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过来聊宴会上一些风吹草动的易慧强,顺口提道:“这位邱老板难掩得意地向同乡们宣称,自己已经拥有百分之十的btv股份,将会进入btv董事会后,邵爵士回答得相当硬朗,想要进入btv董事会,用不了那么多股份,而且经营电视台和经营剧院隔行如隔山。”
“还有,邱得根和陈松青一起往沈弼身边凑的时候,那位惠丰银行大班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陈松青身上,几乎没搭理邱得根这个来自新界的乡巴佬。”
易慧强的语气里透着一股幸灾乐祸,这也不难理解,他叔叔易明和虽然是在易氏集团体系之外,牵头创办了btv,但btv多多少少也算是和易家沾边的资源,现在易明和因为健康原因无法履职,邱得根便急吼吼地往btv董事会里挤,夺取控制权的心思昭然若揭,易慧强当然看不惯,说白了,就算btv的控制权要发生变动,也是优先考虑已经相熟多年的其他btv创办人,轮不到邱得根这个外人摘桃子。
高弦悠悠地开口道:“邱得根进军电视行业的执念,我还是能理解几分的,早年间他和邵氏死对头电懋老板陆运涛结成联盟,发展电影业务,没想到一场空难,所有雄心壮志化为泡影,连爱妻都跟着丢掉了性命,现在行情好,能筹集出资金了,自然要弥补生平缺憾了。”
易慧强悻悻地说道:“就邱得根和邵爵士水火不容的关系,他要是真的进入btv董事会,争夺btv控制权,btv肯定动荡得鸡飞狗跳。”
高弦深以为然,“那就只能希望邱得根知难而退了。”
易慧强打趣道:“我怎么感觉,是在坐山观虎斗呢。”
高弦乐了,“我不能明着直接继承叔叔的btv控制权,那就只好采取迂回的方法了。”
易慧强摸了摸鼻子,他和这位妹夫已经认识十多年了,越来越感觉对方深不可测,难道邱得根在其眼里,只是一个棋子?
两人正聊着,那个打探情况的助理,回来汇报,“钮璧坚虽然走出了宴会厅,但并没有离开酒店,而是要了一个商务套房,陈松青很快也过去汇合了。”
高弦思索道:“这两个人肯定在酝酿什么合作项目,可为什么非要呆在酒店里商量呢?”
“我估计,钮璧坚和陈松青在等宴会上的某个人。”易慧强四处打量着,老练地分析道:“这个宴会是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合作机会无处不在的绝佳平台,但也难免人多嘴杂,钮璧坚和陈松青等的那个人应该还在待价而沽地端着架子,钮璧坚和陈松青又担心宴会上其他人截胡,只好在酒店里一边商量,一边等人。”
“推测得有道理。”高弦眼里露出几分期待的兴奋之色,吩咐那名助理道:“继续去观察情况。”
易慧强帮高弦处理不少杂务,进而多多少少地了解一些陈松青和佳宁集团招摇撞骗的猫腻,见自家妹夫此时这个神情,摆明了就是要看好戏啊!
答案很快便出现了,宴会结束后,美丽华酒店董事总经理杨志云,走进了钮璧坚和陈松青的那个商务套房。
不用等更进一步的情报打探出来,高弦便心下了然,钮璧坚和陈松青肯定看上了美丽华酒店侧翼建筑物的那块地皮。
现阶段,美丽华酒店是香江华资酒店里的一哥,在整个香江酒店行业里,仅次于半岛酒店、香江希尔顿酒店和文华酒店。
美丽华酒店最早是几个西班牙神父在一九四零年代末开的教会旅店,所得收益做为教会经费;到了一九五零年代末,新主教走马上任,见属下们居然有违传教精神地经商,当即下令,尽快把这个物业卖掉,撇清关系。
正所谓无处不需要人脉,杨志云通过教友的关系,得知了这个消息,火速交了一万港元定金,再从恒生银号那里贷款,拿下了所有权。
以现在的眼光审视,美丽华酒店的位置实在太优异了,这块地皮正位于九龙第一主干道弥敦道尖沙咀段旁,距离各个交通枢纽仅有十五分钟的车程,经过杨志云重新整顿后,生意兴隆,趁着一九七零年代初香江股市狂潮挂牌上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千三百多个客房的四星级酒店。
不过,美丽华酒店的地皮仍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其侧翼部分有待进一步开发,尤其在当前这个香江地产业旺市里,堪称一块让人流口水的大肥肉,最保守的估值,也要在十亿港元以上。
高弦背着手,打量着侍应生收拾残羹冷炙,并腾出一块地方,请那些在酒店外街道上维持秩序的警员们就餐,同时心里琢磨,“佳宁集团的坑,可真是越来越大了,里面填着怡和的负债,惠丰银行的贷款,好期待啊!”
