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术中有术:腹黑皇后傲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吐露

    院使姜辉回家了,太医院已经派人去请了。王应元倒是在,直接就跟着过来了。

    一进寝宫,就看见中宗昏迷不醒地躺在床上,何青衣穿了件小太监的衣服,神色不振地坐了边上。

    王应元赶紧问,“怎么回事”

    何青衣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就说:“刺客给皇上用了药。”

    王应元看了她一眼,心想,怎么光对中宗用药不对她用药,估计,是她没反应吧。只是,她的去年花梳子,不是已经给了邓云鸿吗。

    一把脉,确实中了迷香,




第13章 太后催婚事
    这么一说,什么都解释通了。

    刺客要是带了孙连玉这么个大活人走,不可能没人发现。就算刺客能飞檐走壁,要想带着孙连玉上屋顶,狱卒也会发现。

    派了个人扮作孙连玉,又抓了中宗跟何青衣,惹得所有御林军都跟着他们跑,牢房那边的警惕性,自然就下降了。

    调虎离山之后,剩下的人去救牢房里的孙连玉,自然轻松很多。

    只可惜,今晚的御林军实在是太多了。等他们救了孙连玉,想要出去的时候,又被御林军追着不放了。

    孙连玉受了几天酷刑,根本就不能跑,救他的人要自保,就必须舍弃孙连玉。这样一来,最后孙连玉还是被抓住了。劫狱的倒是也抓了几个,看样子,是孙连玉的亲信。

    魏明解释好状况,就说:“皇上,张侍卫他们已经派人去各处城门了,让他们严查进出人员。”

    “晚上劫狱的这几个,”中宗说:“明天跟孙连玉一起砍了。”

    中宗被刺客抓去,虽然迷晕了,可被抓的一瞬间,记得十分清楚。他是九五之尊,人家跟他说话都不敢大声,今晚却敢抓他,中宗自然火冒三丈了。

    看见他生气,太后倒是放心了,看来,是虚惊一场。

    中宗看了一眼何青衣,吩咐她坐下,“你也刚醒的,别站着了。魏明,给她拿把椅子。”

    魏明心虚,刺客抓了中宗,何青衣条件反射就抓了中宗的胳膊,可他却毫无表示。现在,中宗安全脱险了,按他的性格,自然不会给魏明好受。

    何青衣虽然没有救出中宗,可她不顾自己安危,直接就来救中宗,很明显比魏明忠心嘛。

    好在,魏明不是田庆荣那般心胸狭窄的小人,拿了椅子,还扶着何青衣坐下了。

    “今晚多亏了张姐姐,”魏明跟太后说:“要不是她抓了皇上的胳膊,那刺客可能早跑了。”其实,这话就叫捧杀了。何青衣明明没什么太大的功劳,魏明却把一分说成九分,何青衣要是当真了,日后就要被他给摔死了。

    太后看了一眼何青衣,说:“留仙倒是忠心,皇上可要好好打赏她。”

    明天孙连玉就要死了,太后心想,中宗怎么还不赐婚呢。现在何青衣又做了好事,趁机赏赐,定了她跟庆王的婚事,不是皆大欢喜嘛。

    可中宗看了看何青衣,见她鬓发微乱,唇若涂朱,就有些舍不得。太后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给了庆王,日后自己再见,就再不能亲近了。

    “朕自有分寸,”中宗说:“夜深露重,太后也早点回去歇息吧。”

    太后见他没事,就吩咐魏明小心照顾,又吩咐何青衣好好休息,就先走了。

    何青衣又服侍了中宗躺下,她刚要走,中宗却说:“你今晚留下来陪朕。”

    他这话一说出口,魏明跟何青衣都大吃一惊。虽说中宗寝宫里有人陪夜,可一般都是宫女和太监,在暖阁外候着,万一要水要茶,也有个人使唤。

    何青衣只得在他床边坐下来了,魏明见状,偷偷溜了出去,看来,庆王的婚事是没希望了。

    张超他们撒网抓刺客的时候,何青衣被他们推着撞了头,这会儿有些晕晕乎乎的。坐在中宗边上,何青衣给他掖好被子,就揉了揉自己的头。

    “你的头怎么了”中宗问。

    “晕倒的时候撞了,”何青衣说,“有些疼。”

    “让御医看过没有”

    “王太医看了,说是皮外伤,不碍事。”

    中宗有些感动,他以为,别人对他好,都是为了皇帝的身份和地位。可今天晚上,刺客伸手抓了他,谁都没有出手,就何青衣抓了他的胳膊不放。一起出生入死,还撞了头。

    “让朕瞧瞧。”



第14章 庆王的婚事
    庆王一出去,却看见中宗站了边上,正笑吟吟地看着他呢。

    “皇兄,您没事吧!”庆王还是很爱兄长的。

    “没事,没事。”中宗牵了庆王的手,就往书房去了。本来,他对何青衣已经动心了。可早上起来一看,庆王在何青衣屋子里,两人打打闹闹,小儿女情态十足。中宗就觉得,何青衣跟庆王,比跟自己一起好。

