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看他这样夜以继日,连颖儿和张茹都心疼得厉害,只是,接连劝阻,却也都没有什么效果。
赵洞庭只说:“距离我和覃香前辈约定的时日不远了,在这之前,朕必定要让这天下出现盛世之雏形。”
什么是盛世
国泰民安既是盛世。
百姓富足既是盛世。
朝中人才济济既是盛世。
此番科举,当为大宋以后官场奠定下坚不可摧的根基。
张茹和颖儿两人听他这么说,便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颖儿有些幽怨,因为她到现在还没有怀上子嗣。皇上说要带她去宫外那个,也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看着张茹的肚子渐渐隆起,她心里是何等的艳羡啊
这倒也不是为争宠,她明白,纵是自己不能诞下子嗣,以皇上的性子也不会冷落自己。
只是,谁又不想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有个孩子呢
到二月末,终于放榜。
文武双榜同放。
因为考试科目不同,自是已经取消状元、探花、榜眼之类。
这日,无数学子从长沙城内各处蜂拥而至皇宫。
殿试榜单,就由持红花的官吏张贴在皇宫东门外。旁侧有数十甲胄鲜亮的殿前司禁军把守。
好生热闹。
有人看到自己得以及第,瞬息间便是欣喜若狂,嚎啕大哭者不再少数。
特别是那些寒门学子们,看到光宗耀祖就在眼前,甚至连激动到晕过去的都有。
到如今,寒门学子们终于是看到出路。
而在文榜的最上头,有一学子的名字格外夺目。
除去是农业专业殿试第一之外,还得到皇上亲笔御提的评语,知民三味,见解独到。
这学子算是占尽此次科举的风头了。
名为钟健。
&nb
sp; 有人窃窃私语,“钟健……可不就是那出自广南东路韶州境内,连盘缠都是乡亲们凑起来的那位举生”
有人接口,“我倒是也听说过这人名讳,听说在长沙这些时日,他盘缠不够,甚至当街卖字聊以果腹。没曾想,竟是如此大才啊!”
“是不简单!寒门学子能够做到如此境地,压过各豪门学子,这在往届科举中,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饶是这些能参与殿试的学子都能说是人中龙凤,但此时,却都对这个名为钟健的学子心生佩服。
要知道,此次科举,能够得到皇上御笔亲提的学子,仅他一人而已。
有人左右张望,寻找钟健的
第917章 知识实践
第917章 知识实践
这句话说出来,便是让得无数人好奇,都想看看,到底是何等女子,能让得钟健这般钟爱。
直到抄书完毕,钟健到路旁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才边走边吃,向着皇宫东门而去。
现在,还没揭榜的大概也就只剩下他了。
但是那放榜的官吏们却也没敢露出不满之色,此次钟健表现这般突出,不出意外以后在朝中竟会大放异彩。
就在这日,钟健买包子的那铺子便换了招牌,换上了金闪闪的“状元包子……”四字。
钟健走到皇宫东门,后头跟着不少莘莘学子。
至于那些落第学子,有人已经黯然打算离开长沙。还有的,则在长沙各学府来回奔走,想要进入这些学府,来年再战。
不是所有人都仅仅满足于贡士的,毕竟,进士才是这个年代学子的至高追求。
“学生钟健,见过诸位大人。”
钟健瞧见榜首处自己名字,心里默念了两句赵洞庭御笔亲提的评语。对着放榜的官吏弯腰拱手。
他长得颇为秀气,身形消瘦,穿着打着几许补丁的青色长衫。但是,面色却是不卑不亢。
大概这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胸有诗书气自华。
放榜官吏听他自称钟健,先是惊讶,随即不敢怠慢,露出笑脸道:“公子客气了,客气了。”
为首官吏从旁边书案上拿起仅剩的钟健的令牌,递向钟健,“钟公子,这是你的令牌。你要切记了,于两日后,也就三月初一巳时之前,持此令到宫中觐见圣上。圣上说了,若有进士过期不至,可是要取消进士身份的。皇上最不喜欢不守时之人。”
钟健接过令牌,彬彬有礼,又拱手揖礼道:“钟健谨记,多谢大人。”
“钟公子客气了。”
为首官吏脸上笑容更浓,“公子大才,以后必然得皇上重用。我等,以后少不得还要拜托公子多多关照呢!”
