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朝中、军中,都是以备受段麒麟倚重的鬼谷学宫中老辈学究为主。

    那位号称百年难遇的大才秦寒,到现在都还未被起复。正在鬼谷学宫内寒窗苦读。

    这既是涨学识,也是练心态。

    只可惜的是,段麒麟让秦寒练心,自己却在大理被赵洞庭给挫败得差点信心全无,如同魔怔。

    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在见过贾峰华和庞红光后,从利州东路北部的饶风岭率军出发,如今到得利州东路最南边已有数日。

    这里南接潼川府路,东接大宋夔州路。是三国的接壤地带。

    若是往常,这样的地方往往都应该三不管的地方。只现在因为大宋势大且颇为强势,是以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眼下,这三国接壤处有些出乎意料的平静。

    郑益杭、杜浒两人率着天勇、天猛两军坐镇达州有些时日,但始终都没有半点欺进新宋的意思,更不会去觊觎西夏的边疆。

    曲如剑、赫连城两人刚到边疆,便就在边疆处开始安营扎寨起来。

    两军共计八万余人,可谓阵势浩荡,但实际上,真正属于赫连城和曲如剑麾下的将士却不过三万余人。

    其余有五万之众,全是临洮、凤翔两路内的守军。

    当初赫连城往利州东路,经过凤翔、临洮时,李秀淑下旨帮他抽调了两路内半数守军。

    而这临洮、凤翔两路的守军,到底会不会听赫连城、曲如剑的将令,那显然是很难说的事情。

    毕竟当初这两路的总管跟着庞红光投西夏,他们的立场本就很值得可疑。

    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其实是时刻都是处在危机四伏的境地下。而这种危险,可能在刚刚开战时便会爆发出来。

    这大概也是他们两人为何始终都只是不急不缓,并未显得那么急切想要覆灭

    新宋的理由。

    他们心中也是有数的。

    当然,他们同时也是在等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两路境内的援军赶到。

    在分别见庞红光和贾峰华时,他们就已经代为传达女帝的圣旨。只庞红光、贾峰华无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整军前来。

    赫连城、曲如剑两人说不得还要在这新宋、西夏边疆等些时日。

    只是,他们在刚刚到得边疆时,便就差人往大宋夔州路境内去了,往达州。

    到这日,这些信差便赶到达州通川城内。共十余骑,并未穿着军服,只是做江湖人打扮。

    这些人,都是赫连城所率的国都禁军中的好手。

    到通川城下,他们如同寻常江湖人那般下马牵马步行。进城,并不流连城内繁华景簇,只直向着通川府衙而去。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郑益杭和杜浒两人所率的大军在哪里。