    虽然他也没有明确想过,一定要留下何青衣,可他多少也动过一些心思。何青衣如果留在宫里,日后至多是个妃嫔。这后宫那么多女人,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的。中宗虽然喜欢她,可没喜欢到非要留她在宫里不可的地步。

    可何青衣要是跟了庆王,就庆王那脾气,这辈子就她一个王妃,都是可能的事。庆王喜欢她,她跟了庆王自然比在宫中跟那么多女人争宠强。

    而且,何青衣对自己忠心,这样的人,中宗自然希望,她能给自己做事。日后陪了庆王去三边,对自己一定有所帮助。

    两人进了书房,中宗说:“老七,你今年也十九岁了,是时候定门亲事了。”

    边上的魏明听了,心想,皇上怎么就想通了,这下子,不留何青衣了吗

    谁知,那庆王却作天作地起来,“臣弟年幼,还不想定亲。”

    “你都十九了,哪里年幼了。”中宗问:“你觉得张留仙怎么样”

    魏明心想,皇上总算是拿定主意了。

    “她,她挺好的。”庆王愣了下,实话实说了。

    中宗大笑,这不就结了嘛。“好,那朕先跟张允说说,让他们过段日子进趟京城吧。”

    庆王一时间有些不明白,干嘛让张允他们进京呢。张留仙好不好,他只是觉得这人挺好的,所以就实话实说了。怎么皇兄又扯出张允来了。大概,是觉得他们父女多日未见了吧。

    想通了这事,庆王就问:“皇兄,孙连玉下午在午门处决,您要不要去看看啊。”

    魏明赶紧拦,“皇上初病未愈,还是别去了吧。”

    中宗看了一眼魏明,心想,昨天的刺客,还没全盘打尽,今天要是去了法场,只怕还会出事。就点点头,说:“朕下午有事,就不去法场了。你也别去了,太后说你很久没去永寿宫陪她了,今天就好好陪她一天吧。”

    “哦,”庆王的语调,明显有些失望。可中宗都吩咐了,他也只得跟着中宗去永寿宫了。

    难得中宗不用早朝,难得庆王这么早就起来进宫了,太后乐呵呵地让曹嬷嬷给庆王盛粥,两人都来陪她用早膳,太后的心情很好。

    “太后,”中宗说:“老七说张留仙很好,他们的事,我打算让张允过段日子进京,到时候定了,您再办吧。”

    太后又是一喜,中宗的意思,是让张允他们进京,要把婚事给定下来了。

    皇帝赐婚自然不用问张允他们的意思,可中宗想跟张允他们多亲近,日后邓如光死了,张允才会帮着他们皇家。这次张留仙的婚事,自然要给够面子了。

    太后看了一眼庆王,那小子低着头,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怎么了,装的若无其事,在哪里一勺一勺地吃粥。太后眼眶一热,吾家有儿初长成啊,这就要结婚娶王妃了。

    中宗也觉得,这是最完美的收场方式。为了天下,为了大家的幸福,他一个人牺牲一些,也就算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

    母子三人用了早膳,也把庆王的婚事给定了。中宗回了乾清宫,就给张允写了封信,问了张允夫人对庆王的看法。顺便提了太后看好他女儿的事,又吩咐他和夫人,下个月务必进京谈谈子女的事。

    虽然没有挑明庆王



第15章 邓家的打算
    “那万一皇后生了个公主呢”邓云游及时打住了他们的美好幻想。

    “王应元说了,应该是个皇子,”邓夫人抢先说了,“徐若兰的也是。”

    王应元说的邓云游有些嘀咕,莫非,那庸医现在进化到未卜先知了

    其实,邓云鸿并不在乎,邓皇后生的,是个皇子还是公主。他要的,只是一个借口,借口让邓如光带了军队进京。

    邓家父子,在如何对付皇家的问题上,观点并不相同。

    邓如光的意思,是找一个邓家派系的妃嫔,生个皇子,无论是邓皇后的也好,是徐若兰的也好。只要邓家手里有个皇子了,就逼着中宗立了他为太子,日后邓家就一心一意扶持这个皇子上位。

    可邓云鸿的意思,却有些不一样。他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没太大兴趣。扶持一个幼年的皇子,过个十几年,等皇子长大了,说不定也会反过来对付邓家。那会儿,他都四五十岁了,说不定还要死在那皇子手里。

    所以,邓云鸿心里,就有改朝换代的想法。但是,邓如光却坚持,非要拥护一个汤家的皇子上位。这也是邓敬贤当年的想法,邓如光坚决不肯让步。邓云鸿虽然有不同的想法,却不敢顶撞父亲。

    只是这次孙连玉的死,却给邓如光铺好了路。邓皇后生产,邓如光必定入京。可有了孙连玉的前车之鉴,邓如光一定会带军队进京。带个五万精兵进城,中宗就不足为惧了。所以,在如何进京的问题上,邓家父子倒是态度一致。

