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剑影云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舜君

    香菱说道:“你现在这多呆一会,等着傍晚的时候再回去。我想他慕容白也不敢把你怎么样,而且你要把你的剑藏好,慕容白之前见过你的剑,我想他不会认出你的真实身份。如果想让他彻底离开的话,你就按照一个姑娘的方式去拒绝他就行了。”

    楼云一一记下,楼云问道:“对了香菱姐我要怎么拒绝他呢姑娘们都是怎么拒绝男孩子的”

    香菱问道:“啊你难道都没有被女孩拒绝过吗那你的命实在是太好了。”

    楼云想了想说道:“倒是也有,之前被南宫小姐拒绝过,只是南宫小姐跟本没有见我,我总不能一直躲着慕容兄吧。”

    香菱看到了楼云刚刚想事情时的神情,简直比姑娘还要俏皮可爱,她现在心里也感叹,楼云当男人真是可惜了。他要是个女人的话,绝对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孽”。

    远在北方的某位娘娘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

    “娘娘您怎么了要不要传太医”

    &nbs




第587章 军粮与战争
    这些东西是二十门从西夷进购来的火炮。这些东西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从西夷人的手里购得的。前天才从船上卸下。快马加鞭的送到京城的。

    这些东西可是巩固国防的重要武器,这些火炮共有五十门。

    其中三十门朝廷留下仿制。剩下的二十门皇帝想送给朱允常。让他拿去巩固西北的边防。虽然他手下的重甲骑兵已经可以抵挡瓦剌人的进攻,但是瓦剌人这种草原部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而且他们是逐水草而居,不为宫室所累。

    大明的军队要是想彻底击垮他们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部队骑兵就算是再多,在广袤的草原上,一旦散开在不熟悉草原站场的明军,很容易会被瓦剌的轻骑分割包围,然后逐一歼灭。

    而且大部分汉人的体质不如这些游牧民族,如果长时间在这些战场的话,会水土不服,爆发瘟疫,到时候只能任人宰割。更重要的事情便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游牧民族吃的是羊肉喝的是马奶,只要有水草,牛羊就可以生存。他们就有着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而且他们还会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充做军粮。

    这种食物易保存,可以长期储存,这些游牧骑兵奔袭月余身上都无需生火做饭。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机动性。而他们日常饮用的便是马奶酒,这种酒和肉干一样,都可以长时间的储存。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一直作为游牧民族的主要饮品,简单的来说只要有马奶酒在,那么他们的士兵就不会畏惧凛冬与夜晚的酷寒。

    元世祖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除了肉干,马奶酒,他们还有奶酪。元末,明军在与蒙古人交战的过程中曾经大批量的缴获过这种物资。

    这种食物是蒙古等游牧民族常见的食品,是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汉军的许多将士便将这种食物戏称为奶豆腐。

    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便于携带,便与保存,而且不需要吃太多就可以保证一天需要的热量。可以大大减少物资的消耗。

    但是反观汉人就不行,以前的明太祖时期,也有不少的元军的降将,朱元璋并没有如同冉闵一般对待蒙古降兵,反而是将他们混编入明军。因此明军之中有不少蒙古将领。

    不过这些人都是因为元顺帝的暴政而倒戈的,但是他们毕竟都是蒙古人,他们都觉得无颜面面对祖先,于是这些投降的兵将们,便效仿北魏的拓跋氏,更换汉姓。使用汉名,汉字。

    他们就曾经建议朱元璋,在军队里大规模推行这种军粮,以充实明军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减小补给的问题。从而解决奔袭路途遥远,后勤供给不足,无法形成长时间有效战斗力的问题。这样也不会因为粮道被敌军的骑兵切断,就必须回撤收兵这种问题。

    而后勤供给不足,水土不服,无法适应长时间的草原戈壁生存条件,体质羸弱,马匹不如游牧马匹健硕。这便是自古以来汉人面对游牧民族无法克服的短板。

    这也是为什么明军自开朝以来一直固守长城要塞的主要原因,也是华夏民族



第588章 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他等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那些亲族兄弟们,甚至是长辈们。因为自己每次来京城,他们都会来这里拜谒他。

    因为他是现在唯一的一个诸侯王,诸侯王和亲王不同。

    亲王的地位远比诸侯王要高很多,但是没有任何用途,因为诸侯王是裂土封疆的土皇上,而亲王只是一个围在皇帝身边没有半分实权,混吃等死的废人,一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宰杀的羔羊而已。

    所以实际说来,朱允常的位置比他们要强上很多。至少他不是羔羊,他的手里握有重兵,实力雄厚。他是一直盘踞在西北的蛟龙,而不是一直身披红彩任人宰割的羔羊。

    而来的人便是他的叔叔,宁王朱权。

    朱权是他的十七叔,而他也是在靖难之役之中与新皇结盟共同反抗建文帝的人。

    当然他自己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也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

