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平国公也没有拐弯抹角,张口便道:“大郎,你比三郎年长四岁,膝下有三儿一女。如今,也该去边军军营了。”
贺大郎想也不想地应道:“父亲不说,儿子也想和父亲商议此事。”
平国公略一点头:“你和朱氏说一说,收拾行李,带些亲兵,半个月后就启程。”
然后,平国公又看向贺四郎:“四郎,你膝下只有一女,如今程氏有了身孕。如果程氏这一胎生了儿子,你也去边军吧!”
边军里武将众多,大多是平国公一手提拔任用的。贺祈接掌边军,要慢慢收拢人心。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这等时候,贺大郎贺四郎前去,最好不过。
贺四郎想了想,说道:“父亲,我还是和大哥一起去吧!”
平国公淡淡道:“不必情急,等程氏临盆后你再走。不仅是为了子嗣,女子临盆时最是虚弱,也颇为凶险。你这个做丈夫的,总得留在妻子身边。”
贺四郎其实也舍不得妻子,犹豫片刻,应了下来。
闲话数句,贺大郎贺四郎各自回了院子。
贺大郎将去边关的事告诉朱氏。
朱氏轻声道:“你只管放心前去。我会好好照顾孩子们,你不必忧心牵挂我们。”
嫁入将门,就得有夫妻离别的心理准备。她应该庆幸,夫妻两个过了十几年的恩爱日子,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贺大郎纵有不舍,也未多言,他伸手将朱氏搂进怀中。
朱氏将头依偎在夫婿的胸前,目中闪过水光。
贺四郎也在和程锦宜说及去边关的事。
“……三哥执掌边军,正缺可信可用之人。父亲吩咐大哥半个月后启程去边军,我原本想和大哥一起去。不过,父亲说了,还有几个月你就临盆了。等你生了孩子,我再离京。”
程锦宜咬了咬嘴唇,忽地抱住贺四郎:“等生了孩子,我想和你一起去边关。”
两人成亲几年,十分恩爱。贺四郎又哪里舍得离开她?
贺四郎叹了一声,伸手轻抚程锦宜的发丝:“我去边关军营,是要领兵打仗。哪里带着家眷去军营的道理。”
程锦宜小声说道:“容堂姐就随夫婿去了边关,我想着,我也去固原镇,和容堂姐住在一处。平日也去医馆坐诊帮忙。你得了空闲,就回来看看我们。”
一品容华 番外之君臣(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程锦宜盘算此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贺四郎脱口而出道:“武将去军营,不能携家眷同行。这是朝中惯例!三嫂能去边关,那是皇上格外开恩!”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轮到他这儿,哪有这等体面和圣眷?
他要是敢有这个念头,他亲爹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程锦宜悄声说道:“你先听我说。我知道此事为难,所以,我打算写信给容堂姐,先问问她是否可行。如果容堂姐应了,我就带着孩子去投奔她。”
贺四郎:“……”
这事乍听有些惊人,细细一想,好像也不是全无可能。
贺四郎心动了。
如果可以,他当然也愿带着妻女同去。军营里也有休沐日。一个月有两日假期,可以出军营和妻女相聚。
这桩事,求谁都不如求程锦容。以程锦容的圣眷,在写给太后娘娘和皇上的信里提上一句,或许就成了!
贺四郎遥想了片刻,定定心神,压低声音道:“此事你先别和任何人说。等三嫂的回信,看三嫂怎么说。”
程锦宜抿唇一笑:“这是当然。我又不是傻瓜,这等事岂能随意宣扬。便是容堂姐应了,日后我也悄无声息地走,尽量不惹人注目。”
免得惹来别人眼红,闹出是非。
贺四郎搂着她的肩膀,笑着低语:“你不是要考太医院做女太医吗?要是真的去了边关,可就做不成女太医了!”
