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骑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文武
当然也可以强迫土著加入,烧掉粮田
第281章 尽头
王达民归航途中需要绕过整个非洲,预计需要1个半月才能到达印度洋,中间没有任何休息,实在不是件好事情。
这期间华国的逐渐开始恢复次序和生产。尤其是战争中表现卓越的战机被各方高度重视,5大军区纷纷要求引进空军。
不过参谋部还是决定暂时不建造更多飞机。
因为新的单翼飞机,其设计更快,更灵活,对飞机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梁山被要求加快研发新型发动机。另外战争中也暴露了无线电距离太短,体积过大,新的电子材料也同样要求以最快速度研发。
从长安至成海的铁路已经提上日程,钢铁需求因此激增,在此之前按照王达民的要求一条联通土库曼坦的石油管道已经开始动工。
另外大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已经开始测绘,这是答应女真族合并的要求,同时也是战略需求。
这是为了能够守住罗斯山脉,以及未来在西伯利亚建造油田和炼油厂。实现西伯利亚大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这条铁路预计需要5年时间,而且这还是大草原十分便利施工的缘故。
毛国的惨状使全国对王达民实施严格环保要求给予了高度认同,许多偷排污染的企业自觉开始改造其处理设施。一些无法改造的工厂也自觉停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提高。
这场波及整个华国新土地的战争告诉人们,战争打的就是钱!
华国立国六年余,疯狂掠夺世界而积攒的财富,一场战争下来消耗了四成。这还是抵消从印度掠夺财富和战争赔款。如果没有这些“不义之财”华国的损耗要达到6成。
不过全国上下除了部分“文艺青年”对掠夺印度财富发动了几次游行抗议之外,大部分人对这次战争结果欣喜若狂。
现在无数人家中除了皇帝的画像,旁边就是新的国家地图,尤其是远在欧洲孤立的法兰西州,格外耀眼。
有唐时,也曾将华族帝国版图推进到里海,但是欧洲大陆却是从未有过寸土。如今却是超越了古人。
而且这是陛下拯救欧洲千万人命才换来的,民间传说:陛下单人从天而将,一手拯救西方世界,力挽狂澜,拯救千万子民,给块休息的地方理所当然!
至于另一个英雄,老道?祥子?
那都是陛下的跟班不值一提,善良的百姓主动忽略。
好望角,非洲的尽头[其实不是]大白舰队第一次经过这里时天气状况恶劣,如果不是战舰而是普通商船,估计非得翻掉几艘。
一位巡洋舰船员这样描述:“乌云密蔽,连绵不断,很少见到蓝天和星月,终日西风劲驰,一个个涡旋状云系向东狂暴席卷,海面上奔腾咆哮的巨浪不时与船舷碰撞,发出的阵阵吼声,震撼着每个海员的心灵。”
不过今天却是意外的风和日丽,谁也没有见过好望角有过这么风平浪静的日子。
好望角这个名字是王达民起的,欧洲各国觉得风暴角反而更贴切于实际。
这些年来与亚洲通商,包括华国商船在内,各国在这里损失了近百条船,其中不乏铁壳巨船。
不过自从华国推出新的船体结构,并且大量华国制造的商船大行于世,这种事故明显降低许多。
王达民没有乘坐旗舰女皇号,而是上了一艘补给舰。尽管老道的解毒技术堪称世界一绝,但是其对于“毒品”的炙热令人望而生畏。
王达民知道他的脾性,估计能和他这么相谈甚欢的人只有自己了。
但有的时候王达民也不得不爆粗口。
“娘的,老秃驴!这你也能吃得下。”王达民实在忍受不住了,你说解剖就解剖吧,你还要吃东西,你吃就吃吧,你没看见上面占着肉粒吗,娘来。提醒你了,你还照样吃下去。
“首先这死人不是感染瘟疫死的,从解剖来看他很健康,其次老头我不是第一次吃这东西,最后老道我是牛鼻子不是秃驴。”
老道咂咂嘴巴意犹未尽的回味几口,直到王达民快要呕吐时,才慢悠悠的解释道。
第282章 对话
“只有1年?“
“星君这些年来的很频繁,他老人家想弟子了。“
“道士还真都是骗子行家,这种时候了都在扯犊子。“
“你不也是这一行的高手。“
“我可不同,我“
