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听着洪无天的话,赵洞庭呵呵笑道:“那只是世间传言而已。”

    洪无天和许夫人对视,都看出对方眼中疑惑,然后点了点头。

    等过数十分钟,文天祥到了。

    赵洞庭跟他说黄华和高兴的事,如文天祥这样满心为宋的忠臣,自然是当即领命。

    只是他却也有些疑虑,领命后道:“皇上,臣心中有些担忧。臣前往福建,携头陀军和畲民义士们和高兴作战倒是不难。只是,臣担心江南西路元军会有异动,伯颜、也速儿军卒十余万盘踞江南西路,若是到时候挥兵东进,以头陀军和畲民义士们的装备,怕是难以抵挡。”

    “嗯……”

    赵洞庭微微沉吟着点头,“军机令觉得伯颜、也速儿可能会挥兵东进”

    其实这种可能性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这不太可能。

    伯颜、也速儿刚逢大败,怕是要面临忽必烈的责难,自顾不暇,还会去福建

    文天祥道:“伯颜、也速儿刚刚被我军大败,按理说应回大都请罪才是,但他们两人却是驻兵江南西路,臣觉得这其中怕是有些缘由。要么就是两人不愿回大都去受责罚,宁愿冒犯忽必烈,也不愿丢掉手中兵权,要么,就是忽必烈默许两人驻军江南西路,挽救岌岌可危的南方局势。而他们军中又有余粮,任是这其中哪种缘由,都可有可能会挥兵进福建的。因为若在福建取胜,不仅仅能挽救元朝之危,再显元军之盛,他们两人也能将功赎罪,不至于受到太重的责罚。”

    赵洞庭沉默了。

    他没将事情想得这么深,只以为伯颜、也速儿是暂且在江南西路驻军。

    作为臣子,他们有胆量违抗忽必烈的命令么

    但现在想来,还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广西元军被覆灭数十万之巨,他们两回去,能不能活还说不定。

    再者,谁又知道忽必烈是怎么想的呢

    若是真如文天祥想的这样,忽必烈让他们两人稳住南方局势,暂且不追究他们兵败之过呢

    十余万军马并不算太多,但要都汇聚到福建去,联合高兴,对头陀军和畲民都将是灭顶之灾。

    沉默过后,赵洞庭些微凝重道:“那朕派遣飞天军和飞龙军随军机令前往福建。”

    “多谢皇上,臣必不辱命。”文天祥拱手。

    他也知道,这是赵洞庭能够尽的最大的帮助了。

    其余诸军现在还在休养生息,招募士卒,短时间内显然无法出去征战。就算有兵,也没有粮草。

    大宋在打完广西之战以后,已经算是弹尽粮绝了。

     

    ; 飞天军和飞龙军,是大宋最为精锐的两支部队,说是能抵数万大军,都毫不为过。

    有这两支军队,文天祥当然还是有些底气。

    这事,便就这么定下了。

    翌日早朝,赵洞庭当着众臣的面宣布封文天祥为征北大元帅,前往福建对付高兴。大宋其余军卒,暂且由副军机令张珏全权掌管。至于苏刘义,他原本是文臣,虽是副军机令,但在大宋军中更多的是和兵部交接,负责招募兵员、军中后勤等事。当然,现在各地守备军的组建也是由他在全权负责。

    社稷要稳,守备军是少不得的。有些




第527章 巨骗陈宜中
    第527章 巨骗陈宜中

    要想发财,就得下海。

    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雷州之地而已,这对大宋来说,无疑还是远远不够。

    但赵洞庭也明白,其余地方民生都没解决,吃饭都成问题,要想再行其他举措也是为难。

    国家的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先吃饱饭上面的。

    而现在这个年代的农作物,产量还是太低了。

    到二月末。

    在诸多民众冒险出海以后,朝廷的官商队也终于是大船下海,准备出航。

    赵洞庭为此专门成立了海商司,甚至派遣数十武鼎堂高手随船出海。其任务,自然不仅仅只是赚钱那么简单。赵洞庭给海商司官船下达的命令是开辟往美洲的航线,将美洲的马铃薯、番薯等引进大宋。为此,他还特意画了马铃薯和番薯等作物的图纸。

    至于群臣和百姓会如何猜想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他就管不着了。

    皇上,天子嘛!

