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殿内众将齐齐站起身来,这刻,神情都是极其的肃穆。

    中兴府被破、刀主阵亡,这宣告着他们蜀中军区的作战任务彻底失败。这也让得这些将领们心中都有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翌日。

    黑山威福军司境内兀剌海城。

    这是黑山威福军司境内最大的城池,同时,也是大夏立国以后的国都。

    在这个远远算不上昌盛的国度里,城池其实是个比较罕见的词汇。境内各地,多是以村寨为主。

    匆匆定都的兀剌海城,也较之中兴府要相去甚远。

    这里实在是谈不上什么龙城气象,似乎也正应对着大夏国君李偲凉那名不正言不顺的出身。

    现在黑山威福军司境内,要说实权最高的,也远远轮不上傀儡李偲凉。

    大夏国中,以元臣瓮正纳地位最是超然,其后,便是从中兴府得以掏出的拓跋家家主拓跋雄。

    拓跋雄挂着大夏国太师之职,在大夏国内地位无两。同时,在黑山威福军司境内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掌控力。

    这从国君李偲凉见到他,还需得主动行礼,便可见一斑。

    正是黎明时分。

    随着禁卫统领在皇宫大殿前宣,“百官觐见……”

    众以拓跋雄为首的大夏百官陆续走进大殿之内。

    然后约莫过两分钟,大夏国君李偲凉在太监、宫女的随同下,也走进大殿。

    百官跪迎,唯有拓跋雄岿然不动。

    李偲凉年纪还不大,面色黝黑,如今即便是做了大夏国的皇帝,气质却还没变。穿着龙袍,还像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甚至他都不敢用眼神去打量殿内的文武百官。

    连“平身”两个字,都是他旁边的老太监喊出来的。

    李偲凉低着头走到拓跋雄面前,躬身拱手,“太师……”

    拓跋雄轻描淡写地点点头,淡淡道:“皇上到了,那便开始早朝吧!”

    待得李偲凉走到皇位上坐下,他自然而然走到龙壁下。面对众臣。

    这些个在大夏国挂着职的文武百官,多是他黑山威福军司的人,也是他的亲信。

    其余黑水镇燕军司、西平军司等,不是那么信得过拓跋家。迫于名义,不得不派些人到大夏来任职,但都是无关轻重的人物。

    这些人也都老实,有自知之明,甘愿在这兀剌海城内做个应声虫。

    毕竟他拓跋雄就算是大夏太师,能管到的,实际上也就他黑山威福军司这些地盘而已。

    待得众臣都直起身子,拓跋雄便道:“诸位可有事启奏。”

    殿内无人说话。

    黑山威福军司就这么大点地盘,本就没什么要事,真要有什么大事,那些个官员也多是私下向他拓跋雄汇报。

    是以在这大夏国,早朝匆匆而聚、又转眼而散,其实是常态。

    约莫过那么几十秒钟,拓跋雄见无人说话,便挥了挥手。




第1727章 1403.元夏之谈(下)
    第1727章 1403.元夏之谈(下)

    然而瓮正纳听他这般说,脸色仍是没有什么变化,只又道:“这是我朝皇上的意思。”

    拓跋雄深深叹息,放眼看过殿内保持沉默的众臣,走到瓮正纳身旁,低声道:“翁大人能否借步”

    然后两人竟是无视殿内众臣和李偲凉,向着大殿外走去。

    到殿外,拓跋雄连道:“翁大人,斗胆一问,贵国突然如此……是不是因为宋军拿下邓州、唐州等州以及贵国韦州之败”

    瓮正纳深深看着拓跋雄,“皇上的意思,我又怎么的知道。只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吧”

    “自然,自然。”

    拓跋雄点头,“只是,当初给我国提供军火,可也是贵国提出来的。现在贵国突然要我朝付款,该不是要和我朝划清界限”

    这话,已经是说得颇为直白了。

    瓮正纳闻言也不再绕弯子,道:“现在的局势拓跋兄你应该是清楚的。我担心,不问你们要这笔钱,最后会便宜了宋国啊!”

