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贰蛋
胆敢随意掌掴惠么王,这个女人,怕莫是少主的禁脔吧
大理,应该很快就要变天了……
过不多时,城外空中的热气球向前飘动而来。
到得城前数十米,忽有数十颗黑黝黝的东西落下。
这些轰天雷并不扎眼,但落到地面时惊起的响动,却让得城头惠么部士卒个个动容。
甚至有人尿了裤子。
生在这个年代的他们,别说是见,怕是连想也没有想过,这个世上竟然威力如此绝大的武器。
惠么王冷汗如雨,讪讪笑着,抬手抹去额头汗水,“姜总管,还有两位大人,请到正殿内饮宴。”
“呵。”
姜夔冷笑道:“惠么王不会再让我和秦先生、玲珑姑娘吃
第514章 大庾之悲(2)
第514章 大庾之悲(2)
元军近百万人,到头来,竟然被苟延残喘的大宋打得如此大败亏输,甚至连副帅阿里海牙都死在乱军之中,军中大将死伤、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场仗,可谓败得极惨,是能写到史书上的反面战例。
纵观伯颜行军打仗数十年,从未这般窝囊过。
只是以他们现在兵力,想要再扳回胜局已是不可能了。
将近两个月前,绣江镇战役过后,赵洞庭率军回返雷州,伯颜、也速儿则在梧州广招各路人马前往援助,打算趁着张弘范攻雷州的机会趁机联合取雷州,反败为胜,达到灭宋目的。
其后,再得知大理军到雷州,更是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反败为胜的千载良机。
可结果,等到数万援军赶到,两人还没有来得及挥兵出梧州,张弘范和大理军兵败的消息就接连传到了梧州城内。
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没了。
这让得伯颜和也速儿大恨,连带着对那些原南宋降军都恨上了。
他们可真是些墙头草!
元军还气盛时,个个溜须拍马,只恨不得把脸都凑到他们俩的屁股腚上。现在他们两战败了,其中大多数人竟是对他们的命令不闻不问。
南宋旧地投降的宋军原有过百万之多,光是广南、荆湖南路等几个离广西不远的地方就有足足数十万,可结果,开投他们的却只有区区数万人。
这点儿兵力,想要取下雷州根本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伯颜和也速儿两人只得弃守梧州,干脆率军赶往江南西路。
他们两很清楚,他们在大宋境内已经是彻底没法掌控局面了,就算驻守梧州,也坚持不住多久。
梧州城城墙虽高,四面虽险,但挡不住宋军的热气球。
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竟然只能这般还回去。这也是两人脸色难看的原因。
而且可以想象,那些南宋降军怕还是会都回到宋朝怀抱去,以后要灭宋只会更为艰难。
他们两这个篓子,可谓是闯大了。
回大都,肯定再也别想出来。
两人早已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决定率军先驻守江南西路。
江南西路东临福建,南接广南动力,北对荆湖南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因为可以预料,用不得多少时日,宋朝廷就会将荆湖南路、广东、广西、福建全部收回囊中,到时候,江南西路会处于三面包围之中。但两人,还是选择这里。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车辇内,伯颜叹息道:“也速儿副帅,皇上的圣旨怕是也快到了吧”
也速儿点点头,“未必元帅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看表情,她这位巾帼,此时较之伯颜还要坚定些。
女人狠起来比男人更狠,这话还真是没错。
伯颜喃喃道:“违抗圣旨终究是死罪。”
也速儿道:“可回去大都,能够不死,但会比死还要更为难受。我们两人会彻底失势。”
&nbs
p;“也罢!”
伯颜又是重重叹息,“那就先守在这江南西路,静观其变。”
他们两其实还可以选择继续北上,撤往江南东路甚至两浙西路、淮南西路,那样大军将会更为安全。因为这两路已经极为接近元朝边境,忽必烈绝对不会坐视他们这十余万大军被灭。但是,要是撤往那里,他们两人就没有理由不接忽必烈的圣旨了。忽必烈为稳朝纲,肯定会将他们两人召回去治罪的。
留在江南西路,他们还能以抵抗宋军为由,将在外不受君命。
到时候,忽必烈再怒,也拿他们两人没有办法。甚至,说不得还得褒扬
第515章 军中改制
第515章 军中改制
然后,他便和也速儿向着城内走去。后头亲卫们连忙跟上。
刘子琪和大庾城诸芝麻官恭恭敬敬让到两旁,让开道路让大军入城。
等到伯颜和也速儿走到甬道内,刘子琪才连忙追上去,却是打开两把纸伞,为两人撑伞。
旁边县丞本打算帮着撑伞,却是被刘子琪用眼神给刺了回去。
不识趣。
为两位元帅撑伞的机会岂是你能抢的
县丞终究只是二把手而已,虽然心中不忿,却也只得老老实实退开。
这就是原来南宋的官。刘子琪和这位县丞算是鲜明代表。
上梁不正下梁歪,陈宜中当宰相的时候,宋朝上下就已极流行这样的溜须拍马。有些官员为争夺溜须拍马的机会,其作为简直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谁都想在上司面前争个露脸的机会,而伯颜、也速儿两人,更是元朝顶天的大官儿。
刘子琪老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满脸谄媚,像朵雏菊。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也速儿对他的举动,却是嗤之以鼻,走出雨伞覆盖范围去。
