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风
而且,认定意外和丢失,那是需要时间的,奚家能等这个时间吗?一旦纱厂破产,这批以纱厂购买的棉花自然不属于奚鸿伟个人了,运回来,也只能用于破产抵债了。
到时候,纱厂和棉花原料都属于别人了。
日本人显然是跟通商银行串通好了,可奚鸿伟知道又能怎么办,自己被人捏住了七寸了。
一旦用这个抵押了借款,那风险就转嫁到了孟繁星身上了。
这可不是五百,是五百万。
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一大笔钱。
人家凭什么这么帮自己,还不是爱屋及乌,为了咱家闺女,这么一想,奚夫人倒觉得好像在卖女儿。
你不说有两套方案吗,还有第二套方案呢?奚夫人忽然想起来,还有第二套方案没说呢。
这第二套方案说起来就复杂了,孟繁星建议我把纱厂的包袱彻底的甩掉。奚鸿伟道。日本的技术远比咱们先进,生产出来的产品物美价廉,就算我们拼了命的降低成本,最终也竞争不过人家,除非我们禁止他们的产品进口,但这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除非我们把纱厂迁走,那继续经营下去,亏损会越来越大,恶性循环,最终还是逃不过倒闭一途。
话虽然听着有些残忍,可却是事实,中国的纱厂,就算是公平竞争,跟日本的纱厂也不占优势。
人家纱厂技术更先进,规模更大,就算在中国的纱厂,日本的也是大肆并购,几乎将本国的纺织业是挤的七零八落了。
没有技术,没有形成规模化,又得不到国家的贸易政策的保护,这样下去,别说挣钱了,不赔钱都不行。
如果再加上日本产品的低价倾销,无论怎么样,老百姓都会选择那物美价廉的。
同样的价格,产品质量没有竞争优势,同样的质量,产品价格没有任何优惠,谁会买你的东西?
厂里的机器运转一天,亏损一天,停产了,反而亏损少了,最多要付给工人最基本的工资。
奚鸿伟不是没想过关掉纱厂,可他关掉纱厂,那手底下这两千多工人咋办?
这些人可都指望他养家糊口呢。
现在的上海滩,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那是太难了,那么多的难民涌入租界,是他们不愿意用双手做事养家吗,不是,他们是找不到事儿做。
两千多人,那就是两千多个家庭,就算是女工,那有这份收入,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的。
说不定,这份收入没了,原本读书的孩子就没钱读书了,家里的老人病了,也没钱医治,有的可能全家都吃不上饭
这些工人跟了他这么多年,他怎么忍心让大家伙落到这个田地?
但是,他自己现在都已经撑不下去了。
要是没有日本人暗中逼迫的话,或许还能再撑上一年半载的,现在可好,这个月底都撑不到了。
现在除了日本人,谁还肯接手咱们家的纱厂?奚夫人微微一皱眉道。
这个包袱自然是甩给日本人了。奚鸿伟说完,眼底闪过一丝不忍,但是,他也知道,如果真有人想买纱厂,除了日本人,还真找不到其他人。
卖给日本人?
日本人买下纱厂,他们肯定是要继续生产的,只要开工生产,就必然需要工人,我们纱厂的工人都是熟练工,这样,至少有一大半的工人能够继续留在纱厂工作,挣到薪水养家糊口。奚鸿伟道,这是其一。
其二,那五千吨棉花,不能留给日本人。奚鸿伟道。
这其三,我们卖掉厂子之后,在上海就没有羁绊了,我们可以去香港,或者美国。奚鸿伟道。
去美国,投靠儿子?
不,投靠儿子只是原因之一,我们另有任务。跟孟繁星谈了一小时,他觉得自己茅塞顿开,自己活了几十年,见识和眼界还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
实业报国没有错,可报国也完全只有实业。
任务?
不,夫人,说错了,是咱们的事业。奚鸿伟郑重的说道。
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还什么事业,要我说,卖掉纱厂也好,咱们去美国享福,可就是梦瑶这丫头奚夫人说着,就忍不住眼圈红了起来。
梦瑶这丫头你就不用担心了,孟家那姑娘一身正气,小浩人品也不错,而且她们两个也是两情相悦。奚鸿伟道,梦瑶有了归宿,咱们也能放心离开不是?
