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而这,却恰恰是李秀淑她想要的。
她知道,只有臣服于宋朝才能够让西夏继续延续下去。
而唯有西夏面临绝境,仲孙启赋那些个老臣才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甘心投宋。到时候便只能说大势所趋,怪不得她李秀淑。
时间又过去数日。
中兴府虽派出诸多禁军、高手出城搜寻,但并未再能寻找拓跋雄那些人的踪影。
各大家族在这西夏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出中兴府便是龙入大海,想要再抓他们,显然颇为不易。
长沙城内。
仲孙古格带着李秀淑的信再次求见赵洞庭。
因得知四大军司倒宋之事,他脸上尽是晦暗。再见赵洞庭,便是连之前歇斯底里的底气都已经不再具备。
显然连他也认为此役西夏必败。
赵洞庭见他这副模样,当然是故意做出得意洋洋的模样来。
还不等仲孙古格出声,赵洞庭就道:“仲孙大人可是代贵朝皇上来请降的”
仲孙古格只轻轻哼了声,却是什么都不敢说。
然后便将李秀淑的信从袖袍中拿出来递向赵洞庭,嘴里也只生硬道:“这是我朝皇上让我转交给您的信。”
赵洞庭轻轻笑着接过信件。
拆开看过。
眼中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之色。
在当初得知四大军区向大宋投诚之时,他就预料到各大家族会在中兴府有所动作。
他们不可能对城内那些家人弃之不顾。
只是他也没想,各大家族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已。
李秀淑在信中有详细叙说各大家族闯出中兴府去的过程。
双方共有十余真武境陨落,这让得赵洞庭都是有些为李秀淑、李走肖娘两心痛。
这毕竟都是他们的根基。
只他当然也不会太往心里去。
稍微沉吟以后,赵洞庭只是摆手又让仲孙古格离开。
然后便就优哉游哉回往寝宫去。
西夏应该可以说是大局已定了。
成都府外。
佘拓立、拓跋午、司空社、武葛四人得知族人已经成功逃出中兴府,再无疑虑,正式竖起反夏大旗。
这并不仅仅只是倒女帝,而是完全站在西夏国的对立面。
然后,四人便又率着军卒向着龙州城而去。大有要和赫连城、曲如剑大军交锋之意。
这件事很快便在西夏境内闹得沸沸扬扬。
曲如剑、赫连城两人率军接近龙州城后,不敢再向南行。全军驻扎于龙州城北的清川县。
这场西夏攻宋之战,他们还未到宋国境内,竟然就只能被破转攻为守。
但这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赫连城、曲如剑两人都很清楚,四大军司向宋国投诚,他们现在还往成都府去,那就是自寻死路。
西夏朝中亦是人人自危。
女帝李秀淑在得知这件事后都是些微失色。
因为她只想过四大军司会想要废除她的帝位,却也并未想过四大军司竟然会选择倒宋。
形势转瞬大变。
在四大军司倒宋的情况下,莫说是赫连城、曲如剑两人率领的那些军队,便是整个西夏军卒全加起来,也难以抵挡。
要是赵洞庭愿意,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将西夏覆灭。
甚至他还可以极为顺利的接管西夏各地。
李秀淑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
担忧赵洞庭不会再和她按照原来的布局行事。担忧赵洞庭能否在这样的绝佳机会面前仍旧坚守初衷。
因为若是赵洞庭现在要夺西夏的统治权,她都已经没有力量去进行反抗。
在刚刚收到前线传回来的信报后,李秀淑便匆匆往大殿,宣召朝中众臣。
当众臣汇聚于大殿,得知四大军司揭起倒夏大旗,个个色变。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谁心中都难以抱有侥幸。
李秀淑坐在皇位上轻轻开口,道:“四大军司倒向宋国,我西夏已到岌岌可危之时,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朝中众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后眼神又都落在仲孙启赋的脸上。
然而这回,仲孙启赋微佝偻着背,却也只是沉默。
以眼下西夏的局面,他也难有化解之策。除非是西夏出现如宋国皇帝那样的天纵之才。
可总管历朝历代,何曾时又出现过宋国皇帝这样的人物
即便西夏能够有兵家奇才,但在火器差距极大的情况下,想来也是回天乏术。
这件事发展到现在,无疑已经超过这些朝臣们的预料了。
他们原来支持女帝用兵,也只是想向大宋宣示宣示立场而已,并未想过要真正和大宋鱼死网破。
而现在,却是骑虎难下。
大宋占尽优势,他们想霸占都难。
直过去良久,殿内才有大臣说道:“皇上,不然咱们向宋国求和吧……”
说完,自己便是轻轻叹息。
李秀淑的柳眉立刻倒竖起来,“我朝大军现在尚且都还未攻进宋土,这就求和,岂不沦为天下笑柄”
这时候作为御史台大夫的赫连栋终是开口,拱手道:“皇上,可若是打起来,我们再想求和,怕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他脸上有着极为凝重之色。
在他想来,莫说是打起来,便是现在,宋国答应他们求和的希望也不大。
至于什么再维护西夏尊严,现在已然只是个笑话。