    王应元的话,先不管是真是假。至少邓家现在有三个孕妇,邓皇后,徐若兰,张留梦,三人里面,总会有个皇子。如果邓如光坚持,就让他先扶持一个吧。

    可万一都是女儿,邓云鸿也自有主张,人马都进京城了,哪里会轻易退出去呢。要是造反的罪名一出,邓如光不想反也得反。到时候,只能按照邓云鸿的想法做事了。

    邓家虽然是邓如光主事,可里面也有些错综复杂。邓敬贤当年只打算让邓如晦接任自己的位子,什么都按接班人的方式培养。而邓如光就吃酒跑马,日子过得潇洒自在。在大嫂邓夫人眼里,当年的邓如光,就是今天的邓云游。

    可邓如晦突然死了,一摊子的事,只能交给邓如光了。邓夫人也有些不乐意,毕竟,她才是当家夫人,突然退居幕后,总有些不舒服。所以,她就派了弟弟张允北上,说是给邓如光帮忙,也有扶植自己力量的想法。

    到了邓云鸿这一辈,他跟父亲邓如光大致观点相同,处理方式有所出入。他自小在病床上长大,对后商皇家,实在没有一点儿好感。能扳倒,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

    可邓如光是在皇权下长大,君臣之分还有些界线,即使打算扶植皇子,也只准备做个权臣,而非僭越之臣。

    现在,五月越发逼近,邓家自己的观点,却有些冲突起来了。

    邓如光写了信给邓夫人,表明自己的观点,赞同张留仙做了邓云鸿的夫人。名字的事,日后再认祖归宗,不过是张允夫妇收了她做干女儿,小事一桩。至于那个何青衣,等邓皇后的事一了,就送她上路吧。

    邓夫人有了尚方宝剑,就想放了张留仙出来。她在朝光街的小院子,也已经关了快一个月了。邓云鸿倒是没有松口,仍不放她



第16章 后知后觉者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庆王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婚事已经提上日程了。

    可这事,何青衣却听人说了。

    许司衣派人请了她过去,又是给她量身形尺寸,又是给她看凤冠。

    何青衣做过方王妃婚礼的准备,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问:“是端王跟英王他们要成亲了吧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

    许嬷嬷一愣,心想,她还以为何青衣不笨,没想到一蠢如斯。

    “太后找我说庆王的事了,你真不知情”许嬷嬷问。

    “庆王”何青衣说:“他还没定亲呢,年纪也比端王英王他们小一岁,还早着呢。”

    “早”许嬷嬷拿了个指头戳了戳她的脑门,“是你和庆王的事啊,这么大个人了,连自己的婚事都不上心。你就没写信问问你父母吗皇上都写信通知他们进京了。”

    “什么!”何青衣吃了一惊,最近,她跟邓府的人毫无联系,怎么知道张允的事啊。

    许嬷嬷也担心她是改嫁,所以不好大肆宣扬,就安慰她:“你又没过门,算不上改嫁,不用那么在乎,这是喜事。”

    可何青衣的脸色,总有些不对劲。难怪呢,她在御前这么久,一直平安无事。

    见她有些不好意思,许嬷嬷就说了,“有我在,还有蒋尚宫在,一定把你的婚礼办的体面,放心好了。”

    何青衣觉得有些荒唐,她和庆王是走的挺近的,可他们只是单纯的关系好啊,就像她跟邓云游一样啊,怎么就扯到婚事上去了。更何况,她还是个假的张留仙,这会儿弄假成真,岂不……突然,何青衣发现,这事一出,邓家的人要杀自己,恐怕就更难了。这么一看,倒是福祸相依。

    许嬷嬷自顾自说着,看何青衣脸上有了喜色,只道她是小女儿害羞,不好意思多说呢。

    何青衣出了尚服局,心想,自己倒是多了道护身符,只是,邓家的人,应该不会让庆王真跟她成亲的。否则,他们一辈子都要面对一个假表妹了。邓家那么会过河拆桥,怎么会放过她呢。想来,邓皇后生产前后,要发生很多事了。

    也不知道,周和听说了没有。何青衣想想邓云鸿那人,觉得他一定不会告诉周和。否则周和进京闹将起来,这事不成也就罢了,还可能暴露了她的真实身份。

    何青衣倒是不担心庆王的婚事,这事只要在邓皇后生产之后,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那时候,她很可能不在宫里了。又或者,她可能已经死了。像这种不可能的事,何青衣不担心。

    她刚走到尚宫局的门口,却看见何璇玑从对面回来了。

    何璇玑攀了淑妃的高枝,这几日并不怎么回尚服局。萧司饰虽然窝火,可也奈何不得,毕竟,是淑妃唤了何璇玑出去,她能如何。

    何璇玑见了何青衣,也不行礼,冷哼一声,就要过去。

    何青衣也不多说,这愚蠢的姐姐,以为跟了淑妃,日后就能高枕无忧。殊不知,淑妃毁了贞妃,中宗不知道有多恨她。

    孙连玉下台,并不是因为他贪赃枉法,而是因为他功高震主。而贞妃懦弱又自私,根本不会为孙连玉求情。现在危机解除了,中宗没理由跟美人贞妃过不去。
1...107108109110111...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