你还真打算把纱厂卖掉?
事到如今,我也只能壮士断腕了。奚鸿伟道,如果只有第一道方案,他或许只能这么选择。
但是孟繁星给他提供了第二套法案,比第一套方案更好,那他自然选择第二套方案了。
纱厂卖个日本人,外面会不会
不会,夫人,你放心好了,我们都要离开了,还会在乎这点儿名声吗?奚鸿伟道,何况,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那瑶瑶那边儿?
不要说,现在对任何人都不能说,包括你哥哥。奚鸿伟叮嘱一声。
嗯,我知道了。奚夫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连自己的亲人都要隐瞒,只是觉得丈夫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孟繁星回到家中,陆希言刚好午睡起来,嘴里叼着一根烟,坐在自家阳台的躺椅上,惬意的捧着一本书。
难得休息放松一下,陆希言很懂劳逸集合的,尤其是做医生的,如果整天紧绷着神经,不知道哪天这根神经就容易崩断了。
回来了。耳边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轻盈欢快,一听就知道是孟繁星从后面走过来了。
嗯,小浩的事情很圆满,等挑个好日子,上门提亲。孟繁星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道。
好事儿,跟奚鸿伟谈的怎么样?陆希言微微一笑,这事儿其实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奚鸿伟一直默许奚梦瑶跟孟浩交往,已经说明问题了。
不出你所料,他选择第二个方案。孟繁星抿嘴一笑道。
聪明人,知道取舍,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招妙棋。陆希言点了点头。
可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借给他?孟繁星道,蒙安公司账上的现金只能够维持公司的运转略有结余而已。
这笔钱不要你来操心,我有办法。
你有办法?孟繁星惊讶道。
当然,你不相信你的男人是无所不能的吗?陆希言嘿嘿一笑。
你要是无所不能,把小日本给我赶出中国?孟繁星嗔白了他一眼。
这个现在好像不行。陆希言讪讪一笑。
第262章:蚂蚁搬家
奚鸿伟纱厂股权抵押期限还有几天?
下个月的5号。
今天是26号,到下个月的5号,刚好十天?陆希言算了一下,时间真的剩下不多了。
江筱庵跟奚鸿伟的关系如何?
原来是不错,要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在通商银行抵押股权贷款了。孟繁星道,不过,自从江筱庵落水当汉奸后,两人关系就急剧恶化,江筱庵还有意请奚鸿伟担任伪上海市政府要职,但被拒绝了。
那五千吨棉花是哪个公司的的远洋货轮运输的,还有在哪家公司买的保险?
远洋货轮‘威灵顿’号,货轮注册地在澳大利亚,承保的是美亚保险。孟繁星道,这些她早就打听清楚了。
目前货轮是什么情况?
大约一个星期前,货轮通过马六甲海峡,货轮突然跟岸上失去联系,之后,数日呼叫,都不见回应。孟繁星道。
有没有找寻过?
有,但是大海之上,气候变化难以预测,所以,很难确定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
一艘七八千吨的远洋货轮,如果不是遭遇意外,那就可能是遭遇了劫持,不过,这装的是一船的棉花,如果是海盗劫匪的话,他们处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一般情况下,通知货主索要赎金。
他们自己卖的话,都不知道卖给谁。
在这关键的时候,一船棉花连船一起失踪,贷款的还款日期也随之到了,如果棉花不出问题。
纱厂开工,或许还能缓一下。
这就是奚鸿伟面临的困境,还不起贷款,纱厂又没有原料继续生产,工人停工,日本人又上门来低价收购。
三家纱厂,算上厂房和机器设备,就价值千万了,因为抵押了股权贷款,日本人现在只愿意出一百万买下他手中剩下的股份。
完全就是讹诈了。
最要命的是,奚鸿伟跑遍了上海的所有银行,没有一个肯在接受他抵押手中剩下的股权的。
借不到钱,一旦超出还款日期,那每天超增的利息都能把他给压垮。
他都怀疑,当初跟通商银行签订的这个股权抵押贷款是个阴谋了,就算是阴谋也没办法了,当初也是他求着人家贷款的。
日本人想要掠夺我们的资源,还要侵吞我们的民族工业,彻底的毁掉我们的工业基础,这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陆希言道,日本人想要纱厂,那就给他,不过,那只是一个空壳。