程锦宜倒是有自知之明,笑着轻叹一声:“当年容堂姐十五岁考太医院,考了头名,当年就进宫做了太医。我二嫂考了两年,也考进了太医院官署。如今颇有名声。我考了几年,一直都没考中。想来是我天赋不足之故。”
“我做不成女太医,倒不如脚踏实地,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大夫。”
“容堂姐开了医馆,身边正缺人帮忙。我若去了边关,以后就随她去医馆。”
小夫妻两个偶偶私语,直至深夜才睡下。
隔日,平国公令人送信去边关,向儿子儿媳报平安。程锦宜厚着脸皮,将自己写的信也一并给了送信的亲兵。
平国公只以为堂姐妹两个比别人亲厚,也未多想。
……
三日后,宣平帝宣召平国公进宫觐见。
平国公卸下差事,爵位也传给了儿子,不过,在朝中依然享受国公的待遇。进了保和殿面见天子时,无需下跪,拱手行礼便可。
宣平帝对待这位镇守边关二十余年的老臣也格外敬重,亲自上前扶了平国公一把:“平国公快些请起。”
“你为大楚镇守边关,立下无数战功。朕今日宣召你进宫,别无他意,就是想见一见大楚朝的栋梁之臣。”
宣平帝十五岁登基,今年二十有二。坐了八年龙椅,他身上再无半点青涩稚嫩,脸孔俊秀温和,双眸黑亮,此时含笑看着平国公。
平国公受到如此礼遇,也觉受宠若惊,连道不敢。
他在十年前曾回过京城,当年的六皇子尚且年少,也未展露头角峥嵘。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昔日斯文清秀的小小少年,如今已是睥睨天下的九五之尊了。
平国公心里暗暗感慨,耳畔又响起宣平帝的声音:“老国公请入座,朕今日要和你好好说说话。”
平国公回过神来,笑着应是。
宣平帝先问及边军情形。
平国公执掌边军二十余年,对军营里的情形在熟悉不过。数十名武将的性格脾气,如数家珍。对各军营的战力和不足,也说得十分中肯。
宣平帝耐心听着,不时问上一两句。
待平国公说得差不多了,宣平帝才问起贺祈程锦容夫妻两人:“容表姐和表姐夫在边关可还好?”
平国公何等老辣,一听就知其中微妙。
宣平帝先说容表姐,可见对程锦容的重视。提起贺祈,不说官职,而是用了表姐夫这个称谓。也就是说,在宣平帝心中,程锦容和贺祈先是他的亲人,然后才是程神医和新一任平国公。
平国公立刻笑道:“锦容在固原镇里开了一间程氏医馆,医馆名声远播。人人提起她,都是一声程神医。不瞒皇上,有这样的儿媳,老臣也觉面上有光。”
这些事,宣平帝早就知道了。
程锦容去了边关后,每个月都会写信送进宫中。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封,信中写的都是些日常琐事。开医馆的事,程锦容也时常提及。
不过,看信是一回事,从别人口中听感觉又自不同。
宣平帝目光愈发温和,面容满是笑意,好心情一眼可见。
平国公其实不太爱说话。不过,皇上爱听,做臣子的总不能三缄其口。于是,平国公说了几句儿媳后,又说起了三个孙子。
宣平帝听得兴味盎然,张口问道:“阿圆阿满喜欢读书还是喜欢习武?”
平国公笑答:“他们两个,都更喜骑射。而且,也都是习武的好苗子。尤其是阿圆,如今已能五十步外开弓射箭,力道准头都足。阿满习武不及阿圆,读起兵书来,比阿圆强一些。”
宣平帝笑了起来:“好好好,等过年,他们回京娶媳妇的时候,朕定要亲自见上一见。”
再说起最小的三郎,平国公口中满是夸赞之词。
宣平帝随口笑道:“等过几年,让三郎和兄长们一同归京,朕可一直惦记着三郎。”
平国公笑着应下,心里却暗暗泛起了嘀咕。
宣平帝对三郎似乎格外关注啊!
那是当然。
在宣平帝心里,三郎是未来女婿,当然更亲近一层了。他还打算着,等三郎大一些了,进宫读书。正好让三郎和熙姐儿多多相处。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他们长大了,亲事也就水到渠成。
宣平帝心里打的如意算盘,自不会告诉平国公。
闲话一番后,宣平帝才说道:“贺祈前些日子上了奏折,想为士兵更换崭新的盔甲兵器和弓箭,另外还想再要万匹战马!”
