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好。”

    赵洞庭摆摆手示意众人都放下手,笑道:“那军机省内阁算是全票通过了。诸位元帅从长沙回到驻地以后,便即刻准备攻元事宜。此事暗中准备,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说着看向文天祥,“军机令你也尽早和黄华进行交接,再回到长沙来统筹全局。”

    “臣等遵旨!”

    屋内众人尽皆拱手。




1477.明镜新权
    在文天祥等人离开御书房之前,赵洞庭便签署了对黄华担任兴**区的任命文书。

    这封文书和以往圣旨自是不同,除去赵洞庭签名以外,文天祥等人各自在上面签署了名字。也即是说,黄华的任命其实是军机省内阁签发的。这是赵洞庭执政以后首例,军机省内阁算是正式接管赵洞庭对大宋顶尖将领的任免权。

    以后,大宋军队的权利中枢虽仍然是以赵洞庭为主,但也不会是他一个人说怎么样便怎么样。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以赵洞庭现在在大宋的威望,只要不是明摆着的错误决定,文天祥等人怕都是会对他无条件支持。只是,这种制度,对大宋以后的国君定然能形成颇多掣肘。

    赵洞庭在逐渐推动大宋制度由世袭君主制向着等级君主制转变。如果他的预想能够达成,大宋以后怕是要形成诸多类似元老会、议会的内阁,虽君王仍然会是国家中心,但会受到内阁限制。

    就在这日,文天祥等人离开皇宫以后,便又悄悄离开长沙,向着各自的辖区而去。

    赵洞庭又将陆秀夫等人宣到御书房内。

    陆秀夫、王文富等除去军机省以外的各省各部主官悉数到齐,还有明镜台总秘书温庆书。

    在众人到得御书房后,赵洞庭首先是说及预备明年进攻元朝之事。在这件事上,陆秀夫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如他们这些老臣,进攻元朝的心怕是较之赵洞庭还要更为迫切。这么多年下来,大宋真已经是被元朝欺压到极致了。

    如今大宋兴盛起来,也该是时候去算算当初的账。

    只经过短暂的商议,准备攻打元朝之事算是在大宋最顶尖阶层基本达成共识。

    而在议定这件事后,赵洞庭便又跟陆秀夫等人提及组建国务省内阁、监察省内阁,以及全朝内阁之事。

    他说道:“除去攻元之事外,朕还有件事要告知诸位,朕打算推行内阁新政。朕已经组建军机省内阁,诸位爱卿应该都是知道的。今日攻元之事,便是朕和军机省内阁诸位阁员投票表决的,朕觉得内阁制度更为适宜大宋的长久发展,可避免主官独大,再为祸一方的事情发生。”

    陆秀夫、王文富、赵与珞等人闻言都是震惊。

    陆秀夫道:“皇上,不知您打算如何组建内阁”

    赵洞庭道:“朕打算设立中枢内阁,朕亲自担任阁主。陆爱卿、王爱卿还有赵爱卿以及文军机令担任副阁主,在座诸位以及军机省内阁全部成员都将是内阁成员。中枢内阁可断绝朝中军政大事。而在中枢内阁以下,朕要在设和军机省内阁平级的国务内阁、监察内阁以及律法内阁。各地,也都要组建路级内阁、府级内阁和县级内阁。”

    听他这话,陆秀夫等人便是瞬间明白了。

    皇上要推行内阁制,最大的目的就是削弱主官的权利。他们这些人以后有什么举措,怕得经过内阁成员同意才行。

    陆秀夫眼中浮现些微忧虑之色,道:“皇上……如此会不会促使朝中官员结党营私”

    赵洞庭轻笑着摇摇头,“各地内阁阁主,将会如朕这般拥有一票否决权。既是不管任何重要政令,在不得内阁签署的情况下,都不能予以派发下去。”

    “这……”

    陆秀夫微愣道:“如此,岂不是各地政事还是只得由主管做主”

    “不会。”

    赵洞庭道:“若是某地主官常常得用一票否决权,那便代表他没有任何威信。政审之时,又如何通过”

    陆秀夫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连连拱手道:“皇上高见。”

    退休的监察令张世杰也连忙说:“皇上英明神武……”

    赵洞庭对这些马匹习以为常,只是轻笑。

    然后他又说道:“除去各级别内阁以外,朕还打算赋予明镜台一个新的权利。”

    他微笑看向在座众人中最不起眼,也最是位卑言轻的温庆书,“以后朕每年年初,会在皇城召开明镜台会议,以朝廷名义邀请各地国级明镜参加。这些明镜,将会对中枢内阁的重臣拥有任免权,若是谁不得民心,明镜台只需得有五分之四以上的人投票,便可将其罢免。”

    这话说出来,陆秀夫、赵与珞等人脸色都是唰的变了。

    如果皇上赋予明镜台这样的权利,那意义可就大了去了。

    这意味着,以后他们的任免大权将不再完全掌握在皇上手中,而是到了那些明镜手里。

    而明镜代表的是什么

    是百姓啊!