    拓跋雄呵呵冷笑,藏在袖中的双手却是不自禁地紧紧握起,“我军好不容易打下中兴府,贵国却想要在这个时候撒手不管么恕我斗胆,贵国如此行径,该算是过河拆桥好呢还算是落井下石的好”

    以他的城府都说出这种话来,可见他心中已是愤怒到何种地步。

    而瓮正纳却并未生气,只是淡淡道:“任你如何说都好,我朝皇上,要的是稳。而现在,咱们看起来并不是宋国对手。”

    “哈哈……”

    拓跋雄猛地瞪眼,沉声道:“所以你们就要打退堂鼓!而且要落井下石!到头来,倒霉的是我们大夏,你们元朝,却连半点代价都不想付出,是么”

    瓮正纳转头看向空荡荡的前坪,“韦州数万将士的性命,唐州、邓州的将士,不算是代价么”

    说着,又回头直视拓跋雄,“拓跋大人,该认输的时候就得认输啊……现在我朝西疆和你们大夏接壤的地境内除去西京路外,其余几路都已经没有了兵力。再打下去,你觉得你们大夏能胜么”

    “可我们都拿下中兴府了!”

    拓跋雄咬牙道:“当初是你们皇帝让我们立国的,我们付出十余万将士代价,好不容易才打下中兴府,你现在跟我说,你们不打了!没有你们的支援,我们大夏岂不是只有被宋国覆灭的份!而我大夏要是灭了,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贵国不能从我大夏借道进攻宋国那么简单了,宋国若是光复西夏,呵呵……他们的大军从这边打进去,你们大元,挡得住么”

    瓮正纳呼了口气,“这就不是我该去想的事了。我只知道,这是皇上的意思。这钱,你们敢不给”

    拓跋雄揉了揉眉心,语气忽的柔和许多,“我以为,元帝在传达这个意思时,应该是不知道我军已经拿下中兴府了。翁兄,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若是贵国继续支持我朝,我朝数万大军并非是没有挡下宋军的可能吧”

    说着,他贴近瓮正纳的耳朵,“不如翁兄先将这情况禀报元帝,再看元帝如何定夺,如何”

    瓮正纳微微眯起了眼睛。

    拓跋雄又幽幽道:“十万两,就当我欠翁兄这个人情了。”

    瓮正纳轻声道:“拓跋兄你这让我好生为难啊……”

    拓跋雄又道:“十五万两……不然,我大夏左右是个覆灭,那些银两,翁兄你便到阴曹地府来找我要吧……”

    瓮正纳深深看着拓跋雄。

    他当然听得出来拓跋雄的意思,如果元朝要在这个时候下船,那他拓跋雄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横竖是个死,也不在乎得罪元朝。

    也不知道是因为金钱的诱惑,还是出于利益的衡量,最终瓮正纳终是轻轻点头,“那我,便就帮拓跋兄你这个忙。”

    说罢,便向着龙壁下直直走去。

    拓跋雄在后面微微眯起了眼睛,嘴里却喊:“等下自有下人将银两扫到兄台府中,有劳了。”

    然后他便也转身向着大殿里走去。

    到大殿内,拓跋雄的脸色已是极为难看,沉声道:“退朝!”