平国公:“……”
这个混账,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这一张口,少说也是几百万两银子的军资。他怎么不上天!
一品容华 番外之君臣(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平国公心中那个气就别提了。
身为武将,希望麾下的士兵有良马兵器盔甲,这没有错。可这些年,朝廷一直在轻徭役减税赋,对军中的投入逐年减少。
贺祈在奏折里狮子大张口,皇上岂能应允!宣他进宫的真正目的,定然是为了敲打警示。
平国公定定心神,恭声说道:“大楚安宁数年,没有打过大仗。军中将士们的兵器盔甲战马确实有几年未曾更换了。不过,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国库空虚,怕是一时抽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宣平帝轻叹一声:“老国公说得没错,国库里确实没那么多银子……”
瞧瞧,皇上开始哭穷了!
下一步就是缩减开支!
平国公心里笃定地想着,万万没料到,宣平帝下一句竟是:“不过,贺祈在奏折中所言颇有道理。鞑靼同样修养生息数年,近年来又开始蠢蠢欲动。边军得加强戒备,更换盔甲兵器战马势在必行。不论国库如何,这笔银子也不能省下。”
平国公:“……”
记得没错的话,几年前他也上过类似的奏折。当时宣平帝可不是这么说的。换了贺祈做主将,宣平帝的态度倒是变了不少。
由此可见,主将得不得圣心是何等重要!!!
平国公一时不知该吐槽,还是该为边军庆幸。
宣平帝沉吟片刻又道:“朕已召了户部尚书进宫,另有卫国公靖国公等人。你也留下,一并商议此事吧!”
平国公收敛心神,恭声应下。
……
过了片刻,卫国公等众臣被召进了保和殿。
平国公回京这几日没闲着,早已见过卫国公靖国公了。众臣相见,各自略一拱手,眉眼示意一个来回,便都心中有数了。
户部梁尚书这几年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只剩稀疏的几缕倔强地留在头上。
梁尚书的孙女做了中宫皇后,且帝后恩爱。天子后宫空悬,只有梁皇后一人。如今天子膝下只有一个公主,尚无皇子。
朝中有按捺不住的上奏折,奏请天子选嫔妃进宫。
宣平帝对这些奏折置之不理,也毫无选妃的意思:“众卿是国朝栋梁,应该将心思放在如何朝政和百姓身上,盯着朕的后宫是何道理?”
“今日奏请朕立妃,朕要是应允,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将自己的女儿孙女侄女之类都塞到朕的后宫来了?再接下来,就该等着她们生下皇子,让朕早些升天让位了吧!”
这话说得实在太诛心了!
众臣连道不敢,齐刷刷跪了一地。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年轻俊秀的宣平帝坐在龙椅上,冷冷俯视众臣:“你们不敢最好!当年的永安侯是何下场,晋宁侯镇远候又是什么结局。你们也都看见了。”
“谁将手伸进朕的宫里来,朕就剁了他的手!”
真以为天子年轻温和就好摆布不成?
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元氏的血液!死去的先帝心狠手辣,年轻的宣平帝一旦沉下脸,同样令人心惊。
这一席冰冷入骨的话,听得众臣后背直冒凉气!
至此之后,谁都不敢再提立妃之事。
不过,梁府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宣平帝宠爱梁皇后,对梁家也算亲近。不过,并未大肆提拔任用梁家人。
梁尚书还做着户部尚书,梁皇后的亲爹外任做官,不过是四品的知府。
梁家的女儿,也不那么好嫁。众人不免会想,梁皇后子嗣艰难,天子却不选妃。他们家中若娶了梁氏女,生不出儿子来,到底是纳不纳妾的好?
这些闲话姑且不提。
宣平帝召重臣们进宫议事,先将贺祈的奏折给了众臣。
奏折在众臣手中转了一遍,有这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也足够众人心中思虑斟酌了。
宣平帝是先帝一手调教起来的,询问众臣时的语气都和先帝差不多:“这一道奏折,众卿看了有何想法?”
卫国公靖国公迅速对视一眼,由卫国公率先张口:“老臣以为,奏折中所言颇有道理。边关安宁,关乎大楚社稷安稳。边军需要崭新的兵器盔甲,更需要良马良弓。否则,一旦鞑靼启禀大举进犯,拿什么来抵挡?”
