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骠骑大将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四关

    窦氏没有说话,依然静静的坐着,宫女又说了一遍。窦氏深吸一口气:“让他进来!”

    长寿殿里没有点灯。门和窗户都紧闭着,显的有些黑。许昌适应了好久才缓过来,连忙跪倒施礼。

    窦氏艰难的转过脸,一夜未睡,又苍老了几分,头上的白发更加明显,披散下来,遮住了脸。身后的窗户透过来光,让许昌看不清面容。没有得到窦氏的回应,只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起来吧!赐坐!”

    “谢太皇太后!”许昌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再次施礼,这才在侧面坐下。

    “你来有何事”

    “禀太皇太后,微臣昨日接到蜀郡的一封奏疏,臣不敢私自处置,特来请示太皇太后。”

    窦氏冷笑两声:“你乃丞相,有何事不敢自己处置蜀郡的事情还真够多的,董仲舒去了一趟蜀郡,便和那些儒生一起撺掇陛下,不让哀家插手朝政,此事还没有了结,蜀郡太守文党又将蜀郡郡兵毁于一旦,这么多事情你们都没有向我这个瞎老太太禀报,现在能报出什么”

    许昌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窦氏又道:“堂邑候公子的事情可有眉目都过了这么多天了,庄青翟竟然没有一点头绪你这个做丞相的就没有问问”

    许昌连忙伏跪余地:“太皇太后息怒,微臣有罪!”

    “呵呵呵!”窦氏干笑几声:“有罪,有罪!你们天天在朝堂上说有罪,在我面前说有罪,真的认为自己有罪的有几个好,既然你说自己有罪,那我就给你降罪!身为丞相,处事不明,让三朝老臣蒙受冤屈!文党的事情你们以为我不知道馆陶胡闹,你也跟着胡闹,你们是不是都觉得老婆子我眼睛瞎了不成”

    许昌趴在地上一声不吭,他觉得自己今天不该来,至少在听到苏任诊病经过之后不该来。很明显,窦氏将对刘嫖的失望和气愤全都栽到了他的头上。可许昌又能说什么

    一阵狂风暴雨,许昌颤颤巍巍的跪着。窦氏今天很能说,足足小半个时辰都在生气,许昌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回答窦氏,只能用一句句,太皇太后息怒,微臣有罪来搪塞。眼看着许昌已经跪不住了,全身被汗水湿透,窦氏的气也出的差不多了。

    “哎!起来吧!都一大把年纪了,在这世上还能留几天,规规矩矩的做好自己的事情,馆陶被我宠的已经不像个样子,总觉得她是我的孩子,你也是有孩子、孙子的人,要理解哀家,哪家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馆陶做错了事,哀家只能往你头上推,你不会怪哀家吧”

    许昌的脑袋都要磕破了:“太皇太后仁德,微臣岂能责怪,一切都是微臣的错,与太皇太后无关!”

    窦氏缓了口气:“刚刚你说,蜀郡又有事情,何事呀”

    许昌眼睛一转:“文党这些年在蜀郡除了治理地方还修学教人,自文党罢官下狱之后,蜀郡的那些学子便开始上书,大多都是举孝廉的人,微臣觉得难办,这才来想请太皇太后劝劝馆陶公主,能不能……”

    “你们是害怕了吧”窦氏笑道:“巴蜀之地乃是我大汉龙兴之地,先祖高皇帝出巴蜀而有天下,蜀郡不可乱!你还算清楚,这一点看的准!”

    “微臣也是一时糊涂,请太皇太后降罪!”

    “罢了罢了!既然做错了那就得改,传哀家旨意,赦文党之罪,念其三朝老臣,上了年纪就留在长安吧!”

    “太皇太后圣明,微臣谢太皇太后宽恕!”许昌连连叩头,却没有急着走,慢慢长起身子,看了窦氏一眼,几欲开口又不知该怎么说,过了好久才道:“放了文党,那大长公主那边……”

    “哼!她还想如何难不成哀家也要看她的脸色”

    “不敢!微臣这就去放了文党!”

