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大作战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矛盾的橙子
在赵四郎他们看来,童心兰现在说的情况,是他们十分不愿意面对的结局,留着孩子在
1235、六个夫君(十六)
1235、六个夫君(十六)
摸了一下脖子,刚才被勒了的地方,已经起了红肿。
童心兰安慰道,“娘没事。”
幸好因为预测到四兄弟今日一定会来,所以童心兰一大早就让文成管好孩子们,并让他们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要过来。
孩子们刚才肯定被吓坏了吧。
“娘,爹爹他们真的不要我们了”一直呆在一边沉默不语的文成,面色阴郁的望着童心兰问道。
现在没必要隐瞒孩子的,他们又不是笨蛋,又不是说两句欺骗的话,孩子就真的没有心理创伤了,还不如现在告诉他们事情,然后教育孩子们正确面对的好。
这般想着,童心兰拥着文成和文春道,“是啊,爹爹他们不要我们了,不过,最坏的情况也就这样了,将来,娘就只有你们了,以后,我们娘六个,重新开始新生活吧。”
“恩,放心吧,娘,我会帮你干农活的,我已经长大了。”对于懂事的小孩子来说,成长只需要一个契机罢了,文成闷闷的说道。
文春也毫不示弱的说道,“娘,我也会帮你的,弟弟妹妹就交给我照顾吧。”
这些孩子这么懂事,韩新兰怎么放得下他们啊,怪不得她愿意付出代价找来系统帮忙,让孩子们不至于悲惨的饿死在这个寒冬,让他们的人生能够延续。
有文成、文春帮着照顾孩子,一路上倒也前行得不艰苦,中途的时候,赶车的车夫还分了食物给童心兰他们吃了个简单的午饭。
解决了午饭,一行人继续朝着城里前行。
到了县衙,赵四郎托了熟人引荐,一行人很快就被官差带去办了手续。
照理来说韩新兰是不认识字的,不过以前五郎六郎有教过,所以韩新兰识得几个字。
倒也不是五郎六郎对韩新兰多好,那只是孩子们学了知识想在家人面前炫耀罢了,他们两还想教赵大郎他们呢,可是哥几个摆弄锄头还有力气,让他们控制毛笔去写字,着实困难。
韩新兰在家里的活儿也蛮多的,自然也没想学,但是照顾两个小丈夫也是她工作,最后还是被强迫学了几个字。
韩新兰跟着两个弟弟学写字的事情,赵大郎他们知道,可是到底韩新兰懂得多少字,赵大郎几人就不清楚了。
“新兰,来这里签个字吧,我记得你是会写你自己名字的”在县衙的议事厅中,赵四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和离书,当着县衙的官差和户籍官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童心兰看着排头写着和离书三字。
心中暗笑果然不能期待赵家男人的良心,其他手续还没办好呢,就让她签和离书,到时候他们的承诺恐怕会打折扣吧
不过,童心兰面上却却不显,只是指着纸上说道,“四郎,这是我的名字吧,韩、新、兰,这上面写得是。”
然后,童心兰就故意磕磕巴巴的开始念和离书,“和什么书,这就是和离书么”
赵四郎原想着五郎六郎不可能教了韩新兰太多字,没想到她竟然认识和离书中的两个字,还好,他还没开口骗她这是办户籍资料呢,不然韩新兰肯定会疑心。
不过,即便韩新兰猜得出这是和离书,那又如何呢
赵四郎拿出对待顾客的微笑,哄着韩新兰,“是啊,办理你新户籍的事情得在签了和离书,将你的户籍从我们家迁出来之后才能办下来,所以,先把和离书签了吧,你只需要签个字就行了,如果不想写字,盖个手印也行。”
果然这赵四郎在钻空子,以为只要和离了,到时候之前承诺的东西即便缺斤少两,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呢,呵呵。
&n
1236、六个夫君(十七)
1236、六个夫君(十七)
赵二郎惊讶的看着自己还没收回来的手,惊疑不定的自问道,刚才自己是怎么了就像中了邪似得。
赵大郎他们反应较快的跑到赵二郎身边,将头被砸蒙了的赵二郎拉起来,还帮他擦干净脸上的墨汁,“四弟,怎么样”
童心兰心中幸灾乐祸,面上关心的问道,“四郎,感觉如何”
然后,童心兰又责问着还没回过神来的赵二郎,“二郎,你那么用力的推四郎做什么看把他的额头都砸红了。”
赵二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推人,还用了那么大的力气啊。
他当然不知道,因为刚才童心兰对他下了催眠,又暗示有谁去看四郎写得如何,已经被催眠的赵二郎得到暗示自然自告奋勇上前去看。
然后,就是推人了。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问问弟弟还有多少没有写。”赵二郎一脸疑惑。
