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柴立人召来舞姬,在正殿内和众将还有胡车饮酒作乐。

    这几乎是元军中接待钦差的不可避免的“仪式”。

    南京路。

    文起率着建康军区和天牢、天慧两军的剩余将士在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安然无恙到得宋城之内。

    作为南京路的次府,宋城自是元朝境内难得的大城。

    其城墙还是自北宋年间传下来的,很是高耸。

    这座城也充满着历史的厚重。

    文起等人率军进驻到宋城以后,头件事情便是登上了城头。

    文起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连绵的青山,难免有些感慨。

    以前跟随着他父亲文天祥作战的时候,他只是想着,能够坚持不让大宋灭亡就好。复兴大宋,只能说是心中有那样的期望。

    而其后,随着赵洞庭展露峥嵘,大宋得以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就大为光复,尽复失地。

    现在,他竟然是站在宋城的城头。

    这当真让他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或许不用多长时间,皇上就能再现前朝鼎盛时期的气象吧

    到时整个天南地北都将是大宋的国土。

    光只是想想,文起便觉得心中振奋。

    然后他连对身边亲卫道:“派遣士卒前往襄城,禀报岳帅我们已经进驻宋城!军中伤亡惨重,但有辎重无数,请岳帅从襄城赶来这里和我们汇合!再说占不台大军已经伤亡惨重,剩余者不过五万人,正在向开封府去,请岳帅做些提防。”

    “是!”

    有亲兵传令下去。

    文起又看向就在旁边,双目无神依靠在城垛边的苏泉荡,轻轻叹息。

    神仙岭之战,几乎是将他们建康军区给打空了。苏泉荡会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其实他很能够理解。

    扪心自问,他自己如果是建康军区主帅,或许压根就没法撑到大战结束的那刻。

    苏帅真是太不容易了。

    文起在心中轻轻叹息道:“苏帅您放心,在您恢复之前,我定然不会再让咱们建康军区的将士遭遇到什么挫折。”

    ……

    长沙。

    虽然即便到这个时候,因为天灾而引起的饥荒仍旧没有完全过去,但长沙城内早已经又恢复热闹。

    赵洞庭知道越李朝没得选择,肯定会给大宋筹备粮食。再有渤泥、麻逸等国,也应该不会作壁上观,是以让国务省全心全力先保障灾民们能够不饿肚子再说。

    荆湖南路各城设立的救灾所仍旧没有撤去。每日里都有灾民们排队领取粮食,这让得荆湖南路境内并未出现什么恐慌。

    来自于各地的“救灾先锋”终于是全部汇聚到长沙了。

    他们都是各地救灾的表率。

    其中有官员,有富商,有百姓。身份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此次天灾中个个都有让人感动的表现。

    赵洞庭亲自在皇宫大殿内接见他们。

    此时此刻,赵洞庭便是坐在龙椅上。下面,是陆秀夫等大员,再有温庆书,还有各地的“救灾先锋”。

    赵洞庭自然已经听说过这些救灾先锋们的事迹。

    他心里也颇为感动。

    都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不管是哪个年代,都还是有愿意无偿奉献的人的。

    这样的人,在驱逐人性的本恶,当然值得褒扬。

    赵洞庭上辈子的时候看过厚黑学,说人天生便是自私的。便拿小孩来说,从小就会有占有欲。

    他并不觉得厚黑学说得没有道理,但正是如此,也更显得圣人之说的可贵。

    若是人人都遵循厚黑学,那这世界早就乱了。

    唯有推崇圣人之学,才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在哪个年代都是这样。

    他不求每个人都有心念全世界苍生的广大胸怀,毕竟连他自己也远远不到那个程度。但只需得大宋境内的人都能以国为重,以族群为重,而不仅仅是以私为重,那大宋的发展便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龙椅上,他听着下面的官员说及这些救灾先锋们的事迹。

    虽然已经看过,但此时仍是听得颇为入神。

    待得那官员说完,赵洞庭脸上已是有浓浓欣慰之色,道:“诸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都是我大宋的表率。”

    下面的救灾先锋们多数显得有些拘谨。

    他们中间做官的,官职最高的也不过八品。以前,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赵洞庭,没见过这位大宋的主宰者。

    赵洞庭说完,对着旁边的刘公公点了点头。

    刘公公扯着嗓子对外喊道:“皇上有赏……”

    有太监端着盖有红布的盘子匆匆从大殿外走进来,到众救灾先锋的前面。

    赵洞庭站起身走到龙壁下,太监面前,掀开了红布。

    里面并非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枚枚做工精致的勋章。以黄铜所铸,外面覆有金钵。

    连挂着这些勋章的彩带都颇有讲究,上面镶嵌有大宋的国徽。

    勋章正面刻有八个字,两排,左边是大公无私,右边是助人为乐。

    而在背面,则是篆刻有“大宋鼎昌二年授予抗灾义士留念”。

    赵洞庭知道,这样的勋章,对于这些救灾先锋们而言,远远比真金白银来得更有含义。

    也更能给民间百姓们竖立起好的榜样。

    当然,这枚勋章也并非就单单只有纪念价值而已。

    能够得到这样勋章的家庭,可是年年都会有补贴的,而且能够免税。

    虽然这会给大宋财政造成些许负担,但赵洞庭显然不在乎这么多。

    他不仅仅只给这些救灾先锋们发勋章,以后,他还要颁发更多的勋章出去。只待灭元,便是他犒赏天下之时。

    其后,赵洞庭将一枚枚勋章亲自佩戴在了这些救灾先锋们的胸前。

    一个个救灾先锋都显得颇为激动。




第1981章 1657.灵光突现
    第1981章1657灵光突现

    等到这些救灾先锋们离开大殿,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

    因为这会儿渤泥、越李朝等地的粮草还没有送过来,前线又没有什么大的军情禀报,救灾之事又已稳定,是以赵洞庭也没有继续在大殿内和众臣议事。宣布散朝以后,便向着军科部作坊去了。