“行了,你答应的要求别忘了兑现,我的徒子徒孙可是很多的。“
“你算了不和你计较,我答应的事会兑现,只是没有你,实验室谁来主持?“
“这是我的徒弟,把他找来,趁我还活着,把他拾掇拾掇因该能撑起来。“
“这是谁?“
“我徒弟啊。“
“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胖子来着。“
“啊?!难道你不认识他。“
“认识。一面之缘。“
“呸。“
“虽然只见过一次,但是我相人还是很准的,尤其是其五指,天生的解剖学家,而且他们家族世代饲养各种蛊毒,相信他的造诣因该不低。“
“可老头,你这画的是什么?毒蘑菇吗?你让我怎么找。“
“这么好的作品,你都看不懂?“
“我对印象派,研究不深。“
“那好吧,我给你描述一下,首先他是个小胖子,人挺高,左脸呶,这里有颗烟痣,很漂亮,我们叫他毒星降生记号“
“老道,你确信这是个人,不是毒蘑菇。“
“放心,他是个人,而且他们一族对毒天然具有抗性,不像我半路出家,把自己弄废了。“
“好吧,我尽力找找,话说回来,你不是有很多徒子徒孙吗,一个都不行?我上次看着还可以啊,挺专业的。“
“他们啊,不行。这些人没有天赋,混混还行,主持一个系统不行。“
“你相人不是挺准的吗,怎么选不出个好的。“
“茫茫人海,适合的人才可遇不可求,难道让老头子,一个人走那么多地方寻找稀奇古怪的毒物,而且我也需要财力支持啊,手下自然需要些坑蒙拐骗的人才。“
“终于说了实话啊。“
“你说了什么?“
“没事,你继续。“
“继续什么,我都说完了,快点帮我找到这人。我估计撑不过半年了。“
“半年?你刚刚不是说一年吗,你不会是在唬我吧。“
“行将就木,脑袋记不清了。“
“这么一会儿,就要埋土里了,你还真快。“
“对了我给你的那些人不行吗?“
“说起来你给我的人真不错,办事挺牢靠,可惜就是古板了一点,做生物研究就是需要一些挑战思维。他们欠缺了一些。“
“那就是说,你就要那个人?“
“嗯,非他不行。“
“好吧,既然答应你了,我就好人做到底。“
“这里还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好望角,你的野心真不小,取这么个名字。“
“你想多了,只是好运祝福的意思。再说这里可一点不美,一年中估计也就今天风平浪静,其余时节那是波浪滔天,狂风暴雨,估计全世界难得有这么凶险的所在。“
“看来老头子运气不错,这么说你早知道今天是好日子喽。“
“当然,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
“神棍。“
“彼此。“
“这里你打算也拿下?“
“不,非洲太古老,而且这里的人太烟了,估计没人愿意来这里定居。“
“还好啊。“
“什么意思?“
“总算有片土地可以免受战火蹂躏。“
“我说不要,不等于我的人不来这里打仗啊。你别想多了。“
““为什么?“
 
第283章 变革之路(上)
大多数时候忠言逆耳,王达民看着进仓室的老道。他知道,自己有些太过了,对军队的掌控他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集中度,这是他不断的将心腹填充到各个军队各个重要位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手下很自然的抱团,将既得利益维护下去。其他人想上来,唯有军功,i那么就把功劳全抢在自己手里不就行了。
这种思维很容易形成,并且付诸行动。
最明显的就是这次大战,如此规模的动兵,通常会造就大批高级将领。但是除了华南军出了个“小胖子”,其他几路大军却是一个没有。
王达民突然想到了刚愎自用四个字。连老道都要拐弯末脚的提醒自己这些事情。其他人特别是自己的心腹大将们对自己盲目信任达到何种层度可想而知。
这不健康,如果不是自己带来的科技优势,以及远超当代人见识。否则恐怕新生的华国早已被颠覆。这是人心的力量,不是小部分人可以对抗的。
这一点不可能只有老道看出来,其他人必然也看出来,或者有所感觉,但没人提醒他。