    窦氏摆摆手,示意许昌可以出去了。走出长寿殿的那一刻,许昌长出一口气。他虽然是丞相,可这丞相是建立在太皇太后窦氏信任的基础上。今天他是感觉到了,窦氏若真的发火,或者没有刘嫖在前面替他挡着,就凭他许昌的威望指定是万劫不复。

    带着浑身的冷汗,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管怎么说,崔成儒让他办的事情办成了,而且连赎罪的铜钱都省了,崔成儒是不是该增加些筹码,再给一百万钱不多吧

    爬上自家马车,管家连忙递给许昌一杯淡酒,见许昌满面的笑容,便问道:“主人,是不是成了”

    &




第321章 心灰意冷的文党
    苏任没有想到,许昌这么快就把事情办成了,还办的这么干净利落,不但省了二百万赎罪的铜钱,还能让文党留在长安。事情出奇的顺利,大家都很高兴,既然能救出来一个,自然能救出来第二个,所有人高高兴兴。只有司马相如和苏任明白,董仲舒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再过几天文党就可以出狱,据说要被任命为太史丞,虽然没有郡守那么风光,那可是可以上殿面君的官职。另外一个,太史丞算是国家档案馆副馆长,以文党的性格,或许更喜欢这样的职业。

    说起太史丞,苏任不由的想起了太史令。当今的太史令司马炎乃是大名鼎鼎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论时间,司马迁应该只有四五岁年纪,远远没有到写《史记》时候。苏任很想认识一下这个受了宫刑还能如此坚持的人,只不过没有机会。

    既然文党要做太史丞,苏任作为文党的学生,拜访太史令家就有了可能。眼看着已经到了中午,派去接文党的冷峻和霍金等人依然没有回来。苏任急的团团转,这里是长安,很多事情出现变故的机会太多。就馆陶公主这次一声不吭,就让苏任觉得奇怪。

    刘高兴奋的跑进来,差点被门槛绊倒:“先生,来了,回来了!”

    屋子里的人全都站了起来,苏任第一个就冲出了门外。院子里张灯结彩,和过年差不多,饭菜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苏任紧跑两步,率先跪在院中,身后的众人和仆人、下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文党瘦了,精神倒还可以。原本满头的白发变的稀疏了,眼睛里满是平静。冷峻和霍金一边一个搀扶着,一步步走下台阶。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这个头是苏任真心实意磕的,虽然他和文党之间只是挂名的师徒,在蜀郡这么多年文党一直将其当做儿子一样溺爱照顾。

    大家留下了欣慰的眼泪。文党上前将苏任扶起:“子恒!”就说了这两个字,便什么话都说不下去了。鬼门关走一圈,不由的让人感慨,回想起来就和上辈子的事情一样。

    苏任连忙上前搀扶住文党,一边走文党一边慈祥的微笑,让人觉得他不是进了一趟廷尉所,而是出去云游,让家中的孩子们担心了。

    尝了一口香茶,文党吐出一口气:“还是子恒的茶好喝,这长安的茶汤比起咱们蜀郡的清茶简直是天壤之别!”

    众人笑笑。文党拉着苏任的手:“老夫常言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便是收你为徒,如今看来何止这辈子,再过几辈子老夫都觉得不亏,这次若不是子恒和诸位相救,我这把老骨头恐怕就要……”

    苏任打断文党的话:“学生受老师大恩,老师蒙难,学生岂能坐视不管,既然有能力,那就要营救,老师如今安然无恙,给学生一个尽孝的机会,学生求之不得!”

    文党笑笑,拍拍苏任的手背:“好!老夫不说了,今日高兴,咱们就说些高兴的事!”

    圆桌大宴是苏家的传统,文党在蜀郡也经受过几次,倒也不觉得奇怪。为了庆祝苏任的老师文党出狱,苏府全家上下无论大小,都有吃一顿大宴的机会。为了感谢下人和仆役这些天来对苏府的照顾,苏任给每人赏钱五十,酒一坛,肉一斤,让苏府上下全都热闹热闹。

    多喝了几杯,霍金的话最多。不等众人散席,便站起来问道:“太守阿公,您在廷尉所有没有见到董先生他现在如何了”

    所有人全都停下了筷子,冷峻和苏凯瞪着霍金,霍金把脸一撇:“咋了你们都想知道,没人问我就问问!”

