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想到昨日收到的女儿来信,程望心中颇有些无奈。
之前口口声声绝不嫁人的程锦容,在信中说自己和英俊不凡年少有为的贺三公子日久生情。两人已私定终身,为了堵众人之口,总得先定下亲事……
儿女都是前世的债!
……
儿女就是前世债主,这辈子做了人家亲爹,可不就是来还债的么?
平国公心里也嘀咕不已。
贺祈几日前的来信里,已说得清楚明白。他和程锦容情意相投,非程锦容不娶。而且,他已当着皇上和一众皇子的面表露了心意。
这门亲事,得早些定下。
平国公看了信后,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先臭骂了混账儿子一顿。然后捏着鼻子为孽子提亲。几个月前的尴尬还历历在目,他也只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命人请了程望过来。
幸好,尴尬的不止他一个。
看到程望复杂的神情,平国公的心情骤然好转。
反正是贺家娶儿媳过门。
程锦容门第低一些,不过,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既得裴皇后青睐,如今又到了圣前伺疾。杜提点年近六旬,撑不了几年就要告老。日后,程锦容便是天子的专职太医。标准的天子近臣。
这样的儿媳,平国公焉能不满意?
平国公和颜悦色地笑道:“军中不宜饮酒,我命人备了些菜肴,程军医请坐。”
程望拱手谢过,在平国公对面坐了下来。
程望半点吃喝的心情都没有,拿着筷子,随意吃了几口,味同嚼蜡。
平国公的心情倒是好得很,颇有秋风扫落叶之势,桌子上的菜肴被吃了大半。
饭后,桌子很快被收拾干净,侍卫端了一壶清茶上来。平国公和程望各执一杯清茶,心里同时想着,不必耽搁时间,该进入正题了。
提亲之事,自然是男方主动,没有女方张口的道理。
程望握着茶杯,嗅着茶香,岿然不动。
平国公也未绕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请程军医前来,是有要事相商。我膝下有一嫡子,在家中排行第三,单名一个祈字。”
“三郎今年十五,过了年就十六了,也到了婚配之龄。我这个做父亲的,不便自夸。不过,三郎以十五之龄,在御前侍卫大选中脱颖而出,做了皇上的御前侍卫统领。在京城里一众勋贵少年里,也算出众。”
“听闻程军医有一爱女,美貌出众,医术过人。我今日厚着颜面,亲自为三郎提亲。不知程军医意下如何?”
说来,平国公也算厚道了。
什么两情相许私定终身之类的字眼,只字未提。更未提及程望当日说过“女儿不愿嫁人”之类。提亲的态度也颇为诚恳。
程望却未一口应下,正色说道:“下官只这么一个女儿,她的亲事,下官必要慎之又慎。国公爷提亲,下官得好好考虑几日,再给国公爷回复。”
结亲时,女方理当矜持一些。
不管如何,断然没有男方一张口女方就点头的道理。
平国公笑道:“这是当然。程军医好好考虑数日,再回复也不迟。”
……
程望走后不久,贺凇就来了。
贺凇见自家兄长喜笑颜开,不由得笑着揶揄打趣:“几个月前被三郎气得七窍生烟,说什么再也不管他的亲事。今日还不是乐颠颠地替他提亲?”
平国公理直气壮地应了回去:“我是他亲爹,我不管谁管!”
贺凇很是笑了一回:“是是是,大哥言之有理!”
平国公心情颇佳,很有风度地任由贺凇取笑。
说笑了一回,平国公和贺凇说起了正事:“……鞑靼太子主动在大楚为质,皇上又下旨,将寿宁公主和亲鞑靼太子。这几个月来,边关也确实平静了许多。”
小股的游骑冲突,倒是未曾断过。不过,最多数十上百,伤亡极少。对连连打仗不断的边军而言,已是难得的休养生息了。
贺凇收敛笑意,低声道:“鞑靼狼子野心,我们大楚和鞑靼迟早有一场大战。如今虽然止戈,我们却是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每日都要练兵。”
悍不畏死的兵卒是练出来的。若是松散下来,就如刀锋入鞘,战力会大大降低。
平国公略一点头:“你说的有理。每日练兵之外,还可轮流派兵巡游边关。”
这也是边军练兵惯用的手段了。
将兵将轮流派出去巡游,遇到鞑靼大股骑兵,立刻撤回。遇到小股的骑兵,就可放手一战。如此,刀锋不时出鞘见血,方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宝刀!