香风阵阵,担任司仪的狄芸,袅袅婷婷地走近,“高爵士,宾客们都已经被送走了,您还不休息啊。”
高弦微微一笑,“时间不早了,也辛苦了。”
狄芸笑道:“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嘛。”
高弦微微颔首,“我安排车,送回家。”
……
狄芸拖着慵懒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早已经过了午夜,只见谢源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还有几本股经散落在茶几和地板上。
微微叹了一口气,狄芸轻轻地摇醒丈夫,“怎么不在卧室睡,小心着凉感冒了。”
“拍戏拖得比较晚,吃完夜宵,回来看了一会书,不知不觉地就迷糊过去了。”谢源睡眼惺忪、仿佛身体被掏空地坐了起来,闻到小娇妻身上沐浴后的香味,他随口问道:“已经洗完澡了啊?”
狄芸含糊地嗯了一声,指着那些股经抱怨道:“还看这些东西干什么,也没见写这些东西的人,成为股神。”
谢源不以为意地哈哈一笑,他和狄芸属于年龄差距十多岁的老少配,自然相对宽容一些。
事实上,谢源把狄芸追到手,未尝不是一种斗气,因为他前妻也是出名的大美女大明星,但却被人挖墙脚撬走了,于是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再娶一个更年轻貌美的,而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狄芸,则以为找个大叔,能填补这份感情缺失,只可惜谢源经商失败,把两人的生活拖累得和安逸无缘了。
“对了,高爵士庆祝授勋gbe的宴会很热闹吧。”谢源兴致勃勃地打听道。
狄芸点了点头,“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大人物,都到场了?”
谢源满怀希冀地试探道:“那些商界大佬们,有没有在宴会上透露出什么消息?”
“当然有,而且还不少呢。”狄芸娇慵地打了个哈欠,“比如,远东集团老板邱得根已经买下了百分之十的btv股份,应该是有意入主btv,也不知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谢源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话题,“有没有关于佳宁集团的消息?”
狄芸稍微想了想,“还真有,佳宁老板陈松青当众宣布,佳宁已经结清了从怡和那里收购金门大厦的全部款项,并且有人出十二个亿,购买金门大厦百分之七十五的权益;我还恍恍惚惚地听说,佳宁正与怡和联手,收购美丽华酒店的一块黄金地皮,所涉资金最低也要十亿多。”
谢源听得眼前一亮,“佳宁果然名不虚传,一直都在创造奇迹。”
狄芸有些警觉地瞥了一眼丈夫,苦口婆心地劝道:“依我说,就听我的,咱们一起推销人寿保险,这是一个新兴行业,保险公司给的提成不低,既有钱赚,又非常稳定。”
谢源悻悻地嘀咕道:“我还要面子呢……”
没好气地哼了一声的狄芸,一边走向卧室,一边数落道:“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推销人寿保险就掉面子啦?留着面子,不会发霉吗?”
谢源也不还嘴,打开冰箱,拿了一罐高兴集团旗下畅销多年的功能饮料金牛,一边喝着,一边有滋有味地翻着股经,俨然一副执迷不悟的样子。
(iishu)是,,,,!
