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地面上的灰尘都会随他而动。

    摘花飞叶皆可杀人。

    有很多上元境强者都能做到这点,但能做到如白玉蟾这般圆润自如的,怕是凤毛麟角。

    与其说他是在厮杀,不如说他是在练功,甚至说是在翩翩起舞都要确切些。

    但就是有元军接连死在他的手中。

    偶尔只是轻轻拂袖,轻点那些元军手中兵刃,那兵刃便好似被赋予灵性一般。轻飘飘就抹了自家主人的脖子。

    白玉蟾对内气的掌控程度,堪称是登峰造极了。纵真武境强者,也未必就要胜过他。

    这,便是金丹道。

    以窍穴为丹。

    以己身为丹。

    以天地为丹。

    白玉蟾已到第二个境界。

    这在道门历代高手中,都是凤毛麟角。

    而第三境界,大概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到现在,都从未有哪本古籍上言及过有踏入以天地为丹之境界的人。

    白玉蟾这等年纪能到第二境界,绝对已是惊世骇俗。

    他在金丹道上的天赋,不在赵洞庭、吴阿淼两人在剑意之道的天赋之下。

    拂落叶,是道。

    杀人,也是道。

    仅他一人,却是硬生生挡住了一个豁口。

    冲杀进来的元军接连死在他的手中。

    雪白道袍却是不曾沾有半点血迹。

    在他后面,有百姓看着。愣在原地,有如看到神明。

    另一缺口。

    涌泉寺罗汉堂主持化作怒目金刚。

    他手持禅杖,也是以一人之力挡住一个豁口之敌。

    到处都在厮杀。

    只如罗汉堂主持、白玉蟾这种高手到底是少数。

    厮杀显得空前的惨烈。

    终是有越来越多的元军涌入到城里来。

    他们有的和城下军民厮杀,有的,向着城头上跑去。

    光是外城之战便打得这么惨烈的,很是罕见了。

    若往年,大宋将领怕是早就弃守了外城。因为怎么看,几千人守外城都是不自量力。

    不知到何时,长乐郡东、西两侧城墙也终是炮响。

    元军攻城了。

    空中的热气球往下抛掷了轰天雷。

    只掷弹筒响却是稀稀疏疏。

    黄华仍然立在城头上,举起望远镜看向东、西两方。

    这时距离黄昏还早。

    能不能守得住外城,他心中其实是没数的。从刚刚开始,便没有绝对的信心。

    虽眼下东、西两处城墙应都有超过两千福州守备军将士防守,但面对十倍于己的元军,能撑多久是个未知数。

    黄华终是对着旁侧亲卫道:“去通知节度使大人,让他派遣官吏衙役,劝外城剩下的百姓们都进内城去罢!”

    这样打下去,外城迟早会失守。被元军烧毁房屋,总要比外城百姓被屠戮要好得多。

    黄华这也是打算做最后的努力了。

    愿意听劝的,前两天就都撤到内城去了。若此时还不愿听劝的,他也没有办法。

    没谁能普渡众生。

    要是单为那些顽固的百姓而让士卒们尽皆死战于外城,那只能说是愚蠢。

    枪炮声,渐渐在长乐郡四周蔓延开来。

    南城墙这里,元军的士气逐渐又是衰退下去。

    空中的元军热气球被冲天炮炸得有些难以为继,终是承受不住折损,率先退去。

    毕竟再这么打下去,他们以后要攻其余城池,就没多少热气球可用了。

    城下元军始终未能掌控局面,也是渐渐心慌。

    待得敢冲进城的士卒越来越少,军中的将领们自也意识到什么。

    这样再攻下去,没有意义。

    军中终是有鸣金声响。

    城内城外元军向着城外涌退。

    一豁口。

    白玉蟾看着元军退去,只身立在豁口内。白衣依旧一尘不染。

    虽然他不是鹤发童颜,但此刻看起来,也真是仙风道骨了。

    只要是在他后面那些百姓听到他嘴里此时喃喃念叨的话,怕就不会再觉得他是神仙中人。

    白玉蟾嘴里正念叨着,“唉,损耗这么多内气,也不知要多少野鸡野兔才补得回来。唔……还是师叔养的那些珍珠鸡美味呀!”

    他甚至都开始吞咽口水了。

    充满灵性的眼珠子里好像有雪白的珍珠鸡在活蹦乱跳。

    只随即他却又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可惜皇上不在,总少些滋味。小道拼着功德不要,杀这么多人,皇上若在,总得又要劝着小道多喝几杯酒,多吃几口肉的,皇命难违,小道吃了,也应没人会说啥。唉,可惜了……可惜了……”




1012.弃守外城
    “元贼退了!”

    “元贼退了!”

    城上城下,响起如潮的欢呼声。

    这场仗打得不容易,甚至很多人原本以为会守不住这外城墙。而他们,将会永远葬身于此。

    因为元军有四万之众,且又破开无数豁口,实在有很大的破城希望。不,甚至不能说是可能,而是必然能够破城。

    此时元军撤退,这对于城内宋军将士和百姓们而言真是侥幸。

    是他们坚韧不拔的斗志让得元军生怯。

    让得元军士卒不敢再奋不顾身地涌进城内。

    若非如此,元军不可能会撤退。

    只在城头,黄华等人却仍是面色凝重。

    虽男城墙暂且算是守住了,但已是千疮百孔。继续这样打下去,外城终究要破。

    而更为让人担心的是,东、西两座城墙也不知能不能挡得住元军。

    毕竟此时在东、西两城墙处,守卒皆不过两千左右,元军却都有超过两万之数。

    尤其是阿术亲率往城西的将士,甚至超过三万都说不定。纵少,也绝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他大军在长乐郡外,并未遭受到太大的折损。