也速儿虽是女人,但生自草原,是很有个性的,最瞧不得这些大宋旧官的溜须拍马。
刘子琪面色微愣,后头,县丞眼中却是露出些微幸灾乐祸之色。
勾心斗角可谓无处不在。
后头,十余万大军缓缓入城。而刚入城,就兴起了大乱。
他们跟着伯颜、也速儿吃败仗,心中已是极为憋屈了,有人看到城中有女子,甚至有将军带着士卒就向着那些女子跑去。
城门口顿时慌乱起来。
刘子琪听到后头响动,回头去看,脸色微变,“元帅……”
伯颜回头,却道:“任由他们。”
他根本没有将宋朝的百姓当成人看。而在元朝中,大多数大臣都是他这样的态度。
汉民只是劣等民族而已,在他们眼里,和猪狗无异。
刘子琪轻轻低下头去,却是什么都不敢再说。
跟在他们后面的大庾臣子中,有人眼中闪过极为痛恨之色。不是人人都像刘子琪这般没心没肺。
声声女子尖叫和元军将士的猖狂笑声,让得大庾城在这刻仿佛沦为了人间地狱。
年关将近。
雷州境内又是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
虽然有些百姓已经回去故土,但还是有些人选择留在雷州,或是打算过年后再离去。
那些离开的人将房产以原本从官府手中买来的价格又重新卖给官府,这为朝廷筹措到些许资金。而这些资金,又很快被投放到整个广南西路境内的各个华夏银行当中。
百姓们缺钱的,只要有东西可以抵押,都可以在华夏银行中进行贷款。
而家中有余钱的,则可以将余钱存到华夏银行内,收取利息。
民间金银铺纷纷关门。
有大吵大闹,不愿关门的,都被官府以强制措施查封。
海康、遂溪、徐闻等县,华夏银行前百姓们排着长龙,往往是从日出到日落,都不见散去。
有华夏银行的小吏敲锣打鼓,巡街过市,号召百姓们到华夏银行存钱,还送小礼物。
送小礼物这个点子自然是赵洞庭想出来的,这样的营销手段,在这个年代果然极为奏效。
仅仅是送些过年的小食品,却是让得华夏银行筹措到不少资金。
大宋还是缺钱,但不至于还像以前那样缺钱缺到连俸禄都发不下去。
就在离着过年还有五天的时候,军中军饷、朝中俸禄、军属抚恤费同时发放了下去。
 
第516章 张茹之心
第516章 张茹之心
整个大宋,只有赵洞庭自己兼任天下兵马总元帅,为元帅军衔。
文天祥、张珏、苏刘义三人为大将。
岳鹏、苏泉荡、张红伟等寥寥数人为中将。
其后,各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多为少将军衔。而都虞候,更是以大校居多。
赵洞庭不想直接将各军将领军衔提升太高,因为那样,他们将会没有什么奔头。做皇帝和做老板其实是差不多的,就是要让下面的人有奔头,有目标。没有了奔头和目标,那他们的心思就往别处去了。
军衔改了,实权没改。是以,军中倒是欣然接受这种改制。
大宋初定短短两月,赵洞庭以雷霆手段,算是初步将朝中、民间和军中都划理清楚。
从此,大宋军政两制的状态更为明显。文臣不为将官,而武将,则绝不插手地方管理。
当然,各地守备军的长官除外。各地守备军长官在地方上,遇到大事还是有投票表决权利的。
这大概算是现代常委会的雏形。
只是,现在广南西路各地的守备军都还没有正式成立几个。
兵员不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赵洞庭裁剪雷州军,除去留下海康、徐闻、遂溪三县的守备军以外,将其余雷州军要么卸甲归田,要么分配到其他军中去,都远远没有填补满十七军的空缺。哪里还有人能调拨到各地守备军里面去
在文天祥等人奉命建立守备军的那刻起,赵洞庭就说了,征兵的事情,只能依靠各位努力。
现在,连负责征兵的兵部都帮不上什么忙。因为,各路衙门都还没有完全运转起来。
百废待举的大宋,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这让得连赵洞庭这个皇帝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又是新的一届雷州花魁大会。
赵洞庭没有时间去看。
但听希逸说,这届花魁大会并没有太多出众的女子。
整个天下,能有韵锦那般姿色的女子,到底还是罕见,不是每年都能冒出来。
赵洞庭听到希逸汇报后,也不禁是想起韵锦。也不知道,她跟着君天放,现在过得怎么样。
他们还在蜀中么
吴阿淼那个立志要成为天下最牛逼剑客的家伙呢
他现在找到良师没有不会还背着他的那柄“只有剑柄……”的剑到处晃悠吧
“呵呵……”
赵洞庭想着想着,不禁是笑出声来。
要是可以,他还真希望那个不着调的吴阿淼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天下最牛逼的剑客呢!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肯定比那个老头子剑神空荡子有趣得多吧
又过数天,终于迎来大年三十。
这是赵洞庭在南宋将要度过的第四个年关了。
不知不觉中,他穿越来这里已经接近四个年头。
乐无偿和乐舞还没有回来,少了乐舞丫头的寝宫,总觉得缺少那么点生气。
这件事,赵洞庭到现在都还没有好意思告诉肖玉林。
大年三十这日,赵洞庭依着惯例宴请朝中重臣和大将携带家眷到宫内赴宴。<
br />
当文武众臣们到得大殿以后,登时让得大殿内热闹纷纷起来。
这较之两年前,场面可是热闹得多了。
大宋在举步维艰中欣欣向荣,从朝中就已经可以看出许多苗头。
朝中两品以上文臣和诸军都虞候以上将领汇聚此处,足足有上百人之多。
另外,洪无天和许夫人也被特邀赴宴。
穿着龙袍的赵洞庭和喜气洋洋浑身红裙的颖儿,还有杨淑妃到时,众人连忙行礼参拜。
赵洞庭笑呵呵让众人免礼,看着人头攒动的大殿内,也是感慨良多。
有许多老面孔永远的逝去了,但有更
第517章 感情契机(上)(1)
第517章 感情契机(上)(1)
满殿的笑声沉静下来,众臣都艳羡向着张珏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