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李秀淑登基称帝之事算是就此定下。

    不管这些望族族长们回去以后会如何,但她登基称帝,绝对已经没有人能够再阻拦。

    至于临洮、凤翔、利州西路、利州东路四地,本就和老臣势力很是亲密,虽然四路节度使此时都还未到,但他们的态度,显然无需多说了。

    “众爱卿平身吧!”

    李秀淑真正以皇上自处,雍容华贵至极,轻轻抬手,“随朕进殿!”

    这刻,她面含浅笑,眼神深邃。

    没谁能猜想得到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说完以后,她捧着李望元的骨灰盒,率先向着大殿内走去。

    仲孙启赋紧随其后。

    众名门望族抬头看着她的背影,神色复杂。

    于回朝当日就定下登基之事,且和先皇下葬之日同期登基。这位女帝,当真是好大的魄力。

    其后,众人鱼贯而入,走进大殿里去。

    这过程里,没人交头接耳。因为谁都明白,这个时候说再多,也是没有用了。

    而且真正说起来,这些望族之间本就关系错综复杂,理都理不清,虽然各家都有联姻,可谁又能信得过谁去

    李秀淑登大宝。

    众人在大殿内各自站定。只是没个确定头衔,是以站得颇为杂乱。

    李秀淑始终将李望元骨灰盒捧在手中,开口道:“皇兄复辟,再复祖宗基业,在座诸位,都功不可没。”

    众人眼中又起波澜。

    公主殿下,不,皇上已经确定登基。这是要开始论功行赏了

    有人意动,有人心思深沉。

    西夏自立,现在到该分蛋糕的时候了。可这蛋糕,皇上会怎么分呢

    自己这些人,真就这样效忠女帝

    而其他人,又是什么心思

    李秀淑看向仲孙启赋,轻笑道:“仲孙太傅为我西夏殚精竭虑数十年,居功至伟,当执中书,为中书省宰相。”

    饶是以仲孙启赋的城府,都不禁露出些微激动之色,连忙叩首,“老臣仲孙启赋谢陛下隆恩!”

    西夏有中书、枢密二省,分执文武权柄。这中书省宰相,是当之无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再兼着有太傅之职,仲孙启赋在朝中地位更是无人能及。

    虽然这本也没太出乎他的意料,但真到这刻,激动自然还是难免。

    老臣种有人眼中隐隐露出期盼之色。

    除中书、还有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等,都是位高权重之职,皇上会赐封与谁呢

    他们这些人暗中努力数十年,是对西夏皇室忠心耿耿。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权力上就没有追求。

    谁不想登峰造极

    李秀淑眼神却又落到拓跋雄身上,道:“拓跋家主于复辟之事亦是功不可没,仲孙太傅曾与朕言,当初若非拓跋家主在黑山威福军司登高一

    呼,这黑山威福军司便难以脱离元朝掌控,军心所向。朕封你为右相,掌枢密省,如何”

    拓跋雄懵了。

    殿下许多人都懵了,露出极为意外之色。

    枢密省执武柄,右相之职仅次执掌中书的左相,谁都以为会落在那些老臣头上。可谁想,女帝竟是有意将这职位封给拓跋雄。

    拓跋雄于复辟功不可没

    屁话!

    如果不是他受仲孙太傅等人蛊惑,又实在被元人欺压得很,会有支持复辟的想法

    他娘的!

    有人心中不爽。

    这极重的武柄,怎么就会落到拓跋雄头上呢

    &nbs




第902章 新高手榜(1)
    第902章 新高手榜(1)

    李秀淑笑着轻轻点头。

    仲孙启赋眼中露出惊艳之色,这刻,心中辅助李秀淑的信念更是坚定。

    李秀淑为询问过他们,就这般轻易将黑山威福军司纳入囊中,这份韬略,连他,都有些自愧弗如。

    而其后,不出众人意外,这坐镇中兴府的许多品阶极高的要职,李秀淑竟是过半都封给了雄踞各军司的名门望族。

    有太多人都经历如拓跋雄那样的左右为难。

    可到最后,都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封赐,还不得不对李秀淑叩首,嘴里感恩戴德。

    或许他们家族中是有能够接班的青年精英不假,可这时,有很多人都将家族内出彩的后辈带到这大殿里来了。

    女帝连这些后辈都没落下,个个都在实权部门封赐了职位。

    这些个城府还没练到家的青年精英们对此欣喜不已,是真正感激李秀淑,摩拳擦掌,只打算在国都内大显身手。

    可那些个老谋深算的家主们心中就是破口大骂了。

    从此以后,他们家族中的人怕是近半都得迁徙到这中兴府来。

    那他们原来根深蒂固的老地盘,还会和他们有半毛钱关系么

    这女帝手段真是太他娘的狠辣了。

    可看家中后辈激动模样,却也谁都明白,自己已经无力阻止了。

    要是拒绝封赏,且不说会引得女帝忌恨,只怕,连自己家族出彩的后辈,甚至是亲子,都可能和自己生出隔阂来。

    赫连家,家主赫连栋得封御史台御史大夫。赫连城也没放过,被封为翊卫司马军都指挥使。

    翊卫司和宋朝的侍卫亲军差不多。

    这两职位,都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有地位,也有实权了。

    可赫连栋、赫连城父子眼中,都只有苦笑之意。

    再大的官,在中兴府都只能仰仗女帝鼻息。他们以后,别想再过在甘肃军司那样逍遥自在的生活了。

    而在坐镇中兴府的各要职都各有所属以后,李秀淑也果然露出来她的真正意图。

    她行事风格和仲孙启赋大相径庭,当真是称得上雷厉风行了。

    原本心有忐忑,没得到封赐的众西夏老臣终于是等到福音。

    他们中间所剩之人不出意外个个都被分往各军司中任封疆大吏,甚至有人被直接派往军中。

    此行跟着李望元出征立功,没有什么后台背景的将领,也被安插进去不少。

    李秀淑培养自己势力,要将整个西夏都尽皆掌握在手中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到不可能再明显的地步。

    但众望族族长此时又能如何

    众人只如哑巴吃黄连般,有苦难言。

    说是封赏,但对于他们而言,却实在是处罚啊!

