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而等信差出城的时候,洪无天四人自然早已经杀出城去。

    不过他们却也并没有立刻赶回邵武,而就是在光泽往邵武的官道旁潜伏着。

    赵洞庭跟他们说过,若是邵武县的元军没有撤军折返光泽,就将光泽县内的粮草全部烧光。

    这是最为不妙的状况,也是破釜沉舟的无奈之举。

    到时候,邵武县城怕是不保。只是,元军失了光泽的粮草,也应该难以再在这福建路支持许久才是,除非他们后头很快就有大军将粮草送到。

    而若是邵武元军撤回光泽,那他们,也可以回去邵武了。

    赵洞庭现在是要拖延时间,争取等到高兴来援。而不是要将元军逼到绝路。

    要是在元军撤回光泽的途中就将光泽县内的粮草全部烧光,谁也难以预料以后会发生怎么样的事。

    福建路或许会多上几万土匪

    到时候遭罪的还是百姓们。

    闽清县。

    任伟率领飞天军从军营中飞上天,到城头上空。

    但是,在他们绕过整个闽清县的城头以后,却是发现,城头的元军已经不见踪影。

    任伟气愤不已,却也无奈,只得率军又回到军营里,将这事禀报文天祥。

    而他没有动静,赵大、赵虎不敢开炮,其余的畲民将士们,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动静。

    文天祥听得任伟的汇报,神色大喜,拍掌道:“高兴定然是知道我们要攻城了,那些百姓果然是假的。即刻传令赵大、赵虎两位将军,让他们将这南城门轰开,大军……攻杀入城!等等,以高兴之才,此时城内定然是埋伏重重,让将士们务必小心,不得冒进。”

    “是!”

    帐外响起传令兵的回答声。

    任伟眼睛眨巴眨巴看着文天祥,“军机令,那末将的飞天军,是不是又在城外等着”

    文天祥轻笑,“怎的让你陪本帅下几盘棋,都不乐意”

    任伟哭笑不得,却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去拿棋盒,摆棋子。

    这样的攻城战,元军干脆弃守城头,真是让得他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

    而闽清城内元军为数众多,高兴又不是立兀合那样的草包。要他再来个中心开花,他也没那样的胆量了。

    飞天军个个都是他的心头肉,他的宝贝疙瘩。要是在城内遭




第680章 黄华近城(2)
    第680章 黄华近城(2)

    元真子、赵洞庭等人和无数百姓前赴后继,死死将元军挡在内城甬道外整夜。

    黑色的硝烟弥漫城墙。

    血腥味和烧焦味混杂,在城池内外飘荡不休。

    元军数万大军轮番上阵,不计代价,不断向着城门甬道发起猛攻。到这时,折损的将士怕是已经两万有余。

    而城内冲杀出来的百姓亦是不知道折损多少。

    无数人痛哭,捶胸顿足。

    但仍是不断有百姓从内城冲出来,和元军厮杀。

    甬道口堆积的尸体已有半人高。

    哪怕是如元真子、元休子、元淳子、元离子、熊野这样的真武境强者,此时也是已经满脸疲惫之色。

    彻夜的厮杀,中途只是恢复过两次内气,一夜未眠,连真武境,也有些遭不住。

    而且,他们每次到内城恢复内气的时候,甬道处往往会危急不堪。

    这样下去,内城甬道只怕早晚会被攻破。

    而元军若冲进内城混杂到百姓中,到时候,再想要挡住他们就难了。内城百姓,将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个人之力,终究难以左右整个大局。

    哪怕是赵洞庭,现在也想不出好的法子来。他已经尽力拖延时间了。

    要说疲惫,只是中元境巅峰的他,此时比之元真子几人还要更为疲惫得多,眼中已是泛出许多血丝。

    元军后头。

    元屋企等将坐在茶铺外,大伞下,也是整夜未眠。

    此时此刻,他们大军早已全部汇聚于邵武内城外,但迟迟不能攻破内城,也是让得他们有些心烦意乱。

    那几个真武境的家伙,真是让人恨透了。

    不过还好的是,看情形,现在内城的抵抗是越来越不支了。再耗费些时间,内城必破。

    到时候,不仅仅能拿下邵武,想必大宋皇帝也插翅难逃。是以,对于士卒们的损失,这些将军们倒也不是特别痛心。

    莫说仅仅两万余人,只要能拿下大宋皇帝,纵是此行攻城士卒全部死绝,又有何妨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报!”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是有匹快马匆匆从城外方向驰到元屋企等人面前。

