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

    易明哲一行人离开后,高弦重新回到金东超市铜锣湾店,一边观察着客流,一边陷入思索。

    过了一会,高弦对金东经理李若希吩咐道:“尽快开辟一个体育区,两个连锁店都要。”

    李若希问道:“那要侧重于哪个体育项目么”

    “先是乒乓球吧。”高弦具体地指示道:“可以摆一张乒乓球台,观察三个月,看看效果如何”

    一听这话,李若希不禁有些为难,因为一张乒乓球台有点占地方,而金东超市营业面积宝贵,他有些舍不得。

    将李若希的反应,全部看进




第0143章 行业竞争加剧
    金东超市铜锣湾店的顺利开业,表明了高弦为金东打造的这套机制,成功地适应了这个时代。接下来的谋划,就是如何完善和增强了。

    比如,引入性价比更出色的计算机系统、更科学地使用条形码等。

    而在pos应用方案供应商当中,ibm正在取得技术突破,对它保持关注就可以了。

    高弦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高益和远东交易所这边,尝到了独自承销丽新集团ipo甜头的他,琢磨着下一个操作目标,应该选择哪一个更合适。

    这时候,高益副经理叶黎成急匆匆地走进来回报,“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那边刚刚发过来了通知,挂牌上市工作已经委托给了怡富,并且选择香江证券交易所,做为第一上市交易所。”

    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弦非常惊讶。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邵谊夫看到自己和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两枚弃子——邹闻怀和李晓龙,走得太近,进而心生不满,不再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挂牌上市运作,交给高益。

    不过,高弦转念一想,在生意面前,邵谊夫不至于那么没气度。

    一九八零年代新艺城做为香江电影行业的第三极崛起,邵氏兄弟还不是和老冤家嘉禾,联起手来打压

    于是,高弦沉吟着问道:“知道其中的具体原因么”

    叶黎成有些恼火地回答道:“根据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怡富只要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相当于高益承销保荐费率一半的佣金,香江证券交易所那边也有类似的优惠条件。”

    “难怪!”高弦有些恍然。

    就拿之前的丽新集团挂牌上市来讲,高弦看在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的面子,只收了林百新百分之六的佣金,也就是一百八十万。

    现在怡富给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下调了一半的承销保荐费率,一下子至少节省几十万,相当于好几部票房叫座的电影的净利了,以精打细算闻名的邵谊夫,哪里禁得起诱惑。

    何况,怡富本身也不是招摇撞骗的货色,光是这块牌子,就足以保证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挂牌上市的成功了。

    和怡富直接开打价格战,去争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没必要。

    有意挂牌上市的公司多得很,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殊之处,也就是独霸香江电影行业而已。

    再者,邵谊夫这次得到的便宜,是优惠组合礼包,除了怡富的佣金打对折之外,还有香江证券交易所的优惠。

    高弦才没有精力,去动员远东交易所,和香江证券交易所大打价格战。

    但也正因为如此,情况才有些诡异。

    鬼佬把持的公司,什么时候对华人企业这么优惠大酬宾了

    显然,叶黎成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意有所指地说道:“怡富的这项操作,针对性很强,而且出手,可谓稳准狠。”

    高弦会意地思索道:“你的意思是,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高益、远东交易所这条挂牌上市运作的信息流上,有个地方漏水了”

    “要不然,如何解释这个古怪的变化”叶黎成扳着手指头,历数道:“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不可能知道证券业里的专业操作细节,我们高益肯定是铁板一块,只有远东会人多手杂,最容易走漏消息。”

    看着叶黎成信誓旦旦地分析,高弦不由得想到了远东交易所上市发行部的王和亭、卓凤南。据他观察,这两个家伙,应该在怡富那边有私活。

    这时候,文秘送来了一份电报,是米国那边的周文耀,发过来的近期工作汇报。

    上面大意为,电影《比利杰克》如期上映,“加油门”效果非常显著,“踩刹车”效果仍需观察。

     



第0144章 六叔又看走眼了
    看着李汉祥疑神疑鬼的样子,高弦差点笑出声来。

    他能有什么坏心眼啊,无非就是不想让对方步了楚源的后尘,经不住邵谊夫稍微放低一下身段的所谓礼贤下士姿态,人就被拥有极大优势电影制作资源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勾搭走了。

    别看高弦年轻,但他对职场的心理活动,还是有着一定认识的。

    高弦不是妄自菲薄,当下尚华文化确实比不上拥有庞大影城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其他人肯定也明白这一点。

