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这未免不是个好主意。
女帝死守中兴府,让得中兴府内汇聚无数将士,同时,却也让这中兴府成为牢笼。
若是她率军突围出城,和蜀中禁军汇合,的确还有很多和大夏军周旋的余地。起码,后勤补给便无需担心。
以赵洞庭和她的关系,就算是现在大宋粮草、军械等等颇为紧张,也绝不会置之不理。
但李秀淑还是当即摇头,道:“我是西夏帝王,没有抛弃城内百姓们的道理。”
说着,面上忽的露出些微笑容,“若是我死在这中兴府内,以后他总会为我报仇。等大夏军被打退了,我的孩儿还能接任我的位置。而若是我弃城突围,那即便是以后将大夏军驱赶走,我又有何颜面再进这中兴府”
她放眼看向那些正在街道上帮助将士们寻找弹药的百姓们,“他们在哪,西夏便在哪。西夏在哪,我便在哪……”
晨一刀紧了紧手中的血刀,没有再说话。
这时,有将领匆匆跑到了李秀淑的后边,“皇上!”
李秀淑回头,“何事”
那将领道:“刚刚太师府中有下人来报,两刻钟以前,太师他……他薨了……”
李秀淑憔悴的脸色瞬间苍白,纵是穿上甲胄也显得有些单薄的身子亦是剧烈摇晃起来。
好不容易,她才稳住自己,缓缓闭上了眼睛。
有泪水,从她眼眶中滑落。只混着雨水,却是分也分不清楚。
过了会儿,那将领见李秀淑仍没有动静,轻声问道:“皇上,您要不要去太师府中看看”
李秀淑缓缓摇头,“不去了……就由你代朕前去吊唁吧!”
那将领似是有些意外,但也没再说什么,拱手领命过后便向着仲孙启赋的府邸匆匆走去。
李秀淑又看向城外方向,似对晨一刀说,又似对自己说,“太师这辈子都在为西夏操劳,为西夏复国、治国、平逆,最受他看重的侄儿死在了战场上,唯一的儿子也死在了这里,如今连他也死了。我不覆灭大夏那些逆贼,又有什么颜面去见他……”
晨一刀在旁边道:“即便中兴府被破,西夏也不会灭。”
这话让李秀淑偏头看向他,“怎么说”
晨一刀道:“皇上他不会让西夏灭国的。”
听到这话,即便是刚刚收到仲孙启赋的死讯,李秀淑的嘴角也是有些微笑容浮现出来,道:“是啊,如果不是他,西夏早就亡了。刀主,能说说,你为何愿意因为他的意思,而就在这里舍命护着我么连两位长老死在这,你都不愿离开。你们刀冢付出的代价已经很大了,其实你现在回去,他也绝不会怪你的。”
晨一刀沉默了会,竟是摇头,难得的多说了几句话,“我不知道。只是全天下人都愿为皇上舍命,我不想落后。”
李秀淑挑了挑眉,“这家伙,身上真是有种魔力啊……”
随即,便沉入到了回忆之内。
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初为何会那般愿意相信赵
第1717章 1393.弹劾奏疏
第1717章 1393.弹劾奏疏
赵洞庭笑笑,又埋头到那叠高高的图纸上面。
只是过会儿,又忽的抬起头,轻笑起来,“走,随朕回御书房。”
李狗蛋露出诧异之色,“今日皇上这般早便要回去”
赵洞庭走向屋外,“朕刚刚想到件事,比研究这红衣大炮,怕是还更有用处。”
李狗蛋没再多问,随着赵洞庭往屋外走去。
尚且还在回御书房的路上,赵洞庭就让李狗蛋去将军情处总管萱雪宣来。
等他到御书房不多时,萱雪便也到了。
如今萱雪已经是为李阿四生下孩儿,身子较之以前丰腴了些许。容貌不减,反倒较之以前更甚几分。
宫中上下不知多少人都在说御厨李阿四是真有福分,能娶到萱总管这般既有容貌,又有能耐的女子。
虽如今女子当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能够如萱总管这般受皇上重用的,也就唯她而已。
或许以后此届科举的财经科状元、长沙谢元温庆书也会受到皇上重用,但那,终究还是需要时间。
现今,温庆书也不过是被吏部放到财务部下辖的研经司任个副司长而已。
研经司作为负责研究全国经济情况的衙门,在握有重权的财务部内,当真算不得什么实权衙门。
当初温庆书的任命下达的时候,甚至还在朝野中兴起不少议论。也不知,皇上特意将她放在研经司,是个什么意思。
看着萱雪的脸上如今再也不复当时那落寞、孤独的模样,仿佛眼睛里都洋溢着幸福,赵洞庭也是为她高兴。
微笑着,赵洞庭问道:“孩子怎么样”