    反正现在民间已经有不少人说皇上乃是神龙降世,有许多事情,也就不需要赵洞庭去解释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对天的迷信,还真给赵洞庭带来不少便利,不至于束手束脚。

    官商船队出海这天,赵洞庭亲自率众臣在海边祈福,已示重视。

    锣鼓声中,十余艘大船向着海面遥遥而去。

    至此,赵洞庭的大致布局算是铺下。

    银行、房建、学府、府衙等,只待时间,必然会在各地正常运转起来。

    大宋兵员十余万,且还在不断的增员,广西这个根基之地,算是彻底的掌控住了。

    元朝短时间无力再战,而以大理兵力,想要犯宋,怕也为难。

    再者,只要段兴智不傻,都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宋的。

    元朝才是猛虎,这个时候两狼相争,不是给猛虎机会么

    朝廷大概的发展局面已经布下,赵洞庭也打算前往龙虎山而去。

    光复大宋不是他最想要的,说实话,他心里最想追求的还是如空荡子那般的武力绝世,行走于江湖。

    如果不是穿越到赵昰身上,刚来就是皇帝,兴许他压根都不会管这些征战天下的事。

    多累呀!

    就在官商船队出海这日,赵洞庭回到宫中,便立刻去了杨淑妃的寝宫。

    杨淑妃是他娘亲,要出宫,总还是得和杨淑妃打声招呼的。

    到杨淑妃寝宫内,赵洞庭见过礼,便直言道:“娘亲,皇儿想出宫去龙虎山。”

    他也就意思意思,压根没想过杨淑妃会拒绝。这几年来,尤其这两年,杨淑妃已经不再怎么管他。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杨淑妃拒绝了。

    她不仅拒绝,而且听完赵洞庭的话就竖起了眉毛,“你又要出宫”

    脸上就差写上“本宫极不高兴……”五个字。

    赵洞庭意外道:“皇儿去龙虎山有些要事。”

    “不许去。”

    杨淑妃的回答很简单,但语气很重,不容置疑。

    赵洞庭惊讶得有些愣了,好几秒才道:“娘亲这是何意

    ”

    因为没有外人,是以两人说话之间也颇为直接。

    杨淑妃道:“在德妃没有怀上子嗣之前,你哪儿也别想去!”

    原来是这事,她这回算是铁着心要把赵洞庭留在宫内,硬是要抱龙孙了。

    这让得赵洞庭面色古怪起来,随即苦笑。

    上辈子还没有过这样被催生的遭遇呢,这辈子成皇帝了,竟然被逼着结婚生子。

    “娘亲,这种事也不是皇儿说能生就能生的啊……”

    其实赵洞庭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他和颖儿夜夜笙歌,怎的颖儿就始终没有怀上呢

    练习房中术这么长的时间,在那种事情



第528章 往龙虎山(1)
    第528章 往龙虎山(1)

    他说道:“莫非是有哪位大臣和娘亲说了什么,想要任这国子监大祭酒”

    怪不得他这么想,因为杨淑妃不管政事,不可能无缘无故突然问及这个。

    国子监大祭酒是宋朝最高学府的校长,虽然实权不高,但名望和地位都很高,这样的位置,还是有很多人乐意花心思的。不过,这种做法赵洞庭并不喜欢。

    要有能力,完全可以自荐,何必弄这种剑走偏锋的法子

    他心里已经准备着,无论杨淑妃说是谁,自己都要婉言拒绝。

    国子监大祭酒的位置不能给那些心思太重的人,需得像是王文富那样的忠厚爱国之辈才行。

    然而,杨淑妃的回答却很是有些出乎赵洞庭的意料。

    “陈宜中陈宰相从越李朝回来了。”

    杨淑妃道:“陈大人原居宰相,本应官居原职,可皇儿你改了制,宰相之位已撤,国务、提刑、监察等令又都已由陆大人等人担任,这朝中,能够勉强符合陈大人声望、地位的,也就这国子监大祭酒的空缺了。他昨日到宫中来向为娘请安,为娘本还觉得这官职有些委屈了他,他说,年岁已大,在国子监颐养天年也好。为娘觉得可以,你可觉得妥当”

    现在是赵洞庭当政,是以杨淑妃也是用的询问的语气。不过话语间对陈宜中的推崇自不必多说。

    “陈宜中”