    马上斥候翻身下马,跪道:“禀报将军,黄华领两万余头陀军距离邵武二十里,此时先头骑兵已经先行向邵武而来。”

    元屋企等人脸上都是变色。

    黄华终究还是赶来了。

    他们其实都时时刻刻在提防着黄华,尽全力想要快些攻破内城,但没想,还是被黄华赶到了。

    当下,几个元将心中对元真子几人恨意更是滔滔。

    如果不是这几个真武境拼死拦下大军,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将邵武尽握掌中了。

    几人对视。

    元屋企道:“几位将军,黄华已到。咱们是先破城,还是分兵前去挡他”

    “二十里……”

    有个颇为颇为魁梧的元将微微凝眉,“以黄华行军速度,要到邵武还需时间。咱们在这之前,应该能拿下

    邵武内城吧”

    “只待拿下邵武内城,咱们完全可以据内城而守,以黄华区区两万余士卒,想要攻破内城,难如登天。而我们若是能够拿下宋皇的话,更能让他投鼠忌器。”有将领接口。

    “两位将军所言甚是。”

    元屋企不着痕迹捧了这两个掌握实权的将领一句,道:“只是我们还是得需去拦下黄华先头军才好,免得被他们冲乱大军。”

    在座几个将领闻言都是点头。

    元屋企起身,道:“诸位将军在这里坐镇,挡住黄华先头军的事,就交给在下吧!”

    “嗯!”

    那颇为魁梧的将军点头,“那元将军你就率领



第681章 大宋使臣
    第681章 大宋使臣

    文天祥站起身,看向外头依稀的亮光,道:“现在该是飞天军和飞龙军出场的时候了。”

    任伟惊醒,“您整夜佯攻,就是想让元军疲乏”

    飞龙军和飞天军无疑都是尖刀。现在突然用动用这两支军队,文天祥显然是要动真格了。

    但文天祥却是摇头,“不仅仅如此。耽搁这整夜的时间,不仅仅只是让元军疲乏,也是让城内百姓能够有足够的逃离时间。只是……可惜这六千多名畲民士卒了。”

    任伟稍微沉默,“可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除非……我们不顾皇上命令,不管百姓。”

    “看样子,连你也不懂皇上深意啊……”

    文天祥目光重新落回到任伟身上。

    任伟微微皱眉,“深意军机令,难道皇上此举还有什么深意”

    “当然有。”

    文天祥很是肯定地点头,“虽然以前从未有哪代帝君如皇上这般重视过百姓,暂时我也看不透皇上此举到底是有着怎样的心态。但以皇上性格,绝不仅仅只是因为爱民如子而已。拭目以待吧,我有预感,皇上此举,会给我们大宋惊喜。”

    任伟若有所思,但到底,还是没能想出其中有什么深意,拱手道:“军机令,那末将先行下去了。”