萱雪脸上也自然而然露出微笑来,“多谢皇上挂心,孩子一切都好。”
“嗯。”
赵洞庭轻轻点头,“等他再大些,便也送到国子监的小学里面上学。”
萱雪脸上露出喜色,“臣多谢皇上。”
虽如今大宋境内小学、初中还有“进学”,各地都有。但论教育质量,当然还是以国子监下面的那些学校最好。
萱雪可是知道,连皇上的皇子、公主们,以后也是打算送到国子监内去读书的。
在有关特权方面,皇上似乎始终都不愿特立独行。
然后她便又问赵洞庭道:“不知皇上宣臣来有何事”
赵洞庭砸吧砸吧了嘴,道:“元朝皇帝派遣使臣李奕南来见朕,说有意和大宋交好,瓜分西夏之地。朕已经回绝,且将李奕南、祁宏达都驱逐出去。朕要你动用你们军情处的暗探,在元朝境内,尤其是元朝国都刻意渲染此事。就说元朝皇帝性格软弱,欲和大宋交好,实是怕了大宋。”
萱雪乃是天下罕有的聪慧女人,听赵洞庭这般说,当即就明白了赵洞庭的意思。
她微微笑道:“元朝国都之中有不少极力主张和我们大宋开战的大臣,皇上此举,定能让那元朝皇帝焦头烂额。”
赵洞庭点头失笑,“他想要诱朕和他们元朝交好,让朕辜负臣民厚望。朕要是不还回去,又岂对得住他这番良苦用心”
萱雪道:“那臣这便下去安排。”
然后,便就缓缓退出御书房去。
赵洞庭也没再打算再去军科部作坊,低头翻阅奏折。
刚刚趁着他和萱雪交谈的这点时间,李狗蛋已是将奏折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一部分。
这是赵洞庭的习惯,就像对待军情密信那样,喜欢将事情分个轻重缓急,或是归类。
各地奏折,都已经有国务省先行批阅过。没盖章的,乃是政事,盖红章的,乃是军事。
赵洞庭随手拿起一叠奏折中最上面的那封。
老臣穆康巽启奏圣上。
奏折的封面上有着这样的字样。
刚口打开,便可看到首页盖着足足六个大印,分别是六个名字。其中陆秀夫的章子列在最上面。
国务省共有六个大臣掌着初步批阅奏折之职,这封奏折上签盖六章,便是说明六位大臣都认为此奏折所书内容颇为重要。
除去上回寒流天灾时常有这样的奏报到长沙,赵洞庭其实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六位大臣同时盖上大印了。
还没有看奏折上的内容,他的眉头就已经是微微抿起。
再逐字逐句去看,脸色更是逐渐凝重得可怕,仿佛乌云密布。
臣穆康巽遥禀,广南西路转运使温哲彦藐视国法,徇私包庇,纵容其子温东成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以至国器不能制裁其子。
臣此折,共列温东成罪状十四条。
第1718章 1394.真金议事
第1718章 1394.真金议事
过些时候,陆秀夫、陈文龙、辛景福便联袂到了御书房。
赵洞庭看到他们进来,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然后举起穆康巽的那封奏折,“这封弹劾,你们如何看”
由农业部尚书升任副国务令的辛景福率先拱手说道:“皇上,臣以为虽温哲彦是广南西路转运使,我朝封疆大吏,握有重权,但其子既然贪赃枉法,温哲彦也有教子无方之过,甚至……此事,应该细查。”
赵洞庭闻言并没有表态,只是又看向陈文龙和陆秀夫,“两位爱卿又是何看法呢”
陆秀夫、陈文龙显然是早预料到赵洞庭会因此事而宣见他们,听得赵洞庭问话,并没有什么迟疑。
对视过后,陈文龙开口说道:“臣和国务令也都认同辛副国务令的看法,虽温哲彦身居高位,但若他徇私枉法,也仍得查办,。只是……此时正值我朝北疆战事连连,西疆又和吐蕃形势紧张,东疆远征日本,南疆又和越李朝等国形势严峻之际,军中将士的后勤补给有很大部分是依靠广南西路征收上来的银粮赋税,臣以为……查,定然得查,但不可大张旗鼓的查,需得暗查,不可使广南西路形势出现变化。待得边疆形势稳定以后,尚可大力去查。”
“暗查……”
赵洞庭轻轻叹息,“朕担心的是如果真如穆康巽在奏折上所言那般,那广南西路境内现在必有官员纠集成党羽。暗查他们,不走漏风声还好,要是走漏风声,朕担心会发生比明查更大的变故啊……广南西路作为朕推行改革的首个地方,也是模范地方,要是生了乱子,是极可能会波及到全国的。”
