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
夜。
元皇宫深处。
屋内仅仅亮着一盏灯,灯光昏黄晦暗。里面的布置很是简单,除去桌椅、床,便再无其他物件。
大概这是奢华的元皇宫中最为简朴的屋子。
但住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在宫中,尤其是太监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他是神秘的,同时也是高贵至极的。连黄粱策都要尊称他声大师父的神秘老太监、蛛网的实际掌舵者。
在这样的夜色里,这个在元宫中无数人眼中都是神秘莫测的老太监就这样一个人枯坐在桌旁,看上去,便似一株枯木。
还好他多少有些动作,双手搁在桌上,时不时的在翻阅着东西。
那是一沓纸。
若是有别的人看到这沓纸,大概会大惊失色。因为这是来自于元朝各地的蛛网成员的汇报,而其内容,正和暗夜行动有关。
自从大宋暗夜行动实施以后,自元朝各地便不断有这样奏折雪花般呈送到皇宫里边。元皇真金为此大怒不已,据说还吐血了。
而事实上,真金知道那些官员被刺的时间,怕是还不如这老太监来得早。蛛网的传递信报能力同样是恐怖的,比驿马更快。
这会儿真金应该还没收到元朝和大宋根据地接壤沿线城池的官员遇刺的奏折,但这些名单,却已经出现在老太监这里。
庆阳府达鲁花赤……延安府达鲁花赤、御史……
这些离着元中都可以说最远的边疆城池,官员被刺的消息也都出现在老太监面前这沓纸上。
纸不厚。可以想象,那些距离中都近的城池的官员遇刺情况他早已经收到。
此刻,老太监的脸上极为僵硬,好似这种神情便是他的常态,一种对什么东西、什么事情都能淡漠的表情。
看完面前这约莫数十张纸好半晌,他才忽的开口,声音很嘶哑,“好大的手笔……”
声音同样没有什么波动。
这种定力,怕是谁见着都要大为吃惊。除非是这老太监对大元没有半点的在乎,完全把自己当做局外人。
门外,忽的有轻轻叩门声响。
“进来。”
老太监偏头瞧过去,吐出两个字,同样古今无波。
有个看上去有些消瘦的人影走进屋来。
竟是元皇真金。
自从大宋进攻元朝以来,他的确是消瘦许多了。坐在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上,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真金拜见老祖宗!”
接下来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真金走进屋后,竟然是在老太监面前徐徐跪倒。他的动作、神情,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
而且若是细心去看,可以发现真金的眼神中还带着某种膜拜之色。
这要是被元皇宫中任何人看见,都必然会在心里升起滔天大波。老太监来历、身份都甚是神秘,但谁也不敢想,他会是这种身份。
真金称他为老祖宗,且行跪拜之礼,这足以说明老太监乃是元朝皇室中人。
“何事”
老太监偏头看向真金,眼神没什么波动,只是轻轻挥袖,真金便被一股柔和力道扶了起来。
他眼中掠过惊讶之色,很快有平复,随即却是又跪倒下去,道:“真金恳请老祖宗为我大元国出手!”
