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品容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是啊,要不是有程军医,只怕我这条性命难保。”提起程望,贺袀满心感激。
当日他受伤颇重,血流不止。军中有许多受了这样的重伤的士兵,救治不及,就这么流血身亡。
他当时也觉得自己必死无疑。是程望,从阎王手中抢回了他这条性命。
“程军医也不是外人。”贺大郎低声说笑:“等三弟妹过了门,我们见了程军医,就得改口了。”
程锦容是贺祈的未婚妻,是他们未来的弟妹。程望是程锦容的亲爹,也是他们的姻亲长辈。
贺袀笑着嗯了一声,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提起程锦容,不免就要想到贺祈……
贺大郎只做不知贺袀的复杂心情,笑着说道:“程军医医术超卓,未来的三弟妹更是青出于蓝。如今在皇上身边当值,风头犹胜过杜提点。”
“论圣眷,就是三弟也不及她。”
贺袀回过神来,低声附和:“我在边军里,也听闻过程太医的赫赫声名。”
以女子之身为太医,名扬天下。程锦容堪称独一无二举世无双了!
兄弟两个正低声闲话,一个亲兵匆匆而来:“二公子,京城送了家书来。”
这是当时随贺袀离京的亲兵,张口还是昔日称呼。
贺袀目中闪过喜色,接了家书,迫不及待地拆开。
自从到了边军之后,贺袀的人生天翻地覆。他咬牙苦撑到今时今日,心中最惦记的,就是魏氏和她肚中的孩子了。
军中传信颇为不便。一个普通士兵或低等武将,一年里有机会写两封家书就算幸运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好在他还有一层身份。
平国公每个月都派亲兵送家书往返,他也能时时和魏氏通信。不过,他受伤之事,根本没敢告诉魏氏。免得魏氏忧心过度,动了胎气……
贺袀拆开信,只看了几行,面色就变了,握着信的右手不停轻颤。
贺大郎心知有异,低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贺袀恍若未闻,径自看了下去,直到看完信,颤抖不停的右手才慢慢恢复平稳。苍白的脸孔也有了血色。
“大哥,”贺袀抬起头来,目中闪着水光:“魏氏听闻我受伤一事,动了胎气早产。”
什么?
贺大郎一惊,脱口而出道:“二弟妹没事吧!”
“幸好三弟及时请程太医出宫,去了府中。”贺袀眼睛泛红,声音里有些哽咽:“程太医为魏氏剖腹取子,魏氏母子平安。”
幸好贺祈不计前嫌。
幸好程锦容去了贺府。
不然,魏氏就是一尸两命了。





一品容华 第四百零七章 悔恨(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贺袀情绪激动,眼睛通红。贺大郎听完后,也觉惊心动魄,深深为魏氏庆幸:“母子平安就好!还好有三弟妹!”
贺袀什么也没再说,转过头去。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贺大郎看着此时的贺袀,心里也觉不是滋味。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大哥,我真的很后悔。”贺袀没有回头,喃喃低语声里充满了悔恨和自责:“如果我没有对世子之位生出野心,如果我没有默许纵容母亲算计三弟,如果……”
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
人总要为自己的野心和过错付出代价。
贺大郎深深地看了贺袀一眼,低声道:“二弟,你应该庆幸,你还有悔过和回头的机会。”
贺袀全身一震,终于回过头来,和贺大郎对视。
贺大郎不算十分英俊,相貌堪称端正。身手不错,却也不算太好。性情温和,略显平庸。虽是贺家的庶长孙,却远不及贺袀贺祈出色。
也因此,以前他不太瞧得上这个大堂兄。
今时今日,此时此刻,他才知道,温和宽厚的大堂兄是何等的心思清明。
“二弟,你毁了一只眼,脸上多了一条刀疤。”贺大郎轻声说道:“可你还是平国公府的二公子。”
“二叔将你带来边关,令你从斥候营里的普通士兵做起。你可以凭借自己的战功晋升,堂堂正正地继续活下去。”
“没有人知道,你曾试图谋算世子之位。也没人知道,你曾暗杀自己的亲堂弟。不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说你罪有应得。”
“你有严厉的好父亲,有宽容的大伯和祖母,有一片痴情的妻子,现在还有了儿子。你这么幸运,为何还是耿耿于怀,还是不能彻底放下?”