    赵洞庭嗤笑。

    这个人简直就是南宋末年最大的害虫。

    阴奉阳违,贪生怕死,他的种种自私害国的行径,说是罄竹难书都不为过。

    别说是国子监大祭酒,就是个九品芝麻官,赵洞庭也不愿意安排给陈宜中。他对这人着实印象极坏。

    不过这家伙也算本事,刚从越李朝回来,竟然就能让杨淑妃帮他说话,也不知道是跟杨淑妃说了什么。

    赵洞庭知道这家伙并不简单,因为史书记载,不论是以前的谢太皇太后,还是现在的杨淑妃心中,都对这家伙极为看重,几近言听计从。甚至在诸多学子心中,陈宜中也是国之大儒,读书人之楷模。

    学问、心机,他显然都有。

    他有瞒天过海的本事,可惜,赵洞庭是穿越来的。对陈宜中的人品,他门儿清。

    史书上对陈宜中的评价全部都是负面的,这还能够有错

    杨淑妃听出来赵洞庭语气中的不屑,疑问道:“皇儿为何发笑”

    赵洞庭道:“娘亲很是推崇这陈宜中”

    杨淑妃道:“陈大人为国效力多年,仅带数十士卒出使越李朝,又曾执掌朝纲多年,确实是我朝难得的大儒和能臣。”

    “呵呵。”

    赵洞庭更是发笑,“皇儿有个疑惑,为何陈宜中回来,不直接见朕,而是先来见娘亲您”

    杨淑妃微愣,随即道:“陈大人到底还是和为娘更为熟悉的。”

    赵洞庭摇头,继续揉捏着杨淑妃的肩膀,“皇儿想着怕不是如此,陈大人就是觉得您耳朵根子软,才特意来见您的而已。要是他直接见朕,朕说不得要砍他的脑袋,最轻也要将他

    驱逐出宫去。”

    杨淑妃惊道:“皇儿怎的如此说”

    陈宜中在临安时就如同皇室的哈巴狗,媚上欺下,但却着实将杨淑妃等人骗过了。

    要说起来,说陈宜中是南宋最有本事的大骗子都不为过。

    赵洞庭道:“原我朝危难之际,陈宜中数次临阵私逃,这样的人,留着作甚”

    杨淑妃却还为陈宜中说话,“皇儿此言偏颇了,陈大人去越李朝,却是去为我朝探路的。”

    “探路”

    &nbs



第529章 往龙虎山(2)
    第529章 往龙虎山(2)

    海康初显繁华。

    赵洞庭乔装打扮成百姓,和洪无天、许夫人两人就这般穿梭在闹市里。

    洪无天、许夫人两人并肩走着,眉目间可见恩爱,看起来,赵洞庭倒像是他们的儿子。

    两人武功精深,洪无天在和许夫人结秦晋之好后,也不再像以前那般不修边幅,看起来也就五十来岁的模样。许夫人更是显得年轻,还颇有风韵。说赵洞庭是他们老来得子,想必也没有人会怀疑。

    到北城门时,约莫是下午丑时将过。

    但即便是这个时候,仍有些百姓正往城外而去。

    这些百姓却是牵马,或是牵驴,或是乘着马车,拖家带口,成群结队,正是要回故地的百姓。

    人群以那几辆马车为中心,经过盘查后出城,缓缓向北。

    在队伍前头和中间,可以见到持着各式武器的护卫。

    那些跟随在马车旁侧的百姓们,显然就是冲着这些护卫来的。

    广南西路虽然尽入宋朝之手,但短短时间内,匪患还是没能被全部消灭,各地仍旧有劫匪为祸。

    没得武艺的百姓想要孤身穿行上千里,又没钱请护卫,便只能跟着这些富贾之家。

    赵洞庭、洪无天、许夫人也跟在后头。

    偶尔和人群中有的百姓眼神对视,大概都会带着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同是天下流落人,便好似他乡遇故知,还是很有些亲近感的。

    有待嫁闺中的姑娘见赵洞庭生得俊俏,又有股气质,偶尔对视,还会害羞地偏过头去。

    洪无天和许夫人两人脸色古怪,轻笑后,洪无天轻声道:“公子,要是再过些天,你说会不会有人来向我们提亲”

    赵洞庭哭笑不得。
1...160161162163164...9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