靖国公沉声附和:“老臣也以为,应该准了这道奏折。国库再紧张,也不能省了这笔银子。”
吏部尚书捋一捋胡须,缓缓说道:“新一任平国公年轻有为,颇有报国之志。执掌边军才半年,就有荡平关外的志向。这等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褒奖。不过,老臣以为,不应轻启战事。”
文臣们当然都不愿打仗,顿时一个个出言附和。
平国公原本没吭声,听着也忍不住了,沉声说道:“谁也不愿打仗。不过,这和不防备任人欺凌是两回事。”
“若是鞑靼骑兵大举进犯,边关守不住,到时候会是何等景象,你们都想过没有?”
宣平帝透露心意在先,平国公知晓圣意,此时侃侃而谈,分外有底气:“关外近来不太平,鞑靼骑兵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战事。老臣以为,户部应该尽快拨银子到兵部,早一日将盔甲兵器战马送去边军,或许就早一日派上用场。”
宣平帝略一点头;“老国公此言有理。”
众臣:“……”
得,天子已经表露出圣意,他们还有什么可反对的?
就连户部梁尚书也转了口风,恭声说道:“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勉强有了些存银。老臣出宫后就去户部官署,召户部众臣清算库银,筹措军资。”
宣平帝温声道:“辛苦梁尚书了。”
又对卫国公说道:“有劳卫国公,令兵部武库司紧急筹备兵器,再购买一万匹良马。”
卫国公拱手应下。
宣平帝留众臣一同用了御膳。
御膳后,众臣告退离去。
卫国公邀平国公坐了自己的马车,一上车,就低声笑着打趣:“你几年前也上过类似的奏折,当时皇上不肯应允。到了贺祈这儿,皇上二话不说就点了头。瞧瞧你这个老子,比儿子圣眷差远了。”
平国公:“……”
一品容华 番外之思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众臣离去后,宣平帝去了椒房殿。
一身红色宫装的梁皇后含笑迎了上来,一同迎过来的,还有三岁的嘉柔公主元熙。
熙姐儿刚满周岁,宣平帝就为爱女赐了封号嘉柔,并赏了一郡之地给熙姐儿做封地。将来熙姐儿长大成人有了驸马,可以住在京城公主府,也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便如藩王一般。
由此可见宣平帝如何珍爱这个女儿。
熙姐儿三岁了,白嫩的皮肤,一双清澈黑亮的眼,嘴角微翘,一笑起来分外甜美。
“女儿见过父皇,”熙姐儿已经开始学宫中规矩了,小小的女童一本正经地行敛衽礼,萌萌的别提多可爱了。
宣平帝的心顿时化成了一池春水,俯身抱起熙姐儿,笑着亲了亲她的小脸:“熙姐儿每次见到父皇,都是直直地冲过来,要父皇抱。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怎么行起礼来了!”