这是贺大郎第一次在贺袀面前提起彼此心知肚明的家丑。
贺袀面上羞惭之色更浓,几乎无颜面对贺大郎:“大哥,你别再说了。我知道错了。等我伤好了,我立刻就回军营,领兵上阵,杀敌立功。”
贺大郎舒展眉头,笑了起来:“说的好!这才有贺家二公子的样子!”顿了片刻,又道:“你喝了药,就好生歇着吧!我得了空再来看你。”
贺袀要起身相送,贺大郎忙笑着阻止:“你好好养伤,别讲究这些虚礼了。”
待贺大郎走后,贺袀沉默了许久。
日夜折磨着他的痛苦和晦暗,此时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幡然醒悟后的坚定和清明。
……
贺大郎出了伤兵营帐后,就去了平国公的军帐。
军帐里,平国公召集了军中武将商榷战事。
一开始,鞑靼骑兵出其不意大举进犯,边军吃了不小的亏。打了几场败仗,死伤颇重,士气低迷。
好在朝廷增援及时,平西侯领了三万士兵前来,补充兵力,很快稳住了战事和军心。
前些时日,贺大将军打了一场胜仗,平西侯也领兵小胜了一场。大楚边军挽回劣势,士气高涨。
此消彼长,鞑靼骑兵伤亡一重,渐渐萌生了退意。
接下来,是全力出击,彻底将鞑靼骑兵打服。还是击退骑兵就行?
军中一众武将,各执一词,说什么的都有。
“寒冬将至,天气寒冷,不利行军打仗。鞑靼人想退兵,我们大楚的士兵也不想在这种天气里打仗。依末将看,接下来就该全力击退鞑靼骑兵!”
“孟将军这话说的不对。打了这么久的仗,没分出胜负,怎么能容他们说退就退!等过了寒冬,春天暖和了,方便行军打仗了,他们再卷土重来。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安宁?要我说,就该继续拖住他们打下去。”
“你说的倒是轻巧。打仗要刀箭,要粮饷。死去的士兵要抚恤安家银子。为了打这一场仗,国库都快被掏空了,一直在加赋。再打下去,大楚也不必外敌了,百姓们生生就要被税赋逼死了。”
“正因如此,才应该打一场大胜仗。彻底将鞑靼骑兵打垮了,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都不用再打仗了。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军中武将们,都是上马提刀就杀敌的汉子。说话嗓门一个比一个大,争执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还有一两个脾气格外急躁的,已经撸起袖子要开打了!
平国公眉头一皱,沉声道:“行了,都少说几句。仗要怎么打,要看朝廷发来的旨意,要看皇上的心意。你们在这儿吵吵嚷嚷的,有什么用。”
“都先回去!”
……
武将们各自告退离去。只有贺凇和平西侯留了下来。
中军军帐里总算清净了。
平国公目中满是血丝,下巴上的胡茬也无暇打理。贺凇和平西侯也差不多。任谁肩上担着这样的重任,也不可能好吃好睡。
拿平国公来说,每天夜里睡两三个时辰,就算不错了。
“大哥,”贺凇皱眉低声问道:“朝廷那边,现在到底是什么态度?”
平西侯到了边关之后,独领三万大军。平日听平国公调遣,此时也皱起了眉头:“国库空虚,户部实在是挤不出银子来了。梁尚书大着胆子进言,却挨了一顿廷杖。这么一来,倒是没人敢和皇上唱反调了。”
京城里的动静消息,要隔一段时日才能传到边军耳中。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只凭户部左侍郎,根本不顶用。”平国公常年不在京城,却对朝堂众臣了如指掌:“梁尚书的伤养好了,皇上定会召他回朝堂。”
其实,宣和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
这场仗,不但要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先攘外,再安内。
这个想法当然很好,却也给了边军极大的压力。不但要胜,还要胜得快。要是打上两三年,鞑靼被打垮,大楚也被战事生生拖垮了。
贺凇目中闪过一丝冷芒:“我们眼下还有两个月的粮草。鞑靼补给不足,根本不如我们。这才萌生退意。”
平西侯压低声音,出了一个损招:“我写一封奏折,请皇上将鞑靼太子压到阵前,当场斩杀祭旗。一来振奋我军军心,二来打击鞑靼士气。”
平国公:“……”




一品容华 第四百零八章 奏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还真是一记损招!
