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图兰朵还是不是处子,他倒是未曾去注意,也未必看得出来,但他当然相信自己老婆的判断。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的确有些古怪了。
算算时间,图兰朵嫁到大宋可是已经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便算真正呆在宋皇宫内的时间,也必然有一年有余。
但她到现在仍是个处子,这难道不奇怪么
随即真金不禁问道:“那你说宋帝这是何意”
皇后娘娘道:“这妾身可就揣摩不出来了。”
真金微皱起眉头,低声沉吟,“图兰朵当初是以和亲的名义嫁到宋国去的。宋帝却并不和她成夫妻之实,如今更是准许她回来吊唁先帝……你说,宋帝这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他并没曾真正接受当初我朝提出的和亲想要和我朝再开征战”
皇后娘娘皱眉不语。
这种事,即便是她,也不想去轻易表态。
元皇宫不像是大宋皇宫,规矩森严。她是后宫之主,也同样极力避免参政。
她和真金恩爱不假,却也绝不像赵洞庭和诸女那般来得亲密,不去顾忌什么逾越不逾越。
真金自言自语,“若是如此,那朕应要早做准备了。”
只不知道,原本只是抱着放图兰朵走的想法的赵洞庭要是知道真金会由此生出这么多想法,心里会是如何啼笑皆非。
元朝这些年真是被大宋给打怕了,连真金这个皇帝,也有些草木皆兵。
再得到掷弹筒等物的制造方法后,他的狂喜、他的自信,其实说到底都不过是种害怕的体现。
转眼到四月中旬。
麻逸、流求两国使臣再到长沙。
流求使臣莫里。
麻逸使臣麻纳西加纳。
两人皆是带着数百使者而来,军伍中有马车堆载着许多的大木箱子。
这些箱子了自是两国进献给大宋的岁币。
赵洞庭对待麻逸、流求两国当然不如西夏那般别开情面。毕竟,西夏女帝是他女人,以后的西夏也会是他的儿子。
两国国主想要尊赵洞庭为天帝,就由此得到大宋扶助,当然没那么好的事。实打实的好处是必须要有的。
这说到底,其实也不过是场交易而已。
大宋国务省副国务令受命在城门相迎两国使者团,然后带往宫中觐见赵洞庭。
因莫里、麻纳西加纳都算是熟面孔,是以两国臣子之间倒也显得颇为热络。路上有说有笑。
赵洞庭在大殿之内和文武百官已是就坐。
待使者团到时,有太监在殿外高呼:“流求国、麻逸国使者到……”
莫里和麻纳西加纳两人在陈文龙等人的带领下联袂走进大殿,对着赵洞庭施礼,“叩见天帝。”
他们行的是叩拜礼。
毕竟两国国君都尊赵洞庭为天帝,便等于承认赵洞庭的地位还在他们之上。
莫说莫里、麻纳西加纳两人是出使大宋,便是赵洞庭去流求或是麻逸,两国内的臣子也都得向他行叩拜礼的。
阿星皇和麻逸国主见到他,也得主动行礼,喊上声见过天帝。
赵洞庭端坐在皇位之上,笑容和煦,摆摆手道:“两位使者免礼吧,远道而来,辛苦了。”
莫里、麻纳西加纳,他也都见过。特别是莫里,两人已经是打过数次交道。
仍记得当初赵洞庭微服到流求时,莫里那时候还是武林盟的将军。说到底,只是武林盟的家将而已。