    &nb




第1421章 1097.大理皇城
    第1421章 1097.大理皇城

    自大军走出镇南军区大门以后,段实便只是呆在自己的车辇里面,再也没有露过面。

    也许,现在面对余飞航、钟健等这些大宋官员,都让他觉得比面对原来麾下那些将士们要自在些。

    因为他总觉得那些将士看他的眼神中含带着淡淡的幽怨和嘲讽。

    他们多少是有些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他身上的。

    哪怕是现在这些大理将士其实对大宋军中的生活颇为满足,但对当初战败之事,也定然仍有些介怀。

    若能胜,能回到家中和父老妻儿团聚,当然要比留在大宋军中还要更好。

    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行。

    张珏直送到靖州城西的零溪堡,又目送朱海望等人良久,才带着人回到镇南大元帅府。

    朱海望穿着军长样式甲胄,缓缓驱马于军前。

    到现在,他算是正式升任天究军军长之职。从出发开始,葛再新便等于是将军中大权全部交给他了。

    而朱海望也并没有亏待葛再新。

    在那日和朱海望商议过后,他其实已经向赵洞庭传书,请赵洞庭册封葛再新为天究军中都虞候。

    都虞候在军中只差军长半级,甚至要稍高于副军长。这种职位,自不是葛再新原来的团长之职可以比拟。

    只这件事在没有得到赵洞庭的回复以前,朱海望当然不会跟葛再新说。

    等以后任命书下来,葛再新自会知晓。到时候,也就承着他朱海望的情,也自然而然会成为朱海望的嫡系。

    朱海望乃是空降的军长,想要牢牢掌控天究军,在军中培植嫡系是免不了的事情。

    元中都。

    在朝中众王爷都相继离开这座巍峨千年的雄城以后,如今,朝中最受宠溺的图兰朵公主也终是要出嫁了。

    她要嫁往大宋。

    这件事情,民间百姓知之者甚少,但在朝中知情者却是很多。他们都知道明珠公主为何会要嫁给那大宋皇帝。

    这实在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泱泱大元竟然需要用最受宠溺的公主去安抚敌国,而且是原来被打得抱头鼠窜、差点灭亡的宋国。

    送亲的队伍算不得很是壮大。

    为图兰朵陪嫁的宫女不过两百余人。

    护送公主车队的皇宫禁卫也不过千余人。

    这较之元朝以前下嫁给其他国家的公主,好似也没能体现图兰朵公主受到的格外宠溺。

    只将图兰朵送出中都城门的人却是让人心惊。

    不仅仅只有新君真金和现任皇后娘娘,还有大元桑哥以及刚刚回到中都不久的耶律铸等诸多元老众臣。

    他们现在都已经得封辅国大臣,相当于是新君真金的内阁。在朝中地位可谓更甚以往。

    因为以前在忽必烈面前,他们尚且只是出谋划策。而现在新君继位,他们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只是辅助,有许多事情,连新君怕是都得听他们的。

    辅国两字,分量是极重的。

    而除去这些人外,连太上皇忽必烈都拖着病体亲自将图兰朵送到城门。

    他已经没法再行路、骑马,自始至终都是躺在车辇内。

    图兰朵跟在他的车中。

    爷孙两在车辇中也不知道说过什么。

    只知道,到城门口时,图兰朵是带着泪水下车的。

    这辈子,她大概是无法再和忽必烈相见的。

    出嫁的公主如同泼出去的水,大宋、大元又是敌对,她很难有回来省亲的机会。

    而即便赵洞庭以后给她这样的机会,以忽必烈现在的身体状况,怕也等不到那日。

    再向真金等人辞行以后,图兰朵钻到自己的车辇中,便再未出来。

    真金等人在城门口目送良久。

    真金和皇后眼眶有些发红。

    人群中只有真金的三子铁木尔紧紧攥住了拳头。

    他现在还不是元朝太子,但朝中隐隐已有传言,真金和忽必烈都有意立他为皇太子。

    毕竟在忽必烈当权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对铁木尔的青睐。真金众子之中,也唯有铁木尔才颇具雄姿。

