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西夏禁军终是打着平叛的大旗出征。

    军中以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个中年将领为帅,禁军八万众,再有翔庆军司、甘肃军司各三万将士,号称大军十五万,要平定白马强镇、黑山威福、黑水镇燕还有西平四大军司。

    而四大军司也很快做出应对。

    就在西夏禁军宣布出征的同时,四大军司竟也宣布立国。国号大夏。

    只国君却并非是拓跋森那些个家主,而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什么李偲凉。

    这个消息,在长沙城内的赵洞庭自是较之民间要更早得知。

    早在近十日前,就有密报传到皇宫。

    据军情处的探子回报,这李偲凉只不过是和李秀淑八竿子打不着的西夏皇室旁系而已。是什么西夏越王李仁友的五世孙。

    李仁友是西夏仁宗兄弟,其子接仁宗之子恒宗帝位,是为襄宗。

    也既是说,李仁友的祖爷爷,和西夏襄宗是兄弟。

    然而这和李仁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西夏襄宗之后,又是另一脉的神宗继位。李仁友那一代自那时候起就开始衰落,其后西夏便没他们什么事了。

    据查,李仁友的父亲不过是西夏甘肃军司境内某县主簿而已。而李仁友,更不过是个地痞无赖。

    只从辈分上讲,他倒也这能算是李秀淑的叔叔。

    四大军司拥立这样的人为帝,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而在刚刚拥立李仁友为帝后,他们便就立刻打出了真龙当世,驱逐女帝的旗号。说到底,就是拿李秀淑的女人身份在说事。

    虽唐朝时有武则天为帝,但这个年代,女人为帝终究还是很难被人认可的。

    在这般的旗号下,再有四大军司原本的底蕴,竟然还真博得不少境内百姓的支持。

    西夏和大夏之间还未正式交锋,双方就已是唇枪舌剑,剑拔弩张。

    赵洞庭在得知西夏现在的情况以后,只是嗤笑。

    四大军司立国,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纵然能取得百姓们认可,却也不会是西夏禁军的对手。

    赫连城、仲孙胄庭虽兵员仅仅十五万,但光是神龙铳就有十万支,这可不是四大军司能够挡得住的。

    他也没有太为李秀淑担心。

    要是在拥有这么多火器支持的情况下,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还不能平定四大军司,那只能说他们太无能了。

    而看以往赫连城指挥的战役,虽是败多胜少,但他的指挥才能其实也是颇为不错的。

    是以,赵洞庭也就没有传令蜀中军区和祥龙军区,让他们做支援西夏的准备。

    大宋东侧沿海。

    在西夏国内乱象纷呈的时候,陈吊眼、黄之杰等人也终是率着地勇、天杀等军回到大宋。

    除去黄之杰率领地勇军直接回往琼州以外,天杀、天败等军都是在濠镜岛靠岸。

    捷报传长沙。

    不过数日,信便到长沙城内。

    赵洞庭也是这时才得知天败等军在南海区域大挫满剌加海军之事,自又是颇为欣喜。

    虽大宋海军在南海区域大挫满剌加海军看似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但其意义还是颇为深远的。

    首先,大宋必将让得见识到大宋海军实力的渤泥、麻逸等国更加死心塌地的依附。

    再则,这回扬威,很可能让得更多的海外岛国选择依附大宋。

    虽也和满剌加这样的国家成为敌对,但大宋只需得有时间抽出手去打服满剌加等国,那大宋南海海域将再无忧患。

    而只要在南海海域称雄,那大宋的海军,日后完成可以威慑到远在大理之西的蒲甘、竺耳、鹏茄等国去。

    到时候,大宋便可以说是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看过信后,赵洞庭满脸笑吟吟,对李狗蛋道:“拟旨,让天败军支永寿支军队带渤泥亲王前往皇城和朕会晤。”