    进而,李汉祥很大程度上,只是把尚华文化做为一个跳板,等证明了自己在香江仍有票房号召力,便以一个心里能够接受的价格,卖身到有着足够发挥空间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人同此情,事同此理,高弦没必要对此较真。

    只要看透这一点就好办了。

    想要阻止李汉祥重新回到老东家的怀抱,只能让他自己心甘情愿地抗拒这个选择。

    李汉祥这次灰头土脸地从宝岛回到香江,属于不得不对现实妥协。邵谊夫没有直接把他招到麾下,李汉祥也只能唾面自干地晾着。

    但有一样,对于已经单飞过了的李汉祥来讲,现阶段他有多无奈,肯定心里就有多不甘。

    高弦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李汉祥的不甘,勾引出来,并煽风点火地加以放大。

    简而言之,高弦断绝李汉祥重新为邵谊夫效力的可能性,到时候,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风月片,肯定被砍掉一大半,还怎么出业绩正好应了高益指数的“谨慎持有”分析。

    高弦很有耐心地拿起文件,看了两页;李汉祥前思后想完了,谨慎地回答道:“高先生,请允许我回去联络一下国联影业的那些老人,看看他们的反应。毕竟,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

    “这事儿成了!李汉祥肯定已经全面了解过了自己的实力,知道所言非虚。”心里一笑的高弦,微微颔首道:“我相信,李大导演这块金字招牌,还是相当有号召力的。这样,我的承诺长期有效,《香江一九七一》要是赚了钱,直接投给你的国联影业。”

    “谢谢高先生相信我的能力。”已经混惯了江湖、属于老油条的李汉祥,难掩激动地站起身来,“我先去做事,不打扰您了。”

    高弦起身亲自把李汉祥送了出去,看着他上了车,感激地连连挥手告别的样子,心中猜测,李汉祥应该没有看透自己断绝他重新回到邵谊夫麾下可能的谋划,只以为是正常范畴的礼贤下士、刻意拉拢。

    这样也好,免得被人误会太过阴险,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

    搞定李汉祥后,高弦想起来,是时候过问一下,李晓龙主演的《唐山大兄》,该公映了吧。

    高弦当然不是无脑地把npc凑到一起,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会产生想要的化学反应,进而自己逍遥地当甩手掌柜。

    而是高弦看到了,李晓龙,以及邹闻怀这些嘉禾的人,比自己还渴望成功。

    道理明摆着,资本操作才是高弦为自己选择的主业,而在李晓龙、邹闻怀等人眼里,电影那可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尤其在当下艰苦创业的阶段,《唐山大兄》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事实也是如此,《唐山大兄》在泰国开机拍摄后,主演李晓龙和导演罗维之间,可谓矛盾不断,但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总能维持着斗而不破的局面,进而使得电影制作完成得还算顺利,首映式都近在眼前了。

    对此,高弦在见到邹闻怀后,打趣道:“《唐山大兄》的上映时间选得很好,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正在筹备挂牌上市,如果《唐山大兄》一炮而红,到时候,局面会相当有意思。”

    邹闻怀当然不清楚中环金融区里的恩恩怨怨,他只知道,自己的嘉禾实在太需要一场大获全胜,来鼓舞士气,证明实力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邹闻怀沉声道:“《唐山大兄》首映式当天,高先生要到现场观看么”

    “当然要去。”高弦一边给出肯定的答复,一边看着《唐山大兄》的电影海报。

    上面的主题是,李晓龙高跃腾空飞踢的画面,果然不愧“李三脚”。

    ……

    嘉禾对《唐山大兄》的期望值有多高,从其为《唐山大兄》首映式所做的媒体造势力度,就能看的出来。

    除了媒体云集之外,嘉禾还全员出动,邹闻怀紧挨着李晓龙坐着。

    高弦这个幕后推手,很是低调,在李晓龙另一边,挨着琳达,还有李晓龙的一对儿女,以家人身份,混淆视听地坐下,甚至脸上还夸张地扣着一副墨镜。

    就这样,李小龙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夜,开始了。

    随着《唐山大兄》的开映,观众时而屏住呼吸,鸦雀无声;时而朗声欢笑。掌声雷动。时而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叫喊,拍手欢呼。

    从电影开映到放映完毕,整个戏院都沉浸在海潮一般的气氛中。

    李晓龙当然同样激动不已,数次站起身来,向影迷们招手致意。

    高弦观看《唐山大兄》的时候,非常认真,并没有因为在原本时代,出于猎奇心理,走马观花地快进一遍,而心生怠慢。

    因为高弦越来越感觉到,虽然时代进步了,但并不意味着,人就不肤浅了。

    高弦清楚地记得,互联网上曾经有所谓的影评,煞有其事地评价:刚出道的李小龙,演技有待提高。

    这尼玛不是扯淡么,李晓龙是童星出身,在好莱坞虽然混得不如意,但好歹也出演过主流的电视剧,怎么可能是生瓜蛋子!