钟健虽有才学,但并不迂腐,道:“自然,自然。”
然后便又向周围学子、围观群众们拱手,转身离去。
紧接着,竟然又是到街上去吆喝抄书去了。
这直让得那些跟着他,还不死心要和他套近乎的人无语。都已经是“新科状元……”,却还卖个什么字
以钟健此时名气,只要张口,愿意给他送钱的人怕是源源不断。万全可以财源滚滚。
不,根本不需他张嘴。
才不多时,就有富商带着金锭前来,想要邀请钟健进府饮宴。
这才是邀请,就奉上这么多金子,可以想象这些富商们对钟健是如何的志在必得。
科举制改制以后的首任“新科状元……”,等国务令陆秀夫等人退休以后,说不定可以进入朝廷中枢。这是大宋当下最大的潜力股。
然而,钟健却是接连婉拒。
他显然也知道现在自己的情况。这些个富商、官吏们赶着上来雪中送炭,他要接受,欠下的就是人情。
这样的人情,以后难道不用还的么
众人见
他婉拒,自也不敢用强,当下俱是好生失落。
不敢也有人另辟蹊径,当下让钟健给他们写诗、写字。
这,可是未来大员的墨宝。
当然,这些求字之人的润笔费那无疑也是给得极高的。
对此,钟健倒是没有再坚持拒绝。
短短时间,他身旁竟然就已经是摆着不少的金锭子。
钟健不时看向这些金锭子,细细数着,似乎在划算着什么。
等金锭子有二十一锭,他忽的收起摊子,对着周围众人拱手道:“多谢诸位捧场了,钟健需要回去读书了,再会。”
第918章 洞庭封官
第918章 洞庭封官
纵是那些御史台的大夫、御史们,也不敢以此去触赵洞庭的眉头。
赵洞庭见众臣面色古怪,又呵呵笑两声,“诸位随朕进殿。”
众人便鱼贯而入,往大殿内走去。
刚到殿内坐定,坐在上首龙椅上的赵洞庭就又问道:“诸位大人怕是心中都已经有青睐的学子了吧”
众臣听得这话,便都忍不住露出些微笑容来。
这届考生中除去钟健以外,的确还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学子。某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这些主官眼中都是大放异彩。
陈江涵微微沉吟,然后揖礼道:“皇上,真不给这些进士们直接任以要职”
这话,是赵洞庭在科举之前就跟他们说过的。
殿试是朝廷选择顶尖人才的途径,但是,绝不能让这些个人才们一步登天。
至于为何,赵洞庭却是没有解释。
此时,陈江涵等人心里显然是有些疑虑。在他们看来,以这些学子们的专业才识,已然呢个个当得起大任。
却殊不知,在赵洞庭眼中,哪怕是最为出彩的钟健,其实也就那个样子。
各学府到底才开设专业不长时间,连老师都尚且是边学边研究边教。这些个进士们,又岂能真正入赵洞庭的法眼
他们较之后世的大学生要差得远了。
只可惜的是,赵洞庭也是凡人,不可能面面皆通。也就自然不可能给这些学府编撰教科书了。
听得陈江涵的话,他微微点头,道:“再有学识的人,也得经过历练才行。知识和实践,可向来都是两码事啊!”
众臣闻言稍作沉吟,然后便俱是颇为认同地点起了头。
皇上说的还真是在理。
有的人能够将满腔学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但有的人,却未必能够做到,只能够纸上谈兵而已。
当下,众人又准备向赵洞庭揖礼。
赵洞庭见状连忙摆手,轻笑道:“不必行礼了。”
说罢偏头看向旁边刘公公,“让通过此次殿试的进士们都进殿吧!”
“宣新科进士们觐见。”
刘公公扯着尖锐的喉咙对外头大喊。
然后,这喊声便经过许多太监的嘴,向着正德门传去。
众进士们自然而然以钟健为首,向大殿行来。
共计一百四十七人。
因这些进士的到来,原本显得空荡荡的大殿顿时拥挤数分。
百余人都在殿内跪倒,对着赵洞庭山呼万岁。
赵洞庭眼神掠过最前头钟健,然后又扫过其余人,抬手道:“都平身吧!”
他并没有再区别对待,格外对钟健显得钟爱、欣赏。
待得众人平身,他挥手。
殿内角落伺候着的小太监连忙跑上前,将两个用红绸盖住的长条形托盘放在赵洞庭的书案上。
赵洞庭同时掀开。
左侧,是成叠的大红色文书。右侧,则是许
多金晃晃亮眼的金牌。
众进士见状,都是面露不解之色。
赵洞庭轻轻拍着左侧文书,道:“这是诸位通过殿试的正式文书。”
又拍右侧的金牌,“而这,则是朕赏赐与你们的进士金牌。这金牌上,篆刻着诸位名讳,持此金牌者,纵是不在朝中为官,也可以每月都去户籍所在地的府衙领取银饷。这,都是朝廷无偿供给你们的。当然,朕还是希望诸位都能够为朝廷效力,为拜服谋福利。”
众进士都是意动。
他们前来参加殿试,有几个不是想到朝中为官的
“钟健。”
 
第919章 出状元了(1)
第919章 出状元了(1)
钟健果然已经是众人中得到最高任命的人。
好不容易通过殿试,竟然就得到这样待遇
这些进士们嘴里不敢说,但心里怎么可能不觉得委屈。
莫说是各路院试贡士,就是那些府试中的举生,都有品阶比他们高的。而且,有不少人都是居于正值啊!
如此说来,说不定他们不来参加这殿试,最终得到的官职还会更高呢!
有不少进士隐隐然向着钟健看去。
在他们想来,现在心中最觉得不服气的应该是钟健无疑了。
以往“新科状元……”,哪会受到如他这般冷落
而赵洞庭、陆秀夫等人脸上各是笑吟吟,似乎是在等着这些进士们开口。
让进士们失望的是,钟健只是恭恭敬敬站在人群中,并没有要主动开口的意思。
他不言,便让得这些进士们也是有些踌躇起来。
为争官职,可以进言。但是,如此若是惹得皇上不高兴怎么办
赵洞庭突然出了声,“你们都是国之大才,可得到官职却较之那些贡生、举生都稍有不如,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有进士终究是忍不住,抬头看向赵洞庭,就要开口。
而这个时候,钟健却是抢先出了声,道:“回皇上,我等并无多话可说。钟健叩谢皇恩!”
赵洞庭颇觉有趣,“哦你不觉得不舒服为何”
钟健抬头看着赵洞庭,“皇上真要钟健直言”
“直说无妨。”
赵洞庭爽朗摆手,倒是也想听听这钟健心里头是个什么想法。
钟健跪倒在地,朗声道:“皇上让我等进士尽皆入各衙门做副职,钟健斗胆,皇上这应该是在有意磨砺我等,也是给我等向朝中诸位大人学习的机会。自从皇上推行退休制度以后,朝中已有许多官员接近、达到退休年纪,皇上将我等都安排在荆湖南路任职,应有考究我等之意。若我等能够在各自职位上为朝廷、为社稷作出贡献,钟健斗胆直言,届时,皇上应会许我们以高官厚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