就在此时,一个侍卫恭敬地禀报:“启禀国公爷,启禀将军,京城派人送了家书来。”
平国公和贺凛齐齐讶然。
几日前,平国公才收到贺祈的来信。怎么这么快又有了家书?
莫非是府中出了什么事?
平国公神色微沉:“立刻让送信的亲兵进来。”
(iishu)是,,,,!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家丑(一)
【】(iishu),
此时的贺凇,还不知道这封突如其来的家书,会是何等的令人心痛。
送信来的贺家亲兵,一路快马奔波,面上犹有悍勇之色。进了中军军帐后,亲兵跪下行礼,很快呈了家书上来。
平国公接了家书,令亲兵退下休息,很快拆了信。
平国公目光一扫,只看几行,面色就霍然变了。
贺凇心
《一品容华》第二百七十八章 家丑(一)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iishu)是,,,,!
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丑(二)
【】(iishu),
中军军帐里发生的一切,程望自然半点都不知情。
他在军医营里忙至晚上,总算有了片刻闲暇,和几个军医一起吃晚饭。军中的晚饭,颇为简单,不过是米粥馒头,并一些咸菜罢了。
几个军医的心思,都不在饭食上,互相使了个眼色,笑着问程望:“程军医,今日国公爷召你前去,该不是看诊吧!”
程望在中军营帐里,和平国公一同吃了午饭。此事根本瞒不了人,短短半日,军医们就都知道了,一时间,人人心生好奇。
平国公连着几个月不待见程军医。无端端地,怎么又召程军医前去,还纡尊降贵地和程军医一同吃午饭?
面对几双好奇的目光,程望心情复杂,面上不露半分:“国公爷身体硬朗,无需看诊。”
至于其他的,无可奉告。
别看程军医平日性情随和,板起脸孔来,谁也不敢自讨没趣。
几个军医讪讪地一笑,不敢再多嘴多问。
程望心情并未好到哪儿去,吃了晚饭,便回了自己的营帐。
贴身长随川柏,倒是清楚程望的心思,低声劝了几句:“小姐愿嫁贺三公子,这么好的亲事,公子何必介怀。”
程望叹了一声,声音中透出浓浓的自责和愧疚:“我这个做亲爹的,不能时时伴在她身边。每个月只能靠书信来往。她身在宫中,不知遇到多少纷扰事端。在信中,她一律轻描淡写,不想我为她担心。”
“我总觉得,她和贺三公子之间的事,并不像她信中所写的这般简单。”
“可是,我不能擅离边军,不能回京城,不能去她身边,不能亲口问一问她的心意。她心里在想什么,我这个亲爹根本不知道。”
说着,程望又是一声苦笑,目中露出些许苦涩:“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顺着她的心意了。”
程望语气中的伤怀,听得川柏心中泛酸:“公子当着差事,不能长伴在小姐身边,父女分别多年,也非公子所愿。公子别这般自责。”
程望扯了扯嘴角,没再多说,只将放满了信的木匣子拿了过来,一封封取出来,慢慢地仔细地看,一遍又一遍。
烛火跳跃,程望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一丝。
……
接下来几日,程望未曾去见平国公。
倒是军中传出一则消息,贺将军的嫡子受了伤,贺将军写了奏折送去京城,要告假回京。
程望虽是军医,在军中待了多年,也熟悉军中规矩。听闻此事,心里颇有些惊讶。
贺将军为了儿子告假离开边军,此事可大可小。要是被一众御史揪住不放,使劲弹劾,对贺将军绝不是什么好事。
贺将军是平国公的亲弟弟,是贺祈的亲二叔。贺家出了这等事,也不知和贺祈有无关联……女儿就要和贺祈定亲了,贺家的家事,日后也会牵扯到程锦容。
程望思来想去,终究不太放心,写了一封信送去京城,提醒程锦容留心此事。
然后,平国公再次相邀。
程望又进了中军营帐。
平国公这几日心事重重,神色间略见憔悴。笑容也不及前一次轻快,颇有些强颜欢笑的意味:“冒昧请程军医前来,还请程军医不要见怪。不知程军医考虑得如何了?”
