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洪无天、剑十四、许夫人、朱宗耀等武鼎堂供奉也随在军中同行。

    如今,他们终于是赶到大理边疆。

    眼前,是茫茫无际的大川河流。

    大军缓缓止下步来。

    刘诸温等人都在军前,看着前面无尽山川,饶是书生气颇重的刘诸温也很是有些意气风发,挥手道:“前面便是大理了!”

    在他前面十余米处有石碑。

    石碑上写着“大宋”两个大字,旁侧有竖排小字,“敢犯宋者,虽远必诛!”

    苗成眼睛盯着这个石碑,轻笑道:“是啊,终于是到大理了。这回,咱们必要为皇上拿下大理。”

    张红伟眼中杀气森然,“总不能再让这大理继续姓段了!”

    以往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不管是大宋还是元朝,对大理的统治力都不大。大理始终都是保持着以段氏为主的状态。

    现今段麒麟挥军数十万攻宋,这已是让得刘诸温等将个个恼怒,也不愿再忽视这大理之地。

    皇上雄途大略,他们此回攻理,必然要让这大理真正成为大宋之地。

    洪无天、剑十四等供奉立马在刘诸温等人旁侧,此时眼神中也是有些森然。

    直过去半晌,刘诸温才忽的回首看向军中,大声喝道:“大军就地扎营!休整以后,挥军攻理!”

    “诺!”

    军中响起洪亮的应答声。

    虽到现在,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但刘诸温他们并没有什么顾虑。广南西路安定,粮草总会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

    赵洞庭从美洲弄回来马铃薯等新型作物,又改良水稻种植方法。这让得大宋境内此时根本就不缺粮。

    哪怕是那些乱民烧毁不少粮食,也仍未能将大宋逼迫到断粮的境地。

    白色的帐篷渐渐在荒野中蔓延开来。

    待刘诸温等人的帐篷扎好以后,他们便就回到了帐篷里去。

    有士卒将大理地图挂在墙上。

    还有士卒则是将沙盘给搬了进来。

    沙盘上勾勒着山川、原野,还插着将近二十面旗帜。

    磨弥部、和龙部、于矢部、夜苴部、落温部、罗雄部、纳垢部、弥勒部、石城郡……

    这些旗帜上都写着字,是大理石城郡内个股势力。

    其中如磨弥部、弥勒部、夜苴部、于矢部等,是势力强大的部族,他们得到大理段氏的承认。而如落温、罗雄等,则因势力微弱,也并没有得到大理段氏的承认。不过他们终究是在这石城郡内繁衍生存着,且各自有各自的领袖。

    这回石城郡兵马总管率着三万大军随封合璧出征,落温、罗雄这些小部族或多或少也是有派遣兵力的。

    沙盘刚刚摆好,刘诸温、张红伟等人便是围绕到沙盘旁去。

    这些天来,每夜扎营,他们都会这样,商讨进攻石城郡的策略。

    虽大理国内现在已无雄兵,但打仗从来都不是能掉以轻心的事。

    哪怕是直到现在,刘诸温等人都还没有确切定下攻石城郡的策略。不过,今夜想来纵是要定夺下来的。

    刘诸温双手搭在沙盘上,对着众将笑道:“诸位,待明日咱们便要正式攻打大理了。眼下军中却还有两种声音,苗军长主张分兵拿下各部,我主张先长驱直入破石城郡,然后再遣使让各部首领投诚。大家且先稍作思量,然后便准备投票吧!”

    虽赵洞庭将军中最高指挥权交给刘诸温,但刘诸温显然并没有要一言堂的意思。

    这是为军中团结着想,也是对苗成、张红伟等人的尊重。

    他刘诸温的确较之苗成、张红伟要更为能征善战,但苗成

    、张红伟在军中的资格却比他老。特别是苗成,很早以前就是将领。

    听得刘诸温的话,众将便或是沉思,或是细细商议起来。

    对于拿下石城郡,众人都有信心。只是当然还是想寻求最省力,也最迅捷的方法。

    夕阳,渐渐的向着山下落去。

    刘诸温也不着急,只是静静等待着众将商议出结果。

    “将军!”