元思兰虽不受卜赤可汗的待见,却是老可汗最心爱的嫡子。被立为鞑靼太子已有十年。鞑靼人不像大楚那么重视正统,不过,太子在鞑靼骑兵心中地位总是不同。
要是在两军交战之际,斩杀了元思兰,用元思兰的头颅祭旗,定会令鞑靼骑兵军心大乱。或许能一举击溃鞑靼骑兵。
平国公越想越觉得此计颇妙。唯一的问题就是……
“那个元思兰的生母,是当年和亲鞑靼的柔嘉公主。柔嘉公主是先帝最心爱的嫡出公主,也是皇上敬重的长姐。元思兰不但是鞑靼太子,也是皇上的外甥。皇上肯应允和亲一事,其中不无念及柔嘉公主的缘故。”
平国公目光闪动,低声说道:“元思兰一来大楚,就改了元姓,主动住进了宫中,以示自己身为质子愿长留大楚的决心。”
“这些事,人尽皆知。皇上最重体统颜面,只怕不肯背负杀了未来女婿的恶名!”
简而言之,天子还是要点脸面的。
哪怕再想杀元思兰,也未必肯正大光明地下旨。
平西侯颇为光棍,挑眉笑道:“这个我可不管。我身为臣子,想到了主意,上奏折就是。到底怎么做,就看皇上如何定夺了。”
平国公颇觉好笑,略一点头:“也罢,你先上一道奏折,试探皇上和朝臣们的反应。若皇上心意动摇了,我再上奏折不迟。”
郎舅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笑。
贺凇目光闪动,忽地低声道:“直接上奏折斩杀鞑靼太子,说出去也不好听。皇上碍于颜面,也不会首肯。不如将奏折改上一改,就说请鞑靼太子前来边军,在阵前劝降鞑靼骑兵如何?”
同样的意思,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头,可操作的余地就大多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平国公和平西侯先是一愣,旋即面露喜色。
没错,主张休战的鞑靼太子,在鞑靼和大楚交战之际,心中忧急,“主动”到阵前劝降鞑靼骑兵。传出去,简直就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传世佳话!
这比直接斩杀元思兰,更能动摇鞑靼骑兵的军心。
战场上刀剑无眼。在“劝降”的时候,鞑靼骑兵中有人义愤填膺,张弓射箭,或是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冷箭射中了元思兰,然后英年早逝什么的……
也只能说元思兰命该如此了。
平国公用力拍了拍贺凇的肩膀,低声笑道:“二弟这一计出的好!”
贺凇咧咧嘴,无声一笑:“奏折一来一回,总要月余。我们也别闲着。说不定,用不上这一计,鞑靼骑兵就被我们击溃打垮了。”
这倒也是。
平西侯展颜笑道:“这话我爱听!”
平国公也挑眉笑道:“还不快点写奏折去!”
三个年过四旬的武将,一同朗声笑了起来。
……
平西侯和贺凇离去后,贺大郎才进了军帐,恭敬地拱手见礼:“儿子见过父亲。”
平国公今日心情不错,对长子的态度也比平日温和一些:“你刚才去见了二郎。他现在伤势如何了?”