    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个等级观念仍旧有些森严的年代,他们这些重臣,谁也没有想过以后自己的任免将会由民意来决定。

    皇上素来看重百姓,常常是君为轻,民为重,但也没想过,皇上会将百姓的地位提高到这个地步。

    不过陆秀夫等人也只是沉默着,并没有谁出言反对。

    在赵洞庭说出这句话后反对,那十有**会让皇上认为是他们心中有鬼。

    当然,这也和他们问心无愧有着极大关系。如诸部在长沙的这些主官,那都是赵洞庭精挑细选的,忠心程度很高。

    纵观整个大宋,如温哲彦那样的,毕竟也就出现一例。

    赵洞庭见众人不说话,微笑道:“如果诸位没有其他意见,那这件事便算这么定了”

    陆秀夫等人皆是默认。

    赵洞庭从床榻上站起身,又道:“那等下朕便发下圣旨,向各地传达朕的意思。”

    其后,陆秀夫等人在御书房内看着赵洞庭让张庭恩拟旨。

    路级内阁、州府级别内阁以及县级别内阁和中枢内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阁员就是以当地各部主官组成。

    赵洞庭这等于只是将主官的权利分散下去。

    到圣旨写完,赵洞庭直接递给陆秀夫,道:“各地内阁具体组建之事,便由陆爱卿你去操办吧!待内阁组建以后,皇城以及各地的军政大事,便全由内阁做主。非是天大的事情,无需向朕请示。只各种政策签发前,给朕过目即可。”

    霎时间,陆秀夫等人看向赵洞庭的眼神都有些古怪起来。

    他们突然觉得,皇上忽然要组建内阁,怕莫不是要分散主官权利那么简单。

    皇上这还是要当甩手掌柜啊!

    也亏得皇上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不过他们也已经习惯了,毕竟赵洞庭向来都是能不操心的事情便尽量不操心。除去心里苦笑,也没别的办法。

    随着这组建内阁的政令由快马携带出城传往各地,大概意味着,大宋从此将踏入新的形态。

    是好是坏,除去自后世穿越而来的赵洞庭以外,怕是谁也没底。

    不过温庆书必将成为整个大宋炙手可热的人物。

    以前明镜台尚且只是有监督之职,现在却有任免之职,看似相近,但实则是天差地别。

    即便温庆书挂职的明镜台并不算是衙门,但想必谁也不会再小觑她。

    不过区区女才子的温庆书因组织捐款之事而在短短时间内就受到皇上这般重用,怕是又得让不少人心生感慨了。

    ……

    科举时的长沙城异常的热闹。

    在这个时候,朝廷将组建内阁的消息张贴上榜,不知引得多少人观望。

    这很快成为长沙城内最为热门的话题。

    那些个在岳麓书院考试的举生们在散考以后,听到这个消息,更是议论纷纷。

    他们到底是读书人中的尖子,较之寻常百姓要更能明白皇上组建内阁的新政将可能给大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以后,大宋的官怕不是那么好当了。准确的说,应该是贪官污吏不那么好当了。

    这算好事还是坏事,人各有志,不好分辨。



1478.旭日初升
    赵洞庭在将这件事处理好以后,总算是重重松口气,回了寝宫。

    陆秀夫等人还真没有想错,他趁着温哲彦这事推行内阁制,除去希望大宋能够继续昌盛下去以外,还真有很大的成分是想做个甩手掌柜。既为自己能够清闲些,同时也是扼制以后的皇帝轻易将大宋带入歪路。

    回到寝宫,乐婵等女一如既往在院子里,抚琴的抚琴,看书的看书,钓鱼的钓鱼,带娃的带娃。

    她们在宫中的生活较之赵洞庭更为枯燥。

    瞧着赵洞庭笑眯眯地走进来,乐舞快步走到了赵洞庭面前,眸波流转,“皇上今日何事如此高兴”