    文党放下筷子,笑了笑,看了一眼旁边的董倩:“贤侄女放心,还别说,我在廷尉所真的见到了你父亲,好还,董先生并没有被如何,他回长安比较晚,赵绾、王藏的事情和他的关系不大,现如今只等此事有个结论,若董先生没有被牵连其中,朝廷会放董先生的。”

    董倩盈盈下拜。文党又安慰了几句,这才摸着眼泪坐下。好端端的气氛,被霍金搞砸了,冷峻狠狠的踹了霍金一脚,霍金连忙低下头不再言语,一顿宴会也就草草的收了场。文党刚出狱,需要休息,自有刘高殷勤招待。苏任和司马相如、崔成儒、冷峻等人默默的坐在大堂里看着仆人收拾残局。

    “崔先生,有没有办法让董姑娘去廷尉所看看董先生”冷峻第一个出声。

    崔成儒想了想,看向苏任,见苏任也在望着他,道:“按律法来说,倒是可以,不过董先生这件事不比寻常,能不能办到我也吃不准,这样吧,我尽力而为!”

    “多谢崔先生!”苏任连忙站起,给崔成儒行礼。

    崔成儒还了礼:“此事比较难办,先生和诸位要有心理准备!”

    “崔先生放心去办,办成办不成都没有什么!”

    “谢先生体谅,老朽一定竭尽全力。”

    一直没有吭声的司马相如突然道:“董先生的事情的确不好办,刚才文太守在宴间的话让我有所联想,这一次文太守能顺利出狱,馆陶公主府安静的有些奇怪,董先生和文太守不一样,咱们若是还继续明着做这件事,我担心……!”

    &



第322章 机会就要等
    崔成儒的马车还没有停稳,人已经下来了,急急忙忙就往苏府里面跑,老头子满头大汗,腿脚既然很利索,几个仆人被远远甩在后面。石宝正在门口和几个护卫说话,见崔成儒的样子,笑呵呵的道:“老爷子,这么着急”

    崔成儒一边往里跑,一边和石宝打招呼:“大事,有大事!”

    司马相如在院中看书,摇头晃脑,嘴角带着笑容,不知道看到了什么高兴的地方。崔成儒冲进来,满面堆笑:“司马先生苏先生何在”

    司马相如见崔成儒的样子,笑道:“看来是有好事呀咱们家这些天总有好事,文太守顺利出狱,今天不知道崔先生又带来什么好消息”

    崔成儒很兴奋:“的确是好事,天大的一个好机会!”

    正在两人说话之计,苏任和文党从后院出来。这些天以来,苏任便随侍在老师身旁,虽然文党是个老夫子,别的事情教不了苏任很多,各种古文和佶屈聱牙汉代文法和文字给了苏任很多帮助。自从来到大汉朝,苏任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汉代的文字,汉代的礼法,甚至衣着都是苏任学习的目标。越学习越觉得这其中有着很深奥的道理。

    文党看见崔成儒,知道肯定是来找苏任的。便远远的对崔成儒点头示意,停下脚步不在往前走了。苏任施一礼:“老师见谅,估计又有什么大事,学生去处理一下。”

    文党点点头:“你是做大事的,陪着老夫这些天真是难为你了。”

    苏任笑笑:“这些天能随侍老师身侧,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今后还希望多留在老师身边。”

    文党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又回后院去了。大堂上几人坐定,有人奉上清茶。崔成儒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一口气将茶水喝干:“先生,好机会,好机会呀!”

    苏任和司马相如都望着崔成儒。崔成儒笑了笑:“在下这些天为了董姑娘见董先生的事情奔波,到现在还是没有办下来,有负先生所托,一直不敢过来相见,今日不得不来,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司马相如笑道:“崔老先生怎么还卖起关子来了,说了半天都不说正事。”

    “怪我,怪我!”崔成儒自嘲两声:“看我,都糊涂了,在下虽然没能办妥董先生的事情,不过在下打听到一件事,陛下这几天准备去平阳!”