    而在这时,帐外忽有亲军走进帐来,看着刘诸温道:“有自杞信使到。”

    “自杞信使”

    帐内众人的眼神都是汇聚到这亲兵身上。

    刘诸温道:“请进来。”

    当初大理攻宋,自杞沦陷。只随着大理军覆灭,自杞自是又重新回到大宋治下,府衙也在短短时间内再度成立起来。




第1358章 1034.英雄回城
    第1358章 1034.英雄回城

    一夜过去。

    翌日。

    尚且才是天际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大军扎营处便是有饭香四溢。

    众将士吃饱以后便开始收拾帐篷,只不多时,便直接向着石城郡境内而去,气势可谓浩荡。

    张红伟率着他天机军中轻重铁骑更是先行。

    在阳光下,那或是腥红或是深墨的甲胄散发着幽幽的光泽,显得杀气森然。

    长沙城内。

    有无数的百姓向着南城门汇聚而去。

    尚且还不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拥挤的人群便已是将整个南城门城上城下都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有富商、有匠人、有读书人,有老人、有稚童,有妇人、有小女子。

    这仅仅是因为有小道消息昨日在长沙城内传开,朱河琮、朱海望两位将军昨夜到得长沙城外,就快要回到长沙城来了。

    或许以前的朱河琮、朱海望仅仅只是在朝中稍有名气,毕竟是距离皇上最近的小黄门。但自从两人在广南西路覆灭越李军,又和柳弘屹、阙华荣等将军合力覆灭大理军以后,其名头便在整个长沙城内传遍,还有往其余诸地传扬的趋势。

    “来了没有来了没有”

    人群中时不时有人问。

    实在是人太多了,许多百姓纵是垫起脚尖也根本看不到城外是什么模样,只能是干着急。

    如今朱河琮、朱海望兄弟两人在长沙城内真可谓是风头无量了。

    以小黄门之身领军打仗本就堪称传说,而种种事迹再经过说书人的渲染,就更是显得神乎其神。

    这些百姓们赶到城门口来,都是想看看两人到底长什么模样。

    当然,其中有些豪门小姐们自然也还抱着别的心思。

    以前朱海望、朱河琮还只是小黄门时,就已是长沙城内众豪门想要联姻的对象。

    现在两人立下滔滔军功,平步青云就在眼前,自然更是炙手可热,连这些小姐们也都顾不得心中矜持。

    她们只想着,若是在这城头让朱家两位兄弟中任何哪位瞧中,那便是莫大的幸事。

    于是城头好一幅姹紫嫣红的场面。

    众小姐争芳斗艳。

    “来了!来了!”

    约莫过数十分钟,人群中忽有这样的呼喊声响起。

    好不容易安静些许的人群再度骚乱起来。

    城下无数人向着城门口挤去。

    城头上人群也是摩肩擦踵,个个垫脚向着城外张望。

    有数百骑出现在长沙城外。

    这数百骑皆穿着亮银色甲胄,头戴红缨。打着静江府守备军旗帜,正是静江府守备军中士卒。

    他们护送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个回来。

    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也同样穿着亮银色甲胄,带着披风,就在军前。

    虽两人都不习武,但在这身光鲜甲胄的映衬下,也是显得有几分威风凛凛。

    城头有瞧见的小姐做西施捧心之态。

    心扉好似被重重敲击。

    如能嫁得朱海望、朱河琮这样的年轻人,的确是大幸之事。

    虽他们兄弟两在朝中还是不如岳鹏、苏泉荡那般名动天下,但也算是相去不远了。

    整个皇城之内,这样的乘龙快婿真是不多的。

    “朱将军!”

    “朱大人!”