而如今,他已是阿星皇身侧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行礼过后,自是要说正事了。
莫里和麻纳西加纳两人拿出长长的红纸,先是宣读了今年流求、麻纳西加纳两国对大宋的进献,以及给天帝的私礼。
进献之物,无出金银。
至于物品,两国中如今备受请来的事物多是出自大宋。盖着大宋制造的字样,当然不会再送到大宋来自取笑话。
只送给赵洞庭的礼物就都是些稀奇玩意了,罕见的珊瑚、美玉等等,自不必提。
让赵洞庭有些微愣的是,麻逸国进献给他的私礼中,竟然还有美女十名。
麻逸国的美女……
这算不是是菲佣
赵洞庭记得在前世时,菲佣可是那些沿海城市里富人们最是青睐的佣人。家里有些家境的,没有几个菲佣都不好意思开口。
没想到,自己上辈子没见过菲佣,这辈子,倒是一得就是十个。
1270.发兵南海
光是三国进献的礼物,便是足足念了数分钟之久。
殿内大宋满朝文武都是面带微笑,连赵洞庭也不例外。
流求、麻逸、渤泥三国对大宋这般趋之若鹜,实是大宋国力强盛的体现。
待得麻纳西加纳和莫里和王再侃三人念完,赵洞庭笑吟吟道:“三位国主有心了,还有劳三位大使回朝以后待朕道谢。”
莫里和麻纳西加纳、王再侃三人连连歉让,说些大宋对三国多有照拂,这等进献实是不足道哉之内的客气话,同时不忘拍大宋的马屁。
这让得殿内众臣更是笑容满面。
只其后,麻纳西加纳拱手道:“天帝,臣此行前来,还有一事想请您答应。”
都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嘴软,虽麻逸、流求两个进献实属应该,但赵洞庭还是连问道:“何事大使尽管直言。”
麻纳西加纳瞧瞧身侧王再侃,道:“满剌加国已是准备对我们渤泥王国用军,臣恳请天帝陛下答应,让臣带那些来到大宋的航海士和海军将领们先行回国。”
王再侃也紧跟着道:“还请天帝陛下答应。”
麻逸、渤泥同处南海海岛之上,出自同源,实如连襟。
以前麻逸国国主到长沙见过乐婵,紧随其后,渤泥王国国主便也派麻纳西加纳到临安,向赵洞庭表示臣服。
其实直到现在,渤泥王国都仍是麻逸国属国。只是自治而已。
其关系,便和现在大宋和西夏的关系差不多。
赵洞庭听到两人的话,微怔,“满剌加国这就要兴兵进犯你们的疆土了么”
他自是听得出来麻纳西加纳和王再侃两人话里的意思。
航海士和那些海军将领本就是他们国内的人,他们要带回去,无需这般客气。这很明显是在请求赵洞庭出兵相助。
满剌加国有占城、真腊等国鼎力相助,因占据内陆,其实力终究不是麻逸、渤泥两国能够抵挡的。
以前,南海海域尚且还有扶南帝国撑着场面。只现在各国分崩离析,已是不可能再共同进退了。
便是赵洞庭没去过麻逸、渤泥等国,却也自军情处的密报中得知不少南海各国之间的猫腻。
稍作沉吟以后,他说道:“既如此,那两位使者待回国时,便将各国航海士和将领们带回去便是。另外,朕再派遣天杀、天陨、天败以及地勇四军护送你们回国,到你们国内和你们的海军将士做做交流,如何”
麻逸、渤泥终是大宋属国,而满剌加、占城等国却并未有要向大宋表示臣服之意,赵洞庭当然选择偏帮。
说是派军前去交流,自是派兵前去相助麻逸、渤泥两国。
做交流,交流团就够了。哪又需得数万将士
麻纳西加纳和王再侃两人闻言不禁大喜,连连叩倒:“臣等多谢天帝陛下!”