    大宋这回帮渤泥这么大的忙,赵洞庭当然也想和这位渤泥亲王好生交流交流。

    说不得,渤泥总要聊表谢意才行。

    转眼便到十月下旬。

    李秀淑带着众高手尚且还未回到中兴府内,但这时,西夏禁军和大夏军队已是在白马强镇军司边疆对峙起来。

    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领八万禁军为主力,兵压白马强镇横山渡。

    甘肃军司三万大军也到白马强镇军司西侧,扎下大营。虽没有进攻白马强镇军司态势,却也是在防备着西平军司出兵相助。

    翔庆军司大军则是沿着中兴府方向北上,到白马强镇军司东侧。有意阻碍黑山威福军司。

    但黑水镇燕军司、白马强镇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都有很长的接壤线,单凭这些,自是没法阻止几大军司之间的兵力调动。

    早就西夏禁军离开中兴府后不多时,各大军司大军也都有动静。

    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各遣两万将士直进了白马强镇军司地境。

    西平军司则是发兵三万,驻扎于东部边境。大有和甘肃军司对峙的意思。

    显然,到这个时候,几大军司也已经放弃各自之间的私怨了。

    白马强镇军司能让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的大军直进他们的地境之内,显然他们之间已是达成了什么共识。

    而这种共识具体是什么,那便无从推测了。

    冷风潇潇。

    夕阳近晚。

    茫茫的黄土高原上,飞沙走石,让人几乎是睁不开眼睛。整个天地都显得黄蒙蒙的。

    但就在这飞沙间,却是有无数白色的帐篷扎根在原野之上。

    大营栅栏上旌旗林立。

    这些旌旗中,不乏绣着“夏”字的大旗。

    而在这些白色帐篷二十余里外,有横亘于黄土之间的城池。

    城池算不得雄伟,但搞笑的是,这城头上却也是挂着“夏”字旗号。

    只这面旗,和城外那大营中的夏字旗样式又有些不同而已。大营夏字旗龙凤呈祥,而这城头夏字旗上,唯有金龙舞爪。

    大夏横山渡。

    这是座矗立在白马强镇军司和中兴府之间的小城,但是,如今却成为兵家重地。乃是白马强镇军司和中兴府之间的屏障。

    西夏禁军要破白马强镇军司,必须先下横山渡。如若不然,他们的粮草便没法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大军里去。

    到此时,赫连城和仲孙胄庭两人率着大军到这里其实已有两日的时间。只大概两人都知道首战的重要性,是以并没有仓促的直接发兵攻打横山渡。始终不过是派遣斥候不断游探而已。

    而横山渡内此时也汇聚有五万白马强镇、黑山威福联军,都统称为大夏禁军,也没有要主动出击的打算。




1310.横山渡战(上)
    城外军营帅帐内。

    赫连城端坐于主位之上。在其左右两侧,是十余将领,还有几个负剑的听潮府供奉。

    在赫连城面前书案上,则是一张黄色为底的地图。地图上沟壑纵横,是这西夏境内白马强镇军司详图。

    横山渡如巨兽,扼守关卡。

    赫连城早已在代表横山渡的那个城池图案上标下大大的黑色圆圈。此时,他便在看着这圆圈发呆。

    虽然此刻他麾下禁军中拥有足够强力的火器,但为将者,往往都会苛求以更为简单、快速,且不费力气的方法取得胜利。

    赫连城也同样如此。

    若是在横山渡周围还有能供以同行的山道,让大军能让到横山渡后面包抄,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只可惜,在横山渡左右两侧都并没有这样的羊肠小道。

    赫连城不仅仅只研究过地图,还找过当地的百姓询问过。要往白马强镇军司境内,唯有从横山渡城内横穿而过。

    渐渐的,赫连城的眼神中便是有些挣扎之色浮现。

    他大概是在下最后的决定。既然没有其他捷径可取,那便只有强攻这横山渡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帅帐外又有数名大将穿着甲胄叮叮当当行将进来。

    为首者正是仲孙胄庭。

    他和赫连城各领四万禁军,虽是以赫连城为帅,他为副帅,但实际上,却是各自指挥各自麾下的军马。

    这样能够让军队更为灵活多变,在这个年代也是常见的事情。

    刚进帐内,仲孙胄庭便对赫连城说道:“赫连将军,城内大夏贼寇仍是没有动静,你看咱们是不是……”

    赫连城微微皱眉,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大夏贼寇坚守不出,在城内只怕是准备颇为完善啊!”

    “呵呵!”

