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颠覆晚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边郡箭手

    新的方案不但制定了许多标准,而且高俊和何志也已经有了打算,明年新铸的货币全部要按新方案来确定规格。

    与此同时,司法院和流泉院已经派出人手,到各州县去收缴旧的计量器具,并且发放新的。

    想要让百姓们接受如此巨大的变化,必须让根据地机关带头使用,不光是官吏们要用新单位,而且根据地机关所掌握的几家大生产商,也要按照新单位生产和售卖商品。

    在20世纪,之所以新单位(事实上,一市尺和一市斤同样也是新单位,是依附于公制单位的,与明清时传统的单位还有细小差别)能够快速的推行全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冒着黑烟的纺织厂战胜了江南农村老妇人家里的小纺车。

    度量衡单位是高俊和何志也改变根据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极少数采取强制措施,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举动。幸运的是,由于改变的不多,倒也不至于一下子就造成巨大的麻烦。

    就算是有麻烦,此时也必须去做,眼下高俊仅仅占据山东一地,尚且可以轻装上阵,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即便是如此,高俊也必须派遣大量人手深入各县,司法院和流泉院自不必言,各县机关也在为这件事情奔波来往,而在这个时候,根据地最低的一级派出单位:派出所起到了有效作用。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颠覆晚金》,“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iishu)是,,,,!




第二十二章 右厅(下)
    【】(iishu),

    派出所这级单位可是有年头了,早在高俊刚刚主政寿张县的时候就普遍在各管建立。然而,却由于缺乏人才和专门的管理机关,在高俊疯狂扩张的年月里,派出所却成了老根据地专有的机构,新根据地都没有建立过。

    尽管高俊已经把统治的触角伸进了各管各社,但是,管领和社正整体而言依旧是由本地百姓推选。理论上,根据地机关有否决权,但事实上使用得极为谨慎,最近两年则是根本就没有用过。

    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到各馆的派出所反而成为了根据地能够派到乡间的最低一级的机构。这些派出所原本是为了维护治安而设立的,每名所长都带着一定数量的治安队员在乡间巡逻,打击流窜的盗匪和罪犯。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派出所承担的职能也越来越多,从巡逻维持治安到协助收税,再到清理田地、登记婚姻、遗产公证、保护环境、扫黄打非、张贴布告、发放报纸、防烟禁火、统计人口。但凡有事,他们就能管一脚。

    在根据地架构已经基本形成的老根据地一带,高俊有所听闻。在现在的乡间,管领的地位固然最高,但是派出所所长和学塾的教师同样也是本乡的重要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农民们的尊敬,哪怕是晚饭后蹲在树下面聊天,也是村民的意见领导者。

    但是,尽管眼下的情形不错,那是因为高俊的控制区还不够大,在几年前,还只有若干个县,高俊随便走一走,就能走遍所有派出所的辖区,因而控制力较强,各派出所的成员也都久经考验,是信得过的人。

    与此同时,派出所的缺点也暴露出来,治安队员们缺少升迁机会,也缺少外部的监察,现如今的可靠表现全都是新机关建立时候的蓬勃朝气,时间久了,慢慢就会懈怠下来。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最要命的是,派出所原本的治安任务现如今和民兵的任务近乎于完全重叠。新根据地普遍没有派出所,只是成立了民兵,但依旧将地方地面管理的还不错。

    但是如果将派出所撤销同样也非常可惜,且不说派出所是高俊能够派到乡间的唯一外来机构。单就论治安队员们,服务五年以上的治安队员们普遍掌握了不错的刑侦知识,其中有不少还是内务学校的毕业生,已经具备了成为专业警察的能力。如果将它们放回乡间,或者让他们去当综合性过强的民兵,反而也不合适。

    想当初,在寿张县粮荒期间,治安队表现得非常坚强,因此何志也有计划将治安队改组为内务部,作为根据地内部治理的主要力量。现如今,老根据地的派出所确实到了进行全面紧要关头。

    所以在新度量衡推出之后的一个月,高俊和何志也又开了几次碰头会,商量有关治安队的事情。

    最终的决定则很有两个人的一贯气质:一个也不能少。派出所作为外部监察机构必须要保留,专业性的治安队员也要有发挥其能力的空间,而治安队与民兵重合的职能也应该被砍掉。

    按照新计划,派出所要成为真正的“派出”所,由县委统一领导,分派到各管,主要起监察控制地方的作用,其成员应该经常轮换。

    治安队员则认真筛选,存精去粗,将精干人员集中到县城里面,由县尉亲自掌握,建立职业的警察,消防和邮政队伍。

    整体而言,这些队伍集中在县城之内,统一由县尉对其进行管理,只是按照时间表,轮流到各个乡村值班一段时间,辅助派出所所长完成他们专业内的事,绝对不会固定到某管。

    而与此同时,乡村的治安消防任务完全交给民兵来主导,民兵日常维护乡村的治安,进行日常的巡逻管理,一旦发生较为复杂的刑事案件,则配合警察,侦破由警察主导,而民兵在警察的指挥下参与行动。与此类似,如果有山林大火之类的情况,也要在消防的指导下进行扑灭。