为维护尊严而让国家灭亡,那岂不是愚蠢
李秀淑心中微动。
她倒是也没想过这些老臣竟然现在就会有求和的心思。
若是如此,说不定她和赵洞庭的布局可以更加轻易的实现。
她的眼神落在仲孙启赋的头上,道:“太师,您如何看”
仲孙启赋轻轻抬起头,轻叹,“不打,国家颜面尽失,打,山河破碎……”
李秀淑道:“那太师您的意思……也是要朕向宋国求和”
仲孙启赋只能表态,“老臣以为,只需宋国不提出太过分的条件,眼下求和才是正确的选择。”
李秀淑沉默下去。
殿内众臣都看向她,等待她的表态。
有赫连栋和仲孙启赋两人都选择向宋国求和,他们这些人当然也不会再提出什么异议。
毕竟双方局势现在谁都看得清楚。
过良久,李秀淑轻轻叹息,“那便向大宋求和吧……”
嘴上这般说,心里怕是在暗笑。
在散朝以后,李秀淑将赫连栋、仲孙启赋两人带到御书房内,然后便再度传信向着长沙而去。
1240.西夏求和
原本剑拔弩张的局面,竟是因四大军区投向宋朝而突然间平静下来。
四大军司倒宋以后甘为马前卒,坐镇于龙州城内和清川县内的赫连城、曲如剑大军对峙。
成都府内蜀中军区将士倒好似是沦为局外人。
而这个时候,岳鹏率着大军尚且都还并没有赶到潼川府路境内。
他还在由夔州路向潼川府路的跋涉途中。
在收到四大军司投诚的消息以后,他有些犹豫。
以现在的局面,其实他大军已无必要再往成都府去。
只是又因想着赵洞庭的那些交代,担心赵洞庭另有布置。他便也未选择率军直接回返。
祥龙军区大军不再往成都府行,突然折道,直往西夏利州东路境内去。
皇上要的是威逼西夏那些禁军,往利州东路,同样可以。
时间很快过去数天。
佘拓拔、拓跋午等人自是有意向赫连城、曲如剑大军发动进攻,但因成都府内始终未做回应,便只得按兵不动。
若没有大宋禁军相助,以他们的军力,会和西夏禁军杀得两败俱伤。到时候局势会如何,谁也难以预料。
虽眼下大宋接受他们的投诚,但谁又敢断定大宋不会过河拆桥
若是等到他们和女帝禁军杀个两败俱伤,宋军再突然清扫整个西夏。他们又能向谁说理去
乱世之中,唯有保存实力才是首要之道。
仲孙古格虽极不愿意再见到赵洞庭,但在收到李秀淑传来的求和密信以后,却也不得不再度进攻求见赵洞庭。
只这回,赵洞庭却也大概推测得出他的来意。
当太监向赵洞庭禀报西夏大使仲孙古格求见时,赵洞庭人在寝宫内。
他陪着诸女,带着赵安、赵如那些小家伙们玩耍。
听过太监禀报后便是轻笑,摆摆手道:“就言朕此事正忙于政事,让他改日再来。”
太监当即就向着外面走去。
乐婵在旁有些疑惑问道:“皇上为何不见那仲孙大人说不定我们两国之事会有转机呢”
她当然是不希望看到两国开战的。
赵洞庭将怀中赵安放到地上,微笑道:“你可知现在西夏和我大宋是何局势”
乐婵疑惑看着他。
赵洞庭又道:“西夏国内黑山威福等军司向我大宋投诚,现在,西夏已是自身难保。以我估计,仲孙古格此行前来求见,极有可能便是想向我大宋求和,因为他们西夏已经不具备再和我大宋开战的条件了。呵呵,先晾着他,以后我也好和他们谈条件。说打就打,说和就和,哪有这样的好事”
乐婵面露喜色,随即微微迟疑道:“那若是仲孙古格并非是为求和而来呢”
赵洞庭道:“就算不是为求和而来,我晾晾他,也不算什么大事吧”
乐婵微笑,便不再询问这件事情。
她虽是后宫之主,但这也不是她需要去操心的事情。刚才发问,也全然只是因为有些好奇而已。
烈日炎炎啊!
赵洞庭和诸女在院子里陪着小家伙们玩耍半晌后,也是经不住这般酷热,回到房间里去。
房间内放有从冰窖内取出来的冰块,要比外面凉爽许多。
而堂堂的西夏驻宋大使仲孙古格,此时却只能百般无奈的继续在皇宫内门等候着。
他让太监再禀报赵洞庭,说他今日若不见到宋帝,便就留在宫中不会离去。
只可惜,太监再没有给他什么回应。答是答应他向皇上通传,其后,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了。
炎热的皇宫内只有躁动的蝉鸣。
仲孙古格好生凄凉。
年岁已然不小的他,在这般的烈日下,即便是站在内门下阴凉处,不过个把时辰,也是头晕目眩。
但皇宫内却并未再传来任何的消息。
看起来便是赵洞庭打定主意不见他。
仲孙古格知道求和之事的重要性,心中有怒火,却也不敢离去。
他也是个执拗性子。
后来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竟然不再躲下甬道内,而是向着炎炎烈日下走去。
很快便是汗流浃背。
然后不到半个时辰,这位西夏驻宋大使便是硬生生晕倒在了甬道之外。
浑身已经是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似的。
有侍卫忙将他抬到屋内去。
这事,当然是惊动了赵洞庭。
赵洞庭也觉得姿态已是摆得差不多了,终是决定去见仲孙古格。
当仲孙古格在房间内幽幽醒转时,便见到赵洞庭在他的身边。
只他还没开口,就听赵洞庭道:“仲孙大人你这是何苦到底是有何要紧之事,你非得要今日见到朕不可”
仲孙古格闻言只差点没再度晕厥过去。
他才不相信赵洞庭会推断不出来他为什么事而来。
这宋国皇帝年纪虽小,却也未免太过老奸巨猾了些,还无赖。
但他有再大的火气,也不敢向赵洞庭撒。
所有的苦水,都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
他挣扎着从床上站起,对着赵洞庭躬身施礼道:“仲孙古格代我朝皇上而来,想请宋帝您罢兵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