    赵洞庭将众女都叫到面前,细细说了关于组建内阁之事。

    最后,他朗笑着说道:“只等内阁完善起来,以后朕便应该有许多的时间能够陪伴你们了。”

    众女都很是舒心的笑。

    赵洞庭为国家操劳,她们不怨,但心里,当然还是希望赵洞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她们。

    如果不是赵洞庭在这里,以她们的个性,包括图兰朵在内,怕是没谁能愿意这么长时间的呆在深宫大院之中。

    时间又过数日。

    温园里在静江府让监察、律法两厅严查贪腐之事,还真初步见了成效。

    有两个之前并未被温哲彦之案牵连,官位不高,却在当地鱼肉百姓的县级官吏被监察厅缉拿。

    俱是监察厅的人是直接闯进府衙去拿的人。

    这让得当地百姓拍手叫好。

    长沙城内的文、武科举接近尾声。

    不过赵洞庭并没有在为这事出面,内阁刚刚组建,他便将新科进士的任命权利全都交给内阁和吏部了。

    年年都有数百上千的进士,赵洞庭当然不愿意再像之前那般去细细过目。

    广南东路那边有信鸽飞到皇宫之中。

    易诗雨持着信匆匆到御书房求见赵洞庭。

    信上的内容很是简单,澳洲航海大使玉玲珑返航,已经抵达濠镜岛。

    赵洞庭看到这个消息后,不禁欣喜,“玉玲珑这就回来了”

    当然,论距离也是澳洲离中原最近。玉玲珑最先回来也是正常,只不知,他是否已经在澳洲建立大宋城。

    赵洞庭欣喜之中忙对张庭恩道:“庭恩,拟旨,让玉玲珑大使速速赶来皇城觐见。”

    他也想从玉玲珑嘴里知道,现在在南海区域深处,中原通往澳洲途中的各国,以及澳洲,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虽然按理说这个时候世界各地都应该还没有太强大的国家,但他也不确定,自己这只小蝴蝶就没有引起这个世界的变化。

    又是两日。

    新科科举正式宣告结束。

    许许多多的举生出现在长沙城的街道上,让得长沙城内再度热闹几分。

    如果说花魁大会是民间百姓们寻婚问对的好机会,那么,科举应该就是那些豪门大族挑选乘龙快婿的最好时机。

    谁考得好,谁考得差,这个时候多多少少会有点儿消息。

    有些家族就选择这个时候下手。

    因为等到进士榜单出来,再想下手便是难了。那些个进士们前途光明,未必再会舍得轻易成婚。

    只有在名单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哪怕联姻不成,能够和这些有可能中进士的举生们拉上关系,也是不错的事。

    科举连续数年,这些个家族、豪门,也都是学精明了。

    特别是那些官吏家族,想要将家族的兴盛延续下去,必然是得不断出现新鲜血液的。

    而科举,可以说是如今大宋官场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

    赵洞庭在宫内收到不少消息,甚至连有些肱骨大臣的家族都闻风而动,但他也懒得去制止,甚至懒得去理会。

    他不会对这些事情吹毛求疵,也不在乎某些家族势力壮大。他要的,只是这个大宋的长久安定而已。

    有监察省、有内阁、有明镜台,赵洞庭不觉得大宋会出现那种一家独大的事情。

    笔试结束,便是面试了。

    而这,无需要赵洞庭去操心。

    他在宫内总算是清闲许多。年关最忙,年后最是清闲,其实整个朝廷都是这样。

    赵洞庭除去日勤不辍地修习内功、剑意,都御书房批阅奏折外,基本上就是呆在寝宫之内陪着诸女。

    至于红衣大炮的事,他是彻底遇到瓶颈。这个难关不解开,便是天天扎在里面也没有用。

    朝廷发下去的关于组建内阁的政令以长沙城为中心,以颇快的速度在大宋蔓延开来。

    衡州、吉州、邵州、常德府、澧州等地相继组建内阁,有信鸽传书到长沙。

    这些事,国务省每天都会整理成册,呈送到赵洞庭的御书房。

    赵洞庭自己也很是期待,不知道等内阁制度彻底在大宋变得完善起来,那个时候的大宋会是什么样子。

    大概是有些时间没有这么轻松的原因,赵洞庭神清气爽,竟是连内功的进境也好似快了些许。
1...985986987988989...1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