“四郎,还能写么”赵大郎扶着赵四郎,见三郎已经将他脸上擦干净,便问道。
赵四郎晃了晃脑袋,可是看东西还是有重影,也不知道二哥推他那么用力做什么,道,“头有点晕,需要休息一下。”
“那,四郎就休息一下吧,一会儿再写。”童心兰在一旁关心道。
赵四郎休息了一会儿,觉得脑袋清醒了,来到桌边,准备重新写和离书。
可是还没走到桌边,他就看到了娘亲的脸在自己面前晃了一下,这番情景,吓得他大喝一声,往后退了两步。
“四郎,你怎么了”弟弟行为这么反常,吓得几个哥哥拥到他身边关切的问道。
“我,我,哥哥,我们去那边说吧。”赵四郎扫了韩新兰和同样疑惑的看着他的官差们,拉着哥哥们就往角落走去。
县衙里面的事情,自然有对应的官员主事管理,管理户籍和土地的官员其实并不是很忙,而且赵四郎给够了钱,他们也知道这种和离的案子,这些精明的男人肯定想做了手脚。
既然收了钱,他们也不会心疼那点墨汁和纸张,对于这边发生的一切,他们都当没看到,反正待得四兄弟商量好了,他们也就是签个字盖个章的功夫而已。
赵四郎走到角落,小声地对哥哥们说道,“大哥,恐怕,这300两银子是省不得了。”
赵大郎到不是心疼自己那份的50两银子,50两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并不多,但是总计300啊,都要给韩新兰,韩新兰哪里值300两给她30两都是情分了,在外面在买几个小妾,也用不到30两,还给她300两。
赵大郎这种心情,就有点“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心思,因为在他心里,从来没把韩新兰当作妻子来尊重。
听到弟弟这么说,赵大郎脸色不愉的说道,“为什么,之前在车上不是已经商量好了么”
“大哥,刚才,我看到娘了,她似乎很着急的样子,就像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事情,她害怕我们被爸爸惩罚的时候表情一模一样,我想,她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这么做是错的”童心兰没有让赵四郎产生过于恐怖的幻象,只是让他看到他娘罢了。
其他的,这些人自己会结合这几天的实际情况去猜想的。
赵大郎有些不信,赵三郎在一旁思考,赵二郎则是附和道,“我觉得四郎说的有道理,你看,刚才接二连三的出现意外,那不就是娘在阻止我们做错事么刚才我真的没有想去推四弟的,而且即便我要推四弟,也不可能用那么大得能够让四弟受伤的力气去推啊。”
1237六个夫君(十八)
“婆婆”告诉他们和离之后就与韩新兰没有因果关系了,他们就真的如此狠心了呢,留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妇人和五个小孩子留在冰天雪地里面。
如果不是童心兰提前威胁了一下这些男人,让他们害怕和离前伤害韩新兰产生因果关系,导致赵家遭报应的话,恐怕现在这样的待遇也得不到吧
无所谓了,韩新兰和孩子们早就在上一世被他们弄死了,这个因果早就已经造成。
童心兰在古代生活的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所以买东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
将买来的东西都放在了租来的马车上,然后运到客栈。
虽然会显得有些麻烦,但是童心兰还是让车夫帮自己将买来的东西搬到了楼上。
孩子们看到新买的棉衣,纷纷露出惊喜的表情,要知道他们已经多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在这大冬天,一件像样的可以保暖的衣服都没有。
童心兰拿了小费给小二,让他烧了好多热水。
用皂角,热热闹闹的给孩子们从头到脚的洗了个干净,换上了干净又保暖的亵衣和棉衣。
童心兰最后也给自己洗了个澡,要知道,前几天过得多艰难,想洗个澡都不容易,乡下地方,之前没有储备的话,到了冬天,临时出去捡柴火都不容易的,更别说烧热水澡了。
到了晚上,童心兰借了客栈的厨房,用白天买的菜和肉,给孩子们做了几个好吃的。
“娘,这么大块的肉啊!”文春不敢相信的看着菜里面的肉片,想夹又不敢动筷子的流着口水问道,以前,她只吃过肉末而已。
看着孩子的模样,谁能相信她是地主的孩子即便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因为家里还没发达起来,吃不上肉便罢了,可是现在,赵家在村里算是富得流油了,文春长这么大,竟然连片回锅肉都没见过。
可想而知赵家几兄弟多么不待见韩新兰生的“生父不详”的孩子了。
童心兰心里一阵酸涩,夹了一筷子回锅肉到文春碗里,“这是娘专门给你们做得回锅肉。”
然后,童心兰又给文成也夹了一筷子,指着另外两碗菜说道,“这是猪肉炖粉条,这是肉末鸡蛋羹。”