程望此次也没再端架子,张口应了下来:“国公爷如此抬爱,下官便应了亲事。”
平国公舒展眉头,笑了起来:“如此,我们以后可就是亲家了。私下里,不必再拘谨,说话随意些也无妨。”
程望:“……”
程望只得笑着应下。
既是要做儿女亲家了,贺家的家事,程望倒也可以问上一问了:“下官这几日听闻,贺二公子在秋猎中受伤一事,不知是真是假?”
平国公收敛笑容,目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是。二弟放心不下,执意要回京城。已写了奏折,只等皇上允了奏折,立刻就启程归京。”
顿了顿笑道:“他回去一趟也好。正好可以操持三郎和程姑娘的定亲一事。”
这倒也是。
程望也未客气推辞,笑着说道:“我的兄长也在京城。我已写了信给兄长,定亲一事,都托付给兄长了。”
儿女定亲,两个亲爹都不在,由女方大伯父男方二叔出面,也说得过去了。
……
这一日过后,平国公府三公子和程军医爱女的亲事,也悄然传开。
一众军医暗暗咋舌。
怪不得平国公对程军医如此礼遇,感情是结了亲,做了亲家啊!
这等大喜事,众军医少不得要去程望那里恭贺一回。不管程望心里有多少顾虑,既已应了亲事,面上就得高高兴兴的。
连着几日,程望应付众人,应对得心力交瘁。
半个月后,贺将军身边亲兵前来相请。
贺将军病倒了。
对外的理由是“劳累过度”,以程望的医术,一诊脉便知。贺将军分明是忧思过度,饭食不下,身体不支倒下了。
贺凇也是年近四旬的人了,身材高大,满面英武之气。此时躺在床榻上,双鬓间多了许多白发,面容暗淡。
程望开了药方,又劝慰了几句:“二公子的事,下官也听说了。为人父亲,听闻儿子遇刺受伤,心情郁结也是难免。只是,将军也得保重身体。否则,便是朝廷准了将军的奏折,只怕将军也启不了程。”
贺凇目中掠过复杂痛楚的情绪,半晌才道:“多谢程军医提醒。”
之后数日,贺凇振作起来,按时喝药吃饭。到底身体底子硬朗,身体很快有了起色。
岁末年底,朝廷的手书终于送到了贺凇的手中。贺凇的奏折,在朝中确实引起了一些争议。最终,宣和帝还是准了贺凇所请,允贺凇告假三个月。
去往京城,一来一回,就得两个月。还有一个月,可以留在京城,将该做的事都做完。
贺凇当日就向平国公辞行。
平国公也拦不住他,只得应了。
大年三十,寒风凛冽。贺凇启程归京,两百亲兵随行。
马蹄踢踏声声,向京城而去。
fp
(iishu)是,,,,!
第二百八十章 新年(一)
【】(iishu),
宣和九年。
新年元日,五更天时,宫门外便已排满了进宫觐见的马车。一众诰命贵妇,各自穿着厚氅抱着暖炉,坐在马车上静候。
天明时,宫门方开。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两张略显陌生的宫女脸孔:“请诸位夫人随奴婢入椒房殿觐见皇后娘娘。”
众诰命夫人心里各自诧异。
新年元日觐见皇后,这是多年来的惯例。裴皇后病弱多年,平日再不见人,新年这一日也要撑着在椒房殿里坐上半日。
裴皇后最信任器重的宫女,非菘蓝青黛莫属。今日怎么忽然换了两张陌生脸孔?
别人心里只嘀咕一声,永安侯夫人心里却是咯噔一沉。
自程锦容入宫后,裴皇后病症好转不说,性情也转变了许多。手段心计,皆远胜从前。
猜你喜欢