    城内百姓不说。江湖义士也都大多集结在这南城墙下,此时要去支援东、西城墙,难免有些鞭长莫及。

    高天纵带着伤匆匆跑到城头,问黄华道:“安抚使,咱们是否立刻前往东、西两侧援助”

    黄华瞧瞧他手臂上血淋淋的伤口,轻轻叹息,“将士们奋力厮杀到现在,还有余力继续作战么”

    高天纵微低下头,没有说话。

    人的体力是有极限的。

    纵然他现在很想率军去东、西两侧抵挡元军,却也明白,将士们都难以再继续为战了。

    他们在这南城墙处绷着神经和元军厮杀这么长的时间,能够将元军杀退下去,已是殊为不易。

    甲胄、刀枪是铁打的。但将士的身体,却终究不是铁打的。

    就算他此时率军过去,将士们也很难再复之前的骁勇。

    黄华回首远眺城内深处,又深深叹息了声,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都往内城退却吧!”

    他终究还是打算弃守这外城了。

    攻东、西两侧城墙的都是元军生力军,能守住城墙的希望实在是渺茫。

    高天纵有些迟疑,“安抚使,若是弃守外城,那……”

    黄华喃喃道:“家园没了,尚且还可以重建。可若是将士们没了,那这福州城的百姓也就没了。福州城……将不复存在。”

    正如阿术不愿付出太大代价攻取这长乐郡,黄华心中其实也不愿将士们在这外城墙白白赴死。

    能够尽的最大努力,他已经做到了。守不住便是守不住,再强撑下去,只会将这长乐郡白白葬送。

    那些不愿意暂往内城避难的百姓,他也没有办法继续守护下去。

    作为安抚使,他必须以大局为重。

    而此时的大局,便是内城那绝大多数的长乐郡百姓们。

    高天纵听得黄华这番低语,不再多言,咬咬牙,终是跑开传令下去。

    城头有绿色令箭升空,然后在空中炸开。

    城头将士们向着城下走去。

    有这样的呐喊声响起,“撤往内城!撤往内城!”

    各处的福州将士、百姓们汇聚向两条主街道,向着内城而去。

    有许多将士背负着袍泽的尸体。

    他们不愿意将这些兄弟的尸体留在外头。

    落叶归根。

    若非迫不得已,大宋将士不会留下任何兄弟。哪怕,是已经阵亡的兄弟。

    南城墙上渐渐空空如也。

    而在东、西两座城墙处。大仗还在延续。

    两股元军齐攻城。

    在两座城头都没有轰天雷的情况下,他们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往东、西两城墙的大宋热气球也只是在元军热气球对面苦苦支撑。

    支永寿、奎英豪等人在城头上,脸色都是凝重万分。

    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元军和接连不断的轰天雷爆炸声,让得他们心中有着极重的压迫感。

    其实本没谁觉得能守得住东、西两个城墙。

    要知道,连防御最为严实的南城墙都差点被元军给攻破了。这么多的元军,本就不是好对付的存在。

    长乐郡内这点兵力,守外城真不如守内城。

    于是在见得空中绿色令箭以后,支永寿、奎英豪等人都没有多做迟疑。

    他们让城下百姓先撤。

    然后是城头上的百姓,再是江湖义士。

    直到最后,城头上的福州守备军将士们才总算是撤下城头。

    说起来快,但这个过程,实际上却是持续有两刻钟之久。

    大军不是说撤就能撤的,特别是在厮杀的时候。

    如果不是尚且有着百姓们帮忙搬运弹药、推行投炮车等等,这个时间将还会要更久。

    元军在十余分钟以前便在城墙上炸开了豁口。

    东、西两侧城墙,都只见得有福州守备军将士们在和元军厮杀。

    直到那些推行投炮车等军械的百姓和江湖义士们渐渐远去,宋军将领们这才下令,弃守城墙向内城退却。

    东、西两侧城墙内。福州守备军将士都是且战且退。

    他们始终没有因为撤退而完全放弃抵抗,因为,他们还要为百姓们进内城争取时间。

    而这种且战且退,自是无法避免的让得许多福州将士再也没法回到内城去。

    当然,若不如此,也好像并没有其余的办法。

    他们退,元军必进,这是必然的事情。匆匆撤退,付出的折损反而可能比且战且退要更大。

    除非在元军还未破城之际,将士们便火速往城内撤去。只这样,那些军械,怕都得留给元军。百姓们也会伤亡惨重。

    福州将士们现在可以不管那些在外城冥顽不灵的百姓,但这些大义上来杀敌的百姓,自不可能不管。

    且战且退的局面,在将领们的预料之内。同时,也是他们甘愿付出的代价。

    这只因,大宋军人是大宋的守护神。

    赵洞庭曾说过,大宋的百姓,可以杀敌。但在大宋将士未彻底倒下之前,朕,绝不愿让大宋的百姓上阵杀敌!

    喊杀声,逐渐向着内城靠近。

    福州内城外,亦有护城河。只是这河,自是不如外城的护城河那般宽敞。

    以往河内琳琅满目的花船,如今也是不见踪影了。

    仅剩下几座桥尚且连通着城内。

    原镇守北城墙的将士率先赶到城内。

    其后,便是黄华、高天纵等人率着军卒百姓以及江湖义士们从南城门赶回。

    刚到内城城外,便在各石桥、城门上布置开重重防线。

    黄华下令道:“传令东、西、北三面,回城以后即刻炸断所有桥梁!”
1...677678679680681...1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