“出手”
老太监淡淡道:“仅仅是因为宋国那些探子刺杀你不少官员将领,你便就忍不住想要我出手了”
真金面露惭愧之色,“真金无能。虽得四大藩国相助……但……以两国国力之悬殊,真金并无信心能够胜过宋国。唯有请老祖宗出手,诛杀宋国皇帝,他尚年幼,后继无人。如此,宋国兴许会迅速衰败,大元……也能得以延续……”
真正让一个皇帝将这种话都说出来,应该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生于皇家,高傲是必然的,真金绝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
然而,老太监却是缓缓摇头,“我当年答应她的,只是让元国皇室嫡系永享荣华而已……”
第2035章 1711.老太监出宫
第2035章1711老太监出宫
“老祖宗啊……”
真金深深将脑袋叩到地上,声音中带着悲恸之色,“自太祖建国以来,我孛儿只斤一脉便和大元国运密不可分。大元盛则孛尔只斤盛,大元衰则孛尔只斤衰。难道老祖宗您觉得那些宋国贼军大败我大元铁骑以后会放过我们孛尔只斤一族么宋国那小皇帝会念在图兰朵的份上便任由我们孛尔只斤这草原的皇室一脉继续生存下去么若是等到宋国大军围困中都,纵是以老祖宗您的修为,到时候又能带走多少人呢能将我们孛尔只斤生活在中原的人全部都带回草原上去么”
他慢慢抬起头,缓缓又说:“即便是能够逃到草原上,以宋国之盛,如此下去……又岂会有我们孛尔只斤一脉生存之地……”
“唉……”
老太监闻言,难得的轻轻叹息起来,“宋国将亡之际,出现此等帝王,乃是天命啊……你可知道,天命难违”
真金又低头,不语。
老太监接着道:“前线大军形势不利,宋国按兵不动,必是暴雨前的宁静。时下他们又大举刺杀我大元官员,让得我大元内忧外患不得消停,你心里担忧,我能够理解。但天命这东西,任何人在其面前都是极其渺小的,即便我前去宋国刺杀他们的皇帝,也未必能够成事……而且即便我成事,你就能应付那些必然拼死复仇的宋军”
“我……”
真金说不出话来。
说赵洞庭遇刺,宋国便会衰弱下去,那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实际上未必就会这样,这点他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以现在赵洞庭的大宋军民心中的声望,若是遇刺,宋国必定会不计代价继续攻元。到时候,即便赵洞庭没了,元朝能够胜利的希望其实也很渺茫,甚至比现在都还要渺茫也说不定。
真金只是寄希望于刺杀赵洞庭以后,能够让宋国纷乱起来而已。毕竟,赵洞庭是大宋的主心骨。
老太监看着真金,道:“不过你既然称我这声老祖宗,我倒也该做点什么才对。但你也不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和大元并没有太多的干系,大元是否能够延续下去我不关系,我要做的只是你们孛尔只斤一脉继续延续下去而已。你要想大元国延续下去,还得你自己去想法子。”
“是……”
真金虽然眼中有着失望之色,但也只得答应。
老太监又坐下去,不再说话。
“真金告退。”
真金站起身来,施礼后向着门外走去。他这般谦卑,若是落在别人眼中,肯定能惊讶得将眼珠子都掉出来。
“吐蕃、大夏、大理、倭、流求、越李朝等国都已经对宋国俯首称臣,再有麻逸、渤泥、天竺等国也和宋国交好,仅剩的真腊、占城等宋国南面的国家已经被宋国吓破胆,不会再敢对宋国有什么企图。宋国据中原俯瞰八荒之相早已明显,你现在和宋国交战,眼界要放宽些,不要仅仅只看着大元和宋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要知道,树大好乘凉……却也招风……”
而在真金转身之时,老太监忽然又开口。这让真金顿住了脚步。
待老太监说完,真金回头,若有所思,“真金谨记老祖宗教诲……”
其后直到他走出门,再回到寝宫之中,都始终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图兰朵的娘亲,也既是现在的大元皇后躺在真金的旁边。看着真金皱眉不解的模样,轻轻抿嘴,没有说话。
现在的真金越来越深沉了。
其实以前他不是这样的。
那个位置,真能对人的性格造成太多的改变了。
这整夜,真金辗转反侧,最后不知道到什么时候,竟是披着衣服起身,干脆不睡了。
他坐在寝宫内书桌前,看着地图怔怔出神。
倭已经尽属宋国,流求和宋国之间也可以说只是国号未改而已,流求完全可以说是宋国附庸。大陆以西,除去高丽,大元再无助力。
而以现在的局面,高丽已经是自身难保,不向大元求救都已经不错。
流求、倭路两地的海军在倭路集结,和高丽隔海而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向高丽开炮。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大元能够依靠的似乎只有在大元、西夏以北的草原上以及更北荒凉之地的宗亲之国。