贺大郎如实答道:“伤势颇有好转,也能下榻走动数步。不过,二弟身体还虚弱,少说也得养两个月,才能上马提刀。”
平国公略一点头,不知想到什么,忍不住叹了一声:“你二叔倒是狠得下心肠。这一个月里,一次都没去看过二郎。”
事实上,自贺凇将贺袀扔进斥候营后,就像没这个儿子一般。贺袀九死一生,从草原上逃了一命回来,贺凇也没什么喜色,毫不留情地将贺袀又派进了先锋营里。
贺袀受了重伤,贺凇打发亲兵去请程望为贺袀救治。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贺大郎却道:“二叔这才是真的为二弟好!二弟犯下大错,自怨自艾自苦,唯有历经生死磨炼,才能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平国公有些讶然,打量一脸憨厚正直的长子一眼,忽地笑了起来:“大郎,你心思清明,想的通透。看来,为父平日是小看你了。”
贺大郎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这般称赞,我愧不敢当。兄弟几个里,三弟身手最高,也最聪慧果决。二弟是一时糊涂,走上了歪路。论资质论天赋,也远胜过我。就是四郎,也比我聪明的多。”
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贺大郎胸襟坦荡。
平国公目中又闪过一丝笑意,拍了拍长子的肩膀:“不必妄自菲薄,你自有别人不及的长处。”
顿了顿又道:“你得了空闲,多去看看二郎,好好开解他一番。过去的事,也不必再提了。”
贺凇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看在贺凇的颜面上,也得给贺袀一条生路。能将走了歪路的贺袀拉到正途上来,就更好不过了。
贺大郎点点头应下。
……
半个月后,平西侯写的奏折送到了京城。
边关一直在打仗,每隔一两日就要战报送至朝堂。平西侯这份奏折一经宣读,立刻引起了众臣热议。
边关战事紧急,请鞑靼太子前去边关劝降鞑靼骑兵?
以平西侯的脾气,不应该是直接奏请天子,阵前斩杀鞑靼太子祭旗以振军心吗?什么时候,平西侯也有这等急智,竟想出了这么好的法子来?
既不落人话柄,又能将鞑靼太子送到阵前,动摇鞑靼骑兵军心。
这一计,实在是高妙啊!
当然了,元思兰到底能不能活着回来这种事,也没什么人在乎。至少朝中众臣们都不在意。
众臣几乎无人质疑,一个个都张口赞成。
“平西侯这份奏折所言甚是。鞑靼太子性情温厚,为人正直。想来,一定不忍见边关生灵涂炭百姓将士枉死。”
“微臣也以为此事可行。”
“如果鞑靼太子能劝降鞑靼骑兵,止息干戈,可谓大功一件。请皇上准了平西侯的奏折!”
“请皇上立刻下旨!”
就连永安侯,也是一脸慷慨陈词:“请皇上下旨,令鞑靼太子即日启程。”
宣和帝神色莫测,看不出喜怒:“朕要权衡考虑一二。此事容后再议!”




一品容华 第四百零九章 借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品容华最新章节!
散朝后,宣和帝立刻摆驾回了保和殿。至少得休息两个时辰,才会再召重臣进保和殿议事。
宣和帝龙体虚弱,众臣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也无人敢私下议论此事。
今日一散朝,臣子们凑到一处,谈论的都是平西侯的这份奏折。
永安侯心情略有些沉重。
元思兰是寿宁公主的未婚夫。原本也是二皇子的一大助力。现在,寿宁公主还在公主府里“养病”,元思兰要是再去边关“劝降”鞑靼骑兵……
对二皇子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奈何朝中一片支持声,宣和帝显然也动了心思。就是他在朝中,也只能张口附和。
到底该如何挽回劣势?
永安侯思来想去,总算有了主意。当日正午,就去了二皇子府。
二皇子的消息颇为灵通,一见永安侯,便急急问道:“舅舅,依你看来,父皇会不会下旨,令元思兰去边关?”
永安侯目光一闪,沉声道:“不出三日,皇上一定会下旨!”
二皇子:“……”
二皇子的脸色,顿时不太美妙。二皇子烦闷不已地来回踱步,在书房里走了两圈,才停下脚步:“舅舅,我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永安侯低声道:“事已至此,殿下只能狠下心肠,壮士断腕了。”
“趁着皇上还没下旨,殿下先进宫面圣,然后去和元思兰说明此事利害。最好能说动元思兰自己主动请缨去边关。这样传出去,更能全皇上的颜面。”
“殿下身为人子,理当为父分忧。”
二皇子目光明暗不定,还有一丝犹豫:“当日是我亲自去保和殿,请父皇赐婚,令寿宁和亲。现在,我再这么做,和劝元思兰主动去送死,也没什么区别……”
先不说元思兰会是什么反应,寿宁公主要是知道此事,怕是会彻底恨上他这个兄长。兄妹之情再无恢复的可能。
永安侯似是看出了二皇子的心思,冷然道:“孰轻孰重,殿下不妨仔细想一想。”
是被元思兰拖累,继续被宣和帝冷落?