    但是他知道如果有着和自己地位不相接近的野心的话,那可是很危险的,同样他还是一只老狐狸。

    他第一个来,不过是为的是给那些被囚禁在京的王爷们看的。这样就是一个立场。这证明自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不过他可没有蠢到给人当枪使,而他每次前来都是跟朱允常谈谈家务事,比如他的身体可好,西北的民风可好。而他也是经常劝朱允常削藩的人。

    当然朱允常和他都是心知肚明,只是都不点破而已。

    朱允常便跟这位叔叔一直在谈论家事,而这位叔叔最关心的便是朱允常的婚事,朱允常的怜花会里虽然美女如云,但是却一直没有一位王妃。

    而这位宁王却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一直想把自己的这个女儿送给朱允常。虽然近亲通婚这种事在民间是被禁止的,但是皇族是个特殊的存在。即便是同堂兄妹,姐弟也是可以通婚的,因为这是政治的需要。而皇族之中的女子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

    皇帝为了笼络权臣,时常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权臣或者权臣的儿子,或者将权臣的姊妹,女儿纳入皇宫为妃。

    而王爷们也不例外,宁王就想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朱允常的身边,继而笼络住这条滑手“小泥鳅”。

    而他也不会明说,每次都谈,朱允常这个堂妹如何的仰慕他,想要见他,朱允常这个当哥哥的要多多去陪陪她。

    当然朱允常知道是什么意思,每次都是装聋作哑的答复他,只谈兄妹之情,不谈男女之爱。

    第二个来的人则有些特殊了,他是建文帝的亲弟弟,太祖皇帝长子朱标的亲儿子,吴王朱允通。这位吴王的年纪自然要比他大的多。

    也是朱允常的哥哥。

    吴王一进门就握住了朱允常的手。

    宁王坐在闭着眼睛,捻着胡须一旁一言不发,仿佛是因为年纪大了,没有发现这位侄子的到来一样。

    吴王说道:“贤弟啊,你来了京城怎么不知会哥哥一声。这是你这当弟弟的不对了。”

    朱允常笑道:“这确实是小弟的不是,不过叔父在此,哥哥还不拜会”

    吴王看了一眼宁王,心想:“果然这只老狐狸来的最早。”

    吴王憨笑一声,对着宁王一拜说道:“原来皇叔在此,侄儿失礼了。还望叔父见谅。”

    宁王闭着的眼睛终



第589章 你可知罪?
    吴王刚想再说些什么,朱允常轻轻的拿着茶盅的盖子轻轻的敲了两下,不过这个动作绝对不是正常喝茶应该有的。

    吴王看了看一旁的宁王,宁王依然是神情悠闲的闭目养神,一句话都不曾多说,仿佛他到这里来就是来谈家务的。

    朱允常依然是喝着茶,什么也没看。什么也没理。吴王眼珠一转,细细一品。已经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

    吴王改口说道:“贤弟说的不错,你麾下的军队就是朝廷的军队,自然也是归朝廷管辖,这次皇恩浩荡皇上替贤弟减缓西北的压力,这样贤弟可是可以剩下许多的时间来,做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情。”

    朱允常微微一愣,但是他依然是面不改色。

    宁王注意到了他的这个神情,不过他什么也没说。莫非那个传言是真的

    江湖传言雍王朱允常不近女色的原因,便是他一身武功,如果破身的话,武功尽废。

    不过没有人相信这个传言,因为怜花会里那么多女人相伴,他们就不信朱允常可以坐怀不乱。

    更何况,天宇公子当初与朱允常的那一战尽人皆知,朱允常将玉络扇,赏赐给了自己的宠姬,彼岸花东方玉,他怎么可能还是童子鸡,更何况他还和花魁状元临水月不清不楚。

    这些王爷们虽然不能掌权干政,但是这些风月之事倒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何况风月场所并非都是寻欢作乐的迂腐之徒,有的时候还是情报刺探,秘密集会的场所。

    吴起嘴,心想了一下。然后说道:“贤弟舟车劳顿,既然来到这京城,那么为兄便做东,带你去松松筋骨。既然不在其位,咱们就不谋其政,更何况皇上日理万机,贤弟的事情想必也不会尽快的批复。傍晚,为兄的车驾便来迎接贤弟。叔父若是赏光,便一同前往如何”

    宁王和朱允常自然知晓吴王的意思,宁王说道:“好啊,既然贤侄盛情相邀,我这个做叔叔的岂能不赏光”

    朱允常也放下了茶盅,然后凑到了吴王的耳畔,用流氓的样子说道:“那么好,今天晚上就有劳兄长了,不知花魁状元临水月在不在京城,若是在此的话,还请兄长为小弟安排一下。”

    宁王和吴王自然知道他在做样子,但是他们没想到朱允常学的这么像,直接就被吓了一跳。简单的说都不相信这是朱允常的作风。

    而吴王也如同一个流氓一样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花魁状元不在这里,不过其他的姑娘的话,为兄自然会安排好老弟你的。”