    “平阳”

    “是,平阳!陛下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平阳侯曹寿,所以封为平阳公主,陛下与平阳公主乃是一母同胞,姐弟的感情很好,此次太皇太后因儒生之事将陛下圈在皇宫之内,每日只能带人游荡于上林苑,这几日不知为何,陛下忽然提出要去平阳看望平阳公主,太皇太后竟然答应了。”

    “何时动身”苏任连忙问道。

    崔成儒想了想:“就在这两日!”

    司马相如道:“果然是个好机会,陛下离宫本就不易,平阳距离长安不远,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若能见到陛下,董先生说不定就能出冤狱!”

    崔成儒带来的消息让苏任和司马相如都有些激动。苏任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历史中汉武帝因太皇太后窦氏之间的斗争,也曾经去过平阳公主府躲避。只是苏任不知道时间,另一个原因是,苏任的到来让大汉的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肯定刘彻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还去平阳。

    平阳公主因嫁给平阳侯曹寿封平阳公主。平阳侯曹寿乃大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子孙。当年刘邦开国,大封功臣,曹参以战功累累列为第二位,仅次于相国萧何,被封为平阳侯,建平阳侯国。按照现在的地方来说,大约就在山西临汾附近,离都城长安不到五百里。

    苏任长出一口气:“果然是个好机会,没枉费我们等了这一场,看来陛下假托曹寿别院和诸臣子之间沟通的事情被太皇太后发现,这才迫不得已只能前往平阳公主府商议大事,也给了咱们机会!崔先生,再劳烦你将陛下这次出行的事情打探清楚,包括兵马仪仗,何人陪同越清楚越好。”

    “诺!”崔成儒连忙抱拳:“先生放心,这次就是赔上老命也一定弄清楚。”

    又说了几句闲话,崔成儒告辞去办自己的事情。苏任便和司马相如商议他们的计划,既然刘彻要去平阳,那无论如何就得见一面。这如何见面也是有讲究的,突然出现必会被皇帝的护卫当成刺客,杀了也是白死。何况这么大的动静,馆陶公主不会不关注,就算见了面,若是让馆陶公主知道,苏任等人的小命也是不保。

    最好的方法便是能进入平阳公主府,却不让人发现,然后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面见刘彻。可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公主府堪比王公大臣,有私兵有护院,若有奸细立刻就会被发现。想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结果,两个人不仅惆怅起来,眼睁睁的看着好机会溜走,心里都觉得可惜。

    霍金兴冲冲的进来,手里提着一杆长戟,通体乌黑,连戟身都是黑乎乎的没有一点光亮。这杆长戟全部用铁铸,戟杆和戟身连为一体,就是一块铁疙瘩。霍金挥舞两下,带着风声,吹到脸上有些疼。

    苏任眉头一皱:“把这东西拿进来干什么这是你练戟的地方”

    霍金嘿嘿直笑:“二哥刚送给我的,说今后它就真正属于我了,大哥,你还记得二哥在梓潼外三仙观拿出来的那个袋子吗里面装的就是这!”

    苏任立刻想起来



第323章 惹了众怒的霍家
    出长安,一路往东,走潼关过黄河便是河东地界。苏任几人快马加鞭,一天一夜便赶到了。从来没有骑过这么长时间的马,也没有这么快的骑马,苏任差点从马上下不来。刚出长安便感觉两股生疼,到了河东才发现,大腿内侧早就破了,鲜血顺着库管一直滴到脚面。

    顾不上休息,稍微包扎一下,便岔着双腿在路上像鸭子一样走,引来路人笑呵呵的目光。这是一个集镇,按照地图所示,离平阳公主的封地不远。之所以没有直接去,是得找一个合适的人引荐。所有人都望向霍金,霍金一脸迷茫,离家这么多年,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别说是他,就是霍老四亲来也未必认识。

    霍家庄就是霍金的老家,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只能一边走一边问。这个小集镇名叫松林镇,官道两侧一片接着一片的松林,能在中原大地看见的确不易。松林镇是个不错的地方,小小的镇店,竟然人头攒动,小街道两边摆摊的也不少,苏任还发现了不少蜀郡来的货物。
1...106107108109110...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