真金的眉头越皱越紧,好似对老太监那句话有些领会,但又始终不甚清晰,便似镜中花、水中月那般。
皇后躺在床上也没睡,只是静静看着他。
皇宫中有到身影自高空掠出宫去。
整个元宫中绝对是高手无数,想来不乏真武境高手,但是其中竟然无人发现这人身影。
快要到天亮的时候,真金的眉头才猛地舒展开来。他直接跑到屋外去,让人将耶律铸等人宣到御书房议事。
仅仅只是半个时辰内,真金和耶律铸等元辅国大臣便都相继到得御书房内。其后,这整个上午他们都没从御书房中出来,中午直接在御书房内用膳。
到下午时,耶律铸等人才从御书房内出来,脸上竟是个个都带着些微振奋和期待之色。
真金是最后才出来的。
以他的年纪,又没有修过武学,昨夜彻夜未眠这会儿理应很疲惫才是,但瞧他神色,竟然还是精神奕奕。
这只能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也不知道老太监的那句开导,到底是让他想出什么对付大宋的法子。但想来这对大宋而言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
……
时间渐渐跨入到一月下旬。
到这个时候,即便是最热闹的长沙,年味也几乎没了。家家户户又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该为生活操劳的继续为生活操劳。
该享受生活的继续享受生活。
赵洞庭又开始忙碌起来。
这阵子几乎每天都要举行中枢内阁会议,然后还要筹措明镜台会议。虽然不是选举大会,但这同样是大事。
毕竟每年针对国情的政策通常就是从明镜台会议诞生的,现在大宋国土如此浩瀚,赵洞庭鲜少出宫,不可能再对整个大宋国情的了然于胸。他只能通过各个渠道去了解大宋国情,然后和来自于各地的明镜台明镜们应对各地实际情况议定政策。
明镜们既是带着各地民意、民情、也是代表着各地封疆大吏来的。这样的会议,当然是重中之重。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现在的大宋朝廷而言,一年之计便在于年初的明镜台会议。
第2036章 1712.红叶谷主
第2036章1712红叶谷主
来自于各地、各界的明镜们相继汇聚到长沙城内。这已经不是首届明镜台会议,他们中间不少人也就显得轻车熟路。
祥兴十三年十月赵洞庭设立明镜台,至今,明镜台会已经举办过两届。这回是第三届。
各地的明镜们除去那些因为各种缘故而不能够在继续担任明镜的,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虽从各地到长沙来不轻松,但没谁会故意不来参加这样的大会。明镜,虽然算不上是正统的官职,但在现今的大宋觉得是个极具殊荣的身份。
不是谁想当明镜都可以当的。首先,需得能够代表大宋的子民们才行。
而要做到这点,便非得是各界的佼佼者,亦或是德高望重、资历极高者不可。
且拿教员来说,能被推举成为明镜的教员们必然是在各地颇有名望的夫子。再有江湖高手,亦是如此。
刚刚组建时的明镜台还相当的简陋,但这三年来在温庆书的管理下,明镜台已经成为颇具规模、体系的团体。
原本被遗漏的各行各业如今都有代表被推举出来,除非那些下九流的行当。而那些颇具影响力的行当,明镜们也是越来越多。
江湖势力也算在其中。
大宋的国级明镜中,不乏各地名门大派的掌舵人之流。而且其中有些宗门还是武鼎宗门。
这些人当然都是大人物。但是他们的到来,却并没有在长沙城内造成多大的轰动。
当然这并非是百姓们不够关注这件头等大事,而是如今朝廷对明镜台大会的准备越来越完善。
各地代表们进京不仅都有武鼎堂安排的供奉护送,相当神秘不说,且会直接被送到明镜台的客栈里面。
也既是说,寻常百姓们想要见到这些明镜们都不容易,就更别说和他们交流。这有效的避免明镜台大会之前发生什么意料不到的事情。
虽然直到这个时候都仍然有些明镜没有赶到长沙,但在长沙皇宫外围的几个明镜台客栈里都已经是热闹非凡。
相聚在这里的明镜们有很多本来就是熟识,那些出自于相同地方的更是如此。在明镜台大会正式开始前,他们当然要热络交流。各行各业的明镜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小圈子。郎中、教书先生、商人、工人、江湖人、农民……
皇宫西门外,四海客栈。
其实四海客栈都不能说是客栈了,因为它大得出乎人的想象。说是园林都毫不为过。
这座客栈是皇宫专用的接待之处,据说是皇上亲自设计。其中的奇思妙想让宫中最有经验的建筑大师都为之震惊不已。
谁都不知道皇上为何似乎样样懂且样样精通,但也没谁太去关注这个。总之皇上即便万能,也绝对只是好事。
此时,近夜。
四海客栈共有大小楼阁三百余座,每座皆有其名。剑流阁。
剑流阁高六层,形如浮屠塔。共有客房七十六间。底下两层乃是聚餐、聚会之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