    根据地最早成立的职业学校之一——内务学校在过去三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人才,组成了根据地的治安刑侦队伍,消防队伍,邮政通信队伍和统计队伍,为现在的重新改组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在这一轮改革当中,民兵成了整个社会维持的多面手,上番民兵,除去参与训练之外,要成为县衙官员的公使仆役,协助辖区内各税所的收税,还要帮助警察办案,帮助消防进行日常检查,甚至于区域内的道路道班和邮政递铺,都是由他们值班负责,而县城里的邮政队伍主要是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援。

    在这样的新制度下,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被集中到县城,可以充分交流,享受较好的条件和升迁机会,并且,高俊的也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装备——如果他们还停留在管社的话,高俊没有钱给每个管都配备好东西。

    由于此时治安和邮政的特殊性,这些队伍和他们所负责的领域由各县的县尉负责,向上对州的民兵部门负责,因此,这些人说白了也是职业高级民兵。但他们负责专门的领域,不像普通民兵那样按时轮换,而是作为职业人员一直服役到退休。

    而乡村则交给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他们有朝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家乡,尽管专业能力不强,在县城提供的技术指导之下也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一来,高俊也省出了不少培训的时间,毕竟本来乡村地区的复杂性任务就不多,没有必要留太多有实力的治安队员在哪里。

    这样一来,高俊治下各县的情况就基本明朗了,相比于宋金的也产生了明显变化。

    尽管县令县丞县尉这些名字都直接承于秦朝,但是等到宋金时代,名称下的实级却产生了明显变化,宋代已经取消了县丞,县尉负责全县的所有一般事务。金代恢复了县丞,但整体情况仍未改变,县令主导政务,县丞专门辅佐县令,县尉处理庶务。

    而到了高俊这里,则又有些恢复了秦朝气息。县令总管全县的一切行政要务,县丞处理一般务,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分判由从九品以下官吏所负责的士民仓刑工农各案。

    而县尉则负责全县的民兵和治安任务,兼管警务、邮政、消防等重要任务。主簿负责勾稽全县钱粮账目,以及监察全县上下各级官吏。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颠覆晚金》,“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iishu)是,,,,!



第二十三章 吏员(上)
    【】(iishu),

    也就是派出所制度改革后不久,高俊颁布了一项新的法令,并且不出意料地遭遇到了巨大的反对。

    其实,这项政策也非常简单,高俊发布了一道求贤令,并且设置了一项选拔考试,从吏员中选拔人才,加入官员的队伍。

    事实上,尽管古代官吏绝非一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流,也有少量吏员能够通过劳效、选拔等途径从吏到官,但是数量决少,几乎不必考虑。

    但是高俊这次拿出的职位不少,而且还要将这项考试制度化,以后根据地的小吏们都可以通过考试来获取升迁资格,成为官员。这也是高俊官吏一体的第一步。

    也正因为如此,根据地的高级干部们,尤其是清流士子们对高俊的这一举动还是非常不满的,元好问已经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最好还是到开封去网罗人才,由于河北战乱,大量的北方士子寄食于开封,这些人颇具才华,而且目前衣食无着,高俊可以轻轻松松的将这些人招揽到自己门下。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至于本地的吏员,如果真有才异行卓之士,只需要特别加以擢升即可,何必要专门弄一个考试,一次性弄上几十上百人呢。

    赵汝凡直到跟高俊来到山东时都还年纪轻轻,没有进学,因而算不上士大夫,只能说是乡间的读书人。但是像他这样的小康之家也经常被胥吏所刁难,所以对这种人的印象不高,他同样也认为应该多招揽本时代的知名士人。

    翟呈信倒是没有表达反对意见,也许是做官太久,又常年负责与司法有关的事,对人生百态看得太多,反而对于官吏之间的区别没有了那么大的成见。

    这三个人算是反对意见不大的了,相比而言,其他人对于从小吏中选拔官员的措施极为不满,纷纷上书高俊,要高俊亲贤才远小人,可不要重用胥吏。

    胥吏当中小人颇多,不乏奸猾之徒,对于这一点,高俊也很清楚。但是其中何尝没有贤才呢?因此,高俊在考试中加以严格限制,并且对于中选者要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以此来确保中选之人的品德才能全部优异。但是高俊也绝对不会因为有开封的流浪士子就不进行立员选拔。

    其实高俊也知道,开封士子的质量可能还要更高一些,但是,进行这样的考试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吏员当中现有的贤才,更是向根据地上万吏员展示高天王有此位以待,只要有盼头,整个根据地的吏风应该会产生变化。

    考试在重重阻碍当中如期举行,七月初五放榜,共有122人中选,他们也被提拔到从九品以上的位置。

    也就是在几天之后,司法院所编撰的山东吏员条格得到了军民元帅府的批准,正式颁布刊行,并且在全根据地范围内实施。这个条格是未来要实行的官吏法的一部分,鉴于目前根据地的情况而提前发布。