陆秀夫看向赵洞庭,“那皇上的意思……”
赵洞庭却是又看向陈文龙去,道:“朕想让陈大人你以代朕巡查广南西路之民情的名义,前往暗查此事,如何”
陈文龙向着赵洞庭拱手:“皇上想让臣如何查”
赵洞庭道:“到静江府后,你去寻穆康巽询问此事。另外,朕再给你写封密信,让安抚使柳弘屹全力配合你暗查,军情处也会从旁辅助于你。穆康巽奏折上所写之事,朕要你一件一件的去查探清楚,另外,顺带着也查查广南西路的官场风气到底如何。”
陈文龙有些惊讶,“那皇上是不打算动用广南西路的监察衙门了”
赵洞庭摇头道:“用他们,那动静就太大了。而且朕现在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也被腐蚀,不然,这种事轮不到穆康巽来上书的。还有一点,便是以广南西路监察局的级别,我担心他们查温哲彦那种级别时会有太多顾虑。”
虽然大宋号称军机、国务、监察、提刑四省并列,但作为转运使的温哲彦,终究还是广南西路最高级别的官。
陈文龙从这话里边听出来赵洞庭有要一查到底的决心,脸色悄然凝重许多,点了点头。
只过会儿又问道:“皇上,那若是查出温哲彦真有问题……”
赵洞庭道:“若真有问题,便掌握真凭实据,交由朕发落定夺。”
“是。”
陈文龙又答应。
其后,赵洞庭让李狗蛋拟了两封圣旨。其一,是给柳弘屹的密旨。
其二是要传往国务省,然后下发给广南西路,关于任命陈文龙为代天巡视广南西路钦差的事。
等陆秀夫等人离开,又让李狗蛋传令萱雪,让广南西路军情处探目暗中帮助陈文龙打探。
他的确是有着极大决心的。
哪怕现在不是时候,但他也绝不容许广南西路出现立山头的情况。而且,还牵扯到转运使那个级别的官员。
……
元中都。
真金又将桑哥、耶律铸、哈尔巴拉宣到了御书房。
除去他们两,还有尚书省平章政事、制国用使阿合马以及宗王乃颜。
他们都是忽必烈留下的辅国大臣。
距离韦州之战已经过去几日的时间,前线败报自然已是传到中都。
元朝从庆原、鄜延、河东北凑齐的六万大军竟是仅剩数千残卒匆匆逃回边疆,连主帅涂博达都死在乱军之中。
这当然是大事。
纵观他们在北疆和宋**队的大战,竟是全线溃败。
南京两路唐州、蔡州、颍州都被宋军攻占,如今,连往西夏的六万大军都全军覆没。
这是真金压根没有去想过的。
他想过往西夏的大军可能会挡不住宋国蜀中禁军,但没想过,会败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六万大军,这可几乎是将庆原、鄜延以及河东北路的守军都给打光了。
现在,在这三路境内,怕也就剩下衙役、捕快们维持治安
第1719章 1395.温和将军
第1719章 1395.温和将军
现在他们本就感觉到后力不济了,前线又接连溃败,再打下去,那是自取灭亡。
只乃颜补充道:“我们国内铁矿丰富,战马充足,只需得时日,大军实力定能再度超过宋军。”
这话,倒是让得真金想到些什么,对着乃颜说道:“王叔,朕有意从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进购铁矿、战马以及奴隶,你意下如何”
乃颜闻言轻轻皱眉,道:“皇上,先皇在时就曾借助过四大汗国的力量。可咱们那些血脉宗亲,个个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狼啊……”
真金道:“可他们总是比那些属国要信得过些的。不如王叔你过去和他们谈谈试试”
乃颜见真金这般说,只得点头,“臣遵旨。”
真金又道:“咱们几国终究都是从大草原出来的,虽然他们现在都已各立国度,但你仍可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我们大元挡不住宋军,他们最后也难以避免被宋国覆灭的下场。这任宋帝南征北伐,灭大理、灭新宋,甚至远征海外,那熊熊野心,朕想朕的那些叔伯兄弟们,是不至于看不出来的。朕想和他们合力,不是求他们,而是为整个民族着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