    说罢便就离开。

    殿内众臣,谁也不知道他和瓮正纳之间的讨价还价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

    而就在这日,也有信鸽落在元中都皇宫



第1728章 1404.丹巴称臣
    第1728章 1404.丹巴称臣

    转眼又过去两日。

    宋成都府,吐蕃大军那边丹巴仍是没有传回来什么消息。到底是投降还是不投降,谁也说不准。

    赵洞庭率着飞龙军从龙阳城赶到常德府,如今又已经到得慈利境内。

    这般行军速度,怕是已经开创前所未有的记录。

    中兴府内,李秀淑还是老样子。见着谁站得太近都会哭闹,也好似连谁都不认识了。

    洛陀收到真金的传信,让他继续呆在军中。也不知算不算给他吃下颗定心丸。

    兀剌海城,瓮正纳也收到真金的密信,然后便去拓跋雄的府邸中找到了拓跋雄。

    这日,两人在拓跋雄府邸内相谈甚欢。

    随即拓跋雄传令前线大军,让大军以中兴府为根基,务必将宋军挡在中兴府外。

    他也是没有办法,如今趁着元朝还愿意支持大夏,他只能和大宋禁军死战到底。毕竟他的根就在西夏,输不起。

    输了,便是满盘皆输,家破人亡。

    元朝中都内忽有流言四起,说元帝真金想和大宋百年交好,被宋帝拒绝,连国内大使都被驱逐出境。

    然后中都城内有衙役到处搜捕散播谣言的人。

    同时又有新的说法传出来,说大元绝不会屈尊和宋国交好。两国交锋已成定局,大将元屋企已经率军出征便是证明。

    整个中都城内可谓是暗流涌动,但到底,还是没有兴起什么大的风浪。

    宋东沙群岛。

    经过十余日的行程,冉安国、黄之杰两人率着地煞、地勇两军终是到东沙群岛靠岸。

    月牙岛特使总管红娘子、安抚使兼地魁军军长空竹、北环岛特使总管兼地杰军军长柳西狂亲到港口相迎。

    阵仗并不算太大,但这些人的分量,却绝不算低。

    他们是时下大宋海军中的肱骨大将。

    在港口会面以后,众人相互打过招呼。然后红娘子便请冉安国等人往城内去了。

    只是在城内并未呆多长时间,冉安国、黄之杰等人又匆匆驰马回到了港口。

    才稍作休整的海军再度开拔,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又向着流求而去。

    不同的是,如今大军中又加上了空竹的地魁军。

    这让得海军阵仗更是浩大,已有三万余众。

    镇守东沙群岛的职责全部落在柳西狂的地杰军身上。

    大宋北疆,以及西夏境内的战火在忽然间好似停滞了,但即将到来的,必然是更为浩荡的大战。

    大理军区刘诸温在率着天剑等军终于到得吐蕃边疆。

    吐蕃国并没有做什么防备。

    隔着茫茫大山,这边大理军区禁军们严阵以待,那边,吐蕃的百姓们仍在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

    若是大理军区要打,怕是可以长驱直入,直打到吐蕃腹地去。

    只在这时,刘诸温却也是收到赵洞庭的密信,让他暂且按兵不动,派人去和汉源城和沅英豪等人接洽。

    刘诸温率着大理军区将士便就在吐蕃边境处扎下了营寨。

    虽眼下大宋镇国、兴国两个军区还没有什么动静,但实际上,整个国家都在以极快的速度运转起来。

    各地押送粮草的守军随处可见。

    各城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那些粮草,也都被以极快的速度送往各军之中。

    到底打不打,现在尤未可知,但大宋俨然已经做好打的准备。

    时光如梭。

    转眼五天期限便是到了。

    刘诸温派遣的人尚且还离着汉源城有许远的距离,吐蕃大帅丹巴却是亲自赶到了汉源城内。

    他仅仅带着数十骑,到汉源城外,对着城头喊道:“大宋沅英豪沅将军何在丹巴来访!”

    这是十足的诚意。

    只不多时,沅英豪和孙乐语等人的身影便是出现在城门口。

    沅英豪拱手迎出去,对着丹巴笑道:“丹巴大帅,我可是恭候多时了。”

    他当然开心。

    在知道丹巴仅仅率着数十骑前来的那刻起,他就已然知道丹巴的选择了。而这个选择,也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眼下看来,元、宋实力似是相差不多,但吐蕃,可是和大宋接壤,而并没有和元朝接壤。

    吐蕃又谁都打不过,甚至只有被凌辱的份。只要这丹巴是个稍微有些头脑的人,想必都知道会如何选择。

    至于丹巴在这五日之内,到底有没有请示过吐蕃国主,这点,沅英豪并不放在心上。

    他要的,只是结果而已。

    丹巴对着沅英豪等人拱拱手,“沅将军。”

    &nbs



第1729章 1405.众路高手
    第1729章 1405.众路高手

    而丹巴所说的关于吐蕃的情况,也并没有给沅英豪、孙乐语等人带来太大的惊讶,更远远说不上震撼。

    吐蕃向元称臣多年,若说元朝对吐蕃没有丝毫的钳制,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派遣大员、离间吐蕃旧臣、挟皇室为质,这些,都不过是很常见的手段。

    在听完丹巴的诉说之后,沅英豪沉吟半晌,只问:“那这称臣文书,大帅应该还并未征求过贵国国主的意思吧”

    丹巴这刻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直言道:“我吐蕃全国大军不过十余万,真正能出征的将士,几有半数在我麾下。我以为,我的意思便能够代表我国国主的意思,沅将军以为呢”
1...587588589590591...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