这个计划需要周密的部署才行,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安子哥,一旦被日本人发现,我们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嗯,我知道,所以,一定要将我们的计划的知情权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必须是确认不会泄密,才能告知,或者告知一部分。陆希言道。
我明白,我知道怎么做了。
两人仔细推敲了一下,然后各自行动,孟繁星去找蓝丽瑛了,而陆希言则约了胡蕴之在回春堂药店见面。
我把这个计划称之为‘蚂蚁搬家’,老胡,你觉得怎么样?陆希言滔滔不绝的讲了一通。
这事儿好是好,可是你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纰漏?胡蕴之仔细听了,问道,帮助奚鸿伟转移纱厂,并且再用空壳纱厂坑一下日本人,这他当然举双手赞成了,可这里面稍微走漏一点儿风声,被日本人发现的话,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所以,这事儿光靠我们做不了,而且,我也不宜出面,我知道,组织上在纱厂工人中一定有人,如果得到他们的配合的话,保密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拆卸设备,装箱,运输,以及出海的话,必须通过海关检验
老旧的设备我们不要,我们只要最新的,留下一部分,也能遮掩一下,如果,厂子都空了话,那也容易被人发现
你这个想法,我得汇报一下上级,你先别擅自做决定。胡蕴之认真道,事关重大。
香港八办。
老李,上海急电。
又出什么事儿了?老李刚回来没多久,各种情报消息都汇总到他手里,等待他一一处理。
你的那位宝贝疙瘩,又给咱们找事儿做了。张贯一呵呵一笑,把电文递给了老李,随手从桌上香烟盒里掏出一根来。
这个陆希言同志,他怎么总是不务正业。老李一看电文内容,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儿。
老李,你也别怪人家,你也没给人家具体任务。张贯一道,再者说,他也不是上赶着给自己找事儿,这个奚鸿伟我知道,纺织大王,是个有爱国心和民族实业家,不肯向日本人低头,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帮他。
我没说不不值得办,我是说,他这样会惹日本人注意的。老李担心的是这个。
老李,不做事儿即意味着不会暴露。张贯一道。
老张,他在这个位置上,将来是能发挥更大作用的。
可站在他的角度,他有必须要帮的理由,如果他不帮,我要是日本人,我反倒怀疑了。张贯一道,而且,他可以完全把自己摘干净。
你是说奚鸿伟拿他的妻弟跟奚梦瑶的婚事作为要挟,逼着他拿钱帮他?老李道。
对外完全可以这么解释。
这事儿你我都做不了主,得请示一下首长。老李道。
嗯,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这批设备若是能够运到陕北,对我们在陕北的纺织工业也是有巨大帮助的。
老张,马上草拟电文。老李点了点头,他心中有决定了。
这确实一个庞大的计划,陆希言也不能保证组织上会不会同意他的构想,他自己肯定独立完成不了的。
他最多也就是在幕后掌控进度。
但要是单凭他个人的力量,还真难做到。
而且,这个计划若是成功实施的话,以后再遇到这一类的事情,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从容进行了。
谭四终于把苏苏和儿子送上了去香港的客轮,除了苏苏母子俩,还有一个一直照顾的奶妈以及两个保镖。
这两人去了香港之后,也会留下来,继续保护母子俩。
天涯书寓就算是空了下来,没有了苏苏母子,谭四也不愿意回去住了,免得触景伤情。
他就住进了南市的友谊旅社,当起了监工来。
邹淮也要走了,戴雨农催着他回重庆呢,军统最近在后方扩张的十分厉害,人手不够用了,而邹淮还逗留在上海优哉游哉的,怎么让他继续清闲下去呢?
所以,催促他赶紧返渝的电报来了。
这个短训班,陆希言抽调了铁血锄奸团内有文化基础,头脑灵活的二十人参加,有些还都担任了小组长了的,培训之后,肯定在业务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再靠他们带动下面的人,从而提高整支队伍的水平。
有没有效果,还的看接下来他们的在工作行动中的表现了。
邹淮临走之前,陆希言还特意的以军师的身份去见了他一面,对于王天恒想要见他一面的要求,他还是拒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