熙姐儿搂着宣平帝的脖子,悄声说道:“教我规矩的王嬷嬷说了,我是公主,一举一动都得有礼数。不然,是会被人取笑的。”
宣平帝挑眉一笑:“谁敢取笑朕的掌上明珠!别管这些,以后见了朕,不必行礼。”
熙姐儿高兴地笑了起来,露出两排小小的贝齿。
梁皇后见惯了宣平帝疼爱女儿的模样,也忍不住笑着嗔了几句:“皇上,往日熙姐儿还小,不行礼无妨。如今虚岁四岁了,已经开始学规矩了。言行坐卧都得遵循规矩才是。不然,岂不是要落个跋扈无礼的名声。”
“皇上真的疼惜女儿,更该严格教导才是。”
通情达理的宣平帝在宠爱女儿这一条上毫无原则,立刻应道:“熙姐儿是朕的爱女,也是大楚长公主。日后只有人人敬她向她行礼的份,她何需迁就别人。”
梁皇后:“……”
得!算是白说了。
梁皇后索性也不说了,反正平日宣平帝忙碌,陪伴女儿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她这个亲娘教导陪伴。
熙姐儿在宣平帝面前稍微放肆片刻也无不可。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
傍晚,一家三口一同去仁和宫给裴太后请安。
这两年,裴太后眼角皱纹渐生,也多了不少白发。
巧手的瑜太妃自请为裴太后将白发染黑,被裴太后笑着拒绝:“人老了都有白发。哀家也老了,何必自己骗自己。”
瑜太妃劝不动裴太后,只得作罢。
裴太后安然地一日日老去。当然,便是有些老态,裴太后也依然是美丽优雅的。
深宫里的生活,优渥安宁,也格外寂寥。
自从程锦容离去后,裴太后越发不爱出仁和宫了。好在熙姐儿每日来请安,给冷清的仁和宫增添了些许热闹。
“熙儿见过皇祖母。”熙姐儿奶声奶气地行礼请安。
不亏是母子,裴太后的反应和宣平帝如出一辙,笑着搂过熙姐儿:“这些虚礼都是给外人看的。自家人在一处,不必这般多礼。”
熙姐儿甜甜一笑,依偎在皇祖母温暖的怀抱里。祖孙两个小声说话,将帝后都晾在了一旁。
宣平帝和梁皇后自不会介意,含笑看着祖孙和乐的一幕。
到了晚膳的时辰,一家三口陪着裴太后一同用了晚膳。
宣平帝对裴太后说起了召平国公进宫一事。
裴太后一颗心同样向着女婿,听到贺祈上奏折要战马兵器,立刻说道:“国库里银子若是不够,就让内务府出一些。”
宣平帝笑道:“母后不必忧心。这几年大楚风调雨顺,国库有些存银。不然,梁尚书早就在朝中哭穷了。”
提及祖父,梁皇后少不得笑着描补一二:“祖父做了二十年户部尚书,素来忠心耿耿,为皇上守紧国库才是正理。”
裴太后随口笑道:“是啊,梁尚书是个好臣子。”
宣平帝笑着点头:“梁尚书的忠心,朕也都知道。朝中文臣们都不愿轻启战事,朕登基后,一直休养民息,军中每年都在缩减开支。”
“贺祈去了边关后,时常给朕写信,信里提起过装备边军之事。朕早就应过他。所以,他才会上这么一道奏折。”
君臣早有默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鞑靼野心勃勃,一定会卷土重来。大楚和鞑靼迟早会有一场大战。贺祈执掌边军后,第一件事就是增派斥候营出关。然后是重新装备边军,加紧操练。
这些事,宣平帝并未和裴太后细说。
裴太后不是爱揽权的人,对朝政过问的也不多。随口几句后,问起了程锦容母子四人。宣平帝兴致勃勃地将平国公说的话又说了一遍:“……阿圆阿满都长大了,每日苦读练武,十分勤奋。三郎也在一日日长大,比两位兄长乖巧听话得多。”
“容表姐开的程氏医馆,在边关名头极响。有许多穷苦百姓前去免费看诊。提起程神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裴太后目中闪过一丝骄傲和喜悦,笑着说道:“这才是她最喜欢的生活。”
如果硬将程锦容留在宫中,程锦容不会也不能不留。可那么做,就太过自私了。
程锦容不仅是她的女儿是元辰的亲姐姐,更是独立的自己。外面广阔的天地,比宫中更适合程锦容!
宣平帝和裴太后对视一眼,有默契地同时住了口。
有梁皇后母女在,有些话,不便多说。
细心敏锐的梁皇后,笑盈盈地起身说道:“熙姐儿习惯了早眠,儿媳先带着熙姐儿回椒房殿歇下。皇上多留片刻,陪着母后说说话吧!”
宣平帝笑着点头。
待梁皇后领着熙姐儿走了,宣平帝才低声道:“母后是不是想姐姐了?”
裴太后没有隐瞒,也瞒不过去,笑着轻叹道:“是想的很。”
宣平帝也叹了一声:“朕也很想念她。”
这世上,他最亲近信任的人,除了裴太后就是程锦容了。程锦容在宫中当差的时候,他有什么苦闷烦心事,一定会向她倾诉。
程锦容一走,贺祈也走了。他身边还有许多可用之人,却再没一个人,能得到他全心的信任。
一品容华 番外之谋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