第0606章 从倡议限用石棉,到影响行业规则
【】(iishu),
佳宁这个“黑洞”,确实有巨大的吸引力,高弦的盛宴结束后不久,陈松青和林秀风联合设计的金门大厦倒手交易,来个更上一层楼,林家的百宁顺公司不再满足于购入金门大厦百分之七十五的权益,而是要把整个金门大厦买下,涉及金额达到了十六点八亿港元。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陈松青从怡和那里买来了金门大厦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转手一卖,就赚了六亿多,让人叹为观止;顺道,林秀风也跟着蹭热度,彰显了一把“雄厚”的实力。
目前的佳宁集团拥有三个上市公司,其中走了“借壳上市”捷径的佳宁置业,主营地产业务。受金门大厦利好消息的刺激,原本只是一个“壳”的佳宁置业的股价一路飙升,总市值膨胀得超过了三十六亿。
陈松青趁热打铁地宣布,鉴于可观的业绩和宏大的规划,佳宁置业股息增加百分之十,派发红股,每股送三股;另外,佳宁正在与怡和联手收购美丽华酒店侧翼地皮的商业机密,也适时地“泄露”出来。
诸如此类的种种美好,让小股东们幸福得简直快要晕眩了。
要知道,佳宁置业只是佳宁集团旗下的一个公司,整个佳宁集团扩张速度惊人,见到什么,投资什么,什么地产、航运、酒店、娱乐、保险……就像购物狂扫货,甚至用贪婪形容都不过分。
在高弦看来,陈松青之所以能把肥皂泡吹得如此美丽,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香江准央行惠丰和香江第一大洋行怡和,被忽悠得入局了。
在商言商,惠丰与怡和的牌子,绝对是响当当。惠丰都贷款给佳宁了,其他银行和投资人还会怀疑佳宁的资质吗?怡和都与佳宁合作做生意了,佳宁的雄厚实力不显而易见吗?
说到底,就是那一套心理战术,这么大一个上市公司,买卖能差了吗?这么大一个上市公司,能少了你的分红吗?这么大一个上市公司,能欠你钱不还吗?
这些招数倒也无可厚非,就看什么人使用,最终导致怎么样的结果了!
高弦随手把情报汇总撇到一边,自言自语道:“管你惠丰还是怡和,我保证自己不犯错的同时,看着你们犯错,就能分出最后的胜负了。”
这时候,周成昌走进来汇报道:“老板,去桃花源邨的准备都做好了,随时可以动身。”
“那就走吧。”高弦站起身来。
今天是星期天,按照日程安排,高弦要去桃花源邨,也就是当初他刚来到这个时空所落脚的木屋区,做个慰问。
到了停车场,高弦正好看见韩淑芳手里拿着一个账本,很泼辣地从一辆装满慰问品的崭新货车上跳了下来,便打趣道:“你这位财务总监,做如此基础的工作,大材小用啊。”
韩淑芳笑道:“大材小用可不敢当,保证实物和账目一一对应,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再说了,当初我还不是跟着老板您,从最基础的一点一滴做起的。”
周成昌和韩淑芳是高弦从木屋区带出来的两个忠心部下,已经从当初懵懵懂懂的社会底层,发展为现在独当一面的职场干将,分别在高兴集团担任行政部副主任和财务部副总监。
相比于周成昌,韩淑芳这个最开始没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乡下小姑娘的个人成就难能可贵,毕竟,就算到了目前这个时代,连港府里那些具备光鲜学历的女公务员,还要争取和男公务员同工同酬、平等待遇呢。
当然了,韩淑芳自己肯努力,十年间,在高弦的有意成全下,完成了大学学历的教育,足以胜任专业工作,是高弦看紧高氏财团钱袋子的一只鹰眼。
显而易见,周成昌和韩淑芳是从木屋区,也就是桃花源邨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最生动的因为追随高爵士从而出人头地的典型范例。他们虽然不住在那里,可威望相当高,自然而然地成了陪同高弦慰问桃花源邨的最佳人选。
车队驶到桃花源邨入口的时候,高弦看见王虎,站在桃花源邨管理委员会的人群里,一起迎接自己,于是笑道:“王虎,你怎么在这里?”