    高弦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重新审视《唐山大兄》的过程中,发觉除了李晓龙的功夫,看得观众心情澎湃之外,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到位的。

    《唐山大兄》的故事脉络十分简单明晰,就是一个“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反击过程。

    话说回来,这个时代玩“墨镜王”那一套,会有人买账么

    电影一开始,李晓龙扮演的郑潮安,谨记离乡前母亲所交代的不可惹事的吩咐,即使目睹工友被欺凌,也强行隐忍下来。

    直到,象征母亲嘱咐的那块玉佩,被坏蛋打碎后,“封印”解除的李晓龙,犹如出笼猛虎一般,大吼一声,冲入场中,干净利索地打倒了工厂老板派来的打手。

    封印解除的那一刻,李晓龙的神情变化极其到位,就是火山终于爆发的那种感觉。

    当暂时制止住打斗后,李晓龙义正词严地警告那些半道杀出来的穷凶极恶的打手,“这是我们自己人之间的误会,用不着你们插手。如果你们要打,就跟我打!”

    结果,还真有一个打手,不信邪地掏出匕首,逼上前来,而“李三脚”只用了电光火石的两脚,就踢掉对方的匕首,踹中对方的脸部,将对方打倒在地。

    接下来,就是龙哥一对多地ko全部打手。那可真是神兵利器,一旦破除封印,杀敌简直和削瓜切菜一样痛快淋漓。

    高弦也就是这一年以来,苦练养气的功夫,才没有随着那些激动的观众,站起来鼓掌欢呼。

    简而言之,李晓龙主演的《唐山大兄》,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一下子让这个时代的其它功夫片相形见绌起来。

    虽然电影结尾部分,李晓龙扮演的郑潮安,被



第0145章 李小龙争夺战
    《唐山大兄》的热映,让香江电影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体而言,对于笼罩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这头巨兽的阴影下的小公司们,称得上利好。

    不过,随之有一个问题,也变得现实和尖锐起来,那就是对李晓龙的争夺。

    《唐山大兄》的实际运作模式,是尚华文化与嘉禾利益均分,李晓龙只是一位享有特殊待遇的明星演员。

    在这当中,尚华文化提供主要的财力支持,减轻了财政负担的嘉禾,负责具体干活,李晓龙发挥自己的能力。

    从外界的角度看来,在本次运作过程中,嘉禾是主角;没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签下的李小龙,签到了嘉禾。

    于是乎,按照这种理解,各方面的挖角行动,实实在在地展开了。

    要知道,别看之前,李晓龙参演的老电视剧《青蜂侠》,在香江引入播映后,引起对李晓龙的追捧热潮,但那都是虚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资本,并没有蜂拥而上。

    现在,李晓龙的价值,已经锋芒毕露地体现出来了,资本的追逐自然由虚转实。

    按照香江电影圈子,或者进一步说,华语电影圈子,多年以来的经验,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挖不到的角,

    说到底,什么艺术啊,有钱拿,才是真。

    因此,拉拢李晓龙的新闻此起彼伏,光怪陆离得很难分辨出,挖角者背后的真正主使者,到底是谁,但挖角者开出的条件,丰厚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有一个宝岛的片商,就放出话来,只要李晓龙撕毁与嘉禾签下的合约,转而帮他们拍戏,便愿意出比嘉禾优厚至少三倍的条件,并且全面负责毁约后的官司问题,

    面对铺天盖地撘过来的橄榄枝,李晓龙的反应,让一些人摸不着头脑。

    在回答记者关于这方面的提问时,李晓龙没有正面表示,是否考虑跳槽,只是孤傲地反复强调,自己是自由的,并不会,也没有卖身给嘉禾,以及任何人。

    毫无疑问,在这股追逐李小龙的浪潮中,嘉禾几乎承担了全部压力。

    有苦说不出的邹闻怀,终于按耐不住,专门约了一个时间,登门拜访高弦,甚至开门见山地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高先生,有意入股嘉禾么”

    心里略感意外的高弦,反问道:“那邹老板打算卖给我多少嘉禾的股份呢”

    邹闻怀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问住了,迟疑着没有马上回答出来。

    说句实在话,对于高弦,邹闻怀心里挺忌惮的。
1...3940414243...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