还是借着此事一举翻身?
二皇子面色变了又变,终于咬牙下定决心:“好!我待会儿就进宫!”
永安侯面色稍稍缓和:“当机立断,借势而起,殿下能想明白就好。也不必急着立刻进宫,皇上正午照例要歇息两个时辰,下午要召重臣议政。殿下进了宫后,不妨先去椒房殿,给皇后娘娘请个安。”
提起裴皇后,二皇子下意识地轻哼一声:“母后有小六就足够了,哪里还想见我。”
语气里飘出浓浓的嫉恨和毫不遮掩的酸意。
永安侯目中闪过一丝凉意,口中低声安慰道:“亲娘疼幺儿,在哪儿都不稀奇。娘娘心里最器重的,还是殿下。”
二皇子又是一声冷哼:“舅舅不用说这些好听的来哄我。自我少时起,母后就对我不冷不热,从没有寻常母子那般亲热。以前母后对小六冷淡,只怕也是装出来的。现在小六渐渐长大,得了父皇偏爱,母后也就不用再顾虑什么了。”
“现在,母后正大光明地偏袒小六。我这个做儿子的,再不满又能如何?”
身为人子,对亲爹亲娘只有一个孝字。
在天家,这个“孝”之前,还得再加一个“忠”。
这段时日,二皇子心中懊恼窝火,却又无可奈何。进了宫,还得装得若无其事,和六皇子格外亲热,对裴皇后更是分外孝顺亲近。
不管内里如何,至少,在众人眼中,裴皇后稳坐中宫皇后之位,六皇子圣眷正浓,就意味着他这个二皇子并未彻底失宠。
永安侯深深看了二皇子一眼:“殿下放心,现在还不是时候。总有一日,我会为殿下分忧。”
这样意味深长充满暗示的话,二皇子显然不是第一次听了。每听一次,心里总有些不能诉之于口的愉悦。
二皇子舒展眉头,笑了一笑。
……
午后,椒房殿。
宣和帝召了朝中重臣在议事。裴皇后回了椒房殿,程锦容随在裴皇后身侧。顾淑妃领着康宁公主前来。
康宁公主年岁渐长,容貌愈发清秀,举手投足间满是斯文的书卷气。声音温润柔和:“康宁见过母后。”
裴皇后含笑道:“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康宁公主笑着谢恩,坐在顾淑妃的身侧。
顾淑妃代掌宫务后,每隔三日,将后宫诸事禀报裴皇后。和当年郑皇贵妃执掌宫务时的做派相比,顾淑妃可谓谨小慎微。
裴皇后也想重新立一立后宫的规矩,便也默许了。
宣和帝龙体虚弱,这半年就没进过后宫。后宫嫔妃们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更别提伺寝争宠了。再有郑皇贵妃被削了妃位幽禁钟粹宫一事,一个个老实安分。后宫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
后宫里少了勾心斗角,无非就是些琐碎的宫务。和大户人家的内宅后院也相差无几。
顾淑妃禀报了半个时辰,也就说完了。
裴皇后笑着说道:“你做事仔细,本宫放心的很。对了,四皇子五皇子明年就要大婚。内务府也开始为他们两个建府了吧!”
提起此时,顾淑妃忍不住轻叹一声:“不瞒娘娘,内务府的总管正为此事为难。”
“皇子建府,不是小事。四皇子五皇子同时建府,花销着实不小。可前些日子,皇上下旨,从内务府拨了一百万两银子,充做军饷。内务府账上的银子,顿时少了三成。”
“为两位皇子建府,实在有些捉襟见肘。”
皇子建府,自有规制。少说也得花费数十万两银子。两个皇子同时建府,花费确实极多。
裴皇后略一思忖便道:“你代本宫传口谕给内务府总管。眼下正是战事最吃紧的时候,一切从简。四皇子五皇子建府,将规制精简一些,减去三分之一。本宫自会亲自和他们两人分说。”
1...148149150151152...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