    自从上回到衡阳斩杀那徐汇元以后,他便再没有出过宫。

    以前他偶尔还会带着诸女出宫去散散心,这些天,却是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军科部作坊里。

    李狗蛋的科技部这些天来也没有再研究别的东西。

    包括李狗蛋在内,再有陪伴他在藏书阁钻研学识的那十个陪读,还有赵洞庭从各地召集的许多能工巧匠,都是呆在军科部作坊内。

    前沿虽然是占着优势,但那些将士们的折损还是让赵洞庭颇为心痛。

    再有元朝中那个深不可测的老太监始终是个变数。

    这让得赵洞庭更为迫切地想要把红衣大炮给研制出来。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大宋能够灭元。

    好在诸女也都理解且支持他,这些天来没谁抱怨,反倒更是对赵洞庭报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到军科部的作坊里边,里面显得是热火朝天。

    光是在外面的铁匠便有数十人之多,个个敞着胳膊,满头大汗。

    时不时有人拿着图纸跑将出来。

    红衣大炮所需要的零件颇多,赵洞庭在发力装置上遇到瓶颈。需要不断的进行试验,才有可能将发力装置给弄出来。

    相对于红衣大炮的发力装置,他之前弄出来的半吊子掷弹筒,真的只能算是小儿科。

    掷弹筒才能打多远

    最多千米算是极致,正常应该是在七百米开外。

    而据赵洞庭所知,最初期的红衣大炮有效射程就在五百米开外,最大射程更是可达到一点五公里。

    这当然没法满足他。

    他想要研制出来的,是不管在威力,还是在射程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掷弹筒的大炮。

    只有这样,才能够无坚不摧。

    最起码也得能够媲美改良后的红衣大炮才行,有效射程一千五百米,最大射程两千五百米。

    而且还不能像是红衣大炮那样笨重才好,动不动就是一吨、两吨的重量,运到前线去不知道要耗费多大人力物力还有时间。

    推开门走进其中一间房间。

    这间房间是赵洞庭平时亲自做研究的房间,除去他以外,也只有李狗蛋等参与研发的人能够进来。

    房间里同样热闹。

    李狗蛋和许多来自于各地的能工巧匠都在忙碌。

    他们或是自己在画图,或是在讨论着什么。

    赵洞庭走进来,虽然有人看到他,但并没有谁给他施礼。

    这是赵洞庭亲自下的令,说他到作坊中来,便也只是工匠中的一员,让众人不必再为给他行礼而浪费时间,打断思绪。

    渐渐的众人也就习惯。

    赵洞庭轻手轻脚走到李狗蛋的身后。

    李狗蛋正在纸上画着什么,很是入神,连赵洞庭走到他的后面都没有察觉。

    赵洞庭伸长脖子看着李狗蛋画图纸,亦是渐渐入神。

    随即约莫过去数分钟的时间,他眼中猛地有亮光闪烁出来。

    之前他设计的掷弹筒,其实是以颇为落后的技术为原理,不能算是真正的掷弹筒。其发力装置是以弹力为主要力量。

    而以现在工艺的水平,能够通过弹力将炮弹弹射出数百米的距离已经是极限了。

    这也是之前赵洞庭始终没法攻克红衣大炮的原因。

    他在那个死胡同里钻了牛角尖。

    他始终都在想如何才能够研发出更大弹力的装置,却没有去想过,以别的力用以发射炮弹。

    现在看着李狗蛋画的这副图纸,他忽的茅塞顿开。更准确地说,是回想起什么东西。

    李狗蛋在他设计的这个发力装置地步画了密密麻麻的波纹,看起来,应该是想利用更多的类似于弹簧的东西。

    这并不现实。

    因为要把这些弹簧给压下去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更困难的是把这些弹簧的弹力给集中起来。

    但这些波纹却是给赵洞庭灵感。

    气压!

    他回想起这个词。

    以前的迫击炮运用的就是气压发射啊!

    以发射药燃烧产生的气压,将炮弹从炮膛中冲击出去!

    而要点燃发射药,只需要设置撞击针就行。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气压!”

    “气压!”

    赵洞庭逐渐喜形于色,嘴里念叨起来。然后在周围一众人的疑惑眼神中,连忙持笔写写画画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大炮发射装置。

    他暗骂自己真是笨,竟然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回想起来这个。

    殊不知,人是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

    随着在这个年代呆的时间越来越长,脑子里有许多的先进知识,也渐渐被他给遗忘了。

    过不多时候,一幅完整的图纸便在赵洞庭的手下成型了。

    “快!”

    他把图纸递给旁边的李狗蛋,道:“让外面的匠人快些将这个东西给赶制出来!”

    他脸上仍然满是兴奋之色。

    李狗蛋意识到什么,也是惊喜,连忙向着外面跑去。

    这夜,军科部作坊里打铁的声音就没断过。

    赵洞庭是回到寝宫去了,但据说作坊里的铁匠们却是忙活了整夜。而且直到黎明的时候都还挺兴奋。

    而在赵洞庭的寝宫里,乐婵、乐舞姐妹两也是被折腾坏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真是不假的。

    赵洞庭上半夜在乐婵的房间,直将乐婵折腾得不行,下半夜又蹿到乐舞的房间,同样如此。

    可到早上,他还是神清气爽。早早起床就在竹海上开始练习剑法和剑意。

    他有种预感,自己最新回想起来的这种发力装置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红衣大炮可能很快就能面世。

    到那时候,这定然能够成为元朝的噩梦。

    ……
1...684685686687688...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