    很快,送嫁队伍离着元中都越来越远。

    队伍中彩旗飘扬,显得十分喜庆。

    但队伍中众人,只怕是心中高兴不到哪里去的。毕竟连主角明珠公主现在都是出于黯然神伤的时候。

    大理。

    此时距离刘诸温等人拿下弄栋府褒州已经过去十余日的时间。

    而他们拿下褒州以后,并未往南禁军弄栋府主城弄栋城,只是直往皇城大理。

    如今他们便是到得大理城外。

    洱水碧涛如洗,一望无际。

    大军就沿着洱水畔前行,到黄昏时,洱水中金色的波光粼粼。大军也正式到得大理城外。

    大理高达十米的烧筑青砖城墙依然高耸。

    向北眺望,可见高耸的崇圣寺三塔。

    佛国大理。

    虽现在的大理和历史上所书有些不同,并非是佛道当家



第1422章 1098.上香礼佛
    第1422章 1098.上香礼佛

    刘诸温等人率着大军直往大理皇城。

    大理皇城如故。

    黄色的宫墙。

    朱红漆的宫门。

    这皇宫虽然没有大宋皇宫的巍峨,亦没有临安旧皇宫的古色生香,但却也具备某种祥和的气息。

    这或许和大理全国信仰佛门有关。

    宫门口,自也再见不到大理禁军的身影。

    他们有的跟着段麒麟往新宋,而那些没有离去的,也都已经各自回到家中。

    从外面看就可以预料得到,此时大理皇宫之内定是空空如也。

    刘诸温等人似是不想破坏这里的祥和,命令大军在皇宫在驻足。只是带着数十供奉和数百亲卫向着皇宫里面走去。

    皇宫里果真是空空如也。

    且有许多装饰物已经被搬走,显得有些破坏。

    这显然是在段麒麟等人离开皇宫以后,留在皇宫内的那些人,或是宫外的百姓所为。

    他们大概将宫内能够搬走的东西都搬走了。

    不过那些东西想来也不太实用。在这个年代,也难以再换取钱财。

    刘诸温、张红伟、苗成等人在王子乾的领路下,如走马观花般逛过整个空荡荡的大理皇宫。

    王子乾心中轻轻叹息。

    以前,其实大理皇宫还是颇为热闹的。谁也没想,转眼竟然就会变得这般破败。

    果真是人走茶凉。

    如今的大理皇城,只是留下个残破的空壳。

    在皇宫内看过以后,刘诸温等人便又离开皇宫。

    刘诸温作为三个军长中拿主意的人,直接让苗成和张红伟两人命令麾下军卒往城内军营去。

    然后,便将他麾下的天闲军直接带进了皇宫之内。

    到宫内某殿。

    张红伟忍不住又问他,“刘军长,你到底打算如何做”

    刘诸温只道:“先派遣将士往大理诸城送信,让他们前来效忠咱们大宋。”

    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因为要是不去送信,有许多部族、城池还可以继续装傻。

    而信送到,那些部族、城池中的官吏、首领却不前来效忠,那就等于是负隅顽抗。到时候刘诸温完全有理由发兵前去镇压。

    只不多时,自这大理皇宫之内,便足足有千余天闲军禁卫相继出城。

    他们以十人为伍,分别赶往各城送信。有的远,有的近,想来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见到成效的事。

    其后,刘诸温又亲笔写信,让人飞鸽传信长沙,将这喜报传于大宋皇上赵洞庭。

    等做完这些事情,夜色已然将领。

    张红伟在旁边有些坐立不安。

    这倒也不全然是因为他是个好战分子,而是刘诸温之前所说的确不错。

    他们如今深入大理,早已经没法再从大宋境内得到粮食。过些时日,军中便会有断粮危险。

    这是张红伟担心的事情。

    因为他现在想不到有什么法子在大理城内弄到粮食。而刘诸温,又始终没有为这事拿个主意。

    眼瞧着军中士卒带着刘诸温的密信离开,张红伟再度忍不住,问道:“刘军长,咱们是不是该为粮草之事谋划谋划”

    刘诸温微笑,却是有些幽深莫测,“张军长不必焦虑,明日你且率领天机军到城外洱水畔练兵,用出掷弹筒等物。我和苗军长率些人往崇圣寺去上香礼佛。”

    张红伟满脸不解,“你们前去上香做什么”

    他并不是个佛教信徒。

    苗成在旁却是反应过来,道:“刘军长这是要做给大理诸佛门中人和佛门信徒们看的。咱们有实力,但不会去荼毒大理的百姓们。是保持友好,还是刀兵相交,让那些看在眼中的人自己选。”

    刘诸温轻轻点头,对着张红伟笑道:“苗军长所言不差。”

    他就差没有说张红伟的脑子还不如年迈的苗成好使。

    张红伟有些讪讪,“我这不是急着想要率军再去出出风头嘛!”

    自他们到大理以来,很少遇到阻力,大军威风八面。这种感觉,还是很让人感到舒畅的,张红伟无疑有些食髓知味。

    而刘诸温只是让他在洱水畔演习,这无疑让他有些无法满意。
1...461462463464465...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