王达民来自未来,自然知道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可能只有一个声音,反对者的言论必然尖刻甚至无理取闹,但那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而现在或者自己主动或者手下为了维护小圈子的利益,他们将自己推到了唯一神的地位,这么做的好处,短时间里可以将华人的力量凝聚到拳头上。坏处很显然独裁终究短命。
没有一个独裁政府寿命可以超过百年,更何况随着民智的提高,靠着少数人的维持,镇压内部矛盾。华国最终会陷入固步自封,将军队力量主要方向对准国内。到那时华国将再无进取之力。
看来共和制需要正式强推了,自己的那班兄弟有点过了。
“老熊,你怎么看。“
暗影中走出一人来到王达民身前敬了个礼,然后看了一眼老道的方向。
“陛下,问错了人,属下代表的可是毒老道批判的利益群体。“
“那就代表你们大伙说说看。“
“我们相随陛下整整8年,老朱老蛭等等同伴倒在胜利的曙光之前,我们享受到的利益都是兄弟们打拼出来的,而且所谓的利益都是陛下许可的和带头的。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嗯。我也这么想。“
“陛下,毒老道说的属下不敢苟同,老熊大道理不会说,只是这些年和陛下接触,多少也知道陛下的心愿。“
“我的心愿?你看出什么来了。“
“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
“是的,陛下的天下是我们华之一族的天下,从既往来看,陛下非常担忧我们的子孙后辈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用于发展,陛下一路打天下,都是非常稳,每一块地盘没有绝对的掌控力,绝不轻易下手,这明显是准备纳入版图的打算
“我开拓的不够快?“王达民听到这里疑惑了,要知道自己8年时间完成了大唐帝国150年才有的疆域[海外不算],这还慢?
“陛下。以我们5年前的装备,只要武装起30万大军,就可以横扫世界,全世界都会屈服。但是陛下没有这么做。我当时还不解,但是军队强制教育后,我才明白陛下的睿智。“
王达民点点头赞同。确实
第284章 变革之路(中)
不管老道如何危言耸听,还是老下属不经意间流露的讯息,这些都是王达民彻底下决心进行改革。使得原本只是传闻的变革立马变成了现实。军队改制和政府体制的变革,从中人们看到了王达民对于未来担忧。
无独有偶,华国皇帝积极推进变革时,不列颠开始了工业革命独有的阵痛。
远洋贸易利润及其本身带来的需求,以及战争带来的出口,造就了一大批有钱人,他们财富的膨胀和再投资需求,使得腐朽的封建领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
不列颠不愧为开明的名族,几乎旦夕之间,全国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改变,当然这触及到不列颠大小领主的实际利益,动荡自然不少。
就变革这一点上王达民确实不及不列颠皇帝的远见和力断。撇开华国内外复杂形势不谈,王达民有着千年的眼光,自然明白经济和国家实力发展的瓶颈根源在那里,一种合乎华国跳跃式发展的制度,将是国体的保证。否则矛盾迟早激化,可王达民首先选择的是将内部矛盾转化为战争动力。
但这终究只是缓解,一些新旧阶级矛盾还是在战争中间暴露了出来。
这一点上不列颠皇帝坚决的站在新阶级需求这一边,对即得利益者给与了无情的镇压,包括他自己。
说起来这一切都是王达民逼的,如果不是过大的差距,或许这场变革可能会经历半个世纪的纠葛。
和不列颠痛下决心,以及华国积极推进立宪不同,德意志发生了武装起义,新陆军第三装甲旅,在一名“阴谋家”的推动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腊月起义,虽然这次起义被陆军元帅很快血腥绞杀,但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共和主张的起义运动,他开启了世界上民主运动和武装起义的序幕。
在这场短暂的起义之后,不仅德意志,普斯罗斯,荷兰,挪威,菠萝国,甚至西班牙都发生了共和主张的各种反对运动。
整个世界强国,除了华国和不列颠一下子到处都是改革的呼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