荤素搭配自然更好一点,但是古代的菜市都是早上的,能买到肉就不错了,而且大冬天的,也没有什么蔬菜,白菜帮子就算了,孩子们肯定都吃得想吐了。
“文春文成你们自己先吃,娘先给弟弟妹妹喂饭。”童心兰抱着最小的文冬,舀了一勺子鸡蛋羹,这些孩子可得好好补一补。
文春想着早点吃饱早点帮忙,拿起筷子就开始吃,一开始还不敢夹肉,还是童心兰鼓励了几次,这孩子才敢夹肉的。
而大一些的孩子,文成似乎想得比较多一点,他放下筷子,有些担忧的问道,“娘,又是买衣服,又是买这么多肉,还有那些棉被锅碗瓢盆,这得花多少钱啊,我们身上的钱够用么”
童心兰没想到文成这么小就考虑到生计的问题了,这孩子看来也比较有头脑啊,多家培养,以后定会有出息。
“文成啊,娘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娘心里有数的,这些东西都是该买的,不然娘眼睁睁的看着你们继续挨饿挨冻么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娘也不是没有考虑将来生计的问题,娘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了,回头娘给你仔细说。”
“今天,我们先不说那些事情,我们先庆祝一下脱离了那个不把我们当人的地方,好好吃一顿,瞧你,饿得面黄肌瘦的,看的你娘恨不得学佛祖割肉喂鹰那样喂给你们吃。”这倒不是童心兰说自己,她在说韩新兰心中所想。
“娘。”听了韩新兰的话,文成眼眶泛红,暗
1238、六个夫君(十九)
孩子们都还,也帮不上什么忙,尤其成春还得帮忙看孩子。
若不是有修练功夫,童心兰一个人里里外外的打扫屋子、给院子里面除冰、给房顶上扫雪,还真的没办法搞定。
到了伴晚十分,赵家兄弟派来旅行合约内容给韩新兰母子送米粮面和牛这些来的人,看到焕然一新的院子,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童心兰算不上热情的接过了自己坑来的东西,将写着这些东西的欠单交给了送货人,就领着孩子们回了院子。
至于这个送货人回去会如何对赵家兄弟,童心兰并不关心。
反正,以后他们总是会从其他人那里听到他们不要的妻子孩子在外面过得多么好。
而那时候,他们后悔也来不及的。
前日重新办理户籍的时候,赵大郎还要求将孩子们的姓都改掉了,童心兰原本也有这个打算的,只是没想到赵大郎会先提出来。
看来,他们是生怕这几个孩子和赵家兄弟扯上关系,耽误了两个攀附岳家发迹去当官的弟弟呢。
孩子们改了姓,那孩子们就真的和赵家没有关系了。
孩子们从昨日开始,就跟着韩新兰姓了。
当童心兰将住的问题解决了,就开始开始想办法让孩子去村里的私塾上学了。
其实,童心兰是有能力自己教孩子的,可以,她的化水平直逼太傅也差不多了。
可是韩新兰不会啊,所以童心兰也只能中规中矩的送孩子去私塾了。
这个年代,可不是有钱就能进学,还得找村长托关系才能进去。
索性,童心兰比较会做人,老早就打理好了里正,村长那边就比较好解决了。
成一开始并不愿意去私塾,在他看来,家里的钱财并不多,读书也是很花钱的事情,还不如在家里帮忙干活呢。
不过童心兰了一番道理,灌了一些心灵鸡汤,就把孩子得心甘情愿的去读书了。
即便童心兰想送春去上学也不可能,这个古代对女子的约束依旧不宽松,女子是不能进学堂的。
春看到哥哥上学,也并不羡慕,在古代的她也知道女孩子是不能读书的。
在这样的社会,非得让农民阶级的女孩子接受太多不属于女子学的诗书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多教教女孩子怎么管家来得靠谱一点。
成年龄已经错过了最佳入学的年纪,不过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娘已经将学费交了,还拿了那么多钱去打点关系,如果他不好好读书,哪里对得起娘和弟弟妹妹
娘了,钱的事情,让他不要担心。
可是,成哪里能不担心呢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童心兰一个人去种植那么多土地也不是干不下来,可是她并不像将时间都花在种植粮食上面。
以前在古代的生活经验让童心兰还是选择了种植草药。
渐渐地,韩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除了成,夏和冬也进入学堂开始念书。
随着种植药材的生意越做越好,童心兰开始带动全村的人开始种植药材,童心兰也不怕村民们有私心,帮外人,因为只有由童心兰亲手培育出来的药材种子种植出来的药材才是优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