    谁都没有再去对别人幸灾乐祸的心思了。

    一时间,众人心中大有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等到封赐完毕,有成串的太监端着官袍、顶戴上殿。

    一个个望族之人苦哈哈从太监手中接过这些物事,还不得不再度向李秀淑叩谢。心里可谓是憋屈至极。

    一步失,步步失。

    &nb

    sp; 从入了中兴府那刻起,他们便是“败局已定……”了。

    谁心中都不好过,但到这时,却也没再觉得不服气。李秀淑手段和心计,已经足以让得他们这些老狐狸都心生赞叹。

    很难想象,女帝竟会有这样的胆识和手腕。若是寻常女子,便是有仲孙启赋等人相助,也绝不敢这样大刀阔斧。

    当然,寻常女流之辈也绝不可能得到仲孙启赋等人效忠。

    有些对名利追求不是那般热衷的人,这刻还真有点儿想开了。

    既然女帝有这样的手腕,较之之前皇上还要胜过不少。效忠于她,貌似也没什么不好。

    不就是女人做皇帝么

    只要自己还身居要职,



第903章 新高手榜(2)
    第903章 新高手榜(2)

    前十者,竟个个都是得到印证的妥妥起码真武境界后期绝世高手。

    赵洞庭兴许可以上榜,但因为实在流求破的上元境,中原鲜有人知,于是高手榜上仍是没他的名字。

    他自是乐得如此。

    作为大宋皇上,他对这些江湖虚名并没有什么追求。

    而美人榜和神兵榜,在这届江湖榜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赵洞庭在御书房内看过新榜以后,只是喃喃自语,“难道空荡子真不是这破军宫主对手”

    从铁离断的嘴里,他得知空荡子便是原雁羽堂堂主,同时也是雁羽堂中最强者,较之原中作为副堂主的无得都还要更为惊才绝艳。现在,无得已经破入极境,难道,空荡子还没有破入极境么

    如果他破入极境,却仍是败在破军宫主手中,那岂不是说那破军宫主也同样是极境高手

    这可并不是个能让人愉快的消息。

    不过赵洞庭自然也不会对着来历莫名的江湖榜排名全信。

    江湖中卧虎藏龙,不出意外,应该还有许多绝世高手没有登榜。甚至,有能和破军宫主、空荡子实力相近的存在都说不定。

    他有些期待银面人无名前辈再度构建起江湖情报网。

    只有自己探得的消息,才会是最准确的。

    这个情报机构,独立于军情处之外,较之军情处更为精锐、隐秘,赵洞庭将其命名为--“天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个机构的职能,便是监视江湖高手。说起来,和明朝锦衣卫、东厂倒是有几分相似,只是单单针对于江湖而已。

    见识过太多江湖高手,赵洞庭对这些能以武犯禁的江湖人心中真是存着很深忌惮的。

    他要的不仅仅是太平盛世,还要让这个天下人人平等。这,便意味着决不能让人驾临于法律之上,或逍遥于法律之外。

    大年三十。

    长沙城内鞭炮阵阵。

    满城尽覆白雪,雪上又披红绸。这绸,是鞭炮爆炸后留下的红衣。

    可真是喜庆。

    大雪瑞丰年啊!

    中午,赵洞庭依惯例在皇宫内举行百官宴。共计百余人。

    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大宋栋梁了。

    军机令文天祥和副军机令张珏各自从福建、湖北赶回长沙,更是让得这场百官宴显得人声鼎沸。

    文武将臣分坐在龙壁玉台阶左右,虽仍显得青黄不接。但起码,武勋不再像以前那般没有地位。

    文兴邦,武定国。

    时下大宋正处内兴外患之际,文武俱不能缺。这样的景象,却也是极好的。

    宴会开始以前,赵洞庭着龙袍立于龙壁之上,犒赏群臣。

    其后,有殿前司禁卫执国旗,从广场外迈着正步走入。旁侧乐府小吏奏响国歌。

    国旗迎风飘扬,其鲜红色彩在茫茫白雪中是那般醒目耀眼。

    文武百官尽皆动容。

    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而大概,前朝也

    从未出现过文武百官对朝廷有如此向心力的盛况。

    家难,磨砺人。国难,磨砺国。

    现在的大宋,不可能说没有贪官,但是整体而言,百官对朝廷的忠心,那种冲劲,无疑远胜前朝,能和秦、汉媲美。

    有不少老臣落泪。

    特别是那些随着小朝廷被泡流连海外的人,他们大概从未想过,大宋竟然能够再现如此盛事。

    自然而然,也就愈发觉得这盛事来得不容易。

    以皇上天纵之资,尚且经历数年艰苦奋斗,才将大宋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若是换做常人,岂能力挽狂澜

     



第904章 疑窦消起
    第904章 疑窦消起

    赵洞庭坐在杨淑妃旁侧,戏班还未登台,他就笑道:“今日无君臣,只有亲人。”

    乐无偿等人俱是点头。

    但话虽这么说,颖儿的父母,还有赵昺带来的那侧妃无疑仍旧很是拘谨。

    特别是颖儿父母,他们原本只是寻常人家,如今成为皇亲,哪怕已经是有些时日,也仍是难以习惯。

    以前,哪想过自己能成为皇上的亲戚

    皇上可是顶天的人。
1...279280281282283...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