。因为从杨玄感的话中,李密听出来,杨玄感已经动心了。他现在的犹豫是在考虑起事的成功率,而不是在考虑是否起事。
这就是劝说成功的曙光!
李密再接再厉,马上又说出了
第三百零五章 乱世第一人
大隋礼部尚书杨玄感造反了!
这个消息迅速在大隋传开,并且以更快的方式送往正在拼命中的辽东与北长城。
老爷子杨素一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是不敢想象,待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险些气得背过气去。
此时正是老爷子与突厥拼斗得最激烈的时候。长城战场几乎天天都会爆发血战。每天都有人死去,生命在此时变得无比脆弱。
突厥始毕可汗这次是铁了心了要在正面战场上抹去长城这个困扰了塞北游牧民族上千年的阻碍。所以,他没有像以往一样,凭借着突厥狼骑强大的机动力绕过去,而是以强攻法,堂堂正正地与大隋对攻。
他要向全天下人证明,突厥不只是有并吞天下的野心,还有并吞天下的实力!
原本论起攻坚战,杨素万全不怕。汉人在守城方面,比游牧民族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但是可惜,国内所有的机动力量都被杨广带去了辽东。因为开始的乱政,民怨极大,想要招兵,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北长城现在是处于外无援军的状态。
而这个时候,传来国内出现叛乱,叛乱者还是他们主帅的长子!
本来应对突厥的举国侵略就已经是勉力支撑了,后方还发生叛乱,前线大军一片哗然,几乎已经到了全线崩盘的边缘!
得亏杨素老而弥坚,虽然知道长子叛乱,急怒攻心,但还是强撑着没有倒下,死死地拖住了突厥的南下铁蹄。
不过,老爷子到底已经是六十岁高龄了,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最近指挥起与突厥的攻防战来,显得力不从心了许多。突厥虽然感到奇怪,但是痛打落水狗这种事情,他们也是非常乐于去做的。
杨素的北长城战场胜少败多,而杨广的征辽大军则是陷入了兵变的边缘!
杨广可没有杨素的治军手段,他手下士兵的主体也不是无家无室的职业军人,而是来自大隋各地的府兵。
所以征辽大军所受到的冲击,比之北境虎贲铁骑要来得更大,更重!
杨广虽然在收到风后,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消息,但如此重大的事件,瞒是瞒不住的。封锁消息只会让消息传得更快!
后方不稳的消息,在军中不胫而走,府兵们担心老家的家人安危,更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断,再加上经过连番大战,粮草显得有些不足,敏锐的士兵已经感到风向有些变了,军中也开始出现了逃兵。
高句丽首都就在眼前,只要再围上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灭亡高句丽!杨广本人自然是十分不甘心就这样撤军平叛。但是局势发展太快,叛军情报一日三变,如若放置不管,则会形成燎原之火,他的大隋就完了!
尤其是杨玄感身份特殊,随杨广出征的文武百官大多数都是杨玄感老爹杨素的门生故吏。杨广也是不得不去考虑他们的忠心程度,会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当初也是因为杨素的势力太大,才让杨广对他颇为忌惮。明知杨素忠心大隋,还是对他多有防范。前次请出老爷子去守北长城,也是将他麾下的将军都抽调了个遍。只有一个光杆司令,配上绝对忠心于皇家的虎贲铁骑。将不识兵,兵不知将。
而这些骄兵悍将、军师幕僚,都被杨广带在身边,一起去了辽东。
原本这是一招好棋,但现在看来,却是军心不稳的导火索。
大隋军心不稳,高句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虽然高句丽人被困在城内,不太明白为什么隋军变得有些虚了。但这么一个翻盘的好机会,他们怎么会察觉不出来!
原本在平壤城中想要投降的两面派注意到了风向的转变,停下了“卖国”的脚步,转而开始观望起来。
而在这个时候,高句丽军方也有一个不甘心于投降的将军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乙支文德是高句丽的一个普通贵族中级将领。少年将军,心中总是渴望建功立业,乙支文德自然也不例外。他对于高句丽国内的投降风潮早就有
第三百零六章 一败而群雄起
再说回中原局势。
杨玄感做了乱世第一人,眼看着就要成了气候,其余眼红的枭雄自然也是不甘寂寞,纷纷在暗中积聚力量,准备再观望一阵儿之后,打出旗号,起兵反隋。
中原眼看着就要乱了。而这时,“魔”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
其实,“魔”早就按耐不住,准备出手了。
之前因为与昊天上帝的赌约,“魔”和张子祥都不敢做得太过明显。张子祥只敢打打擦边球,以教导的形势将李建成带在身边,希望潜移默化下能让他成才。而“魔”虽然没有学张子祥那般慢慢教养,但却是以“名利”直接控制了杨广,很多事情都是让杨广这个他所选定的代理人去做,连出征辽东这样的大事,他也没有随军前往,就是为了堵住昊天上帝的嘴,以免他输了不认账。
不过这次,杨玄感席卷中原,来势汹汹,“魔”要是还不出手,看着杨玄感造反成功,那这么多的隐忍就完全丧失意义了!
杨玄感是个蠢货,被人几句忽悠就将自己给卖了,对付他并不是很难。但是那个忽悠杨玄感的人,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李密早就有造反的野心,这一点,基本所有认识李密的人都很清楚。不过在此之前,他更多的还是一个笑话。造反造得能将自己的家产全部败光,他也算是造反界的一朵奇葩了!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奇葩,居然能忽悠得位极人臣的杨玄感领头造反,看来这几年李密的口舌功夫练得很是不简单啊!