    说完吴王便笑着离开了。

    宁王见吴王走后,也慢悠悠的站起身来,对朱允常说道:“既然吴王殿下走了,那么老夫也就告辞了。”

    朱允常躬身行礼说道:“小侄恭送皇叔。”

    虽然宁王老迈,但是却步履如飞。在他们都离开后,朱允常便继续坐在那里喝茶,如同刚刚一样,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而藏在暗处的两个人见吴王与宁王离开后也相继离开,而这两个人回去的地方都是一个,就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只不过这两个人去的地方不一样,一个是换完衣服后,大摇大摆的进了乾清宫,而另外一个则是进了后宫。

    进入乾清宫的是一名太监,这个太监便是郑和不在之时的代理厂公,曹公公。

    而进入后宫的则是一名身穿宫装的宫女,但是看衣服的服侍她也是地位极高的宫女。

    皇帝正在处理政务,曹公公三跪九叩之后,便默默地跪在那里。

    皇帝轻轻的瞥了他一眼,然后问道:“如何今日究竟谁去见了雍王,他们说了些什么,可曾对朕的条件不满意”

    曹公公没有抬头,只是恭顺的跪在那里,他恭敬的回答道:“回禀陛下,今日雍王殿下一直在住处喝茶,见过雍王殿下的只有宁王爷和吴王殿下。宁王爷只是和雍王殿下谈论一下家事,依然是..



第590章
    曹公公早已吓的浑身发抖,他并不是怕死,如果皇上要是让他死不过就是一道圣旨而已,他害怕皇帝的震怒。

    皇帝问道:“爱卿何罪之有”

    曹公公汗如雨下他说道:“奴才诋毁云妃娘娘,奴才该死,奴才该死。”皇帝走到门前对着值守的锦衣卫们都挥挥手,他们就自动散去。

    皇帝回到了自己办公的位置,他的声音还是那样的庄严。

    他说道:“你的罪的确是诋毁云妃,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诋毁。”

    曹公公的眼泪流了下来,他说道:“皇上,臣对皇上忠心耿耿,若皇上识奴才一句劝,就算皇上今日将奴才五马分尸,腰斩于市,凌迟处死,挫骨扬灰奴才也无半句怨言。”

    “当初皇上纳云妃娘娘为妻的时候,奴才就曾极力反对,云妃娘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边柔弱贤德,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皇上将她留在枕边无异于饮鸩止渴,与虎谋皮啊!天下女子千千万,与云妃娘娘姿容相当的也大有人在,光奴才知道的便有花魁状元临水月,侠女萧雨,还有西安南宫世家的大小姐,南宫璃。中州盟郭府的表小姐秋雨铃。”

    “其中南宫璃与秋雨铃正直妙龄,若皇上喜欢的话,完全可以招进宫来,她们任何一人都不比云妃娘娘差,还望皇上三思啊。”

    皇帝依然是批改着奏折,好像没有听他的话一般。

    曹公公的心里阵阵发寒,曹公公将自己的冠帽摘了下来,慢慢的站起身来,他的武功并不低于当世的许多武林高手,但是现在他的腿在发抖,他将自己的冠帽与朝服脱了下来,整理好放在了地上,然后对着皇帝拜了三拜,说道:“皇上保重,老奴先行一步。带皇上万年之后,老奴再伺候皇上。”

    皇帝将最后的一本奏折批改好,然后放下了笔,说道:“你要去哪朕还没让你退下,你敢抗旨吗”

    听见皇帝的声音,曹公公的心里浮现出一丝的暖意,他停下了脚步,望向了那个穿着龙袍的中年男子。

    皇帝站起身来,弯下腰,曹公公赶紧跪倒。

    皇上捡起了他的冠帽,笑着用自己的龙袍掸了掸上面的浮土,曹公公见状说道:“皇上折煞老奴了。”

    皇帝笑着,他现在笑的很慈祥,他把曹公公的帽子一把扣在了他的头上。然后坐了回去。

    皇帝语重心长的说道:“爱卿啊,朕又何尝不知这件事有多危险,朕也曾经怀疑过,不过这么多年来,云妃贤良淑德,在满朝上下,甚至是民间都有口碑。都说她是圣女下凡。”

    “现在就算是想动她,已经不可能了。若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云妃降罚的话,恐失了人心啊,若是朕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放过,那么满朝文武公卿岂不是人人自危若是这样的话,整个朝廷都笼罩在这种恐怖下,文武百官要如何处理公事毕竟蓝玉案,空印案那种事情就让他出现一次吧。”

    “而且云妃随朕多年,若要对朕不利的话,朕岂能活到现在你对朕的一片忠心朕自然知晓,但是你不能在那么多人的面前诋毁云妃,云妃想要处理你的话,就连朕也保不了你。”

    “自东厂设立以来,满朝上下多有批判之声,就连锦衣卫之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少朝臣都建议朕立即废黜东厂,谨记先秦,后汉覆亡的教训。不得给宦官太大的权利。”
1...133134135136137...4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