王虎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这不周末嘛,我到桃花源邨看望一下嫂子和小侄子,没想到这么巧,赶上高爵士过来慰问了。”
洞悉人情世故的高弦,微微一笑,也不点破王虎所说的“巧”,是否真的“巧”,反正此行无需保密。
事实上,王虎不比秦素梅、陆仁宝一家,如今像他这样的木屋区故人,能见上高爵士一面的概率,不是一般的低。
而且,王虎不是个例,今天桃花源邨的人流格外稠密,只要能沾上边的人,扎堆地过来访亲拜友,其中流露出来的底层智慧不言自明。
桃花源邨提供的单位比较多,超过五千个,所以住户不光是那个木屋区的人家,加上这些年,一些收入理想者,想要改善居住条件,便买了条件更好的楼房,搬离了桃花源邨,进而桃花源邨的居民成分比较丰富,并具备一定的流动性。
但不管是木屋区的老住户,还是通过申请搬进来的新居民,都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理念,高爵士是这里的永远荣誉“村长”,佛光普照的“活菩萨”,如果有资格、有机会进入高氏财团工作,那就有了光明的人生规划、充分的生活保障。
见人越聚越多,高弦不得不一本正经地讲了一番话,虽然有走过场的成分,但也充满了真挚的朴素感情。
毕竟,当初的木屋区,如今的桃花源邨,对于高弦而言,是一个全新人生的as坐标,是一个声望的辐射中心,是一个忠心部下的发源地,是一个可供参考的社会样本,巨大的无形价值难以估量。
最后,高弦说道:“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很欣慰,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等人们听话地散去,高弦在桃花源邨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拜访了此行的目标,两个拥有尘肺病患者的家庭。
这个时代,大众对于尘肺病的了解不多,而且患病过程比较长,等到发病时,很多问题都含糊得难以理清了。
拿米国这个最发达的地方举例子,“老剧本”里“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最高建筑物世界贸易中心轰然倒塌,释放出了超过两千五百种的有毒物质,其中最为可怕的东西就是石棉粉尘,而周边的居民和英勇的救援者们,都成为了受害者,等越来越多的相关者因病去世后,才引起重视,但因果、责任、赔偿等等,哪还追查得明白。
高弦拜访的这两户人家的男主人,四十多岁,原来都是建筑业工人,前两年,丧失劳动力,随之没有了工作,家庭经济水平急转而下。
当然了,这个处境和高氏财团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他们成为建筑业壮劳力的时候,高氏财团的地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呢。
由于对尘肺病缺乏认知,这两个尘肺病患者根本想不到什么索赔,其实就算往后推个几十年,也未必真能讨到一个清楚的说法,只知道自己稀里糊涂地得了包括总是咳嗽在内的怪病,没法给老板干活了,不认命还能怎么办。
从桃花源邨管理委员会掌握的居民情况里,发现这两户人家后,高弦先派医疗专业人士做了初步的确定诊断,接着便亲自过来慰问了。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弦想在香江把限用石棉上升为正府法律,就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基层调查。
这两户人家只以为是桃花源邨管理委员会在救济他们,没想到高爵士这么大的人物被惊动,降尊纡贵地亲自前来看望,感动得眼泪直流,丈夫行动不便,就让老婆孩子跪下磕头。
高弦温和地说道:“老哥,这个顽疾属于职业病,只能慢慢调养,我会安排专门的医疗团队会诊;正府那边,我还会推动成立肺尘埃沉着病补偿基金委员会,争取拿出一个官方的应对方案;桃花源邨管理委员会也会努力施以援手。”
“多谢高爵士,多谢高爵士,您的大恩大德,我做牛做马也要还,我的儿女和我一起还,这辈子还不完,下辈子还。”这些朴实贫乏的感恩戴德话语透露出,虽然高弦的仁心被完全领会了,但高弦的话并没有被完全理解。或许,这就是做为社会燃料和花肥的底层群体的悲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