再不简单也是一个奇葩,李密在众人眼中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好不容易造反了,居然还只是当叛军的军师,充其量只是一个二把手,这又是何苦来的,老老实实地当他的蒲山郡公不是更好!
众人都在笑话李密,“魔”却是从中看出了李密的城府。
一个人是否能够隐忍,才是成就大事的先决条件。勾践兵败为奴十余载,不惜为夫差尝粪试药,这才得以回国,卧薪尝胆,缔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韩信若是忍不住胯下之辱,也就没有后来威震天下的兵仙、战神了;司马懿多次装病,隐忍不出,韬光养晦,这才得以将曹家三代明君都给熬死,最后篡夺大权,奠定了司马氏的基业……古今多少豪杰,能够奋发刚勇的英雄不少,但能成就大业的,多数都是善于隐忍的枭雄。
而要论起枭雄,杨玄感还不够资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魔”十分清楚,杨玄感叛军中的灵魂人物,不在杨玄感,而是那个看着像个笑话的李密。
李密的声望没有杨玄感高,财富权势就更不用提了,所以他十分聪明地没有和杨玄感争这个领头人的位置。不过等到李密羽翼渐丰,杨玄感若是还没有被大隋剿灭,估计接下来的就是一场火并了!
不能让叛军再发展下去了!必须要尽快解决,不然就会尾大不掉了!
“魔”不是一个讲究人,手段之类的,他只分有用与否,至于手段是不是肮脏,他不会介意。
“魔”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幻化成了一名流浪武士,前去投靠叛军。
当然,是去做内应。
只不过是稍稍露出一点点实力,他的武艺学识就在一众叛军中显得鹤立鸡群。
杨玄感自然是非常高兴,他这军队虽然人不少,但是都是些地痞无赖游侠儿,官富二代浪荡子,论起打架斗殴那是没话说,但要真刀真枪地硬干,就显得困难了许多。
再加上他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杨玄感造反,他不得不给他们一点儿好处。所以杨玄感对他们的诸多不法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抢劫民财、掠夺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在叛军之中,军队纪律这种东西,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而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有学识,有才智,还能管得住自己的**,不去掳掠作恶的人才,怎么能不让杨玄感大喜过望呢!
杨玄感是高兴了,李密却是本能地感觉到了有什么不对劲儿。
但要他说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他又说不上来,只能在暗中监视着这个名叫王伯当的男人,以防他搞什么小动作
第三百零八章 老兵不死
北长城,古战场。
杨素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他已经老了,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精气神,上不了马,提不起枪,老而无用,徒叹奈何!
突厥人一开始慑于杨素的余威,打得都很克制。
始毕可汗虽然是突厥人的可汗,但到底还是不想学杨广一样将突厥的家底赔光。
每次攻击,都是赚到一点儿便宜便马上退走,绝不恋战。突厥是游牧民族,一人多马,机动力跟中原王朝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而虎贲铁骑的精锐部队伤亡惨重,越来越少,而且没有援兵补充,必须要省着点用,所以杨素只能被动挨打,待要还手,却已不见人影。
始毕可汗是个英雄啊!只是可惜,他是个突厥人!
若是按照这群狼崽子以往的性子,早就不管不顾,攻城劫掠了。可是始毕可汗居然能够耐得住性子,用小刀割肉放血,却不追求一刀毙命。而这一招,就让杨素十分难受了。
隋军原本就没有援军,国内发生叛乱,他们还要时刻担心反贼抄其后路。名为守城,其实比之突厥,还要没有后勤保障。
杨素希望的是毕全功于一役,因为他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拖下去了。
所以,杨素让手下将士,每天主动出击,四处搜寻突厥大军的踪迹。而突厥却是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突厥大军一旦见到杨素主力主动出击,立即撤走,就是不跟他打。他们的机动力太强,隋军追击不上。待杨素大军回城,他们却又杀了个回马枪,骚扰回城将士,搞得他们疲惫不堪。
可是不主动出击,那突厥人又如蛆附骨,偷袭消耗杨素的兵力。
如此一来二往,杨素的军队日渐稀少,已然降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而在这个时候,杨广驾崩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杨素的手中。
隋军大营,杨素的帅帐之中,杨素面无表情地将手中的情报放下,看不出他的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自从杨玄感叛变以后,杨素就长了一个心眼,封锁了消息,所有传自大隋的情报都由他的心腹死士一手操纵,第一时间传到杨素的手中,以防再度发生军心溃散的事件。
好事总是不长久,坏事一件接一件。杨素的预感没有出错,这些日子以来,从大隋流传出来的消息,都不是那么美好。
辽东兵败、群雄逐鹿、盗寇四起,大隋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尊严荡然无存!
而现在,终于轮到陛下驾崩的消息了。
“除你之外,还有谁知道这个消息”
杨素沉声发问。
“回禀大帅,属下接过情报便一刻也不敢耽误,星夜奔驰而来。并无其他人知晓。”
信使单膝跪在地上,没有抬头,同样沉声回应。
杨素默然无语,过了许久,这才幽幽说道:“那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是。属下明白!”
话音刚落,那名信使便拔出了一把匕首,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的喉咙割了下去。
鲜红的血,顺着他的匕首流淌下来,在北方的严寒之中,显得那么炙热,还带有几分白气。
杨素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那名信使自杀,却没有丝毫惊讶,显然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消息必须封锁住,而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这些信使,都是他的死士,愿意为了他去死。也只有他们,才是他最为信任的人。
杨素将桌上的情报投入一旁的火盆之中,站起身子,向着那个慷慨赴死的信使深深地鞠
第三百零九章 张须陀
近来局势发展实在太快,很多事情都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轨迹。
天机天命都已经被这帮能够知晓未来的家伙给改了个面目全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