赵洞庭摆摆手,笑道:“麻逸、渤泥和我大宋向来交好,你们又派遣航海士和海军来助我大宋成立海军。朕派遣将士前往你们国家,实属应该,两位大使无需客气。”
对于越李朝、占城、真腊等国,赵洞庭并未太放在眼中。
毕竟这几国的国境相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大宋,再说国力等等,也同样是相去甚远。
赵洞庭并不介意借着这个机会训练海军。
最为精锐的军队不是训练出来的,而往往是在厮杀中培养出来的。
至于由此而必然得罪真腊、占城等国,赵洞庭也同样不放在心上。他既然这么说,心中已是有着这个准备。
他要将大宋打造成亚洲最为鼎盛的帝国,那卧榻之侧便不容他人酣睡。大宋和越李朝、占城,甚至于蒲甘、天竺等国,早晚是会要分个高下的。赵洞庭即便无意要将这些国家尽皆纳入国土,但却也有让其全部向大宋俯首称臣的心思。
囊外必先安内。
现在大宋国内安定,军民同心。赵洞庭当然要借着这个良好的时机让大宋成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
到时候无外患之忧,他才可以真正集中精力发展内政等等。
他要的大宋帝国,是这个年代任何国君有远远想象不到的。哪怕是忽必烈,其实说起来也绝无赵洞庭这般的雄途大略。
元朝虽开疆拓土,但不过是以战养战。那般方针,又岂能和赵洞庭的方针相比较
散朝过后,麻纳西加纳等人有国务省接待。赵洞庭回往御书房。
到御书房内便着国务省起草圣旨,传令琼州安抚使冉安国,再有兴**区大元帅文天祥、镇南军区大元帅柳弘屹,让其命天杀、天陨等军护送麻逸、渤泥两国使臣回国。另外,保麻逸、渤泥两国安定。
经过此举,赵洞庭雄踞亚洲、南海等地域的雄心算是彻底彰显出来。
而朝中如张珏、苏刘义等人并未在朝堂之上对此事提出反对,很显然,也是没太将占城等国放在心上。
现在的大宋,真正是有着气吞山河的气象。
翌日。
麻纳西加纳、王再侃两人因国家大战将至,便不再长沙城内多留,向赵洞庭请辞,又往潮州方向去。
流求使臣莫里自也不可能留在长沙城内。
麻逸、渤泥两国尊赵洞庭为天帝,都是由阿星皇在中牵引。这让得流求和麻逸、渤泥两国之间关系也是突飞猛进。
虽流求地域远远不如渤泥、麻逸两国,但因阿星皇最先尊赵洞庭为天帝,是以两国也都不敢小觑流求。
说得不好听些,他们现在都是大宋的小弟。而流求,便是最受信任的那个。
科举又放新榜。
虽新科举已实施数年,但这仍是长沙城内的大盛事。
才子佳人、官员富商,在放榜之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拥挤在前大街处观望。
他们或是带着求乘龙快婿的心思而来,或是自家有子弟也在科举考生之列。
这届科举,又为大宋选拔出人才近千之数。
这些人,虽未必很快就能堪当大用,但他们都是新型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派往各地,想来也必有建树。
大宋算得上是再无青黄不接的忧患。
这让得陆秀夫、苏刘义等这些朝中老臣神情也是轻松不少。
大宋是他们含辛茹苦随着皇上好不容易复兴起来的,原本青黄不接时,生怕大宋会再度衰败,是以谁心中都有着担忧。而现在,自是再无那种忧虑。
放榜之时,赵洞庭和陆秀夫,再有王文富、鬼谷宫主等人正在御书房内。此届科举考官们悉数到齐。
正聊着,便听得外面太监喊道:“皇上,放榜了。”
然后很快便有太监将新科进士榜单呈进御书房里来。
赵洞庭看着,只是笑吟吟,“看这届科举进士们的成绩,较之去年,还要更为喜人啊……”
虽这届科举并无李狗蛋这样的年轻天才出现,但其中也不乏成绩极为出众者。
且不说这些人是否就真的有能力治政,但其专业学术,总是无需让赵洞庭再去担忧的。
陆秀夫等人伸着脖子张望,神态颇为有趣。
赵洞庭瞧他们这样,心中好笑,索性将新科榜单递向陆秀夫道:“诸位爱卿也都看看。”
众臣接连看过。
陆秀夫脸上止不住喜意,道:“皇上,如今咱们大宋年年都有大才,如钟健、毛崛那般的大才都不再少数。咱们这些老家伙,也总算是可以安心退休,颐养天年了。”
御书房内众臣闻言都是发笑。
他们这些人都是位极人臣,此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了。
以前还想着壮大自家实力,但新科举蒸蒸日上,他们便也断绝那种心思。
在他们看来,与其劳心费力去联姻等等,倒还不如多在家中培养几个读书人来得实在。
只需得他们家族中有年轻进士出现,皇上念在他们的情分上,总不会亏待他们家中那些子弟才是。
1271.欲往濠镜
大宋年年有大才出现,便不会轻易衰败。
而他们这些豪门望族,其实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
只需得家中不断有真才实学的子弟出现,便也不会衰落下去。
赵洞庭闻言只是轻笑,“诸位爱卿都还正值壮年,怎的就想着颐养天年。朕可不许,朝廷还得仰仗着你们呢!”
众臣皆笑,但谁都明白,皇上这只是说的客气话。
在座的众人之中,着实已经有不少马上就要到退休的年纪。如今已是退居二线,要不然也不会被安排主持科举之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