    仲孙胄庭轻笑,“纵是他们有完全准备又如何,难道还挡得住掷弹筒不成”

    紧接着又幽幽道:“而且我倒是有和赫连将军你不同的看法。”

    “哦”

    赫连城微微诧异,“愿闻其详。”

    仲孙胄庭眼神扫过帅帐内众人,道:“我军大张旗鼓而来,我以为,敌军应是已经知道我军从大宋借得了掷弹筒、神龙铳等物,是以他们才不敢出城迎战。”

    赫连城闻言微微动容,不禁是露出喜色来,“仲孙将军说得在理,这种可能性倒当真是极大的。”

    然后他便不再有半点犹豫,沉声喝道:“众将听令!”

    帅帐内众赫连城麾下的将领都是拱手,“末将在!”

    赫连城却是笑着看向仲孙胄庭,道:“仲孙将军,那明日便先由我主攻,你在旁策应,如何”

    他这也是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是得顾及顾及仲孙胄庭的想法才好。

    要是就这般直接命令众将准备攻城,那说不得仲孙胄庭还是以为他想抢功。

    紧接着他连又道:“若是仲孙将军想要主攻,也是可以的。我率大军在旁策应便是。”

    “呵呵!”

    仲孙胄庭闻言又是轻笑,“赫连将军你先率军主攻吧!我仲孙胄庭还不是那般小肚鸡肠的人。”

    他显然是明白赫连城的意思。后面这句话,也是让赫连城别有什么顾忌。

    这场仗对于西夏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关头,他并没有要去计较功劳的打算。

    只需得最后能取得胜利便好。不管功大功小,其实以他和赫连城在西夏的地位,都已经很难再往上攀爬了。

    他们两人可已经是西夏军中最具实权和名望的两个将领。同时,也是地位最高的。

    赫连城听仲孙胄庭这般说,用力地点点头,“那咱们就同心协力,将这些叛军悉数覆灭!”

    “这是自然!”

    仲孙胄庭笑着点点头,又对赫连城拱拱手,然后便就带着众将又离去。

    他过来,也只是想和赫连城通通气而已。他觉得,进攻横山渡之事已经无需再拖延下去了。

    大军在野外扎营,每日里耗费的粮草可都是不计其数。

    翌日。

    尚且才是天色微微亮的时候,横山渡外大营内就已是炊烟四起。当然,前两日也是这样。

    只这回,当大军用过早饭以后,却并没有再行操练。而是在赫连城的率领下向着横山渡关口而去。

    冷风萧瑟,军中旗帜飘扬。

    赫连城麾下的这些西夏禁军将士们个个手持神龙铳,且有士卒背负着掷弹筒、冲天炮,显得颇为意气风发。

    他们以前有很多都见过这些大宋火器的威力,如今军中也有这样的火器,当然觉得破横山渡是必然的事情。

    仲孙胄庭也紧接着率领万余军卒从他那个大营内出来。

    只到大营前约莫两里处,便就不再向前行进。

    虽横山渡内有五万大夏兵马,但谁都觉得,以赫连城麾下四万禁军,攻破横山渡应是绰绰有余了。

    而谁也不知道,此时在横山渡城头上矗立的某大夏将领,看着赫连城那支蜿蜒而来的禁军,嘴角却是有着狞笑勾起。

    城头只是有数十架投炮车而已,但看他模样,竟是没有半点担忧。这无疑不太正常。

    渐渐的,赫连城率着西夏禁军便到城下。

    面对着高耸的横山渡城墙,军中将士俱是缓缓立马。

    赫连城抬首看向城头,对着城头大喝:“武尚云何在!”

    城头那刚刚露出狞笑的主将上前走了两步,“武尚云在此!不知赫连将军有何见叫!”

    他是武家家主武登的堂兄,同时也是这白马强镇军司的原副军司长。在整个西夏国内,都算得上是颇具实权和名望的将领。

    赫连城虽是禁军统领,但在武尚云面前,还真只是个晚辈。

    见得武尚云应答,赫连城的眼睛便是微微眯将起来,道:“武将军,咱们西夏各大家族本是同气连根,以往历代先帝都待我等家族不薄。我等感恩戴德,好不容易复国,本应忠心辅佐陛下才是。赫连城听闻武将军乃是忠义之士,为复国之事也曾立下汗马功劳,可如今,为何与贼为伍”
1...878879880881882...1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