    文天祥点头,不再说话。

    其后,当畲民再有军队向闽清县城发起进攻时,飞龙军近千士卒也跟在后头。

    枪响、炮响顿时在闽清县甬道内无休无止起来。

    飞龙军士卒个个持着神龙铳,带着轰天雷,枪法其准,可谓龙精虎猛,气势汹汹。

    他们较之畲民士卒,着实不知道要强悍多少。

    元军在城内各处布置有不少弓箭手,大街中还有士卒挡道。可是,那些弓箭手往往才冒头,就被飞龙军士卒射死。

    街道上的元军还未冲杀上前,也是成片成片的倒地。

    特别是那些站在投炮车旁边的元军,还没有来得及点燃轰天雷投放,就被飞龙军士卒们个个着重照顾。

    有的人才刚刚点燃轰天雷,没来得及放到投炮车的巢臼内,就被子弹射穿了脑袋。

    轰天雷爆炸开来,将周遭不少元军士卒炸得血肉横飞,连带着投炮车都被炸得四分五裂。

    只是短短时间过去,在飞龙军的冲势下,接近甬道防守的元军硬是被打得溃不成军,惶惶向着后头退去。

    而这个时候,城外又有数百热气球突然飘进了闽清县城上空。

    飞天军也出动了。

    数百热气球在空中很快就超过下面的飞龙军和畲民士卒,到了前头去。

    颗颗轰天雷落向下头。

    火光四起。

    炮声阵阵。

    在成片的轰炸下,闽清县城接近城门的区域,不知多少房屋被毁于一旦。

    而大街上的元军,则是被炸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至于百姓们,在昨夜畲民攻城时,的确已经大多数都跑到城内的更深处去。是以,街道上并没有多少百姓惶惶跑出来。

    不过那些被炸毁的房屋内,也定然有百姓遗留。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战争,不可能不伤及到任何无辜的百姓。而且,真要论起来,这些百姓怕也算不得无辜,毕竟他们实际上是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的。

    须臾间,飞天军摧枯拉朽,连破元军三道防线。

    任伟在空中看着下面的元军抱头鼠窜,哈哈大笑,输棋一整夜的郁闷也没了。

    而在下头,赵大、赵虎两个却是满脸不爽地看着上头的热气球,嘴里嘀咕:“娘的,又被老任给抢先了。”

    然后两人几



第682章 军情急报
    第682章 军情急报

    譬如南宋都城临安,哪怕坐在龙椅上,怕也不如这张龙椅来得舒坦,就好似有公母之分似的。

    众元朝大臣分立左右,自身形魁梧的忽必烈进殿后便拱手,跟着忽必烈的步伐慢慢转动身子,脑袋始终对着他。

    到忽必烈坐到那张椅子上,一干重臣便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大鹰爪黄粱策持着拂尘,尖着嗓子喊了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绣江镇之战,明珠公主图兰朵被擒,忽必烈痛失掌上明珠,但黄粱策此时还能站在忽必烈旁边,可见他在忽必烈心中有多大分量。

    若是别的人,哪怕同为真武境高手,哪怕将罪责全部推到李望元身上,怕也不可能不受半点罪责。

    一众元朝重臣无人应答。

    直到过去十余秒,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才上前两步,道:“皇上,宋国有使节到,在宫门外求见。”

    耶律铸,耶律楚才之子,其父耶律楚才追随成吉思汗多年,是成吉思汗左膀右臂。而他自己也曾虽蒙哥伐宋,在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皇位,他毅然舍弃阿里不哥,追随于忽必烈,可以说,在忽必烈坐上皇位的过程里,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得是虎父无犬子。

    在朝中,作为中书省左丞相的他,有着哪怕是连伯颜也不能及的地位。

    有许多政事上,忽必烈都常常听及耶律铸的建议。

    哪怕说耶律铸是元朝第一重臣,兴许都不为过。

    大宋使节到大都的事,殿内许多大臣都知晓。但这事,谁都知道只能由掌握中书省的耶律铸上奏,没人不知趣的逾越。

    不然,皇上问为何中书省不报,你们这些不坐镇中书省的大臣却知道宋国使节到大都的事,如何作答

    外国使节求见,可都是先经过中书省的。

    龙椅上,忽必烈两道浓眉微微蹙起,不怒自威,“宋国使臣,这个时候来求见作甚”

    耶律铸腰弯得更深,“老臣不知。”

    忽必烈眼中却是划过洞悉之色,道:“直说无妨。在朕面前,你就不要打马虎眼了。”

    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耶律铸的态度实在是亲近得很。

    耶律铸当然不可能真的不知道,听得忽必烈这话,便道:“是有关明珠公主之事。”

    “明珠”

    已经稍显老态的忽必烈微微动容,“既然如此,宣他们进来觐见吧!”
1...209210211212213...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