    该条规定了各县所应该任用的官吏人数,并且将吏员的等级薪酬也加以规定。

    根据地的全部吏员被分成了6个等级,也可以逐步迁转,立有功劳可以破格提升,各级之间界限分明,俸禄也有明显差异,从最低级的吏员开始做起,就算是一切都顺风顺水,也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升到最高一级。

    与此同时,各县衙门里所能使用的吏员人数也大大提升了,按照金代原有的规定,即便是上等的县,县衙内也只有八名司吏,而高俊直接将这个名额提高到30人,并且设定了其上下级别,依照级别发放俸禄。

    但是,这也不是无原则的扩大政府规模。与此同时,高俊也开始严格限制各州县雇佣编制外人员,并且派出军队人员协助各州县进行筛查,将原有的编制外人员进行考核,如果能力足够的话,就将之纳入县衙当中,成为正式的司吏。如果能力不足或者劣迹斑斑,直接归为平民,从此不得再借助政府的权威肆意滋事。

    县衙雇佣编制外人员也算是一项老传统了。从唐宋开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各县原本规定的人员额度实在是跟不上了。一个大县可能有近20万人口,但是只有四名官员和十多名小吏,根本不可能有效管理。

    而地方官员解决的办法就是,大量招纳编制外人员协助政府工作,除去朝廷规定数目的司吏之外,各县往往还有数量巨大的押司、抄手。这些人连“吏”的编制都没有,充其量只能算是政府雇佣的临时工,比起地位已经很低的小吏还要可怜的多。

    但是这些人数量巨大,而且比吏还要深入基层,所以大有便宜可占,在百姓眼里同样是呼风唤雨之人,响当当的呼保义,也不过是个郓城押司而已。

    这种编制外吏员的数目往往极为广大,甚至于个别县内有近百名,而为了养这些人,官府往往还要在正规税收之外,在百姓身上另外摊派一笔钱。这又给了官吏们上下其手的机会,巧立名目,苛捐敛财,如数归还,三七分账。

    这笔钱的份额因此也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朝廷的征税,金朝初年,胡砺知深州,深州有五县,每县都要征收上百名弓手,一年从百姓身上搜刮5000万钱作为养人之资。

    因而,高俊大举扩大了各县的吏员人数,但是禁止雇佣编外人员。

    这项工作极为浩大,预计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够完成。这段时间,军队里不少军官都派出去出公差,以至于军队在这段时间无法调动。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各类改革当中,由于政府机关人数不够,军队频繁派出人员协助,以至于指挥结构都削弱到了不足以进行战斗的地步。高俊只能祈求今年下半年不要有敌人来犯,不然的话,他就得临时把军官全部召回,那样的话,后方根据地的各种改革都必须要暂停。

    这一个月也是高俊最忙碌的一个月,一方面要推行内部的各种改革,另一方面还在加强对外的情报体系和交往体系、训练军队、提拔军官、挖掘人才、建立新式学校。

    潘正已经去了陕西,而何志也的任务同样重的很,高俊可以指望的还是王浍,尤其是人事任免上,每次都要经过王浍的意见。

    目前,山东的三人团空缺了一个位置,高俊很想让王浍顶上,但如果真的论资排辈的话,赵汝凡也许才是最应该上的。关于如何选择在山东的第三人,高俊还没有确认。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颠覆晚金》,“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iishu)是,,,,!



第二十四章 吏员(下)
    【】(iishu),

    八月中旬的时候,一件特别的喜事降临到军民元帅府:吏政府主席赵汝凡喜得贵子。

    赵汝凡也有后了,这让高俊和何志也都很高兴,各自亲自带着礼品去看望茶茶夫人,刚刚当上爸爸的赵汝凡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像个孩子。

    “多谢宣帅亲自看望。”赵汝凡激动的脸都红了,让高俊着实打趣了一番,但是,高俊要是知道赵汝凡现在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定会大吃一惊。

    事实上,早在茶茶开始怀孕的时候,赵汝凡就有些叫苦:今年8月生产,那说明孩子是去年10月怀上的,那时正值梁山被围,此时夫人怀孕,会不会让高俊觉得自己当初在山上没有用心防守,反而只眷恋儿女私情?

    平心而论,赵汝凡当时是用了心的,而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至少高俊完全没往这个方向想。何志也倒是略微想了一下,但他也认为这什么都说明不了。要是知道赵汝凡因为这个而暗自担心,高何两个人反而又要发笑。

    除去高俊和何志也之外,殷去寒也单独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茶茶夫人,其他根据地主要干部也都上门道喜。

    几位夫人们去陪着茶茶,而包括杨妙真和白卉在内的干部们则一起来到前厅向赵汝凡贺喜,说话间,话题又转回到目前根据地的内外情况上来。

    根据地吏治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尽管官员们——尤其是那些读书士子们——对于高俊选用吏员有所不满,但是他们也只是略微抗议了一下,随即还要捏着鼻子执行命令。

    就目前而言,高俊没有办法消除人们内心的歧视,但至少在表面制度上,从吏员中选取的官员和其他官员一体,并无上下之别。至于官员们的抗议,以后还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读书士子的支持重要,主要还在于他们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一旦这个功能可以被取代,那么真正着急的反而应该是他们自己。
1...174175176177178...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