    在数百铁骑离着城门口尚且还有数百米时,城头上就已是喊声如潮。

    因朱海望、朱河琮现在还只是小黄门之身,对他们的称呼便也就颇杂。有喊大人的,有喊将军的,还有喊元帅的。

    更有不少女子尖叫。

    这阵仗,简直和现代那些追星的某残粉都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还有人就在城头放起了烟花。

    这让得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远远看着都是有些发懵。

    他们可是没有想过,自己兄弟两回城竟然会在城内引起这样的轰动。

    不过这刻,心里自然是觉得舒坦至极的。

    大男儿当如此。

    朱海望看着城头热情的百姓们,回想起自己在邕州所

    经历的大战,眼眶不禁是些微泛红起来。

    而等他们离城门越近,呼喊声便是越来越大起来,可以说是震耳欲聋。

    空中亦是烟火不断。

    “朱公子!”

    “朱公子!”

    终是有未出嫁的小姐都忍不住,顾不得羞涩,扯开喉咙高喊两人。只希望引起两人注意。

    而性格开朗些的,更是连搔首弄姿的都有。

    她们此刻便好像是孔雀似的,极力开屏,只想引得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个注意。

    只可惜的是,朱海望、朱河琮两人并未经历过这样的阵仗,到得城下以后,愣是有些拘谨起来。

    两人没有能像赵洞庭那样对着百姓们挥手致意,只是面带着些微僵硬的微笑,目不斜视,缓缓往城内行。

    脸色都是有些红了。

    百姓们的这股热情劲,真是让得兄弟两个有些招架不住。

    哪怕路旁、城头有长得极为漂亮的小姐,这时候兄弟两个也是



第1359章 1035.皇上回城
    第1359章 1035.皇上回城

    “怎的不见你们父亲回来”

    刚到朱府里面,朱夫人便是有些紧张地询问兄弟两个。

    赵洞庭当初让洪无天、朱宗耀这些人随着张红伟、刘诸温等人大军出征,这些事自然并不会前来和朱夫人商议。

    他到底是皇上。

    如果这些事也来和朱夫人商议的话,那每日便不用再做其他事情了。

    朱河琮连道:“母亲放心,父亲安然无恙,只是随着大军往大理出征去了。”

    朱宗耀在邕州负伤的事情,他没敢告诉朱夫人。

    因为他知道,若是说及父亲受伤的事,母亲必然担忧。而这,又定然是父亲不愿意见到的。

    在家里的人总是牵挂在外面的亲人,而在外面的人,却往往不想让家里人太过牵挂担忧。

    这是人之常情。

    只朱夫人听着,脸上还是有些忧色,道:“大军还要去打大理么”

    朱海望在旁笑道:“母亲放心,大理数十万大军来攻打我们大宋,都在我们大宋境内覆灭,现在大理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兵力了。父亲跟随的又是我们大宋禁军,能征善战,以父亲的武道修为,定然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噢……”

    朱夫人这才总算是稍稍放心,却也不住说了句,“真希望这仗快点打完才好啊……”

    不管是哪个国家,百姓们其实都是不愿意打仗的。如朱夫人这般,只是想过安生的生活。

    朱海望道:“快了,这场仗就快要打完了。”

    他们在从邕州回来的路上,也是已经知道张珏在九茅隘大胜,且元朝求和的事。

    这场波及数国的大仗,真的是接近尾声了。

    一家人边说边走,很快便到了正堂内。

    朱夫人免不得又要拽着两个孩子的手嘘寒问暖,询问他们在军中的经历。

    朱青瓷、朱青蚨姐妹两也是竖着耳朵在旁听着。

    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个自是捡轻松的说。说他们在邕州、在横山寨如何破敌。

    那些伤痛,却是藏在心里。

    哪怕是到现在,说及军中的事,也仍有许多面孔在他们脑海中划过。

    邕州的范云鹏、茅兴言、朱茗鍇等人,那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